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双观音沟的传说

编辑推荐 双观音沟的传说


作者:剪字木兰 童生,81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88发表时间:2013-10-17 21:40:56

双观音
   很久很久以前,双观音沟无名无姓,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可谓一方净土。
   沟脚散居着几十户农家,养着猪、牛、羊、猫、狗等家禽,过着与世隔绝又与世无争的生活。
   突一日,一家的小狗突然死去,次日另一家的猫死去,逐渐家家牲畜得病,进而传染开来,不得而治。更为胜者,一家小孩爱与小猫小狗玩,皆被传染,数十日后不治而夭。不几日后,一位年近古希的老人也因病而逝。众人都绝望而悲哀地聚集于一起安葬老人,讨论整治办法。忽然,人群中有人说山中居住着一对老人,是从普陀山来的,善行医、救疾苦。但是两位老人乃神仙眷侣,居无定所,寻找起来很是麻烦。
   为解民众疾苦、牲畜无恙,大家最后商议:各家成年青壮男丁全部派出,五人一组搜山式寻找神仙老人。寻找中,要防止各种野生动物如老虎、野猪、猛蛇等的攻击,因坡陡崖险,还要注意人身安全。
   六七日后,众人无功而返,又聚集一处商量对策时。只见大家上山时已经奄奄一息的聋子老人黄六爷跑过来,着急地用手指着自己房屋的方向。大家先是吃惊六爷怎么好端端的跑过来,后是猜想他家中可能出了事,来不及思考,随即跟到六爷家。
   众人在六爷的指引下来到他家厨房的时候,大家见到六爷的妻子瞎子六婆正在搅拌着已经沸腾的满满的一锅水,水里浸泡着花花绿绿的各种野草野果。大家更疑惑了,但是看看好端端的五爷,再看看那一锅药水,方而明白是六婆在熬制解药。
   原来,就在大家上山之后的一天早上,六婆起床后,习惯性地打开自家大门,迈脚出门走向柴房,可是却被脚下的箩筐绊住了。六婆躬身摸着筐里的东西,什么杂草杂树皮,野瓜野果,藤叶花石的一箩筐。六婆疑惑着,回身把病奄奄的六爷搀扶起来看个明白。六爷在六婆的搀扶下费力挪到箩筐处,仔细察看着筐里的物件,心中已生出是高人送药的想法,正恍惚着,抬眼忽见坝子里老黄桷树杆上刻着“身居南海岸,即是普陀山”两行字。六爷心想定是神仙老人送来的草药,于是示意六婆捡而煮之,用自己试药,不想一试好之,二试好好。于是煮之又煮,待众人归返之日,大多得疾之人已解大患。
   几年后,六爷六婆两位老人双双归土。
   大家为永世记住深居山中似有似无的神仙老人,又为永世不忘以身试药救治众人的聋子六爷和瞎子六婆,于是在六爷六婆老屋塑男女二位观音,受众人香火,寄托人们尚善和懂得感恩的情怀。
   之后,双观音正式成名,作为地名一直被叫到现在。
  
   落牛塘
   相传,在双观音沟,民众农耕,家家养牛。但因地势险峻,只在双观音沟的中段有一个水塘,可供牛洗澡,俗称牛滚荡。春秋时节,家家水牛黄牛,牛身易长牛虱,或是农耕劳作时节,必牵牛去水塘洗澡,俗称牵牛滚水。
   春去秋来,年年如此。
   这年春耕时节,李老汉如往年一样,春来耕种,盼着秋来收。
   那日,太阳西照时刻,老汉吆喝着自家老牛将山腰上的田耕翻完毕,见牛身全是希泥巴,一路吸引着苍蝇臭虫跟随,老汉于是牵着老牛,向水塘方向走去。老牛来到塘边,欢喜下水,悠然滚水,迟迟不起。老汉心想牛太累了,让它多玩片刻,便坐下抽旱烟,悠哉游哉地等着老牛。忽然天色暗了下来,乌云猛起,风雷大作,暴雨倾盆,水塘内的水势猛涨。就那么几秒钟,老汉拉老牛上岸瞬间,感觉老牛被什么东西卡住似的使不上力,猛见水塘中央起着旋涡,把老牛卷着往下沉。老汉未曾思考,轻身跳下塘去,正好骑在牛背上,眼见水漫胸膛,不知从何上岸。说时迟,那时快,虽然呼救引来众人,也只能眼巴巴看着老汗与老牛消失在旋涡之中,转眼水塘又恢复平静,像是塘中出了水怪一样神奇。
   时日久之,那里便唤着落牛塘,之后再无人牵牛去那里滚水。那里现在长就繁林密树,站与谷底观天,迎着从天而降的小瀑布,更觉与世隔绝。只在正午时段,几屡阳光洒落谷底,斜照在只能躬身而过的岩石上,岩石边沿水珠滴落,和着微弱的阳光,形成彩虹型光环,站在特定的角度,可瞧见那光环,美丽无暇,似幻似真。
   躲兵岩
   民国时期,官府把成年男人抓去从军或服兵役,称为抓壮丁。
   在双观音沟里,抓壮丁之事被视着有去无还,有如世界末日来临般恐惧。于是家家不宁,户户不安,但凡家中有男丁的,皆惶惶不可终日。
   忽一日,听得村口人声嘲杂,着军装的一队人马过处,几名男丁被抓,又是抓壮丁的到来。
   眼看就要到达萧老太家中,萧老太婆总共五个儿子,前四个已被抓走未还,莫非还要抓走年仅十二岁的萧老五。萧老太婆琢磨着,连忙叫老五朝山里跑去。
   那队人马见有人逃跑,这还了得,急忙朝老五逃跑的方向拼命追赶。
   老五跑着跑着,开始还勉强熟悉山里的路道,后来没有路,已经分不清方向了。老五跑了近一个小时,跑到一个悬崖旁边,眼见前是悬崖绝壁,后是追兵逼来,横竖是一死,老五仰头看天,默念老天保佑老娘。忽然眼前一亮,见一老树擎天,树杆上半身附着崖壁。老五想都不想,跃身跳向老树,像猴子般朝上攀爬,爬到树顶,见一岩洞,迅速爬进洞内,灵机一动,将洞内一块大石头抛向悬崖,发出声响,让那队官兵认为是自己巅落山崖的声音。果然官兵听见声响,寻声望去,见左右悬崖绝壁,以为是逃跑之人落悬,想这境地也不是活人能呆的地方,便不再追赶,撤出山去。
   萧老五逃过一劫,在洞中迟迟不敢出,于是观察起周围环境,原来洞中宽敞无比,完全能容纳数百人。老五思考着,三五日后,出山把老娘接去洞中居住。此消息一出,双观音沟里的人,皆收拾家什物件,随萧老五娘两住进洞内,一住就是好多年。
   解放后,不再有抓壮丁之事,乡民方而渐出。那岩洞现称“躲兵岩”,艰险不可攀,洞内数十丈宽,可同时摆放二十余桌酒席,现在还残留有灶膛、碾子等物,洞外悬崖万丈,洞内平坦无遗。
   阿弥陀佛岩
   在双观音沟的山腰上,有一片异常险陡的崖石,崖石顶上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叫王回。王回就是个普通的农夫,心地善良,老实巴交,不多说话,到是王回那老婆谢花,却是个人中精怪,说上几句话能把人甜死,骂人不带脏字,到好心地纯正,相夫教子人见人夸。
   王回一家本来生活得非常幸福,夫妻同心,耕种、收获、养活着三个儿子,可谓过着高山流水的生活。但自从大儿子夜里起来上茅房掉下山崖之后,王回一家就慢慢走向凋零了。
   说也奇怪,王回的大儿子是七岁前后掉崖的,隔了两年,二儿子七岁左右时又掉崖了。谢花觉得生活过于压抑,于是和王回商量,再生一个孩子。但是隔了三年,三儿子长到七八岁时,又掉崖了。王回是彻底沉默寡言了,那个爱笑爱闹的谢花也不见了,只是默契地又和丈夫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可是老四养到七八岁时,又一命呜呼,夫妻两人倍受打击,对生活已经失去信心,已有同命鸳鸯同命归的打算,但是看着老五不过才三岁多,于是又强韧地坚持着生活。尤其是谢花,在老大掉崖后就格外用心了,留意孩子们的玩处,用藤幔将崖沿遮挡等等。后来王回干脆请回石匠,在崖沿砌了一个石栏杆。可是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悲剧的发生,老五好不容易长到七岁,一天夜晚,又是上茅房,无人指引,像梦游般,竟然鬼使神差朝崖边走去,毅然翻跃栏杆,纵身跳了下去。当时谢花就跟在小儿子身后,却像着魔般说不出话,使不出力。次日谢花便一病不起,不多日就死了。
   王回万念惧灰,那日便爬上石栏杆,闭上双眼正准备往下跳的时候,忽觉背后生风,有一股力量将他拉了回去,王回一屁股坐在地上。抬眼看见一游方僧人,僧人对他施礼说“善哉善哉,花谢人忘回,不可再造孽缘”云云,又说“生死相依,你我相随”,可解后世人平安等等。僧人侃侃而谈,说那崖太邪,并随身拿出一个菩萨,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放在王回欲跳崖之处,说可镇住邪气,包准以后不会再伤性命。
   王回随僧人去后,果真无人落崖。
   乡民为保人安宁,遂请来石匠,在崖下刻上石龛,将“阿弥陀佛”菩萨供于龛中。久而久之,那就叫“阿弥陀佛”岩。
   “文革”期间,阿弥陀佛菩萨被打掉,现灌木丛生,已不见当年的菩萨,只留下菩萨的传说。
  

共 32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几个很有意思的神话传说,让我们对于双观音沟的名字由来有了一个了解,对双观音沟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几个讲述比较生动的传说故事,因为这些传说,双观音沟才更加显出了更加丰厚的趣味和厚重。文章细节殷实,从双观音名字的得来到落牛塘的的神秘以及阿弥陀佛岩的神奇,作者用童话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读来在享受了一种美感的同时,也增长了见闻。问好作者。【编辑:锦瑟柠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瑟柠檬        2013-10-17 21:42:18
  很不错的小故事,如果有一条明确的主线牵连起来会更好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时有女子》
回复1 楼        文友:剪字木兰        2013-10-18 09:13:24
  谢谢老师提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