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思路】关于诗文写作的探讨(赏析)

编辑推荐 【思路】关于诗文写作的探讨(赏析)


作者:余影 进士,8389.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0发表时间:2013-09-26 09:35:00

关于诗文写作的探讨
  
   文章如何写得好,对于别人的文章如何欣赏和批评,这是每一个写作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也曾思考过这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心得。我罗列了这几年关于这方面心得的几篇文章,重新刊出于下,以期与网友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2013年6月6日
  
   一、漫谈诗歌的艺术意境
  
  
   诗歌和文章一样,都要有一个主题,即你写作的动机和目的;你想说明什么,解决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
   文章通常用说理或人物的社会活动、故事情节来完成这一任务,而诗歌则是用创造艺术意境的方法来实现这一意图。
   这种艺术意境就像一幅图画,该画上什么,该抹去什么,那里要浓墨重彩,那里应轻描淡写,要心中有数。应当祥略得当,缓急有度,伸缩合宜,裁剪得体。
   唐朝崔护有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里呈现了一个极好的艺术意境,这个意境时间跨度一年:门前一株美艳的桃花,门口一个美丽的少女,少女和桃花一样漂亮。和少女有所接触,有所钟情。然而第二年再去寻访时,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盛开,少女却不见了。
   这个意境体现了人们对于世间美好事物的向慕和追求,和失去这种美好事物的失落和惆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宋朝一个叫戴复古的诗人,有一首叫《淮村兵后》的诗: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古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这是一个凄凉的意境:一株桃花,已没有了主人,自生自灭地开着;野草上烟雾茫茫,乌鸦在噪叫;一片断垣残壁围着一口古老的水井,而这里过去都是整齐的人家呀!
   这个意境揭示战争对于和平乡村带来的危害,兵祸对于和平生活的破坏。这首诗把它移到目前的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情景也是很贴切的,那些美国佬也应当看看,反省一下。
   守卫边防的战士往往对于家乡有很强烈的怀念心理,这种思乡之情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广泛的表达。
   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幅何等深沉的画图:回乐县烽火台前的沙砾雪一般白,受降城外的月色霜一样严,不知何处传来悠悠的笛子声,这一夜啊,所有的战士都远望着故乡。
   无独有偶,另一位唐朝诗人也有类似的一首诗: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辽东的少妇年纪只有十五岁,善于弹琵琶还懂得歌舞,今天她用洞箫吹奏《出塞》的曲子,三军将士听了都泪如雨下。
   这一艺术意境也是深沉而凝重的,边旁战士的乡思之情和厌战情绪在短短的几个字中深刻地表达了出来。
   诗应当用意境来说话,用美好的艺术构思创造意境,再用意境表达心中的愿望,而且这种意境要美,要有有文采,这才能称为诗。我们的古人已经给我们立了很好的榜样。
  
   2010年8月
  
  
   二、诗歌的哲理
  
  
   好的诗歌不但有美好的艺术意境,而且还蕴含丰富的哲理。
   苏东坡有一首诗,叫《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林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偌大的庐山,人的目力所及,只能看到有限的岭、峰,水、石,有限的草木花卉。所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真面目,就是全部面貌,为什么不识呢?因为人本身在山中的缘故。
   这就揭示了一个哲理,对事物的观察必须从多个角度切入,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外,否则就不能了解全貌。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
   刘禹锡在组诗《金陵怀古》中有一首叫《乌衣巷》的诗,道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的意境很淡散,好像一幅风景画:朱雀桥边野草正在开花,乌衣巷口正映照着西斜的太阳。一些燕子飞入了老百姓的家中。
   可是作者加了两个定语,燕子前面加了“旧时王谢堂前”老百姓前面加了“寻常”。这一加,一首平淡的诗就闪耀出了哲理的光晖。
   诗题叫金陵怀古,金陵即南京,朱雀桥和乌衣巷是南京的地名,王、谢是指王导和谢安,是东晋时的两个大官僚,王、谢也是东晋时的两大家族。王、谢两家当时威势赫赫,权倾天下。
   可是现在呢?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王、谢子弟活动出没的朱雀桥
   边,只余下野草在开花,王、谢家族居住的乌衣巷口,也空照着西斜的太阳,原来筑巢在王、谢两家厅堂的燕子,如今都飞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家中。
   时间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时间会改变一切。一切都是过渡的,暂时的,所有显赫的一切都用不着张狂,骄傲,凡是现实的,都要灭亡的。诗歌就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刘禹锡还有一些诗,这些诗都无不洋溢着哲理的光芒。比方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不但意境优美,形象生动,而且揭示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新陈代谢的规律,旧的,老的,必然无可奈何地老去,逝去,而生的,新的一定会不可阻挡地发展、壮大。
   有些诗还能揭示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这也是一种哲理。
   唐诗中有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还有一首《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种田的收获了大量的粮食,还要饿死;遍身绫罗绸缎穿著者,不是养蚕的人。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用短短的几句诗就形象地反映出来,这就是功力。
   这种社会矛盾的揭示,在民歌形式的诗歌中尤其显得坦白直接,淋漓尽致。
   如:
   “口唱山歌手插秧,汗珠滴尽粮满仓。牛出力来牛吃草,东家吃米我吃糠。”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编凉席,睡光床;当奶妈,卖儿郎;挖煤哥儿家里像个冰窟;掏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
   还有:
   “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河中鱼多搅浊水,世上官多不太平。”
   官员经常要调动,官来官去,都要搜刮民财,所以老百姓也编了两句民歌:
   “王换张,饿断肠;张换王,没衣裳。”
   诗歌的笔峰可以触及一切,诗笔可以作任何画图。不管你之乎者也,的了吗呢;哥哥妹妹,鸳鸯蝴蝶;先生女士,老爷太太。国难家仇,风花雪月。没有诗歌应当忌讳的地方。
   但诗歌应当是诗歌,诗歌应当有社会责任感,有艺术感染力;有美学价值,有艺术意境;有文采,有美感,有感染力,这才引人入胜。如果意境上还能阐述某种哲理,那就更佳。
   我们应当向这个方向努力。
  
   2010年8月
  

共 26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诗歌的艺术意境、诗歌的哲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让读者再次赏析经典。诗歌意境优美,蕴含丰富的哲理,有感染力,才能引人入胜,传为经典。中国的古诗源远流长,熟悉古诗的韵律和写作技巧,传承千年诗歌文化,也是一代人的担当吧!【编辑:琴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