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的日记

精品 我的日记


作者: 童生,6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6发表时间:2013-10-11 14:30:11

我的少年
   少年生活是怎么过去的,长大后的自己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母亲生了我们兄妹八个,两个男孩,六个女孩,至于母亲为何生育那么多孩子,自然有她的原因和目的,因为母亲连续生了四个女孩后才生育了我的哥哥和弟弟。哥哥在父母眼里是掌上明珠,为了民间风俗,母亲不得不拼命去生育一个儿子,至今回想起母亲,我佩服她的勇气和一种超人的力量,是母亲的勇气和力量营造了我们每一个新的生命。因为我们她忍受了多少疼痛与痛苦,是她的勇气和力量才会使我们平平安安来到这个世界。世界,在我面前是多么平淡,如果有当今的社会管理制度,提倡优生、优育。也许母亲不会毫无节制生育我们,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我的存在,所以母亲在我心里永远是伟大的。
   那些年人口普及增长,超生超育的家庭不只是母亲自己,而是更多的妇女。我们全家人居住在一间狭窄的小屋,她拥挤我,我拥挤她,每天嘻嘻哈哈的笑声充满了喜悦,更有趣的时候是我们围着饭桌开心喝小米稀饭,吃玉米窝窝,虽然饭菜平淡,我们吃得非常开心,身体都很健康。
   七岁的时候,我才开始上学,有一个老师在我心里特别的记忆犹新,他的个头低矮,慈眉善目,他是一个幽默的老师,每次上课他总会先讲一段有趣的故事,我们每次听得都很入神。至今我还记得老师的名字,他叫谢灯由,半年后谢灯由老师被调到另一个学校去了。从此再没有机会见到我的老师。老师你在哪里?老师你在哪里?我呼唤,千万次呼唤着。也许我的老师永远不会听到我对他的呼唤,也许老师永远不会知道有一个孩子在悄悄地思念他。
  
   成长的岁月里
   我和大姐年龄差距很大,整整一个轮回,我上学她毕业,我毕业她出嫁。上学的第一种新鲜感是老师发给手里的教科书,我稀奇地闻到一股浓浓的印刷味。小时候的记忆特别好,背通一首诗是那么容易,有很多诗已经留在我的脑海里。直到长大还能背通诗的原文。
   大姐是长女,也是家里的老大,她性格豪爽,能言善辩,十九岁就当了村里的妇联主任,我对她是佩服的不得了。大姐二十五岁结婚,那年开始实行晚婚晚育的政策。出嫁的那天,她坐的花轿是一辆马车,头上盖着一块大红布。母亲坐在炕上一直掉眼泪,掉眼泪也是一个民间风俗,到了孩子出嫁的那天做母亲的必须守着炕头,不能空房。第二年又轮到二姐出嫁,她和大姐的婚礼形式一样,也是用马车代替了花轿,她们的婚礼非常简单。从此家里又多了两口人,大姐夫是一个军人,二姐夫是一个国家公务员。我从小喜欢军人,军人的气质,军人的风度,军人的气派。有了他们家里又增添了一种不同的气氛。
   父亲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按理说大姐早该参加工作,可是因为父亲经受了一场四清运动,挨了无数次批斗,父亲失去了胆实和意志。他说女孩子嫁人过日子就行了,参加工作没有什么意义。后来父亲又重新定了一条家规,实行婚姻自主,不举办婚礼仪式,不铺涨浪费,不搞经济排场。后来家里再没有见过举办婚礼的仪式。
   我的父亲是一个有思想有商业头脑的人,而他以农业为本,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几年后贫穷的山区改变了面目。是父亲改变了山区的面貌,父亲在我心里永远是一个伟大者。他在我心里永远树立了一个充实农民形象。
  
   思绪在心头
   很多时候总会想起少年往事,想起大杂院里的哥兄姐妹,下校的时候排列着长队你追我敢,嘻嘻哈哈很有趣味。大杂院子里非常热闹,每家的人口平均在八个人以上,每天放下书包肯着玉米窝窝,小时候吃什么都津津有味,香甜可口,比的上如今的山珍海味。姊妹八个最不情愿读书的人是四姐,她从十四岁开始参加劳动,成为队里的劳动模范典型。一天,四姐傻傻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脸盆笑嘻嘻地对母亲说:“妈,以后我们不用买脸盆了,这是队里给劳模奖励的。”四姐土里土气、骨头里都是劳动人的本色。我觉得四姐好笑,随便在作业本上画了一张她的模样,一个土里土气的女孩,一个傻傻的女孩站在门口,她追着我就打,小时候我的身体特别灵敏,我喜欢光着脚走路,四姐抓不住我,我得意忘形一下子掉进土沟里,小时候天真特别有趣。
   我家姐妹总会在二十五岁与人结缘,好像是命中注定,那年春天三姐结婚了,她没有举行婚礼仪式,也没有红颜装扮,走的时候三姐依旧穿着朴素的衣服。二十五岁,三姐正式告别了教师生涯,她文文静静,性格内像,不善于言表。她是村里最美丽的一个女孩。三姐结婚了,她到了遥远的地方。从此大杂院里的女孩都和三姐一样,不举行婚礼仪式,我们成了村里的故事。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总会相逢在一种偶然,在十年后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夏珍竟然和哥哥结婚,夏珍为何选择哥哥,至今是我心中的一个谜底。夏珍与我是初中同学,我们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她甲我乙,她丙我丁,从小我不喜欢数学题,更不懂解方程,a代表什么,b代表什么,上课我听不进去老师讲课,老师用指导棍敲着我的头,不懂就是不懂,我只好选择放弃,学业半图而废,我和夏珍总是相差一种距离,后来她到城里读了高中。夏珍在我印象里最为深刻的是她的个头,又瘦又高,头上梳一条小辫子。她是学校里的优秀生。
   再次见到夏珍她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她文质彬彬,眼睛上多了一副眼睛,满有风度和内涵,她没有考上大学,泄气的不得了,整天在家里哎声叹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人如果没有一种动力就失去了自我和自信,什么理想、前途都抛在九霄云外。干脆结婚,结婚不是夏珍选择的目标,也不是她的理想,她在逃避一种求知欲望的现实。我看着夏珍的眼神,她多半是对理想失去了信心。尽管如此她还是一个优秀人才,起码比我优秀,比更多的人优秀。她成了哥哥的妻子,我为哥哥感到荣幸。我为父母感到荣幸,荣幸的是我们家又多了一个知书达理的文人 。
   怜惜与疼爱
   从小记忆,母亲的眼神早已刻骨铭心,一生最想听的一首歌曲是“母亲”。歌曲伤感,总会触动我对母亲的一份思念,流着眼泪听歌,一份怀念往事旧情总会渲染我的灵魂,幽静的窗前母亲总会呈现在幽暗的灯光下,穿针走线,缝缝补补,她做起针线活非常认真。为了孩子,母亲不分昼夜,她自己裁缝,她在孩子身上学会了许多本领。
   几年以后,大杂院的姐妹逐渐稀少,她们各自建立了家庭,院子里冷清了许多。轮到小弟长大,他在二十六岁才和苏宁结婚,苏宁是四叔的侄女,她又低又瘦小,说话粗鲁,满脸俗气,苏宁结婚不到一年就开始和弟弟吵架,她每次吵架后就跑回娘家,苏宁一走就是一年半在,父亲说不该听四叔的话让弟弟娶了苏宁。自从有了苏宁,家里就没有安静过,母亲说苏宁如果有了孩子就不会有别的想法了。弟弟奉母亲命令把苏宁请回家中。苏宁不肯回家,除非母亲拿出一万元苏宁才可回家,母亲答应了苏宁的要求。到了第二年春天,苏宁果然生了一个女生,母亲守候在苏宁身边,做饭,洗衣服,看孩子,一直扶持苏宁满月,可是苏宁一直是一个挑剔的女孩,她嫌弃母亲为她做事情,和弟弟在大月里吵架,唉,婆婆再好也比不了母亲,儿媳再好也比不了女儿,好些年过去了,母亲和苏宁一直没有建立好婆媳关系,为什么母亲的疼爱却换不来儿女的一丝微笑?世界有多少人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子,为人父,我们又在父母身上体会了什么?
   窗外,天空、明月、星星、有谁懂得被疼爱的含义?我的眼泪模糊了所有的视线,回忆只会使人疼痛。梦里悄悄拥在母亲的怀抱里。“母亲”的歌声在我心中荡起。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这首歌令人感触,令人心动,仿佛把我引入母亲的怀抱,母亲就是一首歌,母亲就在歌声里。在我的世界只有母亲最可爱,只有母亲最可亲可敬。
  
  

共 30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讲述一个大家庭的过往故事,述说着母亲的艰辛和慈爱,作者把我们带到了几十年以前的农耕时代,以及那个时代孩子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和希冀。世界上母爱的伟大有多种,可以说,在这种人类的生存中,没有母爱就没有人类。因此,是应该记住和颂扬的。【编辑:欣雨文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12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3-10-11 15:56:56
  在我的印象中朦是一个男孩,今天才知道朦是一个女生,说实话这是我见到朦最好的文字,进步很大,问好,遥祝秋安!
2 楼        文友:        2013-10-11 19:16:04
  谢谢文友评论,向你祝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