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忍让(故事)

编辑推荐 忍让(故事)


作者:江西文会春 秀才,12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76发表时间:2013-10-06 14:26:26

民国十一年,壬田坝发生了一件震惊十里八乡的大事,村民窦江、刘水生因引水灌溉农田发生冲突。由于窦江、刘水生以前曾结过梁子,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由分说,俩人就动起了武。在激烈的打斗中,刘水生因体力不支,渐渐处于下风,阵脚一乱就露出了破绽。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窦江大喝一声,将凌空高举的镢头徒然一变,一招苍龙摆尾,闪电般劈向刘水生。刘水生因招式用老,来不及回撤招架,被窦江一镢头打翻在地,昏死过去。就在这危急关头,恰巧被刘水生的大哥刘石宝和其堂兄刘海、刘洋从赶圩回来的路上撞见。他们目睹弟弟刘水生被窦江打成重伤,当即大怒,操起家伙围攻窦江。经过一番生死搏杀,窦江终因寡不敌众,身上多处受伤挂彩,只好撒腿逃跑。此时的刘氏三兄弟已经杀红了眼,怎肯罢休,他们就像几个干练的猎手,在猎取一头垂死挣扎的困兽。最终,刘氏三兄弟将窦江活活打死在田埂上。
   刘氏兄弟群殴窦江,还致人死亡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开了,整个壬田坝就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一片。死者家属更是一个个摩拳擦掌,非要为死去的窦江报仇不可。窦氏族人全部都聚集在窦江的灵堂前发下毒誓,一定要生劈刘氏三兄弟,用他们的头颅来祭奠窦江。
   本来,像这种因村民纠纷而引发的血案,死者家属应该立即报警,由政府对肇事者进行依法严惩。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乎人们的预料。原来刘姓、窦姓这两个家族,在壬田坝生活耕作,素有积怨。刘氏的族长刘青天跟窦氏的族长窦武,更是一对死敌,俩人一见面就形同水火,冰炭不相容,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引起摩擦。现如今他们的族人,闹出了打死人的这档子大事,那还了得,双方的态度都显得十分强硬。他们压根就不想报案,也不愿意坐下来商谈如何妥善处理后事,而是铁了心要采取江湖上的那一套,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先说一说刘氏的族长刘青天,他凭着刘氏在壬田坝是本地旺族,人多势众,从来就没把窦氏的族人放在眼里。最令人愤慨的是,刘青天还有意纵恿手下的人制造事端欺侮窦氏,扬言不把窦氏族人赶出壬田坝,自己就对不起列祖列宗打下的基业。再来讲一讲窦氏族人,他们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原来,窦氏族人的先祖,是因避祸从外地迁徙来壬田坝安家的,看上去有点势小姓单,但他们是将门之后。兵书上说:“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况且,窦氏的族长还拥有万贯家财,特别是窦氏的族人,素有习武门风。在他们的身上,好像天生就长有一根侠骨,凡遇到了不平之事,或者是碰上强者仗势欺凌弱小,他们定会出手相助,大有江湖侠客的风范。故此,窦氏和刘氏之间的怨恨,就越积越深了。
   这起因为窦江与刘水生俩人纠纷而引发的血案惨剧,当天就升级为刘氏与窦氏的姓氏争斗。在刘、窦两姓的械斗中,窦氏的族长窦武和窦江的父亲窦开明不幸遇难,而刘氏家族的刘海、刘洋也惨死在械斗现场。
   当地政府获悉此事后,派警察迅速赶往事发地点,但因路途遥远,械斗悲剧还是发生了。后来,由于警察介入刘、窦两姓的械斗现场,失控的局势才得到全面制止。之后,参与械斗的村民,按情节轻重,分别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故事讲到这里,应该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客观地讲,这起械斗件事,对刘、窦两姓的族人来说,是一场人为的灾难,两败俱伤,谁也没有捞到半点好处,他们需要的是冷静下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可是,事情的发展好像并没有完,人们隐隐地感觉到,刘、窦两姓的械斗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序曲。先说窦氏家族,自从窦氏的族长窦武不幸遇难后,窦氏的族人觉得家族的顶梁柱已经折断了,缺了主心骨的家族,往后的日子会更难挨,特别是刘氏那帮子无赖会更加肆无忌惮欺凌咱们。于是,窦氏族人一致呼吁,应该马上召开宗亲代表大会,立即选举产生新的窦氏族长来主持大局。本来,窦氏族人此举是很合乎常理的。可是,窦氏新当选的族长窦石龙,却引起了人们无端的非议。
   说起这位新任的窦氏族长窦石龙,这也难怪他人会无风起浪,说三道四。原来,窦石龙是上次刘、窦两姓械斗中,不幸遇难的窦开明的第二个儿子。窦石龙又是窦氏家族中武功最了得的一个,他还是主战派,在上次的械斗事件里头,要不是他及力主战,也许流血事件就不会再度发生。
   所以,有关窦石龙被当选为窦氏族长的事情,在外界传得是沸沸扬扬,说得也是天花乱坠,并且还流传着许多猜测窦石龙为什么千方百计要当上一族之长的版本。有的人说,窦石龙年纪刚过三十,就被族人拥戴当上了族长,那是窦氏族人冲着窦石龙拥有万贯家财来的。所谓财大气粗,说话有分量,不容易办成的事,他可以用钱来摆平嘛;还有的人说,你可别小瞧了窦石龙那小子,虽然他年纪轻轻,但他在窦氏家族中却是辈分最高的一个,最令人心服口服的是他艺高胆大,临危不乱,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再说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在家族中说一不二,无论在家族中发生什么事,只要他出面调停,再棘手的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更多的人却在说,窦石龙之所以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当上一族之长,分明是在卧薪尝胆,处心积虑,以图东山再起,杀刘氏家族一个片甲不留,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吗?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尽管外面的人对窦石龙被当选为窦氏族长,炒得是神乎其神,见风就是雨。但是,此时的窦石龙,似乎并不去理会那些流言蜚语在满天乱飞,他倒是一心一意为兴办学校、开设武馆等事宜,从早到晚忙碌个不停。当然罗,窦石龙此举,对于外面看热闹的人来说,确实有点难以理解。就这样,有的人就开始私下里议论,难道你窦石龙一坐上族长的宝座,就高兴得把杀父杀兄的深仇大恨都抛置脑后了吗?紧接着,又是一片谴责声,从四面八方向窦石龙压来。
   话得说回来,窦石龙的一举一动,全被刘氏的族长刘青天看在眼里,想在心中,他还体现在行动上。也许是刘青天为了防患于未然,时刻防备窦氏家族;也许是刘青天一心想壮大自己的家族,称霸一方。总而言之,刘青天也想去干一番大事业,那是铁板钉钉子——铁定的事了。于是,刘青天召集族人商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红红火火地兴办起了学校和武馆,并免费供刘氏后生读书习武。他还从外地请来一批有真本事的教书先生和武术教头,似乎想去印证那句“名师出高徒”的古话。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要把刘氏族人,个个都培养成为文武全才。别人强大,我就要比他人更强大,只有这样,我刘青天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刘、窦两姓的族长和长辈们平时都忙于教育事业发展,而他们的族人也有更多的机会去读圣贤书。从此,在外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到处惹是生非的人也少了。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刘、窦两姓的后生,因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一个个出落得英武洒脱,知书达礼。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争端什么的,双方都会相互忍让、互相理解。其民风民俗,与二十多年前大相径庭。有好几次,刘、窦两姓的小孩子因争执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家长们竟然领着自家的小孩,向对方致歉,握手言和。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窦两姓的热血青年并肩在同一战壕抵御日寇侵略,同进退,共生死。最鼓舞人心的是,尽管连日来日寇对壬田坝据点连续发起猛烈攻击,伤亡十分惨烈,但日军仍然无法攻破壬田坝阵地。后来,日军迫于紧急救援其他战场,只好暂时放弃进攻壬田坝据点,绕道而行。
   在一次撤退中,年近古稀的刘青天不幸被日军的飞机炮弹炸伤右腿,窦石龙见状,不由分说,背起刘青天就跑。窦石龙还把刘青天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山洞里,悉心为他疗伤。事后,刘青天既羞愧又感激地向窦石龙说道:“贤侄啊,都是俺当初犯糊涂害了你父亲的性命,是俺该死,这次你不应该救俺”。窦石龙马上接过话来说:“伯父,咱们之间的恩怨,暂且搁置一边。俺救你,不为别的,俺是希望你和你那股奋勇杀敌的精神能够坚强地活着。因为有你在,咱们的阵地就永远也不会丢。更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你这样的仁人志士在血战沙场,抗日救国,我们中华民族才有希望,中国就不会亡。”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日本战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共 3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古以来家族之争便时常发生,就如壬田坝的刘氏家庭和窦氏家族一样,势同水火、明争暗斗,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展到家族大战。当窦氏家庭上一任的族长械斗而死后,亲上任的族长却一反常态,办学校、开武馆,致力于提高族人的学识和体魄,他的举动引起刘氏家庭的紧张,对方也开始努力把族人培养成文武双全之才,由此,两大家族从恶性的争斗进入良性的竞争和比赛,使得整个壬田坝的村民都有着强壮和体魄并知书达理,两族人也冰释前嫌握手言欢。更在抗日战争中联手立下了丰功伟绩。以生动的故事,将深刻的道理慢慢渗透。【编辑:瞳若秋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3-10-06 14:35:01
  真正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若人人都能如此想,世界安静太平矣。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