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会昌米粉的传统手工制作及其发展

编辑推荐 会昌米粉的传统手工制作及其发展


作者:江西文会春 秀才,12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77发表时间:2013-10-08 19:33:21

会昌米粉(俗称:粉干)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米粉作坊遍布会昌的每个村落,而会昌庄口镇的米粉最具地方特色,也是会昌米粉的发源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会昌始设县治,县城有钱人家就有用优质大米制成米粉来招待客人。至明朝年间(公元1368年~1644年),会昌的老百姓制作和食用米粉,已成相当规模,米粉作坊遍布全县,他们在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几乎离不开会昌米粉作为点心食用。如今,虽然会昌餐桌食谱丰富多彩,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市民,喜爱到早餐店和夜宵摊点享用会昌米粉。
   会昌米粉是用优质大米加工制作而成,属纯天然食品,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其外观晶莹洁白,粗细均匀,煮后不糊汤、不断条、不破裂,口感爽滑柔韧,富有弹性,极富嚼劲;在冷水中长时间浸泡能保持完整形状,且不影响烹调性。其烹调方法主要有煮米粉、炒米粉、冷拌米粉等,烹调方式可素可荤,喜欢吃辣的还可加点辣椒、大蒜或其它配料。制作会昌米粉,程序十分繁琐,第一步是选稻米,一般选用优质大米,先将米淘洗干净后,再用清水浸泡数日或更长时间;第二步是将泡好的米磨成浆,再将米浆装入白布袋榨干水后凝成粉团,并将粉团晒干后再搓成团,然后将粉团煮成半生熟捣糊,便可开始压榨;第三步是在一口大锅上悬一条大木桩,木桩上再横架一条长木,锅里烧着沸水,将粉团放在特置的压筒里,横木一端悬上石头,利用石块的重力将粉压出的条条粉丝跌落沸水中,直至煮熟为止。米粉在沸水中煮熟后,便可捞出放在冷水里漂洗,然后将柔软韧性的米粉卷成一圈一圈,放在太阳下晒干后就成米粉。
   会昌米粉小吃店遍布县城和乡镇各大街小巷,每天早晨和晚上营业,早晨最为热闹。经营会昌米粉的小吃店一般不用豪华装潢,也不必打眩目招牌,更不需要做广告吹嘘产品,可顾客却络绎不绝。老百姓一大早吃碗米粉,而后上班或下地干活,此举似乎早已成为会昌人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了。此外,凡有来客或遇婚丧嫁娶、小儿满月等红白喜事都要吃会昌米粉,一般每位宾客还要外加4—6个荷包蛋或者鱼肉荤腥,以示对其特殊待遇。
   每当你一走近米粉小吃店,一股浓郁的清香味就会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十分诱人。食客们习惯地围坐在一张小方桌旁边谈天说地,专门等候店小二将煮熟的米粉端送来享用。说起吃会昌米粉,与其他吃喝大相径庭,就食客的吃相而言,你就会觉得有点滑稽,嘴里不时发出“哧溜哧溜”或者“咝咝”的声响,诱得在旁等候的食客们见了,也会顿时感到食欲大振。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会昌米粉生产由原来的家庭小作坊,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生产逐步向企业机械化成批生产转移,生产力的提升和产品成本的降低,不断冲击传统手工技艺制作会昌米粉现状,因此,会昌米粉家庭作坊纷纷倒闭停业。1991年,最后一家会昌米粉家庭作坊在该县庄口镇禾坑村下山窝小组倒闭,永久停业。目前,传统手工技艺制作会昌米粉已经在会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销声匿迹。而会昌米粉由企业机械化成批生产,完全取代传统手工技艺制作会昌米粉,并逐步发展壮大,潜在的商机不可估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会昌精制米食公司领导班子,看准会昌米粉的发展潜力,不顾该公司连年亏损现状,毅然引领该公司一班人在逆境中大胆改革,探寻创新崛起之路。经过该公司一班人多年的共同努力,他们研制成功出第二代会昌米粉,取名为“快食米粉丝”,并获得自熟米粉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米粉行业的空白。1992年,会昌米粉参加在海南举办的中国食品博览会并获得了金奖。从此,会昌米粉开始漂洋过海,出口到加拿大、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会昌米粉一炮打响后,香港五丰行有限公司看中了会昌米粉的强大潜力,其董事会研究决定,出资成立了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为保证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该公司每年投入2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以研制会昌米粉新产品开发,他们经过千万次的试验,科研人员陆续攻克了白点、粘连、糊汤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从此,会昌米粉由单一的直条米粉发展到了如今的中式、营养、便捷、西式四个系列60多个品种,标准生产与国际接轨。消费群体由寻常百姓家逐步向海外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高端消费群体延伸,会昌米粉生产企业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控制体系认证和HACCP安全控制体系认证。如今,会昌米粉执行BRC全球零售食品统一标准,这是食品行业的顶尖标准,也是打入欧盟市场的拳头产品和重要保证。
   为确保米粉生产所需原粮的纯净性,会昌米粉从生产源头到加工成品,都要求与国际接轨。会昌米粉生产企业纷纷在晓龙、庄埠、白鹅、高排等乡镇建立了绿色稻米生产基地。每年年初,会昌米粉生产企业就与农民签订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合同,并无条件提供技术指导。农民按照绿色稻米生产要求进行施肥用药,所产稻谷按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从而,全面推动了会昌米粉生产企业发展壮大。该县乘势而动,大力实施米粉专用稻推广工程,支持会昌米粉生产企业和广大农民的绿色稻米生产发展。目前,该县已拥有无污染米粉专用稻基地12万亩,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如今,会昌米粉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出口量均居国内同行前列,其生产的五丰牌、高富牌、祥麟牌和吉麟牌米粉享誉海内外,会昌米粉俨然成为米粉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2008年11月8日—10日,“中国会昌首届江西米粉节”在会昌成功举办。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赣州电视台、江西日报社、赣南日报社等10多家新闻媒体专程派记者到米粉节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在米粉节开幕式暨中央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30年》特别节目“我们的三十年——走进会昌”上,全方位介绍会昌米粉的发展历史、生产流程,以及展示品种繁多的会昌米粉产品和生产设备模型。来自北京、福建、香港等地的50多位客商代表参加了经贸招商圆桌会议,现场签署投资项目合同9个,投资金额达17.94亿元。

共 23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会昌是中国米粉之乡,作者从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生产介绍至科技生产流程,以制作米粉方式的变化来展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动态以及米粉从国内走向国外的成就。文章介绍全面详细,让读者真切认知会昌米粉,利于推广,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3-10-08 23:06:22
  会昌米粉,令人人口舌生香,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