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东北】青春为山川着彩(小说)

精品 【东北】青春为山川着彩(小说)


作者:黑虎一文 秀才,2381.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38发表时间:2013-10-30 13:38:31

(一)
   这一年,尽管春天来得蹒跚,但却又异常的快速,异常的猛烈。一连几天的气温逐渐升高,在山里人很不经意中,习习的暖风已悄悄的改变着这大自然的一切,刚刚发芽的枝头转眼伸出卷曲的叶片,山花像是被加了催化剂一样的争相绽放。兴安杜鹃—达紫香,紫红紫红的芬芳,雪白的杏花、山梨花、山丁花飘着清香,还有紫花刺菜,黄色的蒲公英花、苦菜花……娇媚多姿的春花,点缀了林间山野。啊,已是山花烂漫时。
   生产队安排老木匠给知青们做锄杠。山里人的锄杠很讲究,都是清一色的用“抱马子”树做的,这种树有天然的红褐色花纹,不仅好看,还很磁石。锄杠是闻雅和他们男知青去冬上山砍回来的,一直放在豆腐坊炕上烘干。原来十一名知青,张君调走了,李淑媛回家休病假,九把锄杠很快就做好了,安上了锄头。于是,九名知青都各自用沙子把锄板上的铁锈蹭掉,都高高兴兴的爱惜这除了镰刀外,如今有的第二件“武器”,各个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夏锄生产大干一场。
   生产队派文雅去县城买四个小铧。这对于文雅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来回家看看父母和弟弟妹妹,二来也想见一见对象白金花,就别提多高兴了。
   傍晚,闻雅走下长途客车,回到了城里的家中。晚饭后,闻雅本打算约会白金花,可是不巧的很,母亲告诉文雅说:“白金花上几天进城呆了一阵子,前天回家了。”“相隔二十多里路,明天办完事就得赶回去。”文雅不作声地默默在想 “好容易回城里一趟,还没见到白金花。”
   于是,闻雅匆匆吃完晚饭,就去了县城的邮电局,给白金花挂个电话。填了长途话单,县交换台接通白金花所在公社的交换台,公社交换台再接转生产大队,等了好一会儿电话总算接通了,那边是大队看屋老头接的,大队部离白金花住的村子还有二里路,“你有什么事,明天给你捎信过去” 看屋的老头说。闻雅只说了一句“请转达,就说一个叫闻雅的回城里办事明天就走了,谢谢你!”。你说这个电话挂的,一点也不解渴,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闻雅悻悻的回到家里,哄妹妹玩一会儿也就睡觉了。这人真是怪,想见的人见不到这心里就不是滋味。这一夜呀……
   第二天上午,闻雅就去县生产资料商店买了铧,坐班车往回赶,下了班车,赶紧到公社铁木厂找了捎脚车。
   这几天还没有什么事,闻雅与他的同伴们结伙上山去玩。闻雅和马景波是个务实派,带着王沧海采摘了很多山野菜,也算调剂一下菜品。赵舒泰和刘贵暖加入了赏景行列,不时传出于凤珍、高冰洁的说笑声,喻云和杨慧不声不响的折些花蕾枝,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插在瓶子里,也算给这泥草屋里增添了几分生气与喜庆。
   提到喻云,闻雅与她是初中同学。喻云家住三间青瓦房,那时在县城算是上等房。她的父亲有两个媳妇,一个是原配夫人,一个是解放战争参军从部队带回来的。喻云她们习惯称前者为“大妈”,后者为“小妈”。 喻云是“大妈”生的。喻云的“大妈”和“小妈”分别住在里外屋,她父亲是这个星期在这屋,下个星期就到那屋。一大家子十一口人和睦相处。来到这小山村,喻云不好意思讲家里的情况,喻云也就保守了这个秘密。但时间一长,知青们回家相互串门,让于凤珍给说了出去。这山里人什么都感到稀奇,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好几天。为此,喻云与于凤珍吵起来了,好长时间相互也不说话,两个人挨着的行李卷也特意搬开了。
   这天傍晚,比闻雅大十岁的智张大哥小声跟他说“今晚到我家吃饭去”。智张大哥原名叫张智,因为喜欢用脑子,村民就送了这个雅号。智张大哥是闻雅来到这村后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他人很勤快,是个左撇子,干农活是把好手,经常教闻雅干活的技巧。
   智张大哥家的嫂子很热情,炕桌上一盘卧鸡蛋、一盘大豆腐和一小碗大酱,小米干饭,看似很简单,其实在当时也就很讲究了。一壶散装白酒,小牛眼珠似的瓷酒盅,哥俩喝了起来。两杯酒下肚,不胜酒力的闻雅涨红着脸,摆手说“大哥,咱们不喝了”。智张大哥说“老弟呀,没想到你上次回家这么快就把婚定了,我和你嫂子商量想把她的五妹妹介绍给你呢。”接着又说“人长得漂亮,也很能干,那次你来我们家站在院子里那个姑娘就是她,她认识你,你不认识她。”“是呀,我这妹妹就没那个命”智张大嫂接着说。闻雅听到这里紧忙倒了第三杯酒“这杯酒敬哥哥嫂子对我的关心!”说完一饮而尽。
   一天,一位漂亮的姑娘来到青年点,进屋就问谁是闻雅,闻雅答应着迎了上去。“你是……,”没等闻雅说完,那姑娘自我介绍说“我是你对象啊”。“对象?”闻雅说“我的对象是白金花,怎么不认识你,你究竟是谁?”“我是智张的小姨子,我姐夫姐姐介绍的吗,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 “没有的事!”闻雅喊着:“你给我出去!快出去!”马景波推了推梦中的闻雅,“你叫谁出去,天都亮了,快起来吧。”
   公社供销社为了方便群众生活,在各个生产大队设立供销点,需要两个人选,大队领导开会商量一个是选了刚复员回来不久的王庆和,一个是选了知青王沧海。
   王沧海虽然人长得瘦小,但很精明,正适合。供销点在大队的所在地,王沧海就搬到那里住,自己学着做饭,有时跟大队吃个派饭。
   闻雅特意找生产队长唐学智商量,特批了十斤白面,二斤麻子油,烙了一顿油饼,欢送王沧海。那个年代,大豆油凭证供应,生产队每年在地头地脑、开荒地上种些线麻,一来可以扒麻打绳做套,二来麻籽可熬油。这麻籽油很香,但吃多了头晕乎。
   上供销点是个好差事,不仅不用付出体力,而且交际广了。知青们有了王沧海这个“内线”,方便多了,供销点进货到了肥皂、火柴、光头饼、炉果、罐头什么的,就给青年点捎个信。赵舒泰和刘贵暖是供销点的常客,一有时间就跑去一趟,尽管规定不许赊账,王沧海也暗中给了他们方便。
   闻雅接到了白金花的来信,焦虑的思念总算得以抚慰。闻雅耳边回响着母亲的话语:“我看白金花那人不错,干净利落,又挺会来事……”轻轻打开小木箱子拿出那张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毕业照,闻雅先是扫视了一下照片上的自己,然后目光久久的停留在那一个点上……
   已是山花烂漫时,闻雅他在独自赏“金花”。
   这天傍晚,生产队老更官从村前那趟街又绕到后趟街一边走一边高声喊着“晚饭后,全体社员到生产队开会了!”“开会了”三个字的声调拉的特别长。
   晚霞的余晖被大山遮挡住了,炊烟依恋在半山腰,林中归来宿营的鸟儿发出阵阵啼鸣和扑打翅膀的响声,街路上已有不紧不慢晃动的身影,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夜幕下的小山村又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生产队那块挂在猪圈东房山头的废旧铁铧又急促的响了起来,向社员们发出指令。
   “钟声”过后,社员们陆陆续续来到生产队。煤油灯忽闪着橘红色的火苗。会抽烟的人们都在贪婪的吞云吐雾。年纪稍大一点的大都抽旱烟,而且还有一套理论“抽旱烟不伤肺”,实际上就是为了节省点钱。年轻人大多数都抽烟卷,显得神气些。以老李头为首的几个年纪稍大一点的老社员,烟袋锅抽蛤蟆头,一袋接一带,不时的“咕唧”一声,抽烟的口水吐到地上。满屋子被烟气笼罩,显得那煤油灯更加暗淡。生产队的窗户是很原始的上下两扇的,上面的窗户全开着,蓝色的烟气不停地往外飘。尽管这样,闻雅和不会吸烟的几名知青还是被呛得咳嗽起来。闻雅索性从紧里面挨西墙的万字炕上下来坐到了门口旁边的条凳子上。
   “大家静一静,现在开会议了”生产队长唐学智说完,掏出被视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念了起来“抓革命,促生产”、“农业学大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接着又说“大队上午开了各生产队队长会议,传达了公社夏锄生产会战的部署,从明天起,全体劳动力就要齐上阵,迅速掀起夏锄生产新高潮,没有特殊情况不给假。”生产队长简短的动员后,又同生产队几位头目商量着做了分工,安排了明天的伙计。“大家没什么事就早点歇息吧,散会!”生产队长话音刚落,大家鱼贯而出,消失在黑夜里。
   又传来一阵“旺旺”的狗叫,开房门的吱妞声,偶尔点亮的煤油灯忽闪了一会儿又灭了,夜幕下的小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闻雅和知青同伴们回到住处,或许春耕后暂短的休整还没过瘾,知青们还沉浸在挖野菜、采野花、捞小鱼、捉林蛙、逛供销的喜悦中,或许出于夏锄生产“临战”前的兴奋与无奈。西屋女知青传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说笑声,东屋的男知青,虽然也都躺在了火炕上,可谁也没有睡意。
   闻雅心里明白,论干农活在男知青中除了自己,还有马景波,在女知青中有高冰洁和于凤珍这几个人都不偷懒,又麻利快,也得到了社员的好评,可这赵舒泰和刘贵暖虽然身大力不亏,但干起农活来还不如一个弱小女子。为此,泼辣的妇女队长英子姑娘也经常与他俩开着玩笑“白瞎长那玩意了,还不如一个娘们儿!”社员们一阵哄笑声。每当这时刘贵暖有些害臊,脸涨得红红的,无言以对,还多亏都是赵舒泰开口应对解围:“你要是给我当媳妇,我就一定管住你的骚嘴。”社员们又是一阵哄笑声。
   王沧海和杨慧是因为身体瘦小,在生产劳动中得到大家的同情与帮助也是自然的。如今王沧海又去了大队的供销点。闻雅躺在火炕上脑海里过着往日的电影,会心的笑了,知青们已经融入了这个小小的山村,与村民打成了一片,至于过好劳动关还得慢慢来呀。
   赵舒泰、刘贵暖不停地翻动着身子,不是火炕烧的太热烙得睡不着,而是都在思虑着怎样应对这夏锄生产大会战的考验。只有马景波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早已进入了梦乡,发出了雷鸣般的鼾声。文雅轻轻地碰了一下马景波, 鼾声减弱了,不然睡不着的更闹心了。
   这里,是地处祖国的北疆,北纬度高,东经度也高。所以,夏季,天亮得特别早。
   文雅和知青同伴们还在似醒非醒的朦胧中,清脆的头边“钟声”,打破了小山村清晨的宁静,这是召唤社员们起床的。二十分钟后,“钟声”又响了起来,这是告诉社员们开始上工了。
   听到二遍“钟声”后,社员们拿着锄头跟在“打头的”(领工员)后面不紧不慢地朝着村南半里路的南大排走去,铲那里的玉米地。这是早饭前出工,叫打早垅。
   初夏的山里,仍然有些凉意。闻雅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战,从昨夜的思绪中醒来,顿时精神抖擞,深呼了几口清凉的空气,便加快了脚步。
   到了南大排后,“打头的”从边垅定了位后,大家根据陆续到来的先后顺序一人一根垄的依次排开铲地。这一年,山里比较旱,锄头下去扬起阵阵尘土。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打头的”喊:“回去吃早饭了,来去一个小时,然后接着铲!”
   铲头遍地,比较容易,主要搂搂垄帮,松松土,草也不多。铲二遍地最关键,这时就要定苗了,按照科学种田要求的株距,要把最壮、最好的玉米苗留下,多余的毫不吝啬的用锄头铲掉,又要铲掉杂草。所以,手把差一点的就容易伤苗,造成减产,也容易出现“夹板锄”,就是苗眼中的杂草锄的不净。铲三遍地时又稍微省点事,杂草也少了很多。每一遍铲完的地,生产队的犁杖随后跟进趟地(中耕)培土。
   按照山里人的劳作习惯,都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就这样,南大排、东大洼、北上岗、西北坡,铲完近地后,就不打早垅了,早饭后要到离村五六里地的山里铲地,中午生产队派专人送饭送水,在山里一干就是一天。不仅每天要徒步往返十多里路,而且夹在树林中的庄稼地,坡度大,石子多,更加辛苦。
   到山里铲地第二天,刘贵暖乘歇气到林子里去解手,不小心被树茬子扎坏了脚,只好歇工。几天过后,刘贵暖脚上的伤口红肿起来,生产队长唐学智安排办事的车老板把他捎到公社汽车站,让他回县城治疗。刘贵暖有个外号叫做“妖婆”。一个小伙子,为啥起个“妖婆”这样的一个外号,主要出于他办事磨磨叽叽、婆婆妈妈的,加之说话表情有些妖道,且愿意传递小道消息。这个外号,是生产队的爷们给起的。
   闻雅调整着身体的角度,力求与坡地保持平衡,不声不响的抓紧跟进,铲到地头后,又回头去接应一下身小力单的杨慧。这时“打头的”又另起垅开铲了,闻雅和知青们又不由分说的紧跟在后。林间地的垅不算太长,两个来回下来,就歇气二十分钟。社员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到林子里转转,有的抽袋烟,聚到一起侃大山。
   闻雅则合着薄棉袄,仰面朝天,躺在了地头的蒿草里,天当被地当床,静静地喘息,仰面望着透过林木的那块“巴掌大”的蓝天、白云,蒿草里的虫子、山地上的大蚂蚁已全然不顾了。
   此时此刻的闻雅,心里在想,远方的她——白金花你在做什么?你可知道我这里的一切?怎么还没来信呢?到我家去了吗?风儿啊你慢点吹,云儿啊你慢些走,请稍上我的思念,带上我的问候,送上我的祝福……
   挂在碧空的骄阳,好像格外青睐似的照在大山深处那坡田上不愿离去。山林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云彩害羞的躲藏起来,山风也不知道跑到哪里清凉,林间的庄稼地就像蒸笼一般,“蒸烤”着夏锄会战的人们。这就是夏日里大山深处的美骄阳。

共 22806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青春为山川着彩】在那个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公社的号召就是指令,闻雅和队长接受指令后一同去公社参加了一次知青会议。教育知青,引导他们多劳动。并为知青们盖了新房子,让知青们在农村也感受到了家的感觉。这对于知青们来说是大喜事,更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夏锄时节过后,知青们又和乡民们一同防汛固大坝。接下来秋收时节更收获着乡民们和知青们的希望。而闻雅却卯足了劲地为自己创造着新的希望和生活。随着农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知青们陆续地离开了农村,闻雅等人也被调到了国营林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直至成家立业,离开了他生活过的大山。这篇小说作者以质朴的文笔,平稳详实的叙述风格,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知青们的不同生活片断,与他们一同感受了一回苦难与悲伤,相聚与别离。这是一首时代的序曲,更是那个时代部分人的人生缩影。闻雅的那段生活代表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可以说轰轰烈烈的下乡运动历练了一代人,引领他们走向自己不同的生命旅途,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生的必然。拜读欣赏了,问好黑虎老师!创作辛苦了!倾情推荐!【东北风情编辑:彧儿】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031004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彧儿        2013-10-30 13:39:44
  问好黑虎老师!创作辛苦了,祝秋日安康!文安意顺!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回复1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1-01 16:12:57
  谢谢妹妹的劳作!敬茶!
2 楼        文友:浪子林杨        2013-10-30 14:08:23
  看到大哥的精彩文章,让小弟佩服不已,像大哥学习了,没有你的文字,我感觉少了些什么,终于看到了,问好大哥,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0-30 18:03:56
  感谢老弟的鼓励,向老弟学习,你那精美的文字,你那亲切的话语,你那真挚的情感……一直在携吾前行!
回复2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0-30 18:03:59
  感谢老弟的鼓励,向老弟学习,你那精美的文字,你那亲切的话语,你那真挚的情感……一直在携吾前行!
3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13-10-30 18:22:45
  大哥,你知道吗,看了你的这篇关于知青的文章我都想起了很多儿时的故事,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俺家里就住着下放的知青,很熟悉的往事。大哥,你的文章真的太好了,因为你经历过太多太多,文笔也好,向你学习!并真诚推荐你的文章!挺了!东北有你而精彩!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回复3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0-31 08:31:48
  谢谢妹妹,在你身上学到很多值得光大的精神!祝贺妹妹成为江山之星!
4 楼        文友:林雨荷        2013-10-30 19:17:11
  知青生活,难忘岁月;见证那个时代风花雪夜的故事,感受人生一段既心酸又美好的记忆。欣赏虎哥美文!遥祝创编愉快!
林雨荷
回复4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0-31 08:30:22
  感谢雨荷妹妹来看我,给我鼓励!祝贺你作品连连加精!
5 楼        文友:彧儿        2013-11-01 14:58:12
  祝贺作品加精!期待精彩连连,好运不断!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