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几本新书有感(读书随笔)

编辑推荐 读几本新书有感(读书随笔)


作者:阔野瘦江 秀才,1648.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48发表时间:2013-09-30 20:07:21
摘要:长篇小说《遭遇无常》 长篇小说《玉帛》 散文集《寻找一个人》

1、卢显亚长篇小说《遭遇无常》
   读完老友卢显亚的长篇小说《遭遇无常》,感觉比我预料的要好。三十年前老卢好像就在《长江文艺》或是《屈风》发过短篇小说,那时他的文字以清新见长,可后来他的兴趣却转向了根雕根艺、绘画、二胡等艺术领域。我们一帮朋友常听他忆及他青少年时期下乡与流浪的传奇故事,便力劝他把那难得的经历写出来“莫抛撒”。他也依我们的暂停“带学生”伏案写了,一度曾被张永久列入丛书出版计划并与出版社签约,后因故搁浅,他就懒得再提笔。时光消逝了几十个春秋,老卢一直在忙他的艺术,我一方面替他遗憾,另一方面又误以为他那个《遭遇无常》恐怕因羞于面世而难见天日了,没想到这回还是在张永久等朋友的鼓励下,即将在中国文联出版社付梓问世。
   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前期出生的那一茬中国人,不幸地遭遇了全国性的“上山下乡”与“大批斗”运动。幸运的是那场磨难,及时被文学艺术界形象地记录下来,由此转变成国人的反面教材及精神财富。可由于作家艺术家的大量“再现”及当事者及其后人的纷纷“倾诉”,如今“知青题材”早已被写滥,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莫不如此。对于“赶热场吃现饭”正在出书的老卢,尽管他以独特的亲身经历及其思考创作,可既要进入文学百花园,就得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否则在文苑难有立锥之地。而要出新意,何其难也。
   然而这部小说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它之所以出乎意外地好读,以我撇开友情的纯鉴赏的客观审视,却真的有新意存焉。
   首先是内容走出了俗套。同为“上山下乡”,这作品写的并非多数作品所反映的高中生与“待业青年”,而是边远州城的几个刚刚毕业的初中生“娃子”,一般也就十四五六岁。更奇的是,内里居然还裹挟着一双可以当知青们父亲的“非常人物”——一米八的瘦高个、刀条脸、一字眉,不论何时风纪扣都扣得严严实实的大老李,膀大腰圆、头大如斗、浓眉厚唇镶金牙的老马马鑫泉。并且,这两个“冒名知青”特异人物,偏偏由于他俩的“复杂”经历而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积淀。这就有戏了。
   其次是人物形象塑造出了新的“这一个”。“非常人物”大老李最为夺人眼目。他身上的故事多多,但却有异于当代小说中见过的什么“淫棍”呀“国民党老兵”呀“牛鬼蛇神”呀之类的形象。他是一个叵耐咀嚼的善人,一位人性可敬的悲剧人物。毋庸讳言,他是个色狼,一个有艺术天才的杰出色狼,可那“色”都是靠他的才干吸引来的。如果说“凭本事搞女人”似乎并不那么光彩的话,那么,在为了一个红薯果腹竟然编排谎话,为了自保“转移斗争方向”可以栽桩陷害朋友的无常时期,他的从来不说谎话不害人,有情有义有人格,不可否认堪称稀有的精神品格,也便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了。小说着力塑造的“知识青年”,窃以为除了大老李和与作者本人甚为吻合的黎凡,其他的几位似乎不太丰满,不易被我一下子记住,相反,老卢也许当做配角写的两位当地山民,倒是给我留下了鲜明印象。一位是黎凡、大老李最初的女房东赵姐,她人长得有几分姿色,性格也开朗大方、乐于助人,久居寂寞山村,她向往外边的世界,欣赏有文化有才能的大老李和黎凡。面对大老李的频频攻势,她既不缴械也不责怪,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另一位是黎凡他们所在生产小队的廖队长,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正派能干却不乏狡黠,敦厚朴实却粗通“领导艺术”。他力排众议安排小知青黎凡当保管员,委实是他领导才能与综合平衡能力的一次展现。
   其三是作品中顺势揉进了一些对于知青问题、革命问题、农民问题的有益思考。在下乡到州城南门外四五十里深山峡谷小河大队的这一伙知青中,作为作者化身的黎凡,与曾经的同班同学鲁中靖最为要好。这个鲁中靖那时就读过布哈林、杜林、费尔巴哈,繁重的农活一旦歇下来他便忧心忡忡,忧国忧民甚于忧己。对于“上山下乡”,对于“出身论”,对于“文化大革命”,对于“反右”及“阶级斗争”,他都做过如今看来也不过时的思考。当然,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黎凡,更是被附丽了思想的精髓。黎凡从自己的父亲和大哥的命运,透视出无常时代及社会的症结,剖析出“运动”与“斗争”的实质,堪称混沌年代的“独醒者”。小小年纪小小身子,既要承受身心两重“锻炼”,又要追问家族悲剧缘由与时代“无常”之源,感觉念念不忘反思那段无常遭遇的作者似乎太残忍了,然而那个时代就是一场噩梦呀,作者只能对他赋予重任了,即便压垮他也在所不惜。
   总之一句话,《遭遇无常》以短短十一万字的篇幅,通过新奇的环境新奇的人物,配之以基于当下认识的反思,写出了那个无常年代的人性脉动。噩梦的时代,无常的遭遇,贫瘠落后的山村,饥饿的肚腹,寡淡的精神生活,为活命自保而无恶不作的人群,我们展卷阅读却既不寒心也不舍放下,正是因了大老李、黎凡、赵姐、鲁中靖、廖队长等人物的人性脉动。不过,读毕小说回头来品,这股暖流犹嫌不够,作者似可向更深更广处挖掘提炼。还有,小说好像存有先入之见,有点为写思考而写的症候,通过黎凡、鲁中靖等人物表现出来的革命观、历史观,恐怕尚未达到与故事情节、生活细节、形象描写水乳交融的地步。其实小说业已具备充分展现人性脉动与情理交融的框架和舞台,只是作者在作品后半部煞尾太过匆忙之故。
   2、胡祖义长篇小说《玉帛》
   长篇小说《玉帛》原名《残刃剑》,老实说当初我面对两本砖头样的打印稿时,尚未开卷即闻到一股血腥味。被这股味儿熏得双眼迷蒙,它阻扰着我的阅读。我知道“残刃剑”系这部小说的“中心道具”与“第一意象”,可我还是不敢睁眼细瞧它。没法,天生的“厌血”体质使然。其实,艺术也是“厌血”的,即便写战争,亦需用艺术的琼浆冲淡生命被绞灭的血腥。庆幸的是,定稿时,作者终于把书名改了过来,特别是将笔墨重心落在了“化为玉帛”,我也终于能够不带先入之见地静心读完。
   《玉帛》在太平天国革命的背景之下,描写了一个虽目标单一却错综复杂的三代人复仇故事。太平军的秋官又正丞相曾天养,在开篇不久的第三章《喋血城陵矶》里,即被清军将领塔齐布和罗泽兰一人一箭先射下马,后被蜂拥而上的清军剁为肉浆,由此拉开复仇序幕——曾天养的儿子曾宏志带着堂弟曾宏伟,走上千里寻仇报仇之路。他俩寻仇长江边,遍访城陵矶,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塔齐布早在九江围攻太平军难以奏效时即急得呕血而亡,罗泽兰也已于此前战死于武昌城下。应该说“家国一体”,家仇已被“国”(太平)军报,曾家叔侄没必要也没对象大动干戈了。然而曾宏志与曾宏伟不这样想,他俩要“去找他们的后代算帐去”,“总得亲手杀掉他们的几个子孙,才能解心头之恨!”终于得以在天京战场江南大营前,“单挑”塔齐布之子索班达和罗泽兰之子罗润方,可又因勇有余而智与功不足,不仅未能报仇而且险些丢命。
   曾宏志带着曾宏伟辗转来到镇江金山寺,拜寺里的老和尚习练轻功,拥有了新本事,终于追踪至安庆城,砍掉了索班达的头,算是完成了一半的复仇任务。然再寻另一半“仇敌”罗润方决斗时,却被对方毁掉“男儿家当”,让曾宏志几乎成为废人。从此,曾宏志万念俱灰,同时顿悟到“冤冤相报何时了”和“报仇之后又能怎样”,遂决定遁入空门,不再打打杀杀。复仇的故事眼看着就要收场。然而有人坚决不答应,那就是以曾宏志的妻子林秀雅为首的曾家人。林秀雅怒不可遏,是谁逼着她守活寡,她就必欲把怨恨集中到谁身上。她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于是他们的儿子曾尚武重新踏上复仇之路。最后,曾宏伟的儿子曾冰雪终于杀掉罗泽兰之子罗润方。曾宏志的儿子曾尚武也设计“慢工细活”,除掉了索班达的儿子吉布多和罗润方的儿子罗连湘。不过,此刻的曾尚武也已觉得兴味索然,远没有除掉心头之恨、了却曾家几代人夙愿的痛快与轻松。
   如此这般层层推进,支撑和贯穿《玉帛》全书的内容,就是曾家三代的寻找仇敌报仇。“仇”起何处?盖源于太平军“秋官又正丞相”、曾家先辈曾天养被清朝将领罗泽兰、塔齐布“消灭”。一方是“农民起义”的太平军将领,一方是“平定内乱”的朝廷将领。朝廷将领的天职是“攘外安内”,塔齐布、罗泽兰吃的就是这碗饭。这就意味着,从根子上讲,如果没有太平天国革命,就没有这个“世仇”,也就没有往下的“复仇”故事。由此引导我们不得不试问:为什么要搞太平天国革命?搞了“革命”也就乱了一阵子,死了一些人,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毫无裨益甚至相反。所谓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
   胡祖义通过太平军和清军两大敌对阵营的斗争描写告诉我们:革命当然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推翻”和“暴力”,必然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血腥斗争与消灭生命。也许,广西农民洪秀全、杨秀清及曾天养等,当初揭竿金田,并非“革命”的自觉行动,图的仅仅是“与其饿死,不如吃几天饱饭后战死!”小说未尽的“留白”还启示我们:除了个别野心家以外,曾天养、曾天诰也许同时心存侥幸:万一获胜,不仅可以求得终生温饱,说不定还可混个一官半职,甚至当个大官享尽荣华富贵世代流芳!是的,太平天国的历史昭告我们:天下百姓是指望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压迫剥削以过上好日子的,当然也不排除革命者中确有怀此理想目标者,然而,包括理想正确者在内,多数成者为王的革命者,掌权之后经不起财色权势诱惑,最终又蜕变成他们当初浴血奋战所推翻之压迫剥削者的“徒子徒孙”。这种轮回,已为先前无数铁的事实包括后来“登基”的洪、杨等“天国”领袖,以及一些评判历史的智者的无情预言所证实。
   既然如此,那么,顺着小说提供给我们的“艺术化”的历史思考:“革命”来“革命”去,就是子民同胞间杀来杀去,除了鲜血生命的消殒与压迫剥削者的轮流坐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泱泱中华硝烟弥漫,人民群众受益几许?社会又能前进几步?尤其是那些战死沙场英雄的后人诸如曾尚武、曾冰雪等人,他们又有什么必要去为前辈报仇呢?
   小说的作者无疑看到或悟到了这个历史“禅机”,最后才真如老和尚所言“冤怨难报,三世而休”,落笔在仇人后代化敌为友,并联姻结亲,世仇消弭,原来仇多深,如今爱就有多深。止恶行善、世代交好,结局也安排得很美好。读完最后一个字,故事轨迹和人物命运绾下一个大结,可思考的“草蛇灰线”不仅未断却愈来愈显愈来愈浓:这么多人就这样死了,其价值何在?——小说留给我们的,远比人物与故事甚至是历史事实为多。
   小说里血腥的干戈化作了诗意的玉帛,我理解其逻辑是:为报仇而失去男人的“家当”,仇虽报而“男人”难做,不值得——由第一代复仇者曾宏志体现;为报仇而失去良心致使终生心惴惴,更不应该——由第二代复仇者、化名为金尚文的曾尚武体现。这个艺术逻辑蕴含的思想,实际上是告诉读者:为复仇而复仇,要么丧失本性,要么丧失良知。据此,我欣赏作者在小说里“有意无意”表现出来的对于太平天国事件的“重写”视角,也遗憾作者尚未能更进一步地展示出对这个“农民革命战争”的“重审”空间。窃以为小说以人物言行体现出来的思考,尚有待进一步向深处挖掘——从历史道德的层面看,“仇”之源,也许实乃“太平天国革命”也。小说提示我们,干戈就是通过曾宏志与曾尚武这样两个“个例”一步一步虽痛苦却豁达地化为玉帛的,其不足是没能暗示我们,干戈要通过什么“共性”来化为玉帛,亦即未能把读者的思路引向对太平天国起义本身价值的历史与道德审视。不过,此乃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也。笔者只是有些遗憾,因为对于这段被伟人做过经典定论的历史,在思想界以及历史随笔家笔下,都已先后崭露出真知的锋芒,而小说界却“稍逊风骚”,祖义兄既已涉足,且有斩获,惜缺一步矣。
   3、依然散文集《寻找一个人》印象
   主题:艰难地寻找
   “寻找是一个美丽的过程”,诚哉斯言,然而,作为“现在进行时”的寻找,则多半是艰难甚至是痛苦的。
   寻找,是一个永恒的人生主题。一个人到世间来走一遭,短则数十年,长则百把多个春秋,肩负的重任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寻找自己此生的价值,寻找自己的人生真谛。
   郭黛萍(笔名依然)的散文集《寻找一个人》,窃以为她向读者声情并茂倾诉的,并非是在寻找某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在单单寻找令她怦然心动的爱情,而是在寻找她的理想,她的人生意义,她在社会经纬度中的坐标点。
   由此看来,近20万字的《寻找一个人》,便不仅仅不是小女子散文,而是具有了人生思辨的哲学内涵,从而也就加大了这本书的厚度与重量。
   文格:无畏的坚守
   当代社会信息熙熙攘攘,视讯高度发达,传播秒行万里,传媒的触角无孔不入。所谓“新闻”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所谓“散文”充斥每一寸实际的与虚拟的空间,铺天盖地、泥沙俱下。是人不是人,都会写散文,都敢发散文,连现代汉语都未翻过的人也敢开博客、搞“创作”。在世人眼里,中国这才真的成了“散文大国”。
   值此文字与图片如群魔乱舞的电子时代,甘当寂寞清贫的文学作者以及传统读书人的知识分子,须有一颗淡观云卷云舒的平常心和贫贱不能移的非凡定力。唯有如此,方可坚守自己的为文理想与气节,保住自己的精神后花园。可喜的是小女子依然正是这样追求的,而且自当初“爱上文学”之后,春去秋来“依然固我”。
   依然无欲则刚,坚强得像个大男人。《让寻找继续》属本书的点睛之作:“我放纵灵魂与文字,寻找,不停地寻找......一个人,一个梦,一个瞬间”,“在寻找中,我也曾迷茫和颓废……甚至不想活了……我又活了过来,总在爱恨生死中厮杀,却坚韧异常。”《浓烈至死》崇尚“爱与恨都是铿锵的,没有一丝的犹豫和拖泥带水”,向往“那四月的牡丹,大朵大朵地怒放,然后整朵整朵的凋零。”《我只是我,一团异样的火》,宛如一首心灵之歌:“我不怕这火将我焚烧,只怕烧得不够彻底。如果有一天,我被烧成了灰,那也肯定是一团异样的灰。”
   艺术:“拿来”的融合
   依然作为一位散文作者还很年轻,可她却有了两位数的创作年龄,因而我们不能仅仅将《寻找一个人》当做处女作来看,以免小觑。诚然,书籍刚刚出版,还散发着油墨芳香,可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的稚嫩。相反,由于她笔耕多年矢志不渝,她手握尚露寒光的崭新铁锹,一直在着力开挖散文这一口井呢。
   本书在散文艺术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具备了一些可喜的元素。
   对常人视若无睹的意象开掘颇深,而且是她独有的。如《渡口》、《风中的鸟窝》、《那条街》、《麦芒》、《怀炉》等篇,几无斧凿痕迹地继承了我国散文“深沉蕴藉”的传统。
   把小说手法引入散文创作,将讲故事、塑造人物、以细节立本等手段信手拈来,为我所用。重头之作《寻找一个人》,还有《桃花劫》、《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魔鬼》、《亲你的右脸颊》、《花开花落》、《那些花儿》、《一地凉意》、《豌豆花开》、《乌鸦的叫声》、《姐姐最喜欢的那朵玫瑰》等等,很多篇章为了展开散文的主旨,各样手段满足需求,不写个酣畅淋漓绝不罢手。
   当然,这些可喜的东西还只是“元素”而非“特色”,因为作者的创作尚处成长之中,前面的路充满很大的变数。由于作者还很年轻,对文学创作的激情几近贲张,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可喜的艺术“元素”苗头,势必出落成参天大树。不过,稍有闪失,也有生长成草本植物抑或灌木的可能,这是我要特别提请作者注意的。
  

共 61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于老友卢显亚、胡祖义的小说和依然散文集进行了分析赏析,年长作者作品历史的深远和年轻的作者之间描写不同时代的作品,揉合在一起进行评析,给人以一种联系拜读起来更加厚重的感觉。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对于历史教训的思考,也分析了年青一代作品的新颖思想和影响、可喜的是,文章不但介绍了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善意地提出了宝贵意见,这样的书评打破了现在那种好话说尽不痛不痒的文学批评气氛,是一个好的开端。拜读。【编辑:欣雨文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3-09-30 20:20:29
  欣赏你的文斯和眼光。拜读。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回复1 楼        文友:阔野瘦江        2013-09-30 20:46:03
  辛苦编师!节日快乐!
2 楼        文友:阔野瘦江        2013-09-30 20:45:53
  编师的点评准确,概括全面。
悠闲读书郎,快乐写作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