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地书

精品 地书


作者:水墨兰亭 布衣,16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49发表时间:2013-09-12 20:34:14

题记:地书乃地上涂鸦是也。
  
   一
   大约是三年前,梅子喜欢上了书法,更确切地说是喜欢上了地书。每天太阳升起时,到附近的公园里,在空闲的水泥路面上,执一管长笔,静气凝神,随意涂鸦。既舒展了筋骨,呼吸了新鲜空气,又不用花什么钱就练了字,一举两得,好不快哉。
   梅子是个颇有气质的女人,今年三十有五,是那种算不上太漂亮但很耐看的类型。多年的机关生活养成了谨言慎行、文静内敛的性格。何况女人到了这个年纪,自然少了些许张扬,多了一份娴静,做起事情来更加专注和投入。刚开始练书法时纯属兴趣使然,喜欢了就到书店里买来一些名家字帖,照葫芦画瓢地临摹起来,她尤其喜欢行书,用心揣摩,一来二去的竟也写出了模样,信心自然水涨船高,就这么无师自通的写了两年多,渐渐地她对自己又不满意了,字练到一定程度再上一个台阶就不容易了,如同鱼跃龙门,不进则退,心中不免平添一些烦恼。
   也该她命中有缘,无意之中竟遇见了一个人,使她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体会。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早晨,梅子像往常一样,迎着晨曦早早地来到了公园里。
   时下的季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园艺工人把盆栽的菊花摆放成各种构图和造型,金黄的、雪白的、粉红的、玫瑰紫的……各色菊花在晨曦中争相怒放,花团锦簇,香风飘逸,令游人流连往返;路边的枫叶红了,橘红色、浅紫色、淡黄色的叶子层层叠叠,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渲染着浓郁的秋意。天清云淡,秋高气爽,梅子的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这些日子她坚持每天早晨到公园练上一个时辰的字,然后去单位上班。公园里练字的人不少,男女老少皆有。不过今天看上去有点不寻常,一众人围拢在一起,好像在观看着什么。梅子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央有一老者,正在传授画兰花的技法。
   老先生中等身材,鹤发童颜,手执一管长笔,举止斯文,很有章法,嘴里正念念有词:“一笔长、二笔短、三笔交凤眼。”话音落地,一幅漂亮的三叶兰出现在众人面前,笔锋飘逸,极富韵味,众人齐声叫好。
   老先生慢慢直起了身腰,微笑着又说:“画兰看似简单,画好不易,没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是不行的,希望大家按我说的口诀,多多练习吧。”
   梅子觉得挺有趣儿,于是找了一块地方,也学着画起兰花来。还别说,看似简单的兰花,画起来并不容易,对学画者的笔力绝对是一种考验,连画了几幅,还是不得要领。梅子是那种不肯轻易服输的人,她提笔思忖了一下,又认真地画了起来。正画着,那老先生从旁人处转到梅子身边,看了看,突然说:“能写几个字让我看看吗?”
   梅子颇感意外,旋即大方地点点头,暗暗地运了运气,提笔写了几个她自认为练得最拿手的字。
   老先生微微一笑,道:“不简单,有点沈伊默的味道。”
   梅子闻言大为惊讶,她一直在临摹沈伊默大师的字帖,刚柔并济的沈体是她的最爱。眼前的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眼力如此独到,仅凭几个字就能说出它出处,绝非等闲之人,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老先生依旧是笑眯眯地问:“你了解沈先生的情况吗?”
   梅子白皙的脸颊红云再现,窘迫地摇了摇头。
   老先生用一种平和的语调侃侃而谈:“民国时期,书法界有南沈北于的说法,沈就是沈伊默,于就是于右任。当时的书法界贴衰碑盛,只有沈伊默提出了回归二王书法的主张,指出了由唐入晋的书法之路。沈老的书法最讲究运笔,他的字笔力卓绝,笔法纯真,结体超逸,意境悠远。他的书法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而是一种独特文化的再现。”说到这里,老先生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多了解大师的主张和观点,对写好沈体字是有帮助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老先生的一席话令梅子茅塞顿开,大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说实话,梅子写了这么长时间的沈体字,对沈亦默先生的治学之道却知之甚少。如今听老先生这么一说,顿觉汗颜,一种愧疚的感觉在心中弥漫开来。
   散场时,她得知老先生姓李。
   那天晚上下班后,梅子没有急于回家,而是径直去了趟琉璃厂书市,买了本介绍沈伊默生平的书籍,回到家里时老公已经把饭菜烧好了,吃饭的时候,她对老公说起早晨的经历,很有感触。爱人听了也是连连称奇,末了还不忘了调侃一句:“梅子,你八成是遇到高人了,哈哈。”
  
   二
   这几天梅子到苏州出了趟公差,白天的事情应酬完了,晚上回到酒店里便足不出户,很专注地研读着那本新买的书。一个星期后返程时,她已把新书翻成了旧书,对沈体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了近乎全面的了解,自觉收获不小。
   不知为什么,她很想见到李老先生,这种想法随着归期的临近与日俱增,好像有一种魔力在深深吸引着她,出差回来的这个早晨,刚到家,撂下行囊,便急匆匆地赶往公园。
   秋天的早晨充满了魅力,阳光明媚,蓝天如洗;昨天夜里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公园的绿地上还残留着露水,在阳光的辉映下晶莹璀璨;空气中还弥留着薄薄的雾气,湿润中略带些凉意;与闷热的南方相比,北方秋天的气候更加舒适宜人。
   在一棵粗大的梧桐树下,梅子看见了李老先生,老先生一身宽松洁白的太极服饰,正在全神贯注地练太极剑。
   梅子站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老先生的身影。金灿灿的朝晖里,老先生身形飘忽,步履矫健,剑光闪闪,银发飘飘,好一幅生动的画面。不知什么原因,梅子突发奇想,她感觉老先生不是在舞剑,而是在奋笔疾书,那一招一式,舒缓有致,笔走剑锋,浑然天成。这个发现令梅子兴奋异常。
   当梅子还沉浸在遐想之中的时候,李老先生以一个潇洒的收势完成了整套的动作,他缓缓收起剑,一抬眼见到了梅子,微微一笑,道:“早啊,有些日子没见了”。
   梅子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忙道:“您好!李老师,我刚出差回来,今天是特意找您来的。”
   “有事儿吗?”
   “是这样,我看了沈先生的书,有几个问题搞不懂,想向您请教。”梅子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点紧张,她担心心李老先生会拒绝。
   “说说看,我们一起探讨。”李老先生倒是很平和随意。
   两人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林荫小径边走边说。
   梅子说:“书上说临帖要取法乎上,又说不拘成法,这两句话有些深奥难懂。”
   李老先生停住了脚步,凝思了片刻说:“大师箴言,寓意深远。所谓临帖要取法乎上,意思是说要从古人的法帖打基础,不可直接学今人,以免以讹传讹,师从今人入门者唯有上溯到古人经典,方是正途。至于不拘成法,我的理解是,篆隶楷行草各体皆可学,也没有必然的顺序,惟兴之所至,兴趣使然。”
   李老先生的话犹如拨云见雾,一语中的,解开了梅子心中的困惑。世间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就像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即破。然当局者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唯旁观者清,指点迷津,云开雾散,雨过天晴。梅子不禁喃喃自语:“怪不得,原来如此。”
   “你怎么啦?”看到梅子奇怪的表情,李老先生有些诧异。
   “哦,没什么,李老师谢谢您,您的话对我很有启发”。
   “不必客气。”李老先生笑了笑,用手拢了拢银发,依旧是慢条斯理地说:“研习书法既要博采众家,也要推陈出新。书法讲求用笔与结体,二者以结构为先。初级阶段应以形似为主,到了高级阶段再追求笔墨情趣,斟酌用笔而达其神韵。”
   李老先生的话看似平淡,却深合书法之道,梅子细细品味,有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感觉。梅子很庆幸能与老先生萍水相逢,这种缘分可遇不可求。
   公园里起风了,一阵微风轻轻佛过,送来醉人的花香。与李老先生告别的时候,梅子突然想起了一句老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古语真是玄机重重、禅意幽深。
  
   三
   秋日里和煦的阳光,穿过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照在梅子的身上,暖洋洋的。这会儿办公室里只有梅子一个人,其他同事都不在,很清静,梅子手头没有什么急着要办的事,伏在案头上,用手倚着下巴,索性安安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平心而论,梅子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她涉猎书法艺术时间不长,却有幸结识了李老先生。这段时间,在李老先生的指点下,梅子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用“突飞猛进”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梅子大喜过望,很想拜李老先生为师。对梅子的聪明和悟性,李老先生颇为赏识,至于授徒一事,李老先生却婉言拒绝了。老人说他年事已高,不再适宜授徒,况且中华书法,国之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师从古法,终成正果,苟于一家,失之偏颇。李老先生如此一说,梅子觉得很在理,只好作罢,虽有抱憾,但一想到老人对她的悉心指教,感激之情无以报答。能与李老先生相识,那可是天大的福分,这等机缘可遇不可求。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公园里众多的地书爱好者也把李老先生奉若神明。偶尔,在众人的恳求下,李老先生也会写上几个字。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老先生的字果然好生了得,古朴苍劲,气势宏大,艺术造诣非同小可,字里行间彰显大家风范。每逢李老先生手谈墨宝,大家便会拿出DV或相机进行拍照,真有点一字难求的景象。梅子每每看到李老先生挥毫泼墨的身姿,总要联想到老人舞剑的神采,那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然而,对李老先生的身世,梅子知之甚少,只是知道老人是外省人,来京城小住。李老先生也很少提及个人的情况,论起书法来,滔滔不绝,对自身的情况却惜字如金。
   一转眼,国庆节就要到了,公园里要举办当代书法家樊成的书法作品展。这个消息令梅子兴奋不已。这个樊成可是梅子心中的偶像,在京城书法界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书画作品早已蜚声海内外,其中的一件墨宝在去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天价,轰动一时。对梅子等众多书法爱好者来说,能够亲眼目睹大师的风采,观摩学习大师的墨迹,可是一件难得的机缘。
   梅子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老先生,老人听了,反应平平,不置可否。梅子心生疑虑,百思不得其解。
   书画展开幕这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公园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梅子今天特意换上了一件漂亮的丝质绣花旗袍,这是她出差时置办的行头,也是她最喜欢的一件衣服。梅子的身材保持的不错,穿上它,婷婷玉立,端庄大方,周身上下散发着知性女人的成熟魅力与美感。
   在前往展区的路上,梅子碰见了李老先生。老人在路边的梧桐树下独自舞剑,一付旁若无人的架势。梅子本想上前招呼一声,又怕打扰了老人,正犹豫着,忽闻身后一阵嘈杂声,回头一看,只见书法家樊成在众人簇拥下朝这边缓缓走来。樊成年届不惑,身材瘦削,文质彬彬的像一介书生,此人成名虽早,但在书法界口碑很好,做了不少善事。
   与心中偶像的不期而遇使梅子惊喜交加,樊大师对她来说就是高屋建瓴,可望不可及,原打算在书法展上能远远地瞻仰一下大师的风采就心满意足了,如今近在咫尺,幸运来的太突然了,竟然手足无措。以她这个年龄,早已过了追星的年纪,事到临头,依然激情未泯,她自己也觉得很奇怪。
   转眼之间,樊成等人来到了梅子近前。不知是何原因,樊成突然放慢了脚步。梅子呼吸急促起来,感到脸在发热,刹那间她清晰地听见了自己的心在呯呯直跳。
  
   四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让梅子看走了眼,也让在场的所有人匪夷所思。
   只见樊成快步来到梧桐树下,冲着正在舞剑的李老先生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朗声说道:“弟子樊成拜见恩师!”这个戏剧性的变化让众人目瞪口呆,周围一片寂静,静的只剩下树上的秋蝉发出的阵阵鼓噪声。
   李老先生依然我行我素,对樊成的话充耳不闻,手中的剑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樊成站在树旁,诚惶诚恐地说:“十年前与恩师一别,弟子再也得不到恩师的音讯,只是听说恩师游历四方,行踪不定。这些年弟子一直在寻找恩师,踏破铁鞋,却不曾想在这里相遇,弟子太高兴了。”
   李老先生慢慢收住式子,看了樊成一眼,道:“听说你在这里办书法展,老朽特来捧捧场子。”
   “恩师如此说,令弟子羞愧难当。”樊成有点手足无措,白净的脸顿时涨红,。
   李老先生哼了一声,依旧是不紧不慢地说:“你现在是功成名就,还赚了不少银两,名利双收啊。”
   樊成宽阔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他掏出手绢擦了擦汗,说:“弟子能有今天,全靠恩师培养,这些年来弟子谨遵师训,所赚钱财已全部捐做善款,请恩师明察。”
   李老先生颇为赞许地点了点头,眉宇间流露出的一丝笑意稍纵即逝,正色道:“为师送你八个字:源之于民、还之于民。学书做人皆应如此。”说罢,摆了摆手,便自顾自地飘然离去。
   看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樊成有些呆滞,渐渐地眼睛湿润了,须臾之间大彻大悟,他有些木讷地自言自语道:“恩师一生淡泊名利,实为我等弟子之楷模,恩师,您老人家多多保重!”说完,朝着李老先生的远去的身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此情此景,在场之人无不唏嘘感慨,为之动容。
   自那以后,樊城便很少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曾有媒体记者向他打探李老先生的情况,他也讳莫如深。公众也对这位隐匿在民间的书法泰斗、一代宗师做出了种种猜测与臆想,而梅子则无缘再见到这位传奇的前辈高人。有关李老先生的去向,众说纷纭,有人说老人家从此深居简出,封笔收山;也有人说李老先生继续游走民间,为弘扬书法艺术而奔波。梅子心存遗憾,每每回忆起这段忘年之谊、墨宝奇缘,心中自有一番刻骨铭心的感触。

共 53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为了吃饱肚皮而努力的人叫做生存,在吃饱之余找点乐趣的才叫生活,而梅子就属于生活的一种,她在工作之余喜欢书法,于是每天去广场练地书,日复一日,她的书法有所增长以外,还认识了一位大隐于市的高人,他淡泊名利,尽管他的弟子功成名就,还为社会做了不少善事,但仍然是他不齿的。这篇作品,不仅语言精练,而且把涉猎书法的专业知识一一呈现,读故事之余让一个圈外人领略书法的博大精深,更讲述了在这个浮躁尘世下一位智者宁静淡泊的心,给人以启迪。作品塑造的女主人公梅子是一个优雅而丰富的女人,从文字深处也读到了她内心的善念和感恩,很凝练的作品,推荐赏阅!【编辑:温柔小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12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3-09-12 20:43:22
  感谢对江山文学网的支持,问好作者!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 楼        文友:水墨兰亭        2013-09-13 11:43:53
  谢谢编辑的精彩评语和大力推荐,我会努力的。握手!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