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文学作品的共性与个性(随笔)

编辑推荐 【笔尖】文学作品的共性与个性(随笔)


作者:王晓东 举人,4834.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19发表时间:2013-10-30 09:41:45
摘要:从几个角度论述了文学的共性与个性。

说起文学作品,范围可太广了,从长篇小说到散文随笔,从诗词歌赋到童话寓言,乃至影视文学剧本,现在还有什么微电影剧本,都可以囊括其中。
   但是,无论那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情感的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文学作品的基础,就是从生活中提炼文学作品的精髓,经过艺术加工,才能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感染力,这大概就是文学作品的共性。
   其实,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如文学作品一样,流派众多,源远流长。中国的饮食文化,还要分出八大菜系,而且,八大菜系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味。例如,川菜和粤菜,都始于秦汉时期,而苏菜则始于南北朝时期,鲁菜要晚一些,但是却代表了北方的菜系。
   应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也起自于民间,自然也离不开人类的日常生产与生活。饮食文化的分类也类似于文学作品的分类,既有它的共性,就是饮食的精撰,也有他的个性,就是每个菜系的独特风味。而且,每个厨师做出来的菜肴,由于用料的不同和出锅的时间的长短,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风味。
   没有饮食文化的共性,就很难作出精撰的菜肴,缺少自己独特的风味的厨师,也招揽不来食客。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文学作品离开了文学的共性,缺少生活基础的文学作品,是很难成为好的文学作品的。所以说,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不但要具备文学作品的共性,而且,还应该有文学作品的个性。一味的照搬别人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只能造成文学作品的雷同,而失去了文学作品个性,这样的文章再长,其味道也不过是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馍。
   有的人在文学创作上还算不上成功人士,就养成了颐指气使的毛病,动辄指责别人的文学作品有唯美倾向,指责别人的文学作品,是词语堆砌起来的。似乎所有的人都应该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文学创作。
   即使是近现代的文学大师,如散文国学大师沈从文,散文大师冰心,山药蛋派的小说作家贾平凹,刘心武,也从未随便指责过其他作者的文学作品。就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是虚怀若谷的平等的对待其他的文学作者,从未听说莫言指责过那个文学作者,这才是文学大师的风范。
   所以说,文学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与个性,没有自己风格和个性的文学作品,就像没有棍子支撑的稻草人一样,是站立不起来的。
   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个性,就如同音乐作品里的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一样,各有各的文化背景与长处,各有各的受众。同样是唱通俗歌曲的,那英与毛阿敏,韩红与谭晶的演唱风格即使是同一首歌曲,也各有各的韵味。刘欢与刀郎,沙宝亮与汪峰的演唱风格,也是各有各的品味,在演唱风格上绝对是没有雷同的,这就是歌唱演员的共性与个性。
   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没有自己风格与个性的文学作品,是不会有读者的。假如,让张恨水的小说类同于莫言的小说,让刘心武的小说类同于贾平凹的小说,那文学花园里不仅会少许多生机,而且会是大煞风景的笑话。所以,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既要有文学作品共性的那种感染力,又要有自己的行文风格和社会效果。
   即使是文学网站上推出的精品,也不一定就是完美的作品。曾经看过一篇随笔,无论是在行文手法上还是作品的风格,都无可挑剔,应该说是很完美的一篇随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说是在海边养的狍子,喂狍子吃一些海里的小鱼虾。真不知道作者是不是真的见过狍子,狍子是纯粹的草食动物,喂它鱼虾,它会吃吗,也许,他们那里的狍子由草食动物转化为肉食动物了,或者有另一种动物那里人也叫孢子吧。
   这样的普通常识,大概每个成年人都懂得的,也许是误写,但是,狍子吃鱼虾,出现在作品里,我觉得就是贻笑大方的。
   真不知道这样的作品,是哪位编辑推荐上去的,也不知道哪位编辑给加精的。编辑在推荐作品时,认真审稿,纠正稿件里的错别字和用语不当的地方,假如,编辑在作者的作品里发现了这样的漏洞,都不给予纠正,就盲目的把作品推荐到系统,那可就太不负责任了。尤其是网站的精品编辑,怎么会这么疏忽大意呢,这不是对作者的推崇,而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
   我个人认为,文学网站在作品加精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散文随笔加精作品,大部分都是四五千字以上乃至一万多字的作品,不知道是在求精还是再求长。这样的做法,很容易给作者造成一种错觉,以为作品篇幅越长越好,加精的系数越大。
   其实,散文随笔没必要长篇大论的,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情和感受,对人物对景色描述的到位,就可以了。
   文学网站的这种加精方式,虽然能鼓励一部分作者的创作热情,却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挫伤大部分作者的自尊心。再说,文学网站是靠所有作者的作品在支撑着网站的发展,不是只靠少数精品作者的精品来支撑的。所以,只给精品作者支付稿酬,会挫伤大部分作者的创作热情的
   如果按照文学网站精品的取舍方式,那么,二十世纪的许多文学名家,如鲁迅林语堂沈从文老舍冰心丁玲的散文随笔作品,都很难登文学网站的大雅之堂了。
   其实,散文随笔几百字至一两千字能抒发感情说明问题的,为什么非要用五六千字甚至一万多字来说明呢?有时候会觉得那些多余的文字,不是在画龙点睛,而是在画蛇添足。
   其实,加精作品中,也存在败笔之处,普通作品中也有画龙点睛之作。精品与普通作品之间,只不过是作品的风格和写作手法不同而已。
   在文学创作上提倡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是可以的,靠贬低别人的作品来抬高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就不应该了。
   我发现大凡从事新闻报道出身,或者在企事业担任过基层党政官员的作者,比较喜欢对别人的作品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横挑鼻子竖挑眼,也喜欢对别人指教,自以为比别人都强。总是拿自己作品中的长处,与别人作品中的不足相比较。听到一点赞扬,就沾沾自喜。忘记了文学作品的多样化,和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的风格与个性上的差别。这样的人,也许会成为文人,但是,肯定是文人里的文痞。
   莫言在没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的名望尚且不如贾平凹刘心武和张恨水,他的文学作品,也不如这几位作家的作品畅销,但是,莫言的文学作品,有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个性。难道,在莫言没荣获诺贝尔奖之前,你能说他的文学作品不是精品吗?我最佩服莫言的那种名家风度,不以名家名人自居。
   其实,每一个作者都应该明白,文学作品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与个性,就失去了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文学作品必须要写出自己的风格与个性,即使不加精,也不失其文学作品的光彩,不要以加不加精论英雄。
  
  

共 2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首先给出了文学作品的范围,而后通过文学作品与中国菜系类比、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类比,阐述了文学作品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强调了文学作品个性的重要性。同时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进而针对当前网站不合情理的规定,以主人翁负责任的态度提出自己中肯的建议。本篇行文流畅、类比贴切、说理严谨,建议中肯。推荐共享。【编辑:山里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里水        2013-10-30 10:06:57
  在此向作者感谢,我在编辑本篇以后立即和那篇文章的作者联系上了,他说明应该是“貉子”不是“狍子”,非常感谢你的认真,让我学习到了东西。在此说声对不起,谢谢你。
2 楼        文友:航帐        2013-10-30 10:48:01
  王老师这篇随笔很有见地,论述精辟,事理充分,有说服力。其实,读者可以不喜欢某一类文字,你不看就是,但最好别去指责喜欢这类文字的其他读者甚至作者,尊重个性,尊重他人劳动,才是正道,海纳百川,包容兼蓄,才能百花齐放。况且,你坚持的、喜好的,也未必是大家坚持的、喜好的。另一方面,文字既然面世,就是给读者品玩赏析的,众说纷纭,仁智互见,甚至瞎说八道,胡言乱语的,也大有人在。比如莫言获得诺奖,国内文坛就有许多人叫嚣说不配。对这些言谈,其实大可一笑了之,不必理会。在此,还提醒我们编辑,要认真编发每一篇文字,语法知识、生活常识,行文格式,都要注意,防止漏网之鱼,误人误己。再次感谢王老师,祝笔健文丰,生活愉快!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31199696,欢迎参与交流!
3 楼        文友:夜光冰洁        2013-10-30 10:55:08
  有想法,见解独到,好文学习了。
4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3-10-30 10:58:47
  看到王老师的文章了,这两天我也在反思自己,过于自大,是我虚伪的狂妄,一个人只有放下自己伪装的那份自大才能更进一步。自打到了江山,结识了不少文友,以后我会更加专心写字而不是一味的指点江山,深深感谢王老师,对了我把那个错词的问题在我的文字后面向文友道歉了,应该是貉子而不是狍子。真的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我深深汗颜中。
5 楼        文友:安宁河        2013-10-30 23:37:23
  拜读王老师的佳作,深有所感!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精辟,有理有据地鞭笞了那种处处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小人。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自己的文章得了几个“精”就狂妄得忘乎所以,说这也不足道,那也不足道,还无端地指责别人的文章如何如何不好,似乎天底下只有他的才算好。其实,他的那些所谓的“精品”文,仔细一看,错别字、病句比比皆是,天知道是咋评上去的呀!就这样的半罐子水的人居然敢于到处去指东划西,批评别人文章这点不对,那点不好,真是自不量力!所幸,王老师此文发表后,有的人多多少少看懂了一点吧?若如斯,江山文坛或许会稍稍少出现一些死水微澜吧?阿弥托福!
回复5 楼        文友:王晓东        2013-10-31 15:02:07
  其实,作品加不加精,不必太介意。作品加精只是编辑的喜好问题,编辑就像食客一样,有喜欢川菜的,有喜欢粤菜的,还有喜欢东北的咕嘟炖的,你写的作品一股川菜味,喜欢粤菜的编辑,怎么会给你加精呢。同样的道理,喜欢通俗歌曲的编辑,绝对不会去听民族歌手的演唱会。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