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好人一生平安!

精品 好人一生平安! ——随笔,长篇小说《丁香花》怎样写成的


作者:木子花飘香 探花,21321.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73发表时间:2013-10-31 21:10:59
摘要:长篇小说《丁香花》,由楔子开篇,正文一百三十个章节,尾声两个章节。六十万余字,是自己写作以来最长的一篇文章,从提笔写第一个字到完稿,经历了一年四季,春夏寒暑。

长篇小说《丁香花》,由楔子开篇,正文一百三十个章节,尾声两个章节。六十万余字,是自己写作以来最长的一篇文章,从提笔写第一个字到完稿,经历了一年四季,春夏寒暑。
   长篇小说《丁香花》,仿佛是怀孕十一个月的孩子,经过阵痛一朝分娩,当孩子的第一声哭声响起,我的长篇小说《丁香花》完本……
   长篇小说《丁香花》以家族几代人为原型,以东北风情为大背景,讲述一个女人的一生,她的一生见证一个时代,她的经历与新中国近代史同步,她的婚姻历程,是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佐证。丁香花出身在书香门第的家庭,奶奶不让她读书,奶奶的口头禅是女人无才便是德。
   丁香花的原型有母亲的身影,有三个姨妈的身影,还有姥姥……她是一个综合体,是几代人的化身。
   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小说最终还原生活……
   楔子,讲述丁香花爷爷祖先来东北的经历,那个经历是以父亲的祖先为原型,没有经过加工,原滋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父亲的家族以开学校为荣,书香门第的家庭,注重学习,父亲五岁开始到学校读书,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老师也是本族饱读诗书的人,不管在生活中怎么称呼,到了那里一律称先生,学堂不论辈分。
   家族的历史,通过父辈传授,到了学堂先生要系统地讲解,令小字辈们记住,先祖是怎么闯过来的。
   在楔子中,篇幅不大,描写了:喜字爹今年五十多岁,是这里是有名的财主,也是这个镇子的镇长,富甲一方。他家祖先早在三百年前就开始闯关头,是最早那拨来东北的。那年山东莱州府发大水,黄河决口子,全来州府没剩下多少人。他家先人是读书人,还中了举人。在山东那开私学,结果一场大水,将万贯家财给冲没了,家里就剩下哥俩幸免于难。举人哥哥带领秀才弟弟决心闯关东,闯关东在当年并非易事。历史都有记载,三百年前,满人刚入关,在三海关那设置障碍,高高的城门紧闭,城墙上埋伏暗器,只要你跳上城墙九死一生。留在山东是死,如果跳过城墙就是活路,黑土地肥地冒了油在向人们招手,武艺高强的山东人认准了东北。满族人八旗都进了关,不然他们也不种地,马上民族以打猎为生,东北大片的土地落荒很适合野兽生存。人们知道闯关东九死一生,为了九死一生仅存的一丝希望,决心闯一闯,没准闯出一片新天地。闯过三海关,就算胜利,完成闯关头的壮举。后来人们背包罗伞地来到关头,也成了闯关头,这和三百年前闯关头有本质的区别。
   父亲的先祖哥俩闯关东,在三海关失散,哥哥坚信弟弟没有死,而是走散了。这个观点父亲都信,没准那支人马哪天出现。
   长篇小说以楔子开篇,以一个女人的一生为主线,以东北风情为大背景,向读者介绍东北风情,民俗,婚丧嫁娶等诸多民间故事。
   指腹为婚:
   小说主人公丁香花还在娘的肚子里,就被爷爷和他的朋友在酒桌上,把婚姻定下来。这种指腹为婚在封建社会的婚姻中是最不靠谱的,谁都知道小孩子没生出来是什么样?还不如媒妁之言,最起码那个孩子已经长大。丁香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娘胎里和那个未来叫铁子的也是在娘胎里的人成为夫妻。
   丁香花十七岁结婚的原型是母亲。母亲与父亲的婚姻,不是指腹为婚,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和母亲没结婚之前不认识,父亲的父母和母亲的父母也不认识,两家的距离和丁香花和铁子家距离一样。父母之间不认识,不影响他们之间结合,姥姥有过三次嫁闺女的经历,她要为小女儿找一家人口少的,最好是没有父母的。那样不会做女红的母亲,就不会受婆婆的气。这桩婚姻,具有戏剧性。父亲的二大爷和母亲的叔叔在酒桌上喝酒,两个人喝高了,就结为儿女亲家……
   当初没有立文书,男子汉大丈夫吐个唾沫都是钉,岂有毁约之理。哪个叔伯能坑害了侄男侄女?姥姥没有派人到男方家做调查,父亲的二大爷就是调查对象。两家堪称门当户对。一样的大户人家,一样的当镇长的二大爷和叔叔。
   丁香花和铁子指腹为婚,是两个爷爷在一起喝酒喝高了,要立字据,如果同时生男孩儿,就结为兄弟;如果都是女孩儿就结为姊妹;如果一男一女结为夫妻。不管丑俊,不管是否呆傻有残疾,都要遵守誓约。
   母亲和父亲结婚,办的是传统的婚礼,一身中国红,头戴盖头,八台大轿抬到父亲家,父亲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姥姥是知道的,她仅仅知道这一点。就同意了她的小叔子——母亲的叔叔点的鸳鸯谱,因为事先姥姥有话:老丫头,不能重蹈三个姐姐的覆辙,在婆家受气了。
   母亲在家里是老丫头,被年迈的父母娇惯,不会女红,不会绣花儿,更不会写字。在姥姥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男孩子读书,女孩子绣花儿。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是姥姥的口头禅!
   母亲在家娇生惯养十七岁,(东北人喜欢说虚岁,而不是周岁。)嫁到父亲家,父亲七岁失去母亲,十六岁失去父亲,大他五岁的姐姐已经出嫁。什么叫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是说父亲的近况,这些姥姥不知道。家里有房子,有地,还有马车黄牛,却没有一分钱。十七岁的父亲只知道读书,从来没有干过农活,人长得也瘦小枯干,结婚那年还没有母亲高。
   母亲长得漂亮,方圆几十里出了名,姥姥家盛产美女,父亲活着的时候,指着一张旧中国的明星照片,告诉我:你大姨比她漂亮。
   父亲说那话的时候,母亲已经去世,他没有讨好母亲的意思,而是告诉母亲家里几个姐妹都漂亮。母亲在姐妹中个子最矮,她身高一米六四,三个姨妈身高在一米七零左右,所以,我给丁香花的身高定在一米七。
   父亲家,女孩儿长得漂亮,男孩儿个个风流倜傥,所以姥姥看见过父亲的二大爷,她心里的女婿形象一定是一个文弱的书生,不会给母亲气受的读书人。
   母亲结婚三天回门,姥姥终于见到自己的小女婿了,见到第一眼,她眼前冒金星,强忍着招待他们小夫妻,父母离开后,姥姥一病半年。
   小说《丁香花》里,写出丁香花爷爷看见铁子,一口血吐将出来,人昏迷不醒,丁香花爷爷的原型,就是我姥姥当时见到父亲的心情。
   父亲一生清瘦,十七岁那年更瘦,不像他的父辈膀大腰圆,也不像他叔伯兄弟那样身高在一米八开外,还没有母亲高。三天回门,捧着一本书看,他的两只眼睛长着针眼,像两个烂桃,本来眼睛就小,现在只剩一条缝,没长开的父亲站在如花似玉的母亲身旁,好像除了会读书一无是处。他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蓝,家里有地不会种,家有马车不会赶,从来没有放过牛,他因为爷爷病重没有去哈尔滨读书,爷爷去世后,还是孩子的父亲就被爷爷的二哥父亲的二大爷圈拢结婚。
   姥姥看着这样的父亲,感觉把女儿推进火坑,还不如那三个姐姐找的夫君。她大病一场,母亲一点都不知道。姥姥原打算,给母亲找个人口清的人家,没想到找个只有一个人的女婿。倒是省去了受婆婆气,受大姑子小姑子的欺负。没想到,母亲过门后,成了男劳力,种地养鸡养鸭,还要持家,家庭的重担她一个人担起,比三个姐姐还累。
   大姨妈,是丁香花的原型之一,她的特点是擅长女红,心灵手巧,四个姐妹中长得最漂亮,也是长得最高的那个,好像身高在一米七零以上。丁香花跟着家族媳妇儿学女红,大姨妈也是家族媳妇儿教会女红的,她的活计一般人赶不上很出名,比姥姥的女红还好,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父亲的二大爷也没看过母亲,但看过大姨妈。他信俗语,东北有俗语:做衣裳看扣笢,说媳妇儿看大姨儿。大姨人长得漂亮,活计好,妹妹一定不差。
   所以古语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像和实际相距甚远,按着现在时髦的词是想像丰满,现实骨感。
   大姨妈,就是母亲的大姐,母亲三岁的时候她出嫁,嫁给门当户对的邻村人。大姨妈婆家有房子有地还开粉坊,他们家娶了三个儿媳妇,大姨妈是小儿媳儿。
   丁香花的原型有大姨妈的影子,她嫁到铁子家,上面有两个大伯嫂,妯娌三轮班做饭。
   大姨妈嫁到婆家,结婚三天,开始和两个嫂子轮流做饭。她婆婆有病吃小锅,要单独给婆婆做饭。一家十几口人的饭菜要做的应时应晌,还有给粉坊里的伙计做饭。
   大姨妈的女红好,轮空做饭的时候,她要为家里人做衣裳。俗语说得好,能者多劳。大姨妈因为会女红在婆家没少挨累,虽然公公婆婆另眼看待,但每次回娘家,一进大门就开始流眼泪。
   大姨妈的例子,在那放着,到了母亲该学女红的时候,母亲说:不爱绣花儿,不爱坐在炕上做针线。
   母亲到了裹脚的年龄,母亲哭喊,姥姥心软。母亲一双大脚,结婚后适合下地干农活。这些是姥姥没有想到的,她溺爱的小女儿要肩负一个家的重任,虽然那个家只有两个没有成人的孩子。
   结婚后,父亲不能读书了,去自己家开的学校当老师,他为了二斗粮当上了孩子王。成为家族中最没有出息的人。
   在楔子中写道,丁香花的爷爷的祖先,哥俩闯关头,在三海关失散,那是父亲三百年前的祖先,他的先祖是举人,先祖的弟弟是秀才,莱州府发大水,全家都遭了难,哥俩闯关东。那会儿闯关东,才叫闯,九死一生。
   父亲当上了孩子王,不知道一年到头赚多少?父亲没说过,母亲也没提过。只是知道地里的活,母亲做,而且也做不好。
   父亲感觉当孩子王没有前途,还是读书到外面闯世界,于是去长春读书,毕业后分到本溪,第二年母亲随着父亲进城,当初族人们劝母亲:不要跟着他走,会饿死的。
   可见父亲在族人面前的信誉度,他不会农活被认为是败家子,一个不能养家的小男人。
   父亲再次回老家,族人们闭了嘴,他身高一米七八,风流倜傥,而且工资很高,令人羡慕。他人长大了,嘴不能闲着,问几个叔伯嫂子:看饿死没有?
   父母刚从家里出来,确实没有钱,他们都没想过卖房子卖地,最后让族人们给卖了。
   母亲随父亲进了城,父亲学的是电,建变电所。有文化的父亲,遭遇没有文化的母亲,父亲每天干什么他不知道,父亲再读书是进的党校,母亲在工厂做了工人。
   父亲党校毕业搞肃反,母亲因为没有文化,没能进入档案馆。她没有丁香花幸运能在扫盲班读书,母亲坐在夜校睡大觉,她不知道安排她去档案馆,那是党的信任。她感觉坐在夜校读书,不如在工厂生产零部件来得痛快。
   所以,为了弥补母亲当初没能去档案馆工作的遗憾,我在构思中让丁香花进了档案馆,因为那是母亲终生的遗憾,虽然她不觉得那样算是自己与好工作擦肩而过,但父亲一直耿耿于怀,他总说,为什么不愿意读书,最后一个大字不识,在单位干体力活。
   小的时候大老粗吃香,伟人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那会儿妈妈觉得没有文化也没有不好的,可是,没有文化在生活处处受憋她深有体会。
   父亲一生没干过体力活,他与图纸打交道。母亲不会看图纸,但加工的零部件一丝不苟。父亲说她天生是干地下党的料,嘴严从来不像其他家庭妇女那样,张家长李家短,可惜了,没有文化,档案馆工作等她一年。最后与她无缘……
   大姨妈的故事,母亲知道很少。她和大姨妈也不是很熟悉,母亲三岁什么都不懂,大姨妈哭哭啼啼出了嫁。母亲还在和小侄女们玩家家打架的时候,二姐、三姐出嫁。她们家的生活,她一无所知。那年姥姥来家里,和母亲彻夜交谈,母亲才知道姐姐们在婆家的不容易,她不知道婆婆的厉害,更不知道伺候婆家人的难处。
   描写丁香花,还算笔下留情,没有描写那些撕心裂肺的场景。大姨妈每次回娘家,都是舅舅们用大爬犁把她接回来,否则指望婆家人发善心,让她回娘家,那是没门。
   大姨妈每次被接回,她婆婆都让带着针线活,带回来多少不知道,全家人除母亲之外,大家齐上阵忙一个月,等那些针线活忙完了,婆家的爬犁来了,接走哭得像泪人似的的大姨妈。姥姥只能暗自流泪,一个个闺女送进火坑,都是她相中的婆家。
   大姨妈回家,做完活,带着母亲玩嘎拉哈,大姨妈是歘嘎拉哈的高手,母亲家族里的大闺女小媳妇儿玩不过她,等母亲长大了,她玩不过母亲了。
   长篇小说《丁香花》第五十六章,描绘了玩嘎拉哈的全过程。那是凭着记忆描写母亲和邻居女孩儿坐在家里的炕上玩嘎拉哈,母亲的技艺精湛,没有谁能玩过她。
   那年我还小,就是大了也不会玩。我随了父亲,喜欢看书。妈妈和别人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已经在阅读小说《林海雪原》。
   铁子父母把房子都输了,原型是母亲的一个叔伯嫂子,她一夜未归,把家里的地输了,第二天早上回家吃饭,她不服输,吃完饭,再到赌桌,把房子输了。全家人被赶到荒郊野外,她老娘冻死在大雪中。
   这些素材,在心里酝酿了好几年,最少十年,去年年底才动笔。刚开始想写我的母亲,最后定格在丁香花。写母亲太真实,写丁香花可以随意构思。
   大框架构思好了之后,准备写二十万字至三十万字,和文友交流,他说跨度那么大没有五十万字展不开,细想也是那么回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写到二十一世纪第十三个年头,没有五十万真的展不开。写的时候驾驭不了了,如果写到丁香花九十多岁,没有一百万写不完。最后忍痛割爱只写她三段婚姻,第一次婚姻好写,指腹为婚,到了年龄,选个日子吹吹打打迎娶过门,虽然丁香花家对那个婚姻不是太满意,丁香花母亲不愿意女儿远嫁,但大势已去,她只好认命。

共 751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书评文章,非常具体清楚地介绍了六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丁香花》的写作情况,读完文章,我们了解了《丁香花》的人物、故事内容和写作构思过程。在对小说的这些内容的介绍中,给了读者以下好处:作者处处把小说的人物原型的命运和小说人物的命运对照着写,让我们明白了作品和素材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怎样把素材变成小说中最有表现力的材料;怎样让小说人物紧扣生活又必须高于生活。这篇书评文章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作者给我们做了非常漂亮的写作素材运用的示范。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101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3-11-01 12:53:54
  问候春雨阳光,编辑辛苦了。
  
   上茶!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