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称兄道弟(散文)

  【思路】称兄道弟(散文)


作者:余影 进士,8389.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4发表时间:2013-09-28 08:47:14


   我们现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称呼是很杂乱的,对人称呼有称“同志”的,有称“先生”的,有称“老板”的,有称“师傅”的,等等不一而足。咋一看好象的确杂乱,但细细揣摩,称呼的不同是有迹可寻的。
   比方在厂矿企业里,同事间互称“师傅”的比较多。“师傅”是技术长辈,厂矿里的人多要学习技术,把人家尊为技术长辈,既合乎实际情况,又显得尊敬和有礼貌。
   在低层商贾间,“老板”的称呼较多。“老板”一般指成功的商业人士,既有财又有威风,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是人们羡慕和追求的对象。称人“老板”,除了恭维,当然还有尊敬的意思。
   党内是互称“同志”的,不但共产党内是这样,原来国民党内也是这样的,这是党纪规定的。西丽颜称朝晨兄为“同志”,是因为她知道朝晨兄是党员,而她自己也是党员,所以这样称呼。
   党员是优秀的社会骨干,是人民的精英分子,党内是提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照理似乎是不应当相互掐起来的。
   社会上有好些人,包括一些不识字的老太太,也经常称呼人家为“同志”,这倒并非她们想冒充党员,而是因为她们没有文化,认识浅薄,人云亦云,又是“女流之辈”,所以应当原谅她们的。
   文化人之间有许多人是互称“老师”的。表示自己是对方的学生,含有文人的自谦和对对方的尊敬。比方梅芷先生对朝晨兄就称呼为“老师”。这是深有文化人的特性的。是表示对朝晨兄的礼貌和尊敬。
   在中国的过去,“老师”的称呼叫“先生”,所以文人间互称先生的更多。这同样有自谦和对对方尊敬的意思。
   当然“先生”的意思也有不同的解读,我初中时有一个老师解释“先生”说是“先出生”的意思,所以被称呼者年龄一定比称呼者大。鲁迅的年龄比毛主席大,所以毛主席称鲁迅为“鲁迅先生”。
   后来我们在书上找到一个例子,是鲁迅称毛主席为“毛泽东先生”的。我那位老师的辩解能力不在朝晨兄之下,他说道:“那是因为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鲁迅不知道毛主席的真实年龄,所以写错的,先生么,就是先出生者,就是大者,你们要记牢。”
   “先生”的另一个称呼为“君”。“君”大概是“君子”衍化过来的,含有和“先生”同样的尊敬意思。日本人喜欢用“君”作尊称,什么“大田君”,“小野君”,“犬养君”“牛赐君”等等。“君”的称呼在中国五四时期也风行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很少有人用“君”称呼别人了。这大概是习惯问题。比方我就从不用“君”,而喜欢用“先生”,虽然我知道“君”和“先生”的尊敬度是一样的。
   我对朝晨兄原来称“先生”,现在改为了“兄”,那原因也解释不清楚,可能只是为了节省一个字吧。因为在尊敬和客气方面这两者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朝晨兄已经多次示意我,我的年龄比他大。似乎觉得称呼他为“兄”不合适。社会上的确有人不喜欢人家对自己称呼得太大。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里有一位李莫愁小姐,因为客店的一位小二称了她一声“您老”,就勃然大怒,认为有辱于她的青春美貌,就一拂尘把小二打死了。我丝毫没有把朝晨兄故意叫大的意思,请拂下留情。我的称“兄”与称“先生”一样,除了尊重和巴结外,其他实在没有任何不好的用意。
   称兄道弟在中国的传统领域里也是很普遍的。关公和张飞称刘备为“大哥”,武松和李逵称宋江也为“大哥”,这中间都满怀着尊重和尊敬,没有任何不好的因素。
   我因为旧小说看得太多了,不知不觉也受了影响,对人称兄道弟起来。我想这也没什么,兄弟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种人伦关系。朋友以义相聚,兄弟则更胜一筹。
   我与朝晨兄都喜欢喝酒,但从来没有一起喝过酒,我“中风”后连酒也不许喝了,因此连酒肉朋友也未必做得成。况且我与朝晨兄连对面碰到也互不相识,所以只有遥空地相互称兄道弟一番。然后依然平空喊话,笔墨相讥,幽默一下,调侃一番。
   此后依然是:道貌岸然,煞有介事,吹毛求疵。
  
   2013年5月31日
  

共 15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称呼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同的称呼有不同的含意。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各种同称呼的意思和所应该用的人或场合。问好作者!【编辑:蓝心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