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青山这个人

编辑推荐 青山这个人


作者:月笼南窗 童生,93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9发表时间:2013-10-09 21:17:30
摘要: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我的初中是在邻村读的。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两公里公路,再翻一座山,大约三公里路才到学校。学校在一座老祠堂旁边,祠堂里是小学,老师办公室,食堂,还住了一户小学老师,她的女儿是我同学。我们的教室在祠堂东边,西边住着一户人家,男主人叫高旺,他老婆比他大很多。据说这个女人的丈夫死了,高旺是她的后夫,他们没有孩子。
   在我读初一下学期时,高旺家领来一个儿子,是他老婆娘家侄子,长得高大帅气,都有二十多岁了。一年后他就娶了妻子,是我同学的姐姐。不久高旺也死了。读初三时,他们家又来了一个男人,据说是高旺儿子的哥哥,名叫青山。这个哥哥看上去很老实,快三十岁了,个头矮小,和弟弟相比,真有点武大郎和武松的感觉。青山来了之后,天天和弟弟一起干活,不是田里就是地里,放了锄头就是镰刀。除了下雨在家歇着。除此之外,还每天给弟弟挑水,在我们教室上面的水井里挑。
   开始我们以为青山是来帮弟弟忙的,可几个月过去,他都没回去。听我住在学校里的同学说,青山不回家了,以后就在弟弟家生活。他家在我们的邻乡,原先很穷,父亲早死,他们兄弟和老娘在一起生活。弟弟成家都困难,所以只好给姑妈当儿子。后来老娘去世,青山又老好,一人在家太孤苦了,只能投奔弟弟,依傍弟弟生活。听这么说,我们有些同情青山。因为我们漫长的中午不睡午觉,就在同学家玩,常常看到青山,渐渐熟悉。他不管见到谁都露出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点卑谦。我同学一家是女的为主,奶奶、妈妈、姐姐和一个幼弟。许多体力活干不了就找到青山,青山从不推辞。所以,她们一家都喜欢青山。她奶奶有什么好吃的,还留着给青山吃。
   在我们这里,有很多老好人,有的是弱智,有的有一点残疾。这些人一般女的可以嫁人,男的是没人肯嫁的,又不能独立生活,只好依傍着哥哥或者弟弟一家生活,他们一般都能干各种农活。是家里的劳动力,但是家里只给他饭吃,衣服穿,钱是没有的。外人叫这种人为白伙计,意为不要钱的长工。在分田分山场时,有他们那一份,但他们却不能享受自己的利益。这些人父母在时,还有人关心,父母不在,指望嫂子弟媳是不行的,最多能享受她们洗洗衣服和被子。这种人在村里很让人同情。青山就属于这种人。
   离开学校后的几年,差不多都忘了青山这个人了。但在一个夏天,门口传来叫卖声:“卖发糕,卖发糕。”发糕是我们这里的一种小吃,将大米浸泡一天后磨成浆,加上酵母发酵,然后蒸熟。有的是在蒸笼上放圆模子,蒸出来的就是圆形,有的是整个蒸,然后用刀切成菱形。这种食物只有在夏天吃。我们听到叫卖声,出来一看,竟然是青山!他看到我也高兴:“你家在这里呀!”我让他进屋歇着喝茶。现在他看上去比前几年要清爽许多,穿的干净。不像前几年老是脏兮兮的打扮。
   我问他怎么卖起发糕了?他说这几年一直给弟弟干活。村里好心的人在他面前支招:“你给弟弟干活,以后老了怎么办?他们只给你饭吃,又不给你钱,以后老了做不了事就可怜了,还不如早点单过,挣点钱留着,以后老了还从容些。”也许后来和弟弟处得不太好吧!他就分家另过。我估计我同学的奶奶妈妈也是支招人之一。这不,发糕还是我同学家和青山共同开发的,我同学的奶奶和妈妈负责生产,青山负责销售。我们那个乡有六七个自然村,每个村和我们中学都有六七公里路程。青山每天挑着发糕到不同的村子卖,一周下来又可以重复。发糕每天吃也不好吃,一周一次正好。听他说,一斤米可以做二十块发糕,每块一角钱,一斤米卖两元钱,而当时米的价格很低,才几角一斤。他一天发十五斤米的发糕,就有三十元的收入。在九十年代初,这是高工资了。就是和我同学家平分都不错。由于他的发糕干净,又大,更多的是人们看到青山老好同情他,他每次来都卖完了。
   今年夏天,我在家又看到青山来卖发糕。他已经有六十多岁了吧!头发花白,满脸皱褶。现在我同学的妈妈早已退休在县城儿子那里生活。做发糕技艺早传给青山。他的发糕比原先只加了一角钱,现在一天发十五斤发糕只卖六十元,除去成本就没多少利润。再说现在人在家的很少,孩子也少。买的人不多。我问他,夏天卖发糕,冬天怎么挣钱?青山说冬天挖冬笋啊!天天挖,一个冬天也有几千元收入。我说有次坐车到他家那里,看见他弟弟的房子改成楼房了,他说是给侄儿做的。他如今住在旁边的小平房里,那是弟弟和侄子特意为他做的,看来弟弟一家对他不错。
   那以后,青山没再来卖发糕,可能是销量不理想。我们这里的老好人一般就是这样过一生,年青时拼命挣钱,老了指望用钱来防老。他们的一生是勤劳而孤独的一生。

共 18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青山的境遇也是很多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年轻时还好,凭借自己的力气,凭借自己的勤劳,也能做到衣食无忧,可是到了晚年,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不容乐观了。农民的养老问题真的是一个大问题。作者通过青山这个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一生,反应出了社会的一大问题。值得深思。【编辑:月下笛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3-10-09 21:26:41
  有谁关注这些老人们的养老问题呢?
让文字融入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