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秋收(散文)

精品 【流年】秋收(散文)


作者:静如画 秀才,2947.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03发表时间:2013-10-10 16:54:14


   十月,云淡风清,秋高气爽,少了夏日的燥热,亦未染寒冬的凄冷。这个季节,正逢十一国庆七天小长假,此时,最适合一家几口或三五好友结伴同行,寻一个好去处酣畅淋漓地游玩一番。
   可是,总觉得这期间的旅游,只是属于城市人的一种消遣方式,对于身为农村土生土长的我,假期是必然要献给生养我的那片土地的。
   假期来临,我已然背起行囊,离开了人潮拥挤车水马龙的大城市,踏上了那趟归家的列车。
   车子一点点行驶,从高楼林立的都市到成片成片的玉米田出现在眼前。我的家乡已经越来越近。
   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顺利抵达县城,下车。
   安已骑着那辆专门为我和婆婆买的,黄色嘉陵踏板摩托车在路口等我,我笑,他也笑,他随手接过我手中的行李放好,说,上车。
   我坐在安身后,双手环住他的腰,又触到他发福的肚子,说,你真该减肥了。
   他笑笑说,我也想减肥,可就是抵挡不住你做的美味佳肴啊。
   我和安是初中同学,家离的很近,不过三四里路。初中时,安学习极好,身材矫健,长的浓眉大眼,在班里无疑是个佼佼者。而我,其貌不扬,学习中等,除了有个美术特长之外再平凡不过。
   那时候,与安,除了同学间的友情外,再无其他。
   初中毕业几年后,一次偶然获得了彼此的联系方式。也许,这就是缘分使然,我们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生子一直走到了现在。
   安说,到了。
   我拉回思绪,下车,待他停好车,我们便并肩去了菜市场,三条猪里脊,一条草鱼,几样新鲜水果蔬菜,后备箱已经被填的满满的。
   十一国庆节,安厂里放假,我单位也放假,十亩良田,玉米棒子喜笑颜开,正值秋收时节。回家帮公婆秋收,就是心中最深切的念头。
   当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回到农村里的家,已是中午,俩孩子早已翘首期盼多时,一声声的妈妈,一个个的拥抱接重而来。公婆做好饭正等我们,他们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只是默默地笑而不语,家,终究是最温馨最踏实的。
  
   二
   秋收,玉米,花生,以最繁荣的姿态延续,虽然每一次种子的更新换代,都预示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有些往事在记忆里珍藏,即便融合着些许伤悲,它依然鲜活地存在着。
   记得,在我十二岁那年,父亲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去世,母亲与我还有弟弟相依为命。母亲身体不好,我与弟弟尚小,每到秋收时节,姨姨姨夫舅舅舅母,还有大我几岁的表哥表姐都会主动前来帮忙。
   那时候,秋收是个很繁重的工作,要身强力壮的人一手抱着棒子秸,一手拿着小撅头,将棒子秸连根刨起。母亲说过,棒子根部的大茬子留在地里不容易腐烂,所以尽可能的把茬子刨的大些。
   刨棒子秸的工作基本都是舅舅和姨夫来做,刨下来的棒子秸整齐地摆成一排,我们这些妇女儿童就蹲在棒子秸上将金黄的棒子挨个剥下来,人多,话多,笑声多,在愉快的氛围中我们一天天地忙碌着。
   棒子剥完后,装进麻袋,用木制两个轮子的人力小车一车车地拉回家,再由姨夫舅舅一袋袋地扛到房顶上去晒着。
   接下来还要拿着锄头,将地里棒子秸大茬子上的土挨个敲打一遍,母亲说这叫“打土”,目的是为了减轻秸秆的分量。然后将打完土的棒子秸一捆捆的绑好,再用小车将棒子秸拉回家。
   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喂猪,或是母猪,或是肥猪,总要喂上一两头才好。这样一来,可以有地儿打发吃剩下的残渣剩饭,二来,可以在猪圈垫秸秆攒粪养地。
   那些拉回家的棒子秸用扎刀扎成一段一段的用来垫猪圈,可以用很长时间,等春天到了,猪圈里棒子秸发酵的粪也好了,用在地里是最好不过的肥料了。
   在我的印象里,到了冬天,棒子秸用处是最大的,它,可以御寒。
   那时候,家里喂着一头老母猪,每年都会生两窝猪仔,巧的是,总有一次生猪仔是在冬天。在它快生猪仔的前几天,母亲就从屋子里引来灯线固定在猪窝上,然后用整捆的棒子秸将猪窝猪圈,凡是裸露的地方全部遮挡起来,另外还要预备出许多扎好的棒子秸垫猪窝,给老母猪和小猪仔取暖。
   老母猪体积大,小猪仔刚出生太柔弱,所以在小猪仔刚出生的四五天里,要有人二十四小时看着,以防老母猪压住小猪仔。
   父亲在时,这些事我是从来不涉足的,父亲走了,我理所当然地要帮母亲分担。
   白天还好说,时不时地来看看就行。主要是晚上,夜深人静,寒气太重,在照看小猪仔不被老母猪压到的同时,必须在猪窝里烧木炭供小猪仔取暖。
   我和母亲分工,我看前半夜,母亲看后半夜。十二点之前,我是绝对不能睡觉的,而且要老老实实端坐在猪窝里的小板凳上,猪窝里换上了干燥的棒子秸,虽然依然散发出浓浓的猪屎尿的霉臭味,但是看到那群粉白的小猪仔吃奶酣睡的样子还是非常愉悦的。在我的身体一侧放着一根近一米长的木棍,木棍是为了老母猪起来走动吃食或翻身时,用来拦截小猪仔躲避老母猪踩压的,当老母猪躺下睡不安稳时,还可以用来给它挠几下痒痒,起到安抚作用。在我的另一侧则是一口大铁盆,里面是燃烧着的木炭,铁盆旁边还放着大块大块的木头备用。在老母猪和小猪仔都安然入睡时,我通常是捧着本童话书静静地读。
   现在想想,前半夜并不漫长,真正漫长的是后半夜,我始终不知道后半夜值班的母亲,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是不是会一个人默默发呆,默默流泪,默默思念我逝去的父亲,这一切我无从得知,因为后半夜我一直在母亲烧的暖融融的炕上做着甜甜的梦。
   棒子秸的用处,也算用到了极致。
   拉完棒子秸后,还要用耙子把落下的枝枝叶叶拢到一块,放到一道地里,两条长长的叶堆出现,然后一把火点燃,伴着滚滚浓烟,就会从这头烧到那头。
   地面干净了,开始洒化肥,耕地,种麦子。
   三四亩地,从开始到结束,足足需要近半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们这些孩子是最不安分的,活没干多少就跑去逮蚂蚱捉蛐蛐,然后用狗尾巴草将逮来的蚂蚱蛐蛐穿过脖子,一串串的,很是壮观,等拿回家后,家里那只黄白相间的狮子猫早就兴奋不已,一口气将我们的劳动成果吃得一干二净。
   红薯与花生给予了我们最大的诱惑,表哥最能干,他在地上挖个足球大小的坑,用大小不一的土坷垃打搭成冢形,留个口,使劲往坑里填柴禾,直到把土坷垃烧得滚烫,然后把红薯花生一块塞进坑里,用脚拼命将土坷垃踹烂,把红薯花生埋在下面,等我们干完活,再将红薯花生挖出来,闻着那香甜的气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那时候我十三四岁,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这些地里干活人的伙食问题,母亲每天都会给我留些钱,等我在地里玩够了,到了做饭的点,就骑上自行车飞奔回家,蜂窝煤上煮上饭后,就直奔小卖部采购。
   每天中午和晚上我都会换着花样准备四个菜,有凉拌菜,有熟食,有炒菜,等他们吃饱喝足后,我再将所有碗筷收拾干净。
   那时候,我得到的表扬最多,母亲会一直对着我笑,母亲的笑,是那么的满心欢喜。
  
   三
   现在,秋收时,我的主要任务还是负责一家人的伙食。不同的是,我那善良的母亲,却因为一场疾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那张满心欢喜的笑脸,已经永远尘封在我的记忆深处。而我,也已经不再贪玩,因为我已身为人妻为人母。
   回去的当天下午,我和安还有公婆掰完了剩下的最后那点棒子。
   前些日子公婆已经提前把花生收了。这次在我回家前一天,他们也已经开始下手掰棒子了,现在只是掰下来,不剥皮,等地里全部收拾完后,余下的时间在家慢慢剥,这样就有力地节约了时间。掰棒子时,身穿围裙,头戴遮阳帽,钻进棒子地里,仅一天半的时间,十亩棒子全部掰完,又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用农用三轮车将棒子全部拉回家,并用电动吊粮机将棒子全部吊到房顶。
   接着找来秸秆还田机把棒子秸全部打碎,然后洒化肥,耕地,种麦子,一共不过五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田间劳作。
   各种机械化的应用,秋收不再是让人头疼的事,也不必像以前那样找很多人帮忙,各家干各家的活,虽然少了以往秋收时嬉笑热闹的气氛,却多了一份难得的安心平静。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冬天,母猪生猪仔,也不用小时候那么费神照看,费劲用盆烧炭了。在猪窝墙壁侧面掏个小洞,洞口外边挖个半米见方的坑,坑顶引上灯口,按上一只一百瓦的灯泡散发热量,用棒子秸和塑料布盖好,将猪仔赶进坑里,隔两三个小时打开洞口让猪仔回猪窝吃次奶。既省时又省力。
   母亲知道这个方法时,已经被确诊癌症晚期,那时候家里已经不喂猪了。
   我清晰地记得母亲说过,得了癌症的人,吃秋不吃麦,吃麦不吃秋。母亲正月被确诊,走过了夏天麦熟,在我和安结婚的第二个秋收时节,母亲在我和弟弟,甚至所有亲人千方百计的挽留下,终还是没有迈过这个秋天。
   我不记得那年的秋收是怎么过的,只知道那个秋天,我的眼中只有一种凋零的颜色——悲伤。
   母亲离开后的几年之间,随着各个村大队集体实施沼气池建设后,大多数人家修好沼气池后就不在喂猪,沼气池里的填充物也变成了附近牛场的牛粪,除了冬天,这沼气用来做一日三餐根本不成问题,既经济,又环保。所以,有了沼气池后,再不需要秸秆攒粪,这秸秆就被直接打碎埋于原地了。
   当然,有些人家是不秸秆还田的,而是把掰了棒子的棒子秸,用农用三轮车拉去附近的牛场卖掉,我们这里盛产牛奶,奶牛自然就多,而奶牛饲料的主要来源就是棒子秸,所以,每年到了秋收时节牛场就开始大量收购棒子秸,每斤八九分钱,普通农用三轮车拉这一车差不多能卖三四百元。有很多劳动力富足的家庭,会趁这个机会小赚一笔。
   村里大队的几只大喇叭每天都会广播,禁止焚烧秸秆,违者给予罚款拘留等惩罚。就连我六岁的儿子,看到大他三岁的姐姐在自家院里烧了一个棒子皮,就急忙找我汇报,说,妈妈,爷爷说烧棒子皮罚款,姐姐不听话了。
   女儿随问,为什么不让烧棒子皮?
   我说,烧棒子皮散发的浓烟会污染环境,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不可以焚烧秸秆。
   女儿似乎懂了,用力的点了点头。
   我想起小时候,每到秋收时,田野燃起的那条条火龙,不仅心有余悸。
   爱护环境,真的应该从自我做起。
   这几天,在我们地里家里往返途中,公公说,现在的路好走了,以前半个小时的路,现在不到十分钟就能走完。
   政府出资,帮各个村修了田间环村路,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面,代替了以往狭窄高低不平,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的羊肠小路。这几条田间环村路,还成了村民们晨曦傍晚遛弯散步的好去处,这里空气清新,远离都市的浮躁,静静地行走,静静地聆听,嗅到的是泥土的清香,听到的是干净的鸟鸣。
   时常想,母亲若还在,我定会常挽着她的臂膀,漫步夕阳,迎接晨光,在这田间小路上,留下我们温热的足迹。
  
   四
   忙碌那几天,安问我,累不?
   我说,不累。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却起不来床了,浑身酸疼,手指麻木无力。
   安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汤和油条已经在餐桌上。
   往回拉棒子时,我和安说,下趟让孩子跟来,给他们拿个瓶子,逮蚂蚱和蛐蛐。
   安说,他们才不稀罕。
   我说,怎么会,我小时候就喜欢逮了回去喂猫呢。
   安说,你那是什么年代,他们是什么年代,你给他们个手机肯定玩得高兴着呢!
   我说,那倒是,网络游戏时代,不知害了多少孩子?不过孩子就是孩子,爱玩的天性改不了,回去问问看他们愿不愿意来。
   回去后,我和俩孩子说去地里逮蚂蚱和蛐蛐去,预料之中,孩子们还是特别高兴。
   他们一共逮了十几只蛐蛐,回家后,大黑咪不敢来吃,因为它的儿子比它还大一圈的小黑咪先到一步,女儿喂小黑咪吃蛐蛐,儿子带着哭腔说,妈妈,让大黑咪吃。
   我问,为什么?
   儿子眨着大眼睛说,我想让大黑咪多吃点,快点生小咪咪。
   儿子一直就是那么单纯善良,从小就知道谦让,每次有了好吃的总记得留一半给姐姐。
   大黑咪的确已经怀了猫咪宝宝,过不了多久它又会找个隐蔽的地方生下几只小猫咪。大黑咪是女儿出生第二年后,我从朋友家抱回来的,它的年龄比儿子都大,这只温顺可爱的猫咪,无论孩子怎么揉搓它,它都不抓咬一下,但是抓老鼠捕麻雀却是勇猛无比,时间流逝,大黑咪已然成了我们家的一份子。
   那天晚上吃饭,公公小酌几杯后,说,现在真不如以前了,干点活就累得不行。
   是啊,前几年,我和安都不在家,秋收公婆带着两个孩子就把地里活干了,那时候孩子又小,家里地里都要照顾,他们都没说过累。
   日子一天天一年年过去,公婆日渐苍老,身体越发不如以前,父母相继去世后,让我更懂得善待这两位老人。我在家的几日,也是换着花样的给他们做好吃的,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活。
   婆婆笑着说公公,知足吧,有干的命是好事,等连干的命都没了就真完了。
   安说,现在不要和以前比,身体要紧,能干就敢,不能干别逞强,这不还有我们,你们健健康康的,就是我们的福气了。
   我说,是啊,什么时候身体都是第一位。盼着地早点被收上去,到时候,你们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去年,我们村的农田被初步定为高标准项目区,国家要把农田全部征回去统一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田统一管理和种植,可以大大地节约人力物力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部分人力就可以去打工或搞其他副业。这种趋势似乎已经是个必然。
   公公听了,说,征地是迟早的事,先把眼前的活干了再说吧。然后吃了口菜,接着说,以前在厂里上班,每天去饭店吃饭,那饭菜都不如小静做的好吃,在哪儿都不如在家吃得最舒服啊。
   看看俩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吃着饭菜。
   安笑了,我也笑了,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饭,唠着嗑更温暖的了。
   假期结束了,小麦种子已经埋入肥沃的土壤中,我和安也都返回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我知道,过不了几天,生养我的那片热土,将会伴着阳光,生长出一片绿油油的希望来。

共 551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字因真实而感人,因真实而打动心灵,而真实来源于生活。这篇文字就是这样,真实简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了乡土气息,浓郁的生活味儿,田间味儿,劳作味儿,亲情味儿!欢快的文笔,丰收的喜悦,对亲人的追思,流淌于字里行间。作者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秋收里,忙碌、劳累但幸福着。十月国庆长假正值秋收,作者虽然没有与友人外出爽心郊游,却是回到了家乡,亲人身边,既帮助了父母,尽了一份孝心,又品尝只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那种无尽的喜悦;既尽孝,还体验生活。从而更加懂得怜惜亲情、珍惜生活,在平平淡淡的劳作中感受幸福。作品以秋收为线索,纳入浓浓的亲情回忆。文字读来感到很亲切,如唠家常一般,娓娓道来流年那些童趣,那些艰难,那些喜悦。岁月消逝,却带不走对亲人思念,就如这如水般清澈恬静的心灵文字一般朴实,优美,到处都是幸福的味道。秋收的回忆,就是对父母的回忆。文字描写细腻深情,田间地头劳作的画面感强,让人如身临其境,颇能感动人。一篇丰收喜悦有着亲情味道的文字,非常有意义,充满了正能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01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10-10 17:01:25
  如画文思如潮涌!赞!这就是真正的文字,有根的文字,根就是生活,作者自己亲身体验的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打动人心的呢?这比那些无病呻吟、貌似有着华丽的辞藻缠绵的情调的文字有价值,有正能量!
   表扬你,文字就要这样写!社会就需要这样的文字!加油!
2 楼        文友:紫枫        2013-10-10 19:12:35
  画姐姐的文字朴实有感情,真是写的一首好文字
3 楼        文友:        2013-10-10 19:43:36
  亲情无限暖。
   劳动,值得学习。
   尤其是在劳动中丰收到了亲情的温暖。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4 楼        文友:晓文        2013-10-10 19:52:24
  接地气的文字,抱抱可爱的画,一起烧烤花生的梦依旧做着……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5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3-10-16 21:17:5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6 楼        文友:荷塘人        2013-10-29 23:35:43
  散文是对生活的实录,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是一种灵魂的自白,散文的笔触同样能抵达人性的最深处。这篇散文笔者对农活很熟悉,写得翔实生动,充满农作气息。感受了劳动喜悦,亲情的欢乐,生活的幸福。读来很有一种美感。
7 楼        文友:银杏树        2013-11-18 08:39:20
  哎呀,我的蝈蝈儿,我的狗尾巴草!好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开头展开与结尾期昐让人想象,叙事中的情节画面感很强。欣赏学习新朋友的精品。遥握!
8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4-05-16 15:37:26
  好熟悉的农家生活啊,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文章描写细致真实,感情充沛,读来感到亲切自然。向作者问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