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乡居琐记——过年(散文)

精品 【山水】乡居琐记——过年(散文)


作者:不然 布衣,19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9发表时间:2013-10-14 11:33:55

我生长的乡村,俗语里有“干冬湿年”的说法。这里的“年”,是指旧历的新年,这话是说,倘若冬天多干冷的天气而少雨雪,那么新年前后多半会遇上几场雪,过一个湿冷的新年。
   今年的冬天,可算是干燥,整整一冬,非但雪影不曾望见,就连一场小雨也无。然而却也没有应验这俗谚,新年依然是在干冷的天气里悄悄地来了。
   北方的新年,缺了雪儿玲珑的身影,虽然免去了泥泞阴冷的天气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却也少了许多的趣味——雪景不能看了,塑雪人儿打雪仗更是不能了,唯一的年味,就剩下那些虽然越来越淡却终于还保留着的传统习俗了。
   记忆中,农家新年的到来似乎都是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的。传说中这一天是“祭灶日”,家家都要买麻糖和大红公鸡来祭自家的“灶王爷”,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佑护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衣食无忧。这旧俗,在古时的人们曾是极其庄重的,而现在,早已只当是一个平常的节日了,就算是在乡村,“祭灶”的活动也不过只是象征性地应个景儿,让人们忆忆那些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寻些乐呵罢了。
   过了二十三,就开始着手为过年作准备。说是准备,不过是陆陆续续地买来大鱼大肉、各色菜蔬,连同许多平时不多吃的美食。而那些平日总不离口的零食类,更是准备得充分,为的是串门儿的邻人来了有的招待。反正天冷,就算没有冰箱,东西也不很容易坏,所以并不怕买多。若是少了,没等年过完便没有了待客的零食,那可是很尴尬的事——过年时街上的店铺也多数关张,再去现买也是颇不易的。
   接下来的几天,要打扫房子,张贴春联,还要“过油”。
   所谓“过油”,就是年底时家家多少都要炸些东西,比如素肉、鸡、鱼、豆腐、丸子等等,即所谓来年要“翻身”的意思,为的是讨个好口彩。细寻思下,炸东西总要一面炸好了再翻过去炸另一面嘛,可不是翻身了么?总归都是旧时的穷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愿罢!
   年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该忙的都忙完了,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再多事的人,也会放下一切,同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吃除夕夜的团圆饭,或丰盛或简单的晚宴上,有一种食品几乎是家家都有的,那就是饺子。在我的家乡,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早上,饺子几乎是必吃的饭食。
   第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捞上来,总是要先敬献祖先。繁琐的旧俗是怎样的我不知道,现在我家里还保留着的只是一个极简单的过程——饺子煮熟之后,先盛上满满一碗,放上筷子,摆在正厅的案上,父亲或母亲便依序念着先祖的称呼默默在祝祷一番,希望他们的魂灵若瞑瞑中有知,便回来和家人一起吃饺子。
   有时父母也会让我们这些小一辈的孩子去做这念祷,总是嘻嘻地笑着,半玩半闹地不十分认真,父母偶尔会嗔怪一声,并不真的恼怒。
   吃过团圆饭,长辈们一面坐着闲谈,一面开始从口袋里掏出压岁钱来发给小孩子们,并逗他们说些拜年的吉利话。这可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每一个从孩童走过的人,回忆起这样的情景,怕都还要忍不住地微笑,说出许多曾记得的开心场面。
   大年初一,是农人们最闲适的一天,这一天除了吃喝玩笑,任何劳碌的事都会放开了,不去理会。相好的乡邻们,也多会捡在这天的下午,互相走动探视,吃着瓜子糖果,喝着茶水饮料,东拉西扯地闲谈,或逗弄着不懂事的孩童,嘻嘻哈哈地笑闹,简单的开心,简单的闲适,简单的满足。
   年初二,一般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探亲的日子。前些年,村里还有“收拾新女婿”的习俗,谁家的姑娘新嫁后,头一年回娘家过年时,新女婿必要随来送大礼。早就商量好的一群闲人,专候着新女婿来了,闹哄哄地拥上门去,将新人着实打趣笑闹一番,临走,还会将他们口袋里装的烟啦钱啦的搜罗一空——自然是不能恼的,否则会落下许多闲话。因此,新女婿头一年上岳父母的家门时,家里有经验的亲人们总是要教给他们一些防范的措施,嘱咐他们要随机应变,懂得耍乖耍滑,既不能得罪了丈人家的乡邻,又要尽可能地少些损失,少出糗事。
   饶是如此,遇着晴天还好,不过多陪些笑脸,多说些好话,多散些烟酒礼品。倘恰逢着大雪的天气,任你再乖再滑,只怕脖子里也要被塞进几把冰凉的雪,雪地上还要留下几个瓷瓷实实的屁股印儿。年初二过后,街市里还会有几场露天电影或几台热闹的大戏可看,所需的费用,就是从村里新女婿的口袋里搜罗来的那些钱——原就是说好了的,谁也不能把那些钱装自己口袋里,都要拿出来做了公共娱乐的资本,也是为着一个热闹。
   近些年因为开放,新女婿们大多在没结婚之前都已经是岳父家的常客,也就已经是丈人家的乡邻们的熟人,自然也就失去了闹他们的趣味,这个习俗就越来越淡,而终至消亡了。
   初三或初五,要上坟祭祀。活着的人过新年了,那么多好吃好喝的,总也要记念着亡故了的先人亲人。到坟里去摆上祭品,放上一挂鞭炮,烧上些纸钱,把新年的祝福和心底的思念一并送给故去的亲人,希望他们能知道,后人不曾忘了他们呢。
   年过到此,大鱼大肉也都吃得腻烦了,人们就又开始怀念起清淡的家常饭来。关于过年后的吃俗,原也是有不少说法和规矩的,不过多数都已经淡化或失弃,只是偶尔听过父母亲念起“七剜八扁九捞十烙”的俗话,大概是说初七要下田剜野菜,初八仍吃扁食,是过年的气氛的延续,初九则吃捞面,希望新一年过得顺顺溜溜,到了初十,烙个大油馍,以示新年过得圆圆满满吧。
   初十过后,新年的气氛暂告一段落。到十二或十三,学生娃娃们就要开始新一学年的学业,外出做活的人也多数已经开始工作。说是开学开工,其实也就是去报个到,做一些准备工作,两三天之后,就又放假了——元宵节又到了。
   元宵节在农村被称作小年,因为有放花灯猜灯谜的风俗,也叫灯节。在多数农人的心里,只有过了元宵节,年才算是真正过完呢,所以虽是小年,热闹的程度比之新年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多数的学校和工厂,都会在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这两天放假,让人们回家过节。
   本地的农谚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打灯”的说法,是说中秋节那天如果是阴雨天,看不到月亮,那来年元宵节必然也是阴冷的天,多半会有一场或大或小的雪。这是代代相传的农人依据多年的经验,对本地的气候特点作出的规律性总结,据说一般都很灵验,故老人们常常都很留心中秋节的天气,并以此来推测将来的元宵节会是什么样的气候。
   我不记得去年的中秋是不是“云遮月”了,但今年的元宵节却是晴暖的天,很有些早春的意味,而且据说今年元宵节的月亮是几十年以来最圆最亮的。
   晴好的天气鼓舞了人们的游兴,午饭过后,左邻右舍便互相支招着,携儿带女地去逛街市。乡村里轿车不多,壮年人的代步工具多是摩托车,一辆大摩托,载上妻儿,正好,老人们则多骑三轮车,安全稳妥,两老相伴着,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闲闲的唠。
   至晚归来,虽然有些疲惫,终究都还是欢喜的,尤其是孩子们,更是个个儿欢天喜地,满载而归——各色的烟花爆竹不买够了那可是不依的,如果有哪个孩子幸运地在一场灯会活动中赢回了一个小奖品,那就更要眉飞色舞得意非凡了。
   晚饭多半就免了——外出游玩,哪少得了吃吃喝喝。可汤圆还是要吃的,不管喜不喜欢,总是这个节日的意思。匆匆地开了火,煮上一袋汤圆,每人吃上几个,便急急地搁了碗——外面的鞭炮的声声脆响和烟花腾空的耀眼绚丽,早已撩得人心庠难耐了!
   在各自家的院子里拿出新买来的烟花爆竹,在孩子们雀跃的期待中点燃了,仰头看着,比较着谁家的更高更美。五颜六色的烟花照映着天边那一轮皎月,也照映着一张张充满了期待和欢笑的面容。
   也许,也会有某个多忧多思的灵魂,在这喧闹美丽的夜晚更加感叹起自己忧伤疼痛的心事,而偷偷洒几滴不为人知的清泪——这个世界,不管什么时候,总是会有人欢喜也有人忧伤的罢!
   然而在烟花绽放过后的灰烬里,在鞭炮炸响后的尘烟和碎屑中,旧年的一切一切,都终于要隐在新一年的阳光和风雨之后,变成只能在心底里回忆和纪念的图画了!

共 3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乡居琐记——过年】过年,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丰盛,也是精神生活上的愉悦,更是传承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过年的企盼,承载了亲人对团圆的渴望和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过年的韵味,是触动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易拨动的人性之弦。纵使天涯海角,亲情不会忽略;纵使衣食无忧,年味不会淡化。其实,过年过的就是一种喜庆的感觉,享受的就是一种愉悦的气氛。年过了,新的一切重新开始,旧的一去不返,那些美好的,忧伤的,只能变成记忆的碎片和纪念的图画。作者身为北方人,写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风俗特点和乡村文化韵味,富有亲和力的文字,叙说了有关过年的人生况味和人生感慨。朴实的文字,充满了浓郁的乡村气息,引人共鸣。推荐欣赏!【山水神韵编辑:航程心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16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航程心语        2013-10-14 11:39:39
  感谢赐稿山水,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不然        2013-10-16 21:04:24
  谢心语,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