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像去年那场相遇

编辑推荐 像去年那场相遇


作者:林步山人 童生,968.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2发表时间:2013-11-03 12:35:09

昨夜又下着小雨,小雨它一点一点滴滴……听着窗外的雨声,想起了刀郎那略带沧桑而又忧郁的歌曲。一场暴雨之后,炎热的天气陡然凉了下来,好比看完一场惊心动魄的庭审大片,好比做爱到了高潮,接下来便是如夜的小雨,淅淅沥沥。初秋的雨夜,连虫子的鸣声也显得微弱,微弱得如呢喃的呢喃,而血管里的血,则在如期流淌着,尚没有冷却,将自然界本身应有的生息遮盖起来,犹如层层叠叠矗立着的高楼大厦,将原本真实的乡村承托成一种卑微,于是一些美好的事物竟成为梦境。在如此虚幻的世界里,想找到某种坚守,无疑是一种奢望,所以都竞相将灵魂浸泡在肉欲里,妄图寻回一点真实,然后沉沉睡去,睡去,抑或是梦去……
  
   一只细小的飞蝇,在办公室的桌前将轨迹飞成自己的路径,它像大自然一样,没有目的,但也许有规律。有目的的事件,总能找到若干的理由去支撑,就像要论证某个观点,不得不围绕这个观点而来搜集证据,在急于论证的时候,也许疏忽了对逻辑的演绎,也许漏掉了某个关键的证词,而仅仅为了达到目的。与当初的国有企业改制一样,其目的是好的,但因为监督制度的缺失,却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公开的庭审,彰显了法治的进步,但如果将法律当做手段,以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那么所引起的消极后果,不仅仅是法治的倒退,而是对法治精神的玷污和亵渎了。追求目的而忽略操作的路径和方法,是我们普通人常犯的错误,作为普通人能犯得起这样的错误,可作为国家,也许是一场灾难。就像雅格宾派一样,为法国人民的福祉而发动的革命,而革命却吞噬了自己的儿女。如果一个国家本身具备纠错机制,这样的灾难或许在可控范围之内,可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纠错机制,那么这样的灾难就会像地震引发的海啸一样叠加。而规律的事情,总是出现在很多事件之后,可我们却不断地以所谓的创新来消解对规律的认识,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经验并不是顶层设计,但如果为了纠正“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就弄个顶层设计,便是无视对规律的认识了。
  
   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到窗外的城市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区间,显得井然有序,错落有致,但绝对不是浑然天成。某些公理只能存在于某一个领域,好比城市的分区一样,如果思想或理念割裂,未必就会显得井然有序了,比如以某种手段消灭需要反对的东西,而结果却在践行反对的东西,好比一台机器,一半向左走,一半却向右走。或者以极左的方式来打倒极左;或者打倒了极左,自己却极左起来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和举棋不定,最终只会出现更大的社会撕裂。而这样的撕裂尽管在压力下不会发出任何声音,但犹如火一样在燃烧,因为矛盾并没有消除。
  
   轰轰烈烈的事件,不管是宫廷斗争,还是鸡毛蒜皮,不管是严肃的法律,还是死生大事,在权力的干预和受众的注视中不断地放大、变型,最后演变为一场又一场的闹剧。我们却在置身事外的轻松中,慢慢地忘却,而无法像美帝国主义一样,演绎为某种坚守,以上升为一种国家的信念。这既是华夏民族得意苟活的技巧,也是这个民族趴下去的缘由了。至此,我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眼泪,因为我对这片土爱得深沉。”
  
  
   雨,仍然在下着,就像生活需要继续一样,很多不能言说的压抑,在初秋的夜里,犹如刀郎的歌,显得有点诡异:昨夜又下着小雨,小雨它一点一点滴滴,一点一滴它飘来飘去,像去年那场相遇……相遇的不只是爱情,还有历史。
  
   注:该文发到烟雨红尘,即遭遇退稿处理,退稿理由竟然是“用词有些不雅,部分内容略显灰暗”。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现将写文时的部分所思所想解读如下:
   1、文中“好比看完一场惊心动魄的庭审大片。”——我想,仅此一句,会让很多人想起今年的诸多审判吧。而“高潮”之后的“小雨”,如果在不误读的情况下,应该会想到“庭审”事件的平服,并没有延续追问,以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的坚守。后文至少有三处对此事件进行了分析和质疑。
   2、文中“而血管里的血,则在如期流淌着,尚没有冷却,将自然界本身应有的生息遮盖起来。”——意指人们容易自我,从而忽视自然界本身。
   3、文中“犹如层层叠叠矗立着的高楼大厦,将原本真实的乡村承托成一种卑微。”——想到了周易《系辞》说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我们这个民族因高高在上而缺少的平等意识。
   4、文中“在如此虚幻的世界里,想找到某种坚守,无疑是一种奢望,所以都竞相将灵魂浸泡在肉欲里,妄图寻回一点真实”——意指某些官员在权、钱、名等欲望的困扰下,迷失了自己,深陷肉欲。整个社会声色犬马,呈现一派虚幻的肉欲图景,从新闻中不难窥见。
   5、文中“沉沉睡去,睡去,抑或是梦去……”——如果有人看过《哈姆雷特》,读到该句时,应该会想到有段对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忍受这世间的千百种箭伤枪挑……死去,还是睡去,睡去,也许还是梦去……”
   6、文章第二段至第四段说得很清楚,无需解读。文章最后一句,意指我们并不是直线发展,而是在历史的时空里兜圈子。

共 20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心情文字,也是一篇理性的思考文字,作者的心情和描写的雨景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把作者的心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文章从现实生活的见闻入笔,写作者的感受,写作者的思考,把作者的忧虑之情表现了出来,把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剖析结果写了出来。【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步山人        2014-04-17 20:56:52
  感谢春雨阳光编辑的点评,辛苦了!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