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征文】光阴的故事(散文)

精品 【天涯征文】光阴的故事(散文) ——童年记忆


作者:孙厚举 举人,424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6发表时间:2013-11-07 16:47:45
摘要: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童年时的生活,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留下一串串美好的故事……

【天涯征文】光阴的故事(散文)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遥远的路程远去的笑声依旧留在我的记忆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童年时的生活,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留下一串串美好的故事……
  
   ——写在前面
  
   (一)欢乐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留在我记忆中的农村,荒凉偏僻,贫穷落后,孤陋寡闻,几乎与外界隔绝,更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过,那时乡下的孩子自有乡下孩子的乐趣。只记得捉迷藏、丢手绢、沾羊羔是孩子们经常做的游戏;跳绳、踢键子、拍皮球是最好的体育活动;听故事、猜谜语、唱童谣是难得的娱乐。我爱听爷爷讲故事,什么《狼和山羊的故事》,《灶王爷的传说》,还有《白玉楼》、公主抛彩球求亲的故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至今仍记忆犹新。
   农村是个美丽的世界,一年四季都好玩。春天,大地苏复,万物生长,莺歌燕舞,百花盛开。表姐常带着我到田野里挖野菜,我还爬上高高的杨树摸鸟蛋;我喜养麻雀,表姐爱喂小鸡,我俩常牵着山羊在路边、荒坡吃草;表姐帮娘种菜园,我在田间帮助父亲点种、浇水、施肥,学一点种田的知识,把欢乐寓于劳动之中。
   夏天,阳光灿烂,绿树成荫,是蝉的黄金季节,也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日子。那时在高高的白杨、粗矮的柳树上到处是蝉,蝉鸣震耳欲聋,吵得我心烦,中午休息也不得安宁。据说蝉从幼虫到成虫,要在黑暗的地穴中苦熬四年,才能爬出泥土,穿上漂亮的衣裳变成蝉,才能长出与飞鸟比翼的翅膀,才能享受4个星期的阳光,在阳光下尽情地歌唱,歌唱光明。
   那时我哪里知道这些知识,只觉得好玩,发疯似地到处摸知了猴。每当雷雨过后,一到傍晚,湿润的土地上有许多薄薄的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周围没有沙土,这样的小孔里是知了猴的洞穴。我用手指一抠,就能摸到一个肥重的知了猴。有时借着月光,在地上或树上仔细寻找爬出洞穴的知了猴,一个晚上,我和表姐就能摸到一大腕知了猴。表姐把知了猴洗净,装入罐中撒上盐,第二天娘用油炸或锅煎,香喷喷的知了猴是一顿美餐,非常解馋。白天,我和表姐还到处收集蝉蜕,娘说它是珍贵的中药材。
   秋天,金黄色的原野,一片丰收景象,这是农村孩子们的天下。这时,我就和表姐去地里拔草、拾柴。渴了随便到谁家瓜地里要个瓜吃。饿了就地取材,在地上挖个土坑烤红薯,或用湿润的土块垒个土窑,用火烧红,然后将土块捣碎立即放入花生、毛豆角与滚烫的土块混合,再用湿土培上。不到半个小时,花生、毛豆就烫熟了,香喷喷的花生、毛豆真是大饱口福。
   冬天,北风呼啸,雪花飘飘,我和表姐不怕冷,跑出家门,和村里的孩子们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啊!欢乐的童年,幸福的童年,令我陶醉,回味无穷。
  
   (二)喜过大年
  
   一、送灶神
  
   进入农历腊月,农村习俗,“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盼”,从此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我三哥告诉我,进入腊月,连草棒都有灵气,每天捡一段草棒放在瓶子里,除夕夜倒出来,草棒会乱跳。可惜我没有验证过。
   最令我难忘的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春节前,父亲从集上请来灶神爷,上面是皇历头,标有二十四节气和农历的大、小月份,下面是身穿花花绿绿的灶王爷和大、小灶奶奶及童男、童女的画像,先把灶王爷贴在厨房灶旁,到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上天。
   那天早晨,父亲将灶神画的下部撕下,用火点着,口里念道:“灶王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父亲告诉我说,这天灶王爷上天,他把这家人的疾苦、好事、环事一股脑儿地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怕他在天上说自己的坏话,所以对他即敬仰又畏惧。
   送走了灶王爷,我缠着爷爷给我讲灶王爷的故事。爷爷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灶王爷也是普通百姓。灶王奶奶性情温顺,吃斋念佛,乐善好施。她勤俭节约,持家有方,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中的粮食大囤满、小囤流,金银财宝不计其数。遗憾的是灶王奶奶不能生育,灶王爷为传宗接代娶了个小老婆。谁知小老婆好吃懒做,尖酸刻薄,心肠狠毒。她非常妒忌大灶奶奶,在灶王爷面前经常拨弄是非,说大灶奶奶的坏话。久而久之,灶王爷听信小老婆的馋言,对大灶奶奶百般挑剔,终于有一天他将大灶奶奶赶出家门。
   灶奶奶含泪离开家园,来到一片荒山野地,她口中念念有词:“我的鸡跟我飞,我的狗跟我走。”于是家中的鸡狗随之而来。接着她又念道:“屋里粮食跟我走,金银财宝随我来。”从此灶奶奶在这里安家,重新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自从灶奶奶走后,灶王爷家里空空如也,鸡犬皆无,金银财宝不翼而飞。这时灶王爷和小灶奶奶欲哭无泪,欲诉无门,走投无路,只好出门乞讨。
   有一天,他们二人来到一座庄院,走到这家厨房前门,向一位贵夫人乞讨。这位贵夫人抬头一看,原来是灶王爷。
   灶王爷见了贵夫人,忙叩头施礼,口里叫道:“大娘、大娘行行好,给我们一点吃的吧!”
   贵夫人听了,怒道:“柳条子穿鱼你瞎双眼,见了贤妻喊大娘!”
   这时,灶王爷抬头仔细一看,站在他面前的原来是大灶奶奶。他羞愧难言,无地自容,一头栽到正在燃烧的灶门口烧死了。
   灶奶奶活到百岁,无疾而终。后来玉皇大帝封灶奶奶为神,念及灶王爷与灶奶奶是夫妻,也封灶王爷为神,任命他为“一家之主”。负责了解人间的善恶,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上天秉报每家的情况,作为玉皇大帝赏善罚恶的依据。灶王爷秉报时,实事求是,总是有什么说什么。
  
   二、写对联
  
   刚解放那几年,我盼过大年,一来放鞭炮热闹,二来有美味解馋,不过最令我高兴的还是写对联。
   自从我上了学,写对联的重担就落在我的肩上。记得第一次写对联,我裁好纸,磨好墨,拿起笔来写对联却没有词,急得我团团转。爷爷说:“我念你写。”他念道:“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写好后交给爷爷看,他捋着胡子笑吟吟地说:“对,好,好!”接着他又念道:“冬去也山明水秀,春来也杨柳发青”。
   我想了半天,就是“也”字不会写。“去也”、“来也”,有“山”、有“树”,一定是“野外”的“野”了,于是我写道:“冬去野山明水秀,春来野杨柳发青”。
   爷爷拿起对子一看,连连摇头说:“不对,不对”。哪里不对?他没说,一扭头就走了。
   大年初一,刘先生到我家拜年,他看了我写的对联,夸我字写得好。他又仔细一看,不觉笑了,他说:“也”字写错了,他“之乎者也”地解释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
   后来乡亲们知道我会写对联,每逢过年他们买来红纸交给我,让我给他们写对联。那时我没有“联谱”,就自编自写。对勤劳人家写“节约是美德,劳动最光荣”,“庆丰收五谷丰登,贺新年六畜兴旺”,对翻身农户写“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他们都夸我字写的好看,词也编得新鲜。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三、听大戏
  
   三十晚上,农村习俗“守夜”,一家老小围着小油灯,谈天说地拉家常,尽管困得磕头打盹,但谁也不肯睡觉。天刚蒙蒙亮,灰白的天空突然发出闪光,接着是一声爆响。过不了多久,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空中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放过鞭炮,接着烧香、上供、拜祖,再就是给爷爷、奶奶、爹妈长辈们拜年。吃罢饺子放下碗,还得忙着挨家挨户拜年。这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本村拜完年后还得成群结队去外村拜年,一连4、5天,天天在拜年。拜年不仅是习俗,也是人们相互问候、联络感情的纽带。
   过大年最令我开心的是正月初七唱大戏。这一天,村里的戏迷们早早地在村头场院将牛车立起,上面铺上寨门、木板,3面围上苇箔,搭成一个简易的戏台。不到天黑,戏台前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周围的高岗上,树杈上也有孩子站着。卖糖葫芦、山药豆的小贩在人群中穿梭。一个个小吃摊上,摆满花生、瓜子、凉皮、包子、油条、狗肉,真是名目繁多,应有尽有。摊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引来不少孩子大饱口福和眼福。
   天黑下来了,戏台上两盏汽灯贼亮贼亮的,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一阵嗵嗵锵锵的锣鼓声过后,大幕拉开,只见戏台上一个小丑蹑手蹑脚、鬼鬼祟祟地登场。他悄悄地来到一个布幔门前,口中叫道“铮铮铮,喳喳喳,老婆娘子开门吧!”
   只听从里面传来一个娇滴滴的女人的声音,问道:“你是谁呀?”
   小丑道:“我是张三郞。”
   于是布门掀开,小丑与小旦对唱。不一会小丑下台,一个戴着长长黑胡子的小生上台。不知因为何事,小生与小旦争吵起来,小生怒杀小旦,然后扬长而去,于是场下一阵骚乱,接着又大声叫好。不一会,小旦变得狰狞吓人,面色煞白,披头散发,满戏台乱跑,还不停地大叫:“宋三郞,还我命来!宋三郞,还我命来!”看到这里,我赶紧捂上眼。后来爷爷告诉我,这出戏叫“阎婆惜大喊魂”。
   接着演《铡美案》。黑头一出场,台下就叫好,黑头一亮嗓,台下一片喝彩声。这时,台上台下,喊声、掌声、叫声、锣鼓声混和在一起。看戏的个个摩拳擦掌,异常激动,直至秦香莲带着两个孩子上场,戏台下才慢慢地静下来。不久,大戏进入高潮,黑头上场,念白道:“铜锣开道人呐喊,谁人不知包青天。我身边随带着张龙、赵虎、王朝和马汉,三口铜铡神鬼寒。”
   王朝、马汉随即抬铜铡上台,黑头怒目圆睁,手起铡落,一个白面书生身首分离。这时锣鼓声停了,有人痛骂陈世美,有人嘻嘻哈哈。散戏后,大家带着满足的心情,各自回家睡觉。
   解放后,集镇上盖起了露天戏院,周围有2米高的围墙,看戏买票,自此我再也没有看过露天大戏。直到1967年,我们教研室的几位戏迷,排了一夜队买了几张样板戏的戏票,我在首都剧院看了一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真真切切地又过了一把大戏瘾。
  
   四、闹元宵
  
   解放前,农村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艰苦,文化活动贫乏,但元宵节却是我最欢乐的节日。白天,男女老少聚集在场院上,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唱大戏。晚上,各家各户门前挂着纸糊的灯笼,屋里屋外,门前、灶旁、鸡窝,到处都点上蜡烛、面灯,满院一片通明。那时,妇女、儿童提着灯笼,端着面灯,从家里出来,走到大街里。大家一面嬉笑,一面用眼在对方的面灯上照一照,据说可以明目,并且一年之内不会害眼疾。
   最吸引人的是“土法放花”:一根木杆的上端系一根铁链,铁链另一头扎有铁笼,笼内装有木炭、自制的火药和碎铁片。点火后,一个壮小伙子手持木杆不停地摇动,铁笼急速作圆周运动,渐渐地铁笼被烧得通红。这时火花四溅,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而小伙子摇动得更加卖力。夜深了,大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自从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和工作,再也没有过过这样热闹的元宵节了,童年的元宵节一直在我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三)小学轶事
  
   一、上学
  
   1944年,日本鬼子和汉奸队,常窜到乡下抢掠百姓财物,闹得人心惶惶。老百姓盼望微山湖飞虎队开过来打跑日伪军。不久,我们这里开过来一队新四军,成立抗日联合政府,组织农协会、妇救会、姊妹团、儿童团,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那年我7岁,参加了儿童团。那时我头戴白兰相间6块瓦军帽,身穿家织粗布白衬衫,腰束暗红色皮带,肩扛红樱枪,站岗放哨,抓特务,斗汉奸,好不威风。
   儿童团、姊妹团成天站岗放哨,开会唱歌。村长刘庆和与农会商量,应该教孩子们念书识字。那时村里没有学校,他就张罗着把地主家的房子腾出来当教室,由他儿子刘昭昭当先生,办起了村里的第一所“小学”。
   这时父亲对母亲说:“咱家几辈子没有个识字人,把孩子送到学堂念书吧!”就这样,我8岁那年开始读书。
   上学那天,我穿着母亲赶制的新衣,背着表姐用碎花布缝制的书包,跟着父亲来到学校。刘先生见了我,面相了一会儿,对父亲说:“二哥,咱村过去读书人不多,只出过一个秀才。我看这孩子聪明,要在过去,他准能考上举人。我看名字就叫孙厚举吧!”
   刘先生果然信任我,叫我当班长。自此以后,我一直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后来,我成了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也算应验了刘先生的预言,这是后话。
   记得第一堂课,刘先生教我们识字,黑板上写的是:“还我河山,把日本赶出中国去”。老师念,我们学,不一会就熟记在心,倒背如流了。后来又练习写毛笔字,自从我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逢春节,邻居都要我给他们写对联,这时我成了村里的小“秀才”,心里好不高兴!
  
   二、演讲比赛
  
   1946年,国民政府沛县第六区举行全区小学生演讲比赛。消息传来,全校师生欢欣鼓舞。班主任李先生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可是我不知道讲什么,心里有些胆怯。李先生鼓励我说:“不用怕,我给你写好演讲稿,你背熟后上讲台讲就是了。”于是我报了名。

共 70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光阴的故事》是一篇纯美的书写岁月流年里那些欢快光阴里的故事。读来如此清新唯美,令人感悟感动颇多。孙老师的笔力浑厚苍劲,且蕴含着清新隽永的咏叹调,实属上乘佳作。文章立意质朴高远,骨架突出,血肉丰满。读来让人如沐春风拂面,如闻清泉汩汩有声。笔者深情的回忆这许多年走过的时光,如一幅幅流动着乡情乡韵的屏风在读者面前渐次打开。有对童年生活游戏的缅怀,有对家乡四季的赞美;有对民风民俗的详尽描绘,有对幸福日子的赞颂;记写小学时的入学,参加演讲比赛;还写了46年升国旗,到49年真正的中华国旗升起来,到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升旗……这显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是多么光荣啊!老师的文字将个人的生活变化放在祖国日益强盛的大环境中,让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令读者钦慕不已!非常欣赏孙老师佳作,倾情推荐加精阅读共赏!【友情编辑:馨语馨愿】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110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13-11-07 17:23:37
  呵呵,孙老师原来从小就文采不凡呢,会写对联真棒!问候孙老师!这几天我有翻看了以前的文章,想起那次我的文章被查封的时候,是您为我出主意并帮助我走出郁闷,在现在想来还是感动。我有今天的成绩谢谢孙老师!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回复1 楼        文友:孙厚举        2013-11-08 06:15:26
  我们都是农村人,看到你和薇梦儿,倍感亲切,一见如故。如今看到你们的进步和成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们齐心合力为江山文学添光彩,为天涯振兴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祝生活幸福,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11-08 11:40:44
  农村是写不完的题材。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2 楼        文友:孙厚举        2013-11-08 14:50:56
  说得好,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问好,谢谢!
3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3-11-10 11:34:32
  祝贺老师作品再度加精……祝创作愉快,保重身体……
馨语馨愿
回复3 楼        文友:孙厚举        2013-11-10 14:58:19
  谢谢馨儿,文章加精的成绩,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作者与编辑同喜同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