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走入童年记忆的片断(散文)

精品 【天涯】走入童年记忆的片断(散文)


作者:临河听风 举人,3620.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84发表时间:2013-10-08 13:07:29

【天涯】走入童年记忆的片断(散文) 走入童年记忆的片断
  
   文/临河听风
  
   我还没来得及浅酌同窗情谊
   童年就已经悄然逝去
   夜幕隔离在新旧之间
   我徒然追索校园的欢歌笑语
   哦,我旧日的伙伴
   你们可曾知道
   我常常哼唱童年的韵律
   哦,我旧日的伙伴
   你们可曾知道
   我时时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
   哦,我旧日的伙伴
   你们可曾知道
   童年所有的一切
   都已在我的内心深深记忆
   ——题记
  
   自从联系上了小学同学,我的文学思维突然陷入了盲点。我有很多情感淤积,却又无从宣泄,满脑子全是童年的片断。有自己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翻捡出来的,有从同学的只言片语回忆出来的,有从同学与童年类似的言行中启发出来的。总之,那种情感来得既强烈,又厚重。每一次同学相邀,我都会放下一切,只为再看一眼这些童年的伙伴。
   从上次“同窗三十年再相会”时定下和我出去走一走的约定之后,我便颇费心思。
   对于我们这些“人到中年”的人来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我们不堪重负,大家或多或少的出现身体状态下降的情况。而和我这两年经常锻炼身体和参加户外活动不同,别人的身体状况比我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最主要的,很多人在思想上的惰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同时,因为工作、家庭与社交方面的影响,大部分人是无法成行的。
   为了适应大家,我必须找到一个“可随时乘车走人、有聚饮娱乐场所、有景区可供摄像、有活动可供大家欢娱、还要经济实惠”的地方。此外,还要避开十一假期那汹涌的人流。这确实很难。毕竟我参加户外时的起点就很高,而且很快就成为了强悍的类型。以后所经历过的路线基本都是有一定强度和险度的线路,休闲线路又需要包车,也过远。不过根据我提供的方向,郭峰帮我解决了难题。最终确定十月四日走一走财神庙。
   路线是确定好了,准备也简单,难的是大家很难有时间聚到一起。到了十月三日晚,仍然确定不了几人能去。不过我心是很坚定的,哪怕只有一个人去,我也要走一趟。
  
   〖一〗
  
   十月四日早晨六时,我按时赶到集合地。结果只看到郭峰、艾永红和李爱华三人,临近开车时间,姜红梅和任凤英才带着一个朋友姗姗而至。原来准备去的几个人都因事耽搁而未能成行。不过这没有超出我的预计。
   严格的说,财神庙这条线路我也没走过,选择这里全凭经验和分析,好像还没有郭峰对这里更熟悉。
   近八时,我们到达财神庙,然后按原计划寻找饭店。结果大失所望,饭店是有,不过饭菜价格贵得吓人。我们索性不理这些,大不了返回市内聚餐。我们把郭峰买来的一箱啤酒分开背负,然后沿着未修好的公路,向着财神庙的方向徒步。考虑到大家体能的关系,我承担了大部分的负重。
   我的分析还是比较准确的,这里确实少有人来。国庆大假里,大部分人的眼睛都盯着有红叶的地方,各个高速路口都排满了等候上路的车辆,而去往湖里方向的公路上更是排满了各式车辆。三日那天,我原本受邀去本溪县的方向,结果从一开始就在公路上向前蹭。我们一气之下,转路去了同泉方向的韩家堡子。
   只是财神庙正处于修缮之中是我无论如何也分析不到的。从看到未修好的公路,我心里就凉了半截。抬头远望隐在半山怀抱中的庙宇,隐约可见修缮的痕迹。我知道这次出行算是失败了,最少摄影的场所没有了。
   虽然庙宇在维修,但我们还是要走到那里去感受一下,特别是让从未参加过户外运动的同学们感受一下。
   从车站到财神庙的路程大约接近一公里,是二十余度的坡路。我背负着较重的背包,仍然轻轻松松的走在前面,并且和后面的同学逐渐拉开距离。为此,我不得不走走停停,等待大家。并且时时陪伴同学们走一阵子,并不时的和同学闲聊,以减轻他们的疲劳感。
   在这些同学中,艾永红算是状态最好的;这与小学时的长跑运动员经历没有太大关系,估计是坎坷的生活经历让她时刻奔波着。
   郭峰做为男人,应当要比其他同学更有优势,可惜,工作的关系让他与烟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让他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这时男人的优势就无影无踪了,只能保持在队伍中和大家边聊边走。
   姜红梅单薄的身体注定她弱不禁风的形象,我很为她担心。干脆把她包里的啤酒直接放到了我的包内,就是为她减轻负担。再说锻炼是循序渐进的事儿,也不用急在这一次。
   李爱华算是新接触的,对她的经历不甚了了,只能从表象来进行判断。应当不比艾永红的体能差,一直保持在队伍中更多是为了和同学闲聊,以重续友谊。
   任凤英是最让我头痛的。这位小学时代的短跑运动员不应当这样糟糕的。可就是这位小学时代的短跑运动员在外观上发生也最大的变化,体型要比我们所有人都显得大气,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即使这类散步似的徒步依然让她难以接受。在朋友的帮助下,她一直极力坚持着。我有意放慢速度,尽量去照应她。
   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正如大家对我的判断一样。小学时代的那个“小地主”形象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体育能力最差的我,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硬汉。
   这段散步似的徒步大约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达财神庙。
   财神庙虽然修缮,却因为国庆大假,而处于停工期。整个景区静悄悄的,我们是唯一的游客。
   没有任何同学因为景区修缮而怪罪于我,全都随我穿过正在修缮的庙宇,漫步在绿草茵茵的景区中,并随时寻机拍摄。
   看得出,人到中年的我们都有不同的世界观,都会在这不大的景区内找到自我释放的场所。有人更喜欢拍摄,有人则愿意漫步闲聊,有人也无趣却又无奈相陪,还有人抱着一份虔诚参佛许愿。当然,同样有我这样妄想深入每个人内心的另类。
   在这小小的区域内,我们的欢乐也维持了近一个小时;然后才在无奈和遗憾之中回返。
   经过最开始的爬坡徒步,想来大家都已经出汗了,在回返时给山风一吹,便颇感寒意了。我因为身体强健,也没出什么汗,便觉察不到。好在长期写作培养出了捕捉细微的敏感,及时发现了姜红梅的不适。便教大家怎样用魔术头巾包住头面和套遮颈部,以减少寒意的侵袭。
   在闲聊中下得山来,才发现时间还早,便临时改变行程,直奔郭峰的家乡,距这里七八公里的三道河。
   对此,我极力赞同,到了那里郭峰就是东道主了,我就不会因为责任而心情沉重。
   户外这么久,其实我一直没有改变那种谨小慎微的品质,最怕担责任,遇到问题也最会回避。包括最需要我主动的情感方面,也是逼到最无奈的关头才能去面对。
   要赶到三道河其实挺容易的,以我的徒步速度,一个小时也就解决了(我暴走最高速度为八点五公里)。不过和同学一起走可不行,他们还不具备徒步能力,估计得走两个小时。如果走了两个小时,估计大家也就做不了什么了。
   我们找了一辆小面包车,然后赶往三道河。一坐上小面包车我才明白,幸好没选择徒步,因为这个路程与我印象中的七八公里并不相符,大约近半个小时,我们才到达目的地。
  
   〖二〗
  
   到了三道河,一切都好办了。我根本不用操心,一切交给郭峰去闹心就可以了。而郭峰显然对此是轻车熟路,直接把我们领到饭店,然后和店主拉关系。至于吃什么喝什么,我向来是没有意见,反正别人吃什么喝什么,我就吃什么喝什么。这些交给姜红梅她们操心最合适了,我借机偷懒是常有的事儿……
   一切都订好了,我们便在郭峰的带领下,寻路上山。去感觉这里的青山绿水,也感受同学之间的那种熟悉的情谊。
   在同窗一类的情感面前,我向来迟钝了麻木。等到我反应过来时,旧日的同窗早已各奔东西。这不仅存在于小学时代,包括中学时代和师范时代。等到自己确立了世界观,才对这些逝去的感情有了特别强烈的渴求和追忆。可惜,逝去的情感难以捡拾。为此,我时常在欣赏《士兵突击》一类的影视剧时而激情涌动。我无奈的承认,我的感情真的很缺失,我需要那逝去的一部分。等到和同学有了联系,我便格外珍惜这份情感,格外珍惜这每一次相聚的时光。
   我们沿着乡村土道,穿过村舍,很快就进入到农田和果园。
   由于进入了深秋时节,农田里的玉米早已到了收割时刻。玉米叶子已经干枯,玉米棒子已经裂了开来,露出里面金黄的玉米。这时的玉米已经不能煮来食用,只是在收割后入仓,用来加工成玉米碴子或玉米面;当然,也有用来喂养家畜和家禽的。
   夹杂在玉米地里的芸豆也到了晚季,很快就要罢园了。大豆早已经干成了壳子,就等收割了。
   只有大白菜和萝卜还是绿油油的。大白菜已经开始包芯,在不久就会长成收获了。萝卜基本长成,一个个的翻出了土外,勾引得我们不时注目,很有一种偷窥的欲望。
   夹杂其中还有一些辣椒、晚黄瓜等蔬菜,稀疏的果实总能吸引我们眼球,让我们难以克制发自内心的喜爱。
   对这种气息我是最熟悉的。我算半个农村人,儿时差不多全都野在农村的菜地里。每片果实的出现,都有一种投身其中的冲动。哪怕重复儿时偷窥后给人家追得满世界跑也在所不惜。
   我们还没有离开菜地,就给间或栽种在农田里的梨树所吸引,满地都是掉落的果实。
   起先我们还是很胆怯的。一方面怕招致果农的反感和不当语言,另一方面也不太愿意捡拾地上的果实。不过这种胆怯和顾虑很快就消失了,当第一个人捡拾起第一个梨子,擦了擦,放到嘴里浅尝时,才发现好吃紧。很快所有人都不在矜持了,全都捡了果实浅尝。真的不错,每人的脸上都收获了满足和笑声。
   当然,我对此的感觉要差一些,毕竟我们出队户,吃野外的果实是常有的事儿。大到苹果、梨、李、桃,小到樱桃、树莓、山里红,还有榛子、核桃等干果,全都吃了个遍。而这时我还能兴奋,更多是因为同学的关系。好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一般。
   途中,路遇老农,见此很不屑。大约是觉得地上的果实基本上是浪费的,不需要收获,当然也不需要去吃了。
   随着距离果园越来越近,大家才多少明白了老农的不屑。原来这样的果实实在太多了,根本捡不胜捡。而到了果园那里,基本上是满地落果了,随意在一棵树下,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对此,郭峰显然也未曾想到。便想领大家到果树下,结果一个疏漏,给一条蛇吓个不行,忙不迭的逃离。
   我户外时间不长,遇蛇却是常事儿。一日下午帮助同学寻找路线时,还独自在野外和一条在路中晒太阳的蛇相遇。这时好奇心忽起,好像数次和蛇相遇都没能拍摄,便上前拍摄。
   艾永红见此大惊失色,急忙喊我后退,反对我靠近蛇。虽然急躁,但她的关心还是感觉得到,那种温暖也感觉得到。
   有了这个先例,同学们都不太敢上前了,我也不希望同学让蛇惊吓到。不过只要不是向阳的那一面,一般不会有蛇晒太阳。而且蛇很快就要冬眠了,离人也会远远的。
   我们避开了有蛇的那一处,在梨园里停留。这时大家便后悔先前捡了那些梨,便扔掉,重新捡拾。这回要求和标准也高了,也开始挑选起来。
   然而,毕竟我们没有太多的准备,带的塑料袋很快就装不下了。
   为了继续上山,我们把捡来的梨放到了灌木丛中,然后顺路上行入山。
   山林幽静。山间松树和栗子树间杂。我们很快就在地上捡到了栗子。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就招致山民的反对。对此我比较反感,反感那种刻薄的心里;不过又非常理解,生活艰辛,自然就把财产看得非常重,哪怕失去一分都要暴跳。我们便失去了深入的兴趣,我们可不愿意在游玩过程中,总有一双眼睛窥探,更讨厌那种恶语相向。我们转身回返,继续享受刚才那梨园的感觉。
   我们在梨园逡巡并不太久,便无所适从了。
   艾永红干脆解了外衣,系了双袖,加工成了临时口袋,将捡拾的梨子放入。
   当我们收获已满时,便不再停留,而是边聊边回返。因为时已近午,我们需要在午饭中继续我们同学相聚的情谊。
   午饭之后,大家兴致仍然很高。便留下因一夜未眠而精神萎靡的姜红梅午睡,以及疲惫不已的任凤英和她的朋友。
   我们向饭店讨要了一些方便口袋,然后继续上山,到梨园去捡拾落果。
   回来的路上,郭峰想起姜红梅对萝卜的喜爱,便在田地里拔了一棵(反正他是地头蛇,也不需要担心惹什么麻烦)。等到我们回到饭店,姜红梅早已经醒了。想来她的工作环境培养出了她短暂休息,快速恢复精力的习惯。而任凤英的朋友却在我们离开的短短时间内,几乎喝下了大部分的啤酒。这时我们才知道,她的朋友不仅是个回民,还是个好酒的豪客。我和郭峰便陪他继续喝了两杯,而我时常随身携带的白酒也贡献了出来。早知如此,我们还真应当多要点酒,陪他尽兴。大约是初次相识,受了限制,而任凤英又未能和我们很好的沟通。我们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午饭后,我们又停留了一会儿。准备回程时,才发现选择三道河休闲的短处。这里不似财神庙,做为客运的终点,乘车回返是很方便的。三道河则要受很多限制。我们一行七人算是多了,很难有车空留七个位置给我们乘坐。
   无奈之下,郭峰再次发挥能量,找到开车的亲属,分两拨把我们送回了市内。
   一天的聚会,时间很短暂。我总是希望这种相聚的时光永远停滞,然而红尘如梦聚又离,又有谁知多情多悲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我们又一次相聚……

共 521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走入童年记忆的片断】是一篇轻松愉悦,情谊盎然的散文,其间洋溢的的浓浓友情,真挚而动人。是呀,走入童年记忆的片断,感受纯真友情的洗礼。十月四日,作者与小学同学聚会,决定同走财神庙。在不长的旅途中,大家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一起回味童年的过往,欣赏美丽的风光,珍重现在的情谊。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所以,童年的一切,都会埋在我们的心底,成为切切回忆,深深怀念!走进童年,一天的聚会!相聚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有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期待又一次相聚!欣赏真情流露的文字。感谢赐稿天涯。推荐加精!【编辑:潮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1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3-10-08 13:09:31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所以,童年的一切,都会埋在我们的心底,成为切切回忆,深深怀念!于是,期待一次又一次的相聚!问好老师!
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10-08 16:18:06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