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童年的美味(散文)

精品 【江南】童年的美味(散文)


作者:花无缺 白丁,4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15发表时间:2013-10-04 19:31:07

【江南】童年的美味(散文)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但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在我关于食物的记忆里,也有许多常常怀恋的美食。然而,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童年时吃到的自己亲手做的一些东西,或许这些东西永远都登不上大雅之堂,至少给我留下了无穷的念想。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就是我的童年。细数童年,那些个来自田间地头的色、香、味,带着尘封已久的记忆,随岁月之潮水洄溯而来,浮现在眼前,浮现在心间。
   一、盐津泡菜。
   但凡孩子,没有几个不嘴馋的,懂得活用从大人处耳濡目染得来的一切技艺,只为犒赏自己的胃。那时最经常做的,便是盐津泡菜,只因原材料对于我们农村娃来说算是俯拾皆是:一个萝卜、一条苔菜、一截黄瓜……都可以,而且做法相当简单——把原材料切成指甲大小,放进空的玻璃瓶里(大人用的是公斤装的瓮,我们就拣装银翘片、穿心莲等糖药片的空瓶,规模上自是小得多),撒上一层盐,拧紧瓶口,再使劲摇晃,瓶里的菜都沾上盐末之后静置,十几二十分钟,菜腌出水,便可以吃了。当然也有性急者时不时拿起瓶子摇,以减少等待的时间。拧开盖口,再用细细的牙签挑起,一小块一小块入口,鲜嫩嫩,脆生生的,浑身每一个毛孔都透出一个“爽”字。如果邀上三五个伙伴一起做,那就更有趣味,你腌菜梗,我制萝卜,你切青瓜,我泡辣椒,待到每种菜都腌熟了,把五花八门的瓶子摆在一起,你拈一块尝尝,我挑一片嚼嚼,纵然与满汉全席有天壤之别,但对于我们而言,却是一场隆重的聚餐,丝毫不逊色于年夜饭时合家团圆的热闹和喜庆。言笑晏晏之余,我们总会就眼前的美食分出个高低优劣,每每夺魁的,是邻家姓李的小姐姐,她的手艺和面容一样俊。十一二岁的年纪,五官极是清秀,最惹人遐思的是那条麻花辫,油光发亮用红色的橡皮筋扎着,长长地拖在脑后,随着走路的频率有韵律地一甩,又一甩,甩起了多少女孩子的艳慕眼神。一别经年,掐指算算,小姐姐应该也有三十多岁了,不知道巧手的她如今在何方,净手做羹汤之余,会不会腌制上一瓮又一瓮的盐津泡菜,美丽着生活,咀嚼着生活。我希望是。
   二、竹筒饭。
   “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竹”,这是文人雅士对住所的要求,足以说明竹之品味。而年少的我们不懂得这些雅致,只觉得房前屋后的竹林是我们的好去处。捉迷藏、荡秋千,挖竹笋……乐趣无边。阳光灿烂的周末,到竹林里做竹筒饭是最惬意的事情。洗净糯米,隔夜泡好,然后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口味添上自己喜欢的食物,例如腊肉、咸菜、板栗、绿豆、排骨等等,选竹节也颇有讲究,最好是一年的新竹,长度25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两头各留5厘米,在其中一头钻上一个小孔,把米小心地装进去,再加上适量的水,大约是一瓶矿泉水的六分之一。装好之后,摇晃一下,使米和米的间隙均匀一点,然后用一根和小孔一样大小的竹棍塞紧洞口,就可以放在火上烧了。整个过程虽然讲究,却也不失为快乐的体验。“拾柴竹林里,悠然听鸟鸣”。带着怡然的心情把干了的竹壳、被砍下的竹枝、枯黄的竹叶收集起来,达到需求的量之后就可以擂响战鼓,进行“赤壁之战”了。先用大火烧十五分钟,而后换中火,五分钟之后改用小火。烧火过程中可要勤快地旋转竹筒,待到竹衣颜色微微发黄,柔软,竹筒饭基本上大功告成了。虽然烟熏火燎的容易在我们并不十分干净的脸化上一点妆,和饱口福相比,算是“湿湿碎”(我们的地方方言:小意思)。垂涎欲滴的当口,也要注意破竹节的方法,不能像劈柴一样一刀两半,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烧好的竹筒饭容易掉地,让人望“饭”兴叹。最好的方法是轻轻地劈,等一个节头裂开之后,把竹筒横放在地上,用刀慢慢张开,这样就可以得到完整的两片竹筒饭了。竹的清香,糯米的松软,肉的鲜嫩……让我们顾不上烫嘴,用两根洗净的竹枝为筷,忙不迭地往口里送,一边呼呼地吹气一边大快朵颐,别提有多开心了。忽然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不知是哪个版本的《笑傲江湖》,里面有一个桥段,讲述的是嵩山掌门和魔教圣姑任盈盈在竹林打斗,嵩山掌门大刀一挥,一大片竹子冲任盈盈倒下,她凝神静气,翻转挪移,险险避开,说时迟那时快,再一根竹子携隐隐风雷呼啸而至,眼见着就到面门了,只见她短剑出手,“梆、梆、梆”连削三下,而后气定神闲地横剑微笑——剑身上并排着三个一样高的竹筒,顺势倒上三杯竹叶青,一口饮尽,浅浅一笑……何等的洒脱豪迈!不过我们却也不敢尝试那种“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洒脱豪迈的感受,只因偷偷尝过那种感受的刘家哥哥屁股上被竹枝抽出的条条红印,以及涕泪横流的惨呼,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实在是触目惊心。
   三、窑红薯。
   广袤的土地上,长出一季又一季的希望,这沉甸甸的希望让人们喜逐颜开,也让我们收获了无限的欢欣。秋日的午后,我们最喜欢呼朋引伴去窑红薯。顾名思义,窑红薯,就是在窑洞里烤红薯。窑址最好选在空旷的田野,天高云淡下更有一番情趣。第一步,筑窑。把泥块层层垒起来,稍大的在下方,垒成一个坚固的圆锥形“堡垒”;第二步,烧窑。燃料是现成的,拾捡好足够的禾杆、干草、枯枝便可以点火了,窑里的火越旺越好,直到窑内壁的泥块被烧得通红为止,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四十分钟;第三步,封窑。把还沾着满身泥的红薯扔进窑里,推倒窑,再用泥土把窑泥和红薯埋住,一丝热气也不给它溢出来,让红薯充分吸收窑泥的热量。等待的二十分钟里,我们大可以玩捉迷藏,跳橡皮筋……这些喜欢的游戏。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各自握一根较长的树枝,挑的挑,挖的挖,拨的拨,从窑里扒出一个个外焦里嫩的红薯,每扒出一个,大家便惊呼一声,成就感便增一分。窑熟的红薯一经“出土”,便散发香气,自身的甜香混着泥土香,阵阵钻入鼻孔,惹得我们垂涎欲滴,赶紧拿出早早准备好的报纸或塑料袋(刚窑出的红薯最新鲜,但是热热的外皮会烫手,必须借助这些辅助工具)包起,慢慢揭开红薯皮,便看到色泽鲜黄或紫红的肉,热气腾腾地冒着浓香,咬上一小口,半眯上眼,细细品味唇齿间的绵软,竟生出“日啖红薯三两条,不辞长作农村人”的满足来。等到美味全到了肚皮的时候,我们却相互指着哈哈大笑起来,看,每一张小脸的嘴唇周围,无不糊了一圈黑乎乎的东西,好滑稽!而年龄最小的琳妹妹用手背狠狠地抹了一把,那圈黑便从嘴角斜斜延伸到腮边,大伙儿笑得更加厉害,我干脆捂着肚子蹲了下去——她的模样,活脱脱一副戏台上唱念做打的大花脸了!
   ……
  
   细细思忖,其实这些所谓“美味”,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可口,然而却令人念念不忘,即使时光荏苒,穿过岁月的层层薄尘,那留在心底里的感受依然鲜活如昨,甚至愈加明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们也许要哄骗我的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想来,让我们时时反顾的,不仅仅是这些独有的美味,而是融汇在这些美味里的,再难重复的童年。

共 28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些美味里,飘溢而出的,是童年的味道。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在某一个瞬间,某一种味道里存在,多少童趣氤氲在字里行间,引人不禁回眸,那年,那事,那美味,以及那童年。很朴实的一篇文章,却蕴涵着最真的情感。欣赏并推荐。【责任编辑:易水犹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02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纸墨飞花        2013-10-06 13:56:57
  我是小鱼儿O(∩_∩)O~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