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聚也依依 散也依依(散文)

精品 【雅韵】聚也依依 散也依依(散文)


作者:刘筱慧 童生,82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59发表时间:2013-11-06 12:11:36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平方公里,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然而,台湾虽然是祖国的宝岛,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无数个家庭,被那一道海峡给拦腰截断,夫妻相离,母子痛别。正如余光中先生在诗中哀叹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就这样,海峡两岸只能隔海相望,却不能随意走动、来往。自两岸开通以来,我一直向往,犹如一片翡翠雕成的晶莹剔透的玉叶,漂浮在苍茫的东海之上,美丽而富饶的台湾。为了这个情结,在天高云淡,天空荡着淡淡的香气,清风徐来,教人气爽心怡的这个金秋,10月10日,我和我高中的四个同学一同参加了台湾环岛游。6天的旅行,不仅领略了美丽的海岛风光,体味了多彩的风土人情,也留下了许多的美丽回味和遐想。
   台北故宫——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台北故宫藏品琳琅满目。据导游介绍,宫内共有藏品60余万件,展品有书法、古画、碑帖、陶瓷、青铜器、玉器、雕刻、文房用具等14大类,这些藏品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北京故宫,还有一些是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旧藏之精华,1949年 ,蒋介石把它们带到了台湾。在台北故宫,每个游客必看的文物是八件号称镇馆之宝的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雕刻橄榄核桃舟、珊瑚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散盘、宗周钟、象牙套球。等等。而于我,印象最深的是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毛公鼎:据说,毛公鼎是据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在中国,有两件青铜器堪称青铜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另一件就是铭文最多的这件毛公鼎。据说毛公鼎的铭文是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由于毛公鼎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有无价之宝、价值无双之称。
   通过对毛公鼎的参观,我了解了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洋洋洒洒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做此鼎的史实故事。鼎铭字迹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笔力遒劲,全篇一气呵成。毛公鼎的每一行与每一字,在一个弧形的天地中弯斜的体势衔接,那线条的极为严整、丝毫不苟,字形排列,在上古时代金文从总体上说相对粗质而言,毛公鼎的这种字形弯斜排列,彰显出了线条的圆润而质实,凝练,使每一字因此而极为稳定的中心;线条构合之际,在瘦劲之外又多出几份厚重的美。
   翠玉白菜:当我在故宫的镇宫之宝翠玉白菜前停步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件雕刻品。我看到了由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雕刻而成,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上面还爬着两只红色的蝈蝈的翠玉白菜。这棵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滋润新鲜,感觉用手指一掐就能掐出水来,那嫩白的菜梗,翠绿的叶子,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粗看还是细看,都像真的一样。特别是白菜叶片上的蝗虫与螽斯的每一根触角都清晰可见,由此可见,翠玉白菜的每一处都彰显出其制作者的精湛技艺。据说,此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
   通过对翠玉白菜的参观,我了解了翠玉白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嫁妆,有着一个凄美的故事,也有着对古代妇女的良好祝愿。我看到了那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等三者搭配的和谐,遂成就出了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肉形石:这块石头,肉形石栩栩如生,特别是那肉皮上的皮毛,若不是之前知道它是一块石头,还真的以为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红烧肉。然而,它真的只是一块石头,其色泽纹理都是天然形成的。
   这次台北故宫的游览,遗憾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不能带相机,不能背双肩包,不能带水进入,到了馆藏大厅,我们每人只能带上一个接收器,导游则带一个发射器,如此的给我们做介绍。于是,我没有留下一张关于台北故宫的文物照片。不过,还是感觉到了,原以为台湾小小的故宫不足为奇,这次身临其境才发现,虽然故宫不大,但是历史却很深厚,小小的台北故宫,尽管展厅小小的,展品也是小小的,然而无论是字画,还是雕刻,都是雕工细致,精美绝伦,彰显出了其高超的水平及精湛的工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禁让人有惊天地、动鬼神的感慨。通过那些文物的雕工娴熟,工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也彰显出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中山北路五段和福林路交界,周围福山山系环抱,早期为蒋介石与宋美龄在台湾26年的寓所,分为山区和平地。这里有精致的庭园造景设计,虫鸣鸟叫,这里景色秀丽,是休闲游憩的绝佳场所。目前士林官邸已成为台北市一座最美丽的生态公园。据说,对于诸多台湾人来说,这是一处鸟语花香环境清幽的美丽优雅花园,这里也是一个充满了“皇室”神秘色彩的地方。因此凡是来台北观光,都有这个旅游行程,我想之所以有这个行程,就是想让人们感受一下这不一样的花园景观和风景吧!
   进到士林官邸,首先印入我眼眸的是,入口的的林荫道上,路灯柱上挂有很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身穿婚纱的宋美龄和西装革履的蒋介石含笑相依,这是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的世纪婚礼上的照片。据说那场“世纪婚礼”震惊了当时的旧中国,也使整个世界为之侧目,历史学家们把这一婚姻形容为权力与财富的结合,象征着旧中国从此进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统治的时期。还有,在官邸入口处的车库里摆设着一部豪华的凯地拉克轿车,它是宋美龄的专用座车,这是我在士林官邸游览中看到的唯一一件与蒋宋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件。
   然后印入我眼眸,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美轮美奂,奇丽无比的大花园。花园由外而内共分为内花园、外花园。内花园为中西合称庭园,假山奇石造景等。外花园中有温室盆栽区及玫瑰园,据说这里是按宋美龄的意愿布局而建的,也是她最喜爱的花园。沿着园中幽径向前,几座长方形的白色拱门木架立于幽径之上,简洁明快。一只只白色的方形木架立于园中,每一边上均嵌有棱形图案,爬满了绿叶繁茂的藤本玫瑰,白色中依着绿意,甚是吸引眼球,一种清爽悦然的感觉油然在心际而生。坐在园中摆放的桌椅休憩,欣赏满目的各色玫瑰,闻着玫瑰散发的沁人心脾的馨香,既心情得以放松,又有一种悠闲自在的逸情在涌动,真的好惬意。
   士林官邸内还蕴涵着中西合并的庭园建筑风格特色。有一栋两层楼的别墅,西式的建筑风格,静静地依在青山苍翠中。有西式庭院和中式庭园,那西式庭院里的苗圃、花艺、雕塑、水池都洋溢着浓浓的西方风情;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院造景,则令人仿佛置身仿佛置人于江南的风情之中,那样亲和,那样富于山水情致,给人一番中国传统庭院之美。
   只是,从情感上来说,我想,此刻看着眼前的什么花,什么车,什么别墅,什么中西合并的庭园建筑风格等等一番凄美的景象,想想当时在世时的风光,不知九泉之下的蒋宋有何感想?不过,虽然士林官邸已物是人非,但它能作为一种历史陈迹,为众多游人所青睐,将在游人的脚步声中继续绽放它的光彩,想必蒋宋也该颔首微笑了。
   总之,通过游览士林官邸,我感觉,士林官邸,其实就是一个有树有花的美丽大花园,其中的士林园艺所、园艺展览馆、欧式花园、中式庭园、兰亭与喷泉、生态园区、木栈道音乐台,及做礼拜的凯歌堂,以及外花园有温室盆栽和玫瑰园,内花园为中西合称庭园,假山奇石造景等,它的精巧布局,它的生态理念,它的悠逸情致,都令人流连忘返,给人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位在台北市中。穿过自由广场,走到头,就到了“中正纪念堂”。纪念堂大厅正中,是蒋介石的坐像。大厅的两边有卫兵站岗。纪念堂面对中山南路上的大中至正牌楼,高30公尺、宽80公尺,距纪念堂中心线470公尺,由此远望纪念堂,气势雄伟。
   据导游介绍,蒋中正于1975年4月5日逝世后,行政院于当年6月即决定兴建中正纪念堂以兹纪念,1976年10月31日破土、1977年11月动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并于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4月5日起对外开放参观。当时陈水扁将“中正纪念堂”也改成了“台湾民主纪念馆”,马英九上来后,又改回“中正纪念堂。 全区包括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公园、牌楼、围捕、瞻仰大道、两侧为剧院及音乐厅,全是中国宫殿式之建筑富丽堂皇之美,更显示浓烈的文艺气息。由于占地广阔、建筑美丽,不论白天或晚上,中正纪念堂已渐渐成为台北市民丰富心灵,艺术文休闲活动的重要去处,更是国内外旅客的必访之地。
  
   国父纪念馆
   台北国父纪念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我们沿着宏伟壮观,楼外花草遍地的大楼,拾级而上,进入一楼大厅,中山先生的铜像端放正中。据说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巍峨庄严的建筑本体,粗犷刚强,朴素中又不失应有的细致,所以国父纪念馆外观宏伟、高雄、简洁、明爽。馆外四周丛林、花草、广场围绕,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这样突显建筑物和环境的对比,引人注目,给人第一个感觉是宏伟,很有气势。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据说国父纪念馆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也是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
   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庄严和豪华,建筑古朴典雅,环境宽松和谐,可以随便摄影拍照。去中正纪念堂和国父纪念馆,必不可少的是看卫兵交接仪式表演。据说,卫兵都是精挑细选的官兵,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当选。这天,我们也有幸看到了卫兵交接仪式表演,卫兵交接时,大厅里肃穆庄严,但见孙中山雕塑两旁的卫兵,着一身白色的军服,手握钢枪,神情严肃,目不转睛,纹丝不动,俨然是两尊雕塑;换岗仪式步伐整齐、落地有声,动作潇洒帅气,令人目不暇接。交接的卫兵出现后,随着枪械、口令和皮靴咚咚落地的几声“炮响”,经过一系列的庄重、飒爽英姿的动作,长达十五分钟的卫兵交接结束了。卫兵的退场也是那样的一展雄风。我想,那些卫兵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不仅要刻苦训炼,也需要一种精神和毅力吧,于是,一种对军人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台北101摩天大楼
   站在国父纪念馆前,可以看到台湾标志性的建筑——台北101摩天大楼。站在大楼的对面,导游问我们,谁能看出这个大楼总共分为几截,我们都觉得很奇怪,一幢楼怎么可能分一截一截呢?我们只看到大楼越往上越窄。导游告诉我们,101大楼高508米,大楼是由很多段组成的,每8层作为一单位。取其8为“发”的好兆头,外形看似向上长高的竹子或盛开的花朵,象征步步高升。101主楼分为地下5层,地上96层,1至5层为购物商场。台北101,我们没有能够登顶。在外观上看,整幢大楼呈宝塔状和竹笋生长的态势。听人说,类似的建筑,在上海也有不少,只是,在海风海啸地震常常光顾的台湾,建高楼似乎不太适宜,因此,相对于内地,台湾的高楼密集度要少得多。因此台北101摩天大楼才成为了台湾标志性的建筑。
   台北101摩天大楼,世界第二大楼,像一把锋利的剑刺向大地,威震四方。
  
   太鲁阁国家公园
   据说,太鲁阁国家公园以高山和峡谷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横公路太鲁阁到天祥的立雾溪河谷,两岸皆由大理石岩层构成,所以有大理石峡谷的称谓。到太鲁阁峡谷来,可以抬头看山,低头看谷,山上是庄严的石头,谷底是活泼的溪流。果然,当我们到达太鲁阁国家公园时,但见大块小块的岩石,横着竖着,或稀或密地布满山谷,阻挡着溪水,而小溪却好像是匆匆忙忙不屈不挠地奋勇向前,冲撞着巨大的岩石,激起白色浪花,涌过去,向前奔。感觉小溪流总是同大大小小的卵石显得十分亲近,温柔地拥抱着、裹挟着、搀着小石头的手一同向前奔。小溪一会儿温柔、一会儿热烈、一会儿变得柔弱如丝,一会儿又汹涌澎湃,而溪水的宝蓝色,镶嵌在灰黑色的高峻山岩中,好一派雄伟壮丽的怡人景观。关于太鲁阁国家公园,这里有个《长春祠史话》,叙述了修这条中横公路工程的艰巨艰辛。说当时参加筑路的为大陆来的一万多退伍老兵。在高耸险峻大山里修路,没有精密先进的工程设备,开路工人,只能用绳索吊在直立的悬崖,硬是用铁锤和炸药,在悬崖峭壁上,在坚硬的大理石岩层之间,建成了这条公路。艰难的作业经常发生意外事故,说因为修这条公路,有212人因公殉难,有702人受伤。后来,为了纪念这些披荆斩棘、流血流汗、默默付出宝贵生命的筑路英雄们,于民国47年6月建祠奉祀,以表达台湾人民对那些曾经为公路建设奉献生命的筑路工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作为凝聚这些斑斑血汗的精神象征。长春祠也成为太鲁阁国家公园内具历史意义和人文特色的游点。太鲁阁国家公园之行,我不只是感动在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中,让我更加感动的是,当行驶在这条蜿蜒的山路上时,同时想到了修路的艰难和修路人的英勇顽强,深深地被那些筑路英雄们感动了,他们真的值得敬佩和纪念。

共 1046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美丽的宝岛台湾,处处都呈现出一片优雅恬静的景象,袖珍的小岛,人文景观处处别有一番风韵。作者用优美娴熟的文笔,将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人文历史、地理环境一一娓娓道来,叙说中不乏优美的词汇加以点缀,议论中又包含着浓浓的情思和无限的感慨。中正纪念堂是为蒋介石特意建造的,国父纪念馆是今人缅怀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最好的处所, 台北101摩天大楼,世界第二大楼,像一把锋利的剑刺向大地,威震四方。 太鲁阁国家公园《长春祠史话》将它 的由来记述的详尽细致。打狗英国领事馆年代最为久远,号称是全台湾第一栋洋楼,也是清朝在台湾向西方国家开放的第一个领事馆。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阿里山》激发了人们无边的想象空间,垦丁看海,一幅缱绻的海边观海的盛景之处,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丽的高山湖泊。邵族,一个仅有着283人的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民族,其文化非常独特,堪比国宝大熊猫。作者金秋时节一路浏览观光一路歌,让读者在且歌且行中领略宝岛无限炫美的自然风光,同时心里也滋生出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的挥之不去的绵绵情愫和耿耿眷念之情。感谢赐稿雅韵文学!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期望拜读更多精彩!【编辑:幽兰萦梦】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107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幽兰萦梦        2013-11-06 12:16:33
  跟着妹妹缱绻的笔墨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宝岛台湾旖旎的风光,真的很幸福!莜慧妹妹金秋时节在宝岛台湾一路浏览观光一路歌,让读者在且歌且行中领略宝岛无限炫美的自然风光,同时心里也滋生出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的挥之不去的绵绵情愫和耿耿眷念之情。拜赏优美的游记!问好!遥祝妹妹写作愉快!
人品若山崇俊杰 情怀如水共清幽
回复1 楼        文友:刘筱慧        2013-11-07 11:51:52
  谢谢姐姐辛苦编辑!姐姐的按语把我的“流水”文字归纳得天衣无缝,给我的文字蓬荜生辉了!再次谢谢姐姐了,祝福姐姐写作愉快,冬日安康!
2 楼        文友:树阴凉儿        2013-11-06 22:38:44
  跟随妹妹文笔免费台湾一行,领略了宝岛旖旎的风光。欣赏精彩游记,祝妹妹写作快乐!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回复2 楼        文友:刘筱慧        2013-11-07 11:53:18
  谢谢姐姐雅赏留言,祝福姐姐写作愉快,冬日安康!
3 楼        文友:潮仙        2013-11-07 07:10:37
  听不清的是每次离别后的祈祷,魂也依依,梦也依依;也曾问流水的消息,也曾问白云的去处,问不清,问不清的是人生何时才可永聚,见也依依,别也依依!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刘筱慧        2013-11-07 11:54:24
  谢谢老师雅赏留墨,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冬日安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