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蚩尤歇息的圣土——苗寨(散文)

精品 【山水】蚩尤歇息的圣土——苗寨(散文)


作者:穷高 举人,5609.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80发表时间:2013-10-08 12:42:23
摘要:这是蚩尤最后歇息的圣土,因聚居短裙苗而故名。而原名同南、官方命名为独南村。在神话传说和古歌兀术中的名字为野河略,意为云海苍茫的地方。独南短裙苗寨居住在一座大山梁、半山腰一块平坦的地方,像坐落在一个马鞍上,而马在前进,腾云驾雾。寨中有几眼清澈见底的凉水井,几棵大树点缀在寨中的各个角落,风景很是特别。人们称独南短裙苗寨“是一个很美丽迷人的苗寨,感觉那是一个建在天上的寨子。”

一、
   只要见到唐主任,便说苗寨的故事。多少年来见多少次,就讲多少遍,无穷无尽。于是,一个依山傍水、掩藏于森林中的苗寨,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向往。终于有一天,正好唐主任在老家休假,我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城市日复一日的厌倦,便背起了一个小小的行囊,独自去到了唐主任的家乡老家。一个很美丽很不为人知的苗寨,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这是蚩尤最后歇息的圣土,因聚居短裙苗而故名。而原名同南、官方命名为独南村。在神话传说和古歌兀术中的名字为野河略,意为云海苍茫的地方。独南短裙苗寨居住在一座大山梁、半山腰一块平坦的地方,像坐落在一个马鞍上,而马在前进,腾云驾雾。寨中有几眼清澈见底的凉水井,几棵大树点缀在寨中的各个角落,风景很是特别。人们称独南短裙苗寨“是一个很美丽迷人的苗寨,感觉那是一个建在天上的寨子。”
   黔东南州雷山县第一任县长杨昌伦(并连任六届)就出生于此。这里短裙苗族聚居村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西南边缘,地处雷公山南麓,与丹寨县接壤,全村辖党古、作谷、同南三个自然寨,共九个村民组,现有二百七十户,总人口一千一百多人,全系苗族中的短裙苗。独南苗寨每年农历五月的粽粑节是方圆几百里苗族村寨最神秘的民族节日,也是独南苗寨最独特的民族节日,而且是唯有独南苗寨的才能过的节日。有相当的规矩,区别与任何地方的苗族村寨,远近闻名,神秘非凡。
   独南苗寨民风淳朴,外界人士涉足较少,是黔东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苗族当代青年作家、知名记者南往耶就出生在这片土地,现在,因为南往耶,独南苗寨名声在外,并引起全国各地一百多位诗人作家为之赋诗作文。
   这里的苗族妇女春夏秋冬四季都身着短裙,神秘而诱惑,淳朴而美丽。这里的短裙苗同胞居住得比较高,因此,被大山的围困和周围强势文化的包围,他们成了弱势群体,不但文化得不到尊重,短裙还被作为嘲笑的对象或视之为落后、愚昧不化的象征。他们的房子从先民最初的茅棚草屋发展到现在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吊脚木楼。独南苗寨的短裙苗同胞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无数次水与火、风与雨的考验,虽然山寨在崇山之中显得有些偏僻、封闭,但封闭的只是地域,而不是人的心灵。南往耶认为,他们超前的穿着打扮已经与当今人类优异品格接轨,是世界性的时尚。
  
   二、
   说实在的,在去苗寨的前几分钟,我的心还在忧豫不定。去还是不去?必定好友相邀,盛情难却,于是选择了勇敢前行。到达省会贵阳来到长途汽车站,看到一些老外模样的人也在与我同时等候着一辆车。心想这老外想去的,一定是在惊奇的地方,便调整了心情,准备出发。
   一会儿,一辆分辨不出颜色的公车摇摇晃晃地开了过来,我在想这破车开到这里要干什么啊,眼看的我们的车要开来出发了,一辆破车挡在这里,岂不影响我们正常的上车啊?正当我在郁闷的时候,只见汽车门打开,乡里人抬箩举筐地纷争而上。唉!这中国人的上车就像战争一样,真是具有你死我活、不上即下的意义。我一看这情景便急了,马上拿出军人应有的素质来,使劲地填完了汽车里的最后一丝缝隙。在窒息的汗渍味道中,看见那几个老外的人被拒之了车外,瞠目结舌。车行途中,一辆东风牌汽车超越了我们,没有顶篷的车厢上正站着她们,飒飒的山风将她们脖子上的小围巾拉成直线,她们在越过的刹那,对着售票员吐舌头,快乐地做着洋人的鬼脸。
   汽车在大山里曲折盘旋了几个小时后,能看到座座开满红杜鹃、白杜鹃的高山,前面一条宽宽亮亮的河水挡住了去路!这里风景秀美,河水涓涓,传说这里曾经是贵州的一个旧军阀娶了九十八个老婆的地方!车子慢了下来、绕着河道边而行,然后娴熟地在一处浅浅的能看得见河床的地方开进水里,汽车变成了水车,激起的水花毫不客气地穿过没有玻璃的车窗,落在人们惊呼的脸上。
   终于在一株古朴的老树下停住了,老树梢上似乎还有山里的云烟缭绕,清水江就从这里蜿蜒而过。四周高低起伏的是一块块绿田,鸡和鸭混伍着在泥路上蹶着肥屁股左晃右摇地四处游荡,空气新鲜,潮潮的,并夹着淡淡的禾草味,我贪婪地换着肺里的空气。周围有七八个小孩子好奇地看着我,他们脸上是健康的蜜色。当我盯着一个小男孩看时,他不好意思地用袖口擦擦快流出的鼻涕,并发出很响的吸鼻声。我笑笑,他黑白分明的眼睛灵活地闪动着,并用苗语与其他孩子说着什么,然后也向我笑笑,说着些我听不懂的话。
  
   三、
   这时唐主任走了过来,呵呵地笑着对我说,你还真敢来,我以为你只是随便说一说的。我笑着说:“下次我真的不敢来了!”之后,我跟着他走进了吊角楼。他的母亲正在家里,看到我的到来,非常的客气。可她不会说普通话,只是叽哩咕嘟地不知说些什么,但从她慈祥的笑容里,我能感受到她的热情与好客。
   唐主任同我商量说:“晚餐咱就在家里吃吧,让你感受一下我们短裙苗的低碳生活!”我说好啊!唐主任妈便开始给我们做饭,我走过来想看一下苗族是如何做饭的。结果是在火上架着一锅浆白色的汤,不停地加菜进去像吃火锅一样。呵呵!原来我以为他们要多么隆重地招待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呢!结果却是这么简单的一锅苗族酸汤。
   唐主任说这是苗家人用米汤做成的酸汤,于是名曰:“苗家酸汤”。我对唐主任说:“我在贵阳吃过很多苗族酸汤,这是否和贵阳的酸汤一样的?”唐主任笑笑后又说:“苗族年青辈已经很少会做这酸汤了,他们城里做出来的岂能是我们正宗的苗家酸汤呢,这跟城市里的酸汤有着很大区别的。”想想也确实是这个理,蘸着苗家的盐拌辣椒,我的胃口出奇地好起来,令我为自己的胃容量暗暗称奇。
   山乡的夜色清冷悠长而明净。被汽车抖了一天的身体虽然极度疲惫,唐主任安排我到一家很有苗族特色的吊角楼住下,躺在床上,可我仍被白天桃源般的景色而兴奋不眠。苗家楼的窗子用一根棒子顶开着,尤显古朴韵味。皓月下的夜色如写意的中国水墨画,淡淡地泼些笔墨,于空虚处掩进冥冥中。亮晶晶的水田里有呱呱的蛙鸣声、此消彼长,连绵不绝。水塘里清晰地倒影着当空明月,而对面吊角楼的影像也在水里轻轻荡漾。水塘上随意飘着几朵已开放的睡莲,在这蛙声一片的静夜里,感觉是那样的神秘、静谧,就如同童话里的王子走入仙境里一般。我想就是朱自清老先生看了,恐怕也要作一篇更甚于“荷塘月色”的散文了。
   生活在黔东南地区的短裙苗族,七八十年代以前,女性穿着五寸长的百折短裙,此仅仅是为了遮羞而已。据说她们不穿内裤,春光时有外露,神秘美丽,勾人魂魄。到了九十年代后,就稍微改变了一些,除了着短裙外,内还穿三角裤。关于这支苗族女性穿短裙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短裙苗寨”有这么一种习俗,那就是在农忙季节,女孩子们为了鼓励男人们多干活、干快活、干好活。她们往往站在男人们干活的前方,男人们一旦弯腰干活,女孩子那若隐若现的春光就出现在男人们的视线中,使男人们的力量大增,干活的效力也更高。
   这里有种“性暗示”或是“性激励”的含义。我想这种说法纯粹是当代学者、或是无良的人们一种意识的猜测,仅仅是为了旅游业的需要而鼓吹和捏造的。总之,这个支系的民族神秘而诱惑,淳朴而美丽。
   “摇马郎”是黔东南、黔南苗族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和娱乐活动。这些苗族青年男女往往通过游方这种方式,交结朋友,选择伴侣,因此在喜爱对方的前提下,青年男女会在当天夜晚发生性关系。而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了性关系的两个青年男女,就必须无条件地结婚。
   “摇马郎”,此处不同于汉语里指僧人、道士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的游方。这里的游方是苗语音译,是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坪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属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苗族民间故事选、天上人间》有记:“一天,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猪菜,见路边有两棵枫香树,树身苗条,枝叶繁茂,活像两个小伙子,撑着伞儿站在那里游方唱歌。”
  
   四、
   早上五点,楼房周围一片鸟的欢鸣交响曲,吱吱喳喳,清脆悦耳,而后渐停。不久,路上开始闻人语声和吆喝声,间杂着几声低沉的牛哞羊咩。当我惺忪着睡眼,惬意地伸一个长长的懒腰时,山乡里已开始勤劳的一天了。
   空空的吊脚楼下面被圈来喂牲畜,楼上就是居住的。我里里外外怎么也看不见厕所,问唐主任,他笑着指指对面的草屋说,那就是厕所,是他们家的。我走近一看,忍不住哑然失笑了起来。地上放着个一米多高的大缸,缸上部用四根大木及稻草扎成,如苗家的吊角楼一样,高高的。顺着简陋的木梯爬上去,缸上横着两块木板,人就踏在这两块木板上如厕。后来的一个下雨天,我踏在有着厚厚的泥巴的木板上如厕时,差点滑进这个大粪缸里,至今想来还心有余悸。
   苗寨的男人们走南闯北,是典型的天生银匠。而女人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家织锦纺布做衣服做女红。清水江的水质极好,所以苗寨的少女们看着都是一种健康的美丽,皮肤白里透红,难怪早年一个大军阀到这里时,被清水江边的女子们吸引,一口气讨了九十八个老婆。
   想去访访记忆中的巫师,唐主任看着他的母亲说了一通苗语,然后神秘地告诉我,汉族人最好别去见这个七八十岁的会异术的苗族老人,再说她也走乡串寨去了。我有些失望,于是中午出门随意走走,路上,好客的苗家人用苗语和我打招呼,尽管语言不通,却识得那一份热情,于是互相笑笑。
   我顺着一排泡桐花开的方向走去,淡淡粉红色的桐花如五月里的樱花一般粉簇枝头,被夜风吹落在地的花似乎还带着昨夜的露水,令人爱怜。一阵风吹来,泡桐树袅袅婷婷,花儿纷纷扬扬洒在地上、头上。这使我想起城里的花园,粗粗的树干上都被刷上半截的石灰,然后再用篱笆围着,让游人在外面观花。这山野的花,乡民们都习以为常了。没有人去折花,没有人去赏花,处处皆景并不以此为独好,惟我这城里人稀罕着这份美丽。
   跟着这长长的丝路花雨般的诗意走到尽处,一弯河水在此静伏潜流,山腰处一人家和几丛弯弯的青竹倒映在水中,清澈的水底鹅卵石和水草明晰可辨。正被这景色感动着,“哞———”长长的一声牛叫,我回过头,见一头黄黄的小牛犊正在斜斜的坡上愣愣地看着我。它看上去非常乖巧,一双大大的眼睛正温柔地注视着我。我被它可爱的样子吸引,不禁走上前去,可怜的小牛犊可能除了它母亲外,没有被谁这样长久地注视过,它慌张地逃跑了。
  
   五、
   我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姊妹节,只见那些女孩子们早早穿上家人为她们准备的嫁衣,在脖子上戴上三个银圈,头上、全身都配上叮当作响的银饰,打扮得非常美丽。九点的时候,村里的未婚女子们渡过江水。一上岸,一阵亮光,大大小小的照相机、摄像机忙个不停,然后各自找目标,进行跟踪拍摄。
   那天中午吃的是什么,已全然记不得了。惟一记得的是,苗家的年轻女子们在江边的青青草地上手拉手唱歌跳舞。我远远地看着这些青春活力的美女们,感到她们的心灵如这江里微微的浪花,那么的单纯、干净、自然、洒脱。忽然,我看到那几个老外中的两个外国女子也如此这样一番打扮,手拉手,在河边忘我地歌舞着。我被她们的歌舞打动了,这美丽的世外桃园,人们的心灵是多么悠然自得,生活是如此地丰富多彩。
   晚餐,唐主任的母亲邀请我一起去家里吃姊妹饭,并同时邀请这几个老外一起过节。饭是用植物汁浸泡的,鲜艳的黄色一如白天狂舞的气魄一样明快,虽然彼此语言不太通,但苗语、汉语、英语在木质的吊脚楼中欢快地飞扬着。老外们吃完饭后,把吊脚楼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察视了一番,坐在客厅外的围栏上,夕阳温温的金红色将苗乡镀了一层轻柔的金边。他们从唐主任的母亲手中买下了不少美丽得惊人的锦片、刺绣、银饰及衣饰。
  
   六、
   姊妹节过后的苗寨又恢复以往的平静。我和几个老外她们被唐主任带到江边一处空旷无人的河滩上。这里半是密密的芦苇,半是青青的草地,间或点缀着几株矮矮的灌木丛,河边有叫不出名的紫色小花繁茂地开着,河对面是如刀削般陡峭的石壁。唐主任告诉我们,这里极少有人来,连放牧的牛羊也不曾到过这里,所以这河边的小花才能开得如此恣意。
   老外们听罢,互相大笑着说着,然后在我们的目瞪口呆中,迅速脱下外衣裤,西方人有着浓浓汗毛的健壮身躯毫无顾忌男男女女的存在。他们一步步摸索着站在了河水中央,一边用毛巾擦拭着身体一边疯狂地在水中嬉戏着。用他们热情的奔放,激起江水的波浪涟漪。五颜六色的泳衣在水中翻腾嬉戏,处处水花四溅,直看得我眼花缭乱。
   太阳下我被烤得细汗如密,望着老外他们充满活力的身躯,终于我也决定下水。冰凉清澈的江水如在冰箱里储藏了许久一般,我只是站在江边感悟这水的自然属性。于是,我感动、感叹,这么美丽的自然,居然在我的脚下荡漾。是啊!“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老外们向我招手,而我不会水性,不敢走进齐腰深的江水。这时跑来一两条小鱼,痒痒地在脚面蹭着。我请唐主任唱几曲苗歌,她高亢响亮的山歌穿过空气,撞在对面的山壁上,折回来,空谷传音,绕云而息.........

共 528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蚩尤歇息的圣土——苗寨】一文以细腻的笔触、详实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蚩尤歇息的圣土——苗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风土人情。这块美丽的圣土,因聚居短裙苗而故名。独南短裙苗寨居住在一座大山梁、半山腰一块平坦的地方,寨中有几眼清澈见底的凉水井,几棵大树点缀在寨中的各个角落,风景很是特别。这里的苗族妇女春夏秋冬四季都身着短裙,神秘而诱惑,淳朴而美。苗族青年男女通过“摇马郎”这种公开的社交和娱乐活动交结朋友,选择伴侣。姊妹节上,那些女孩子们穿上家人为她们准备的嫁衣,在脖子上戴上三个银圈,头上、全身都配上叮当作响的银饰,打扮得非常美丽。作者笔下苗寨迷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让人无限向往。欣赏,问候作者!【山水神韵编辑:兰之馨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09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之馨香        2013-10-08 12:46:21
  作者笔下苗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风土人情让人无限向往。问好穷高先生!
回复1 楼        文友:穷高        2013-10-08 21:27:39
  谢谢编辑,辛苦了,穷高祝福你快乐;
2 楼        文友:紫橦        2013-10-13 18:34:12
  充满苗族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读来令人倍感亲切。问候!
万物有序,享受生命的过程。
回复2 楼        文友:穷高        2013-10-13 19:56:13
  谢谢朋友,穷高祝福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