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杨柳】地方戏(小说)

精品 【杨柳】地方戏(小说)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1879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0发表时间:2013-10-01 12:40:39
摘要:结果,狗剩子在那个镇子养伤,一住就是两个月。戏班子却开走了,过了两个月,当狗剩子沿着来路去找凤儿时,在刘掌柜那个屯子,有人告知凤儿在被带回刘掌柜那天夜里,跳下山崖死了。狗剩子每年清明时节必来这里,在凤儿跳崖的地方,烧一沓纸,燃一柱香。年复一年,这个狗剩子在老家结婚了,成了二爷子,就没再唱戏。但是,那个凤儿却是二爷子一辈子走不出的梦。

这戏台子还没搭好,乡里人就起呼啦来了不少。二大爷子嘴里咬着块黄面饼子,从院子里跑出来,这么热闹咋能没有我二老爷子。二爷子就稀罕看地方戏,二人转,早年二爷子就是唱二人转的主儿,最得意的就是那首小拜年,跟着当地一个戏班子走街串巷演出,乡下在四五十年代就时兴酒局儿,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置办几桌到几十桌不等,娃子满月酒,老人大寿酒,儿子考上高等学府也摆几桌子。二爷子年轻那坎儿是个俊坯子,剑眉,大眼,嘴唇子水红,像涂了胭脂。哪家请了戏班子来热闹,二爷子是台柱子,站在台上,立马有戏,眉毛一扬,眼睛神采飞舞。一撇一瞪煞有架势,在台下简直是个闷葫芦,不喜欢说话,戏班子是临时拼凑的,班长老李头,会吹的绝妙的唢呐,就是埋汰,最鲜明的特点,一桶子大鼻涕,没事的时候,大鼻涕就像乡下漏的地瓜粉丝,裸着两个头儿,就是不掉下来,老李头会哧溜哧溜吸进肚里。不过,一到老李头演出了,那大鼻涕居然不见了,被高山流水般悲壮的唢呐声盖住了。老李头一开始没当二爷子是豆包包,二爷子小名狗剩子,黑瘦黑瘦戳在那里像头刚下生的小驴崽子。
   二爷子是在家拗不过爹娘得打,就投奔老李头来了。二爷子很淘气,乡绅吴默然讨第二房小老婆,花轿子刚在一群人的吹吹打打下来到乡里,那条街上,二爷子把早已准备好的二踢脚钻天猴,用火柴点着后扔到新娘子的花轿上,这一声响来得突然,本来新娘子胆小,是后大坡老孟家的大闺女丁玲。老孟家穷个叮当响,一铺苇席子,铺了多少年不知,反正是破烂不堪,老孟老婆就用苞米叶子把漏洞和缺口补上。丁玲已经有了意中人,是一个屯的叫六六。小伙子很帅,个子蛮高的,没啥家资,只和一个老妈生活在一起,那暂,乡里的土地还在集体。六六读了四年书,就下来挣工分。不像吴默然有两处店铺,一处酒坊。财大气粗,家里常年雇着长工,没几人敢惹。六六和丁玲都私定终身了,想结婚了。不想,那个吴默然到屯子检查工作,在乡间小路上看到了漂亮的像朵山桃花似的丁玲,刚巧,结发妻子死于暴病,孤寂难受独守空房的吴默然想娶个小,这个妹子,咋看咋水灵,小蛮腰,细细的,小屁股圆溜溜的,一条大辫子,打腚垂着。活脱脱一个西施在世,吴默然当下叫赶大马车的长工赶着车,跟着丁玲去了她家。把这事向丁玲的爹妈一说,考虑到吴默然在乡里的权势,加上姓吴的虽然是二婚,可家里有的是钱。丁玲爹妈点头了,第二天就下了聘礼,很厚重,十几匹好绸子,十多箱上等酒水,几千元钱,丁玲不答应不成,父母包办。所以,不到半个月,就哭红着眼睛,上了花轿。
   小狗剩子掉乱,那年去吴默然家地里偷香瓜吃,差点被吴默然放狼狗咬死,心里就记着一箭之仇,几枚二踢脚一放,就把丁玲吓昏过去了,吴默然肺都气炸了:“谁家的娃子这么大胆,”就让人抓住了狗剩子,绑在他家院外的酸梨树上,不许给吃的喝的。小狗剩子他爹来求情,求吴默然放了娃子。吴默然说,“放了也可以,但是,你们给我听好了,要是我媳妇子有个闪失,我拿你们试问。”这丁玲命也够苦的,那一惊吓,坐下了病根儿,吴默然一靠他身子,就发现是头青面獠牙的怪兽,大婚三天晚上,没让吴默然碰。第四天晚上,吴默然饥渴难耐,提前关了房门,掩上窗帘。丁玲瑟缩在床上,最怕夜晚的来临。但是,这一晚,丁玲没有逃过此劫。吴默然找来绳子,将丁玲绑在床上,完成了一个姑娘到女人的兑变。就是在那一晚,丁玲患了恐惧症,只要吴默然一进房间就猛烈的撕扯着头发,瞪着惊恐的眸子。不吃不喝,找来郎中说是气滞血瘀,惊吓所致。吴默然气急败坏再一次来到小狗剩家,这回小狗剩在吃一碗苞米粥,稀溜溜的能映的出人影儿,小狗剩的四弟,石头满头大汗的闯进屋,“不好了,三哥,那个吴默然气势汹汹朝咱家来了,是不是你上次放二踢脚的事儿,把他老婆吓坏了?!三哥,你还不快走,再不走,就会挨皮肉之苦!”
   狗剩儿想想也是,就他爹那脾气,按上尾巴就是山野叫驴,赶紧跑吧。往哪跑?大哥那时都十八岁了,眼瞅该讨媳妇子了,就给小狗剩出主意,离这个三十里地有个拔营屯子,那里有支戏班子,走南闯北的演出,不行,狗剩子你就去找戏班子,跑跑龙套打打杂,也管饱不是?!只好那样了,大哥在破炕席底下摸出了两元钱,塞给小狗剩儿,“快走吧!从后门!”
   小狗剩揣着唯一的两块钱,拼命的走啊走,在去拔营屯子的途中,因为被几只狗追赶,还丢了。没了钱又饿又困又乏,找到拔营屯子那个戏班儿,小狗剩子就一头栽倒在地上。老李头急忙叫人请大夫,戏班子人不多,老李头说,“这娃子怪可怜的就留下吧,反正也不少他一碗饭吃。”大家就没意见,小狗剩子留下来只会给人打打下手,但是这娃子聪明,老李头还有戏班子其他人早晨在屋子外的小榆树林吊嗓子,唱二人转,他端着茶壶,候在一边听,也摇头晃脑的跟着哼唱。后来,戏班子的老大,大弟子在一次演出时,吃肥肉吃多了,平时烂菜帮子疙瘩菜,没油星的。冷丁在那家子遇上好嚼头,是个掌柜的儿子满月酒,杀了头肥猪招待相邻,免不了戏班子唱了三天,头一天,猪肉下肚,大弟子就觉得肚子不得劲,往茅厕跑,拉稀了,这拉稀不是别的病,一拉就没个遍数。刚想上台,肚子又吱吱啦啦响,裤带没挤上,就又钻进茅厕。老李头急眼了,大弟子德三的二人转唱的最棒,手帕玩得精彩。十里八乡的都喜欢捧他的场,偏偏今晚,他拉稀了。砸场子不是?!刘大掌柜得把长脸拉得像长白山,老李头你这不是砸我台子吗?想办法,如果弄得好了,我加钱。老李头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家的主儿伺候不好,以后戏班子怎么在江湖上混?!”月色清凉,八月十五的晚上,山野寂静中散发着庄稼的馨香。
   “师傅,我来试试。”一个声音在这个时候响雷一样在老李头身边砸开。“你?能成吗?”老李头疑惑的问。小狗剩子将收拾了一半的戏班子家当,放到一边,抹了抹手,朝衣襟上,“师傅,让我试试吧,好吗?”“唉!事到如今,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
   小狗剩子仅仅是个打杂的,人又长得不出气,可是这一上台,依依呀呀的刚亮开嗓子,一首小拜年还没唱完,台下听戏的人就不断的喝彩呐喊,“好好,好……小伙子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这阶段十六岁的小狗剩儿尽管瘦,当也是成年人了。有着双机敏的眼神,国字脸,他的二人转比大师兄技高一筹,大师兄唱二人转死板,不会润色词汇,偶尔打诨也缺诙谐,而小狗剩子,打诨像真的一样,字正腔圆,极为专业。台下喝彩声不绝入耳,刘掌柜的一高兴,就给戏班每人加了十元钱的奖赏。第二天晚上,拉稀的大弟子,好了,晚上,想上台,却被刘掌柜的叫住了,他吩咐老李头,叫昨晚那个小伙子唱,再加两元钱!一问,才知道是刘掌柜的小情人凤儿稀罕听小狗剩的唱腔。可见大弟子何等的生气,那晚大弟子就借故肚子不好,回老家去了。后来,这个叫凤儿的女子,狗剩见到了。是在要离开刘掌柜家乡的那晚,狗剩儿唱完戏,想去歇歇脚。在刘掌柜家那片柳树林里,狗剩儿想解开裤带解手,黑暗中,一个人从刘掌柜家的大院墙角出来了,狗剩子闷闷的问,“谁?”
   “是我,狗剩儿。”听出是一个女子的声音,借着苍白的月韵,狗剩儿看清是白天跟在刘掌柜屁股后面的美人儿,“我就是凤儿!”
   “黑灯瞎晚找我干什么?”狗剩儿问,警惕的望了望四周。戏台子上还在唱戏,最后一出戏通常是师傅唱的。
   “凤儿说,我想跟你走!”
   “你疯了!放着富贵荣华不干,跟我们喝西北风啊!”
   “我不管,你必须带我走,我也是被那老色鬼逼的!今晚你一定带我走,不然我就死给你看。”
   狗剩子为难了,带吧,师傅不知愿不愿意,不带吧,又怕凤儿寻死,一瞅马车上装行礼的大木箱子,灵机一动,就叫凤儿爬了进去。就这样,凤儿躲在行李箱里逃出了刘掌柜的视线。
   戏班子在另一个镇子演出遇到砸场子的,几个毛头小子,上了台子,说,“老爷们唱戏不好听,还是叫美女唱一首,”就揪出凤儿,“你来唱,伺候好大爷,有的是票子。”凤儿吓得直往狗剩的身后退。以为是砸场子的,老李头一看不是,原来那刘掌柜一见美人跑了,就派人一路追踪来了。果然在此相遇,几个人说了,“不伺候大爷好办,小美人,还有狗剩子,听真真的,我们也是受人之托,老李头抱歉,没你的事儿,一边凉快去!”砸断狗剩子一条腿!戏班子的人没一个敢上的,眼睁睁看着狗剩子被打得遍体鳞伤,最后,凤儿也被带了回去,结果,狗剩子在那个镇子养伤,一住就是两个月。戏班子却开走了,过了两个月,当狗剩子沿着来路去找凤儿时,在刘掌柜那个屯子,有人告知凤儿在被带回刘掌柜那天夜里,跳下山崖死了。狗剩子每年清明时节必来这里,在凤儿跳崖的地方,烧一沓纸,燃一柱香。年复一年,这个狗剩子在老家结婚了,成了二爷子,就没再唱戏。但是,那个凤儿却是二爷子一辈子走不出的梦。
   二爷子豁牙子漏风吃黄面饼子,直往下掉。戏台子搭利索了,现在乡里的戏班子都是些小年轻,唱二人转的不多,基本上销声匿迹了。二爷子最看不惯当下的街舞,那家伙屁股蛋子都扭出水了。几个小青年白了一眼二爷子,你会唱什么?二爷子很气愤“年轻人咋说话的,知道吗?想当年我是戏班子的台柱子。”“那您老给我们亮一手吧,”赶上办喜事的东家迎出来,就说,“你们可别小看二爷子,今黑就让二爷子和你们同台演出。看看是你们现代人的戏厉害,还是二爷子的地方戏二人转厉害。”这家在乡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前几年这个陈之洞当过乡里的会计。一上台新官上任三把火,搞文化抓经济体察民情。尤其是地方戏二人转大秧歌。陈之洞非常提倡,组织乡人建了秧歌队,农闲的时候,就在街上扭。服装统一,一律的大红大紫。腰鼓乡里掏钱买,蛇皮做的,音质没的说。那几年地方戏被陈之洞一搞还真火爆。二人转拉场戏,田间地头的干完活,大家伙不搓小牌了,不凑在一堆拉瞎话了,洗吧洗吧穿上扭秧歌的服装,嘻嘻哈哈搭伴儿,开心去了。这二人转就该找二爷子来支持了。陈之洞奖罚分明,二爷子每唱一场二人转陈之洞都会给他五十元钱。其他的在新春佳节上厂子机关或者是首富的单位人家演出,凭赏,几百几千的不等。偏偏一个二爷子,把个二人转唱的活色生香。每场演出二爷子又成了台柱子。扭扭哒哒,又把个在生产队当组长时用的口哨,从老箱子翻出来,都锈蚀了还将就使唤。见队伍不整齐就吹下哨子,嘎嘎响。上了岁数的老太太,年轻点的俏媳妇,毛毛愣愣的青皮蛋子,胡子拉碴的爷子们都围着二爷子转。二爷子在这旮旯成了红人,临乡的知道了他的能耐,登门拜访在大小事情上,需要按桌子,就雇二爷子去唱二人转。主家除了给钱,还会留一块猪身上的里脊肉给二爷子,那些时光是二爷子最风景的时候。
   陈之洞后来因为腐败,将乡里的几个厂子贪倒了,他也气数已尽,回家了。现在的乡长鲁达生只管经济,不管文化。秧歌和二人转地方戏就像一艘沉船,没人问禁。
   这两天是陈之洞儿子的大婚之日,陈之洞为了重温旧梦,更为了显示一下,下台后自己依旧笑傲江湖,开了一家粉条加工厂,富得流油。儿子刚子大学毕业在城里买了楼安家,陈之洞想借此机会向乡人证明自己一下,所以,陈之洞早几天就告诉二爷子,在台上展示展示,拿出当年的风采。二爷子几宿睡不着觉,多少年了,没有上台唱戏了。老胳膊老腿的如今儿不知上台扭得起来吗?二爷子让老伴麻溜上集口选了一套衣裳,干干净净的上台。这几天一大清早的就吊嗓子,在院里呜呜啊啊的唱。小拜年已经过劲了,二爷子会写词,想自己新写一支二人转,拿起笔吭哧了半天,写不出来。“老婆子你给我烫壶小酒,我想写点东西。老伴说,多少年没写字了。”“你还赶考似的,好吧,”就下厨给烫了两杯高粱烧。炒了一碟笨鸡蛋。滋吧滋吧喝着,摇头晃脑的哼着曾经的二人转小词儿。就有了灵感了,酒没等喝完,二爷子就写完了。边写边唱,一整天神神叨叨的改了写,写了改。老伴不待见,“都一大把年纪了,上台得瑟啥?”
   “嘿嘿,老婆子,我这辈子就稀罕唱二人转,你就少叨叨了,让我过把瘾,赶明个死了也闭上眼了。”“呸呸呸,乌鸦嘴不是?!没唱二人转你没吃饭哪?真是的,老老的不着调。”老伴嘟囔了会子,没理他。忙自己的去了,二爷子冲着老婆子的背影扮了个鬼脸。二闺女回家探望他们,一见爹这架势不乐意,“爹啊,至于吗?晚上不好好睡觉,起来练习唱二人转?人家还以为你神经病呢!”
   “哈哈哈……死丫头有这么说老子的吗?我都快奔奈何桥的人了,还不许我开心开心啊?不就是上台扭几下子,吼几嗓子嘛。别和你妈一样大惊小怪的。”
   “爹,你可注意你的老寒腰,别闪了,我和大姐大哥不管你!”
   二爷子知道,闺女也就说说。头路走了,二爷子这不扛块黄面饼子就撩杆子了,陈之洞给戏班子作了介绍,领头的叫云升,四十来岁。不会二人转,现代流行歌曲会唱,嗓子好,声音洪亮。因为二爷子是长辈,简单的握了握手。"老爷子,您老有啥绝活,今晚就给我们露一手。哈哈……咱们东家极力推荐你,我琢磨着也不是空穴来风。”

共 72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乡土气息浓郁的情感小说,品赏过后让人似觉故事就发生在自己的故乡。家乡在我们少年时,好像在六十年代末,我记得生产大队也有一支文艺队伍,倒不是唱戏,而是一些文艺舞蹈之类的节目,当地群众很是喜欢。这篇文章以会唱二人转的二爷为线索,层层展开故事情节,让人随着美文情节的跌宕,慢慢进入角色去领略故事中人物的悲喜。故事讲述了乡里有钱人吴默然迎娶二房,花轿刚来到街上,就被二爷用点燃的二踢脚扔到新娘子的花轿上,把这新娘子吓昏了。原来这新娘子家境贫寒,但长得水灵,就像一朵山桃花般美丽无瑕。其实这美若天仙的姑娘就叫丁玲,此时已经有了意中人,与本村帅气的小伙子六六,并且私定终身。不料在乡间小路上,被去村里检查工作的吴默然遇见。刚巧吴默然自己的结发妻子病亡,他一心想把丁玲娶回家。考虑到吴默然的权势和有钱,丁玲的爹妈答应了。当即下聘送来厚礼,父母包办,丁玲尽管不答应也不行,哭红了眼睛上了花轿。没想到大婚三天都没让吴默然碰触,到了第四天晚上,在吴默然强制的手段下,致使这位纯洁的姑娘......也就从这时起,丁玲患上了病根,气急败坏的吴默然要去找狗剩(二爷)算账。在这种情况下,可怜的狗剩在哥哥的提议下,投奔了这支戏班子,也好打打杂混口饭吃。在一次演出中,老李头大弟子频繁拉肚子,在这紧要关头,是在一旁的狗剩请求代替大弟子上台解围,上台演唱二人转,没想到台下一片哗然,喝彩声不断竟然一炮打红。原来狗剩在打杂空闲就已经耳濡目染偷偷学了起来。在这次演出中,这家老板请了戏班子三天,是为自己的儿子满月酒而庆贺。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大弟子想上台,却被这家老板叫住了,吩咐戏班子领头,还叫狗剩上台来唱这出二人转,说是老板的小情人凤儿喜欢听狗剩的唱腔,无奈之下大弟子回了老家。在这次演出三天的最后,凤儿称月黑,狗剩在后院柳林里歇歇休息之时,恳求狗剩带她走,她爱上了狗剩。思来想去狗剩把她藏在戏服的箱子里逃出了。戏班子在另一个地方演出,被凤儿的那家老板派人追来,戏班子砸了场子,一气之下狗剩被戏班子领头打得遍体鳞伤,丢在了镇上养伤。凤儿也被这班人带回。后来狗剩去找凤儿,被告知凤儿在带回老板家的夜里,跳崖身亡,狗剩也回到老家结了婚,成了二爷,再也没唱戏,然而他与凤儿的爱情将一直留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在乡里陈之洞儿子大婚之日,请来了乡里的戏班子来庆贺,并且要二爷上台把拿手好戏二人转唱给相邻听。二爷自编自演二人转,逗得乡亲们前昂后合乐不可支。令乡里人重温了久违的文化,并且二爷被这戏班子领导云升聘用,将这二人转纳入地方戏发展。二爷也决心为保护和传承这地方戏二人转做出自己贡献,发挥自己的余热。文章语言风趣活跃,地方特色浓郁,文笔流畅抒写一气呵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倒叙的写法更胜一筹。可见作者深厚的文笔功底!推荐共赏!【编辑:yangxvemei】【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03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3-10-01 12:42:25
  问候作者,遥祝国庆节愉快!
2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3-10-01 12:46:22
  拜读这篇文章,欣赏作者精湛的文笔功底和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生活的特色。
3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3-10-01 12:47:21
  感谢赐稿杨柳!还望佳作连连、精彩纷呈!
4 楼        文友:天天天蓝        2013-10-01 13:17:22
  语言干净利落,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是自成风格的佳作。拜读,问好!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10-03 20:59:51
   祝贺红叶摘得一枚精品,再为杨柳增加光辉!!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