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会昌屋檐壁画

编辑推荐 会昌屋檐壁画


作者:江西文会春 秀才,12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4发表时间:2013-10-08 16:42:49

会昌民间屋檐壁画是客家古建筑习俗中的一个支流,其起源及发展,在文献资料上很难查找。经作者四处打探,多方寻访,今幸存的古建筑屋檐壁画有上百处,比较有名气的如:周田镇小田村牛光下刘屋石门及照壁,筠门岭镇民范村盘古山山门浮雕,筠门岭镇老朱屋石门楼,右水乡田丰村来石下王梁氏石牌坊,以及驻罗庵书院、湘江书院和文信国公祠、天后宫等。
   会昌的古民居建筑习俗中的屋檐壁画,源远流长。据当地居民介绍,在会昌建县之初,当地的古民居、祠堂、庙宇、亭台楼阁的屋檐壁画就相当规模,有世代以绘画为业的能工巧匠不下三十人,他们把宫廷壁画、宗教壁画、客家祠堂壁画融为一体,形成风格独特的会昌民间屋檐壁画。其中,屋檐壁画人物故事有:“陈桥兵变”、“安安送米”、“全家福禄”、“雪夜访贤”、“精忠报国”、“三娘教子”、“西纪衍庆”、“八仙飘海”、“唐乳姑”等,画工精湛,栩栩如生,花样迭出,不胜枚举。在居民区,特别是农村居民聚集地,有屋檐壁画的民居随处可见,诸如周田镇小田村牛光下刘屋、筠门岭镇老朱屋等,早在唐宋时期屋檐壁画就已蔚然成风,并一直盛行至今。由于历史原因,有不少屋檐壁画被铲除,或人为用泥巴、水泥灰桨等将屋檐壁画涂抹,无法考证。因此,现幸存下来的屋檐壁画,弥足珍贵。
   在会昌的古民居中,特别是祠堂、庙宇、亭台楼阁等都是青墙黛瓦、翘脊或呈锅耳状的仿古建筑。居民在建房时,都会聘请画师在其屋檐下绘制壁画,一般以描绘历史人物故事场景为主,画师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通过线描工笔、写形状物、水墨淡彩制作过程,配以书法题跋,使画中人物故事栩栩如生,眉目传情,极富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这种表现手法,既与民居风俗习惯相融和谐,又与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相映成趣。而在屋檐壁画内容方面,各种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应有尽有,层出不穷。尤以场面繁杂、人物众多、历史戏剧人物画见长。
   附录:
   一、民间画师绘制屋檐壁画一般流程有:
   1、画框。以宽边墨线为主,寺院或富贵人家也有描金线的。
   2、构图。与中国画的构图相同,以散点透视为主。
   3、造型。以线描为主。以线描为骨,写形状物。
   4、色彩。有重彩和水墨。水墨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使色墨交融,让呆墨变活墨。
   5、调色。以白酒为主酒有穿透性,以酒调色,可以便颜色“入木三分”,渗“咬”到石灰墙里去,经久不褪。
   6、人物背景。有青色、古旧的黄色等为底色的,但一般以空白为主。
   二、材料及工具:毛笔、碗盘、墨汁、金银粉、颜料、油彩、酒、油漆等。
  

共 10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说明性文字,文章语言简明平实,清楚具体地介绍了会昌民间屋檐壁画的类型特点,介绍了壁画的绘制流程和材料特点。文章的这些介绍对传承和保护古代建筑文化,是有裨益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