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口蘑

编辑推荐 口蘑


作者: 布衣,30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49发表时间:2013-11-10 12:12:05

昨日几位老饕小聚。于天津风味的小馆,笔者偶然发现有天津名小吃嘎巴菜,欣然点了一客,谁知上来的嘎巴菜,芡卤灰白,好似浆糊,淡而乏味,一抹猩红的酱豆腐原汁,更是莫名其妙。也没有蒜泥辣油,和我在天津吃的嘎巴菜天然之别。天津的嘎巴菜就是一种早点,佐以煎饼果子最为正宗。嘎巴菜讲究用好汤,最不济也要猪骨鸡架,加酱油,五香粉勾芡,盛在大锅里温着,里面的嘎巴菜是小米和绿豆面和混合成浆,摊制而成,吃的时候,切成小块。放进笊篱在高汤里微微一煮,即刻入碗。加上勾好的芡,麻酱,辣椒油蒜泥香菜,淋上独流老醋,酸香绵远,热气腾腾的嘎巴菜就得了。天津的老人都知道,当年天津最有名的嘎巴菜是法租界的张家,就在法国教堂门口出摊,有位客人天天光顾,有一天这位突然昏厥在摊上,等把这位救醒才知道,他是口外做皮货生意的,到天津收款,遇到了骗子,把货款一次骗光,等明白了,人已经难觅其踪。身上亦无分文,张爷起了善心,凑了点路费,让这位客人回乡了,过了两年,突然有人送来四个大麻袋。打开一看全是口外上好的口蘑丁,当时一斤极品的口蘑丁在海货行要二十五到三十大洋,送货的人带话,原来昏厥的那位客人是口外大皮货商的少爷,那次家里为了让他历练历练,独自出门收款。想不到遇到骗子,险些客死他乡,这几袋子口蘑就是为了答谢救命之恩,至此张家的嘎巴菜开始用口蘑丁吊汤,吃了他们家的嘎巴菜除了醇腴适口之外总有股子鸡汤的沉香,别人家的如何能比呢。至此张家也就大发利市,不几年就高脊连云,成了那一带的富户。这里面除老板精心制业,我看口蘑有着大半的功劳呢。
   口蘑产自内蒙古:锡盟的东乌旗、西乌旗和阿巴嘎旗、呼伦贝尔市、通辽等草原地区,因为在张家口外所以称为口蘑。自古内蒙通辽等地就是蒙汉杂居,很多用语都是蒙语演变过来的,蘑菇就是蒙语“磨哥”的讹音。蒙古朋友习惯逐草而居,吃剩的残肴血脏就弃于草地。风吹日晒。雪雨冰霜,渐渐形成有机土,等到春草蒙新。再来几场连天雨,绿色的草原就白蘑乍现,菌伞呈盈了。这刚刚拱土而现的幼蘑。色泽洁白,香气溢远。行里人叫它口蘑丁,是口蘑的极品。最宜吊汤,无论您是荤素珍馐,还是燕鲍翅参,用它吊的汤调味都能增鲜至美,余餕悠长。要是时序接转,等菌伞有了纹理龟裂,颜色发褐,就成了下品之选,只能配荤伴腻,炒菜入肴了。
   当年张家口是内蒙与内地物资中转集散的关口。所有进出货物都要照章纳税,当时的口蘑一斤二三十大洋,百值取三,所以从口外回内地的人,总是要偷偷地带点口蘑进关,但是无论您带多少,怎么藏,总是能被税丁寻香而获,可见香气之浓郁悠远,到现在,张家口当地还有句笑话叫:“大偷骆驼,小偷羊,就是口蘑没处藏。”说的就是口蘑的香。
   要是您痰多咳喘,肺失宣降,食补最宜口蘑,口蘑能宣肺解表,益气安神。先外祖当年货殖西北。病染伤寒,病后体虚气弱,西藏的朋友知道后送给他一大包赛夏,实际就是西藏当地产的口蘑。每次用雏鸽炖汤,加入赛夏,不仅鲜儿无油。更是补元益气。对于先外祖的病后复原,真如灵丹妙药。据说老人家吃了七八只鸽子后就恢复大概了。
   现在北京金针菇、牛肝菌、草菇、香菇都是罗列分置,五方杂陈。也能见到所谓的口蘑,但是那些都是硕圆棕褐,只配凉吃热炒,想找点口蘑丁吊个汤,做个三鲜肉片卤吃面。却是难上加难了。

共 13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采用对比开篇,写了天津名小吃嘎巴菜,引出当年的天津张家的嘎巴菜,在内容上使文章知识更为丰富,更能开阔读者视野;在结构上,自然引出与张家小吃有关的口蘑,增加了口蘑的传奇色彩。然后,文章重点介绍了口蘑的产地,口蘑的食用和经济价值,还介绍了口蘑的药用价值。文章语言流畅,条理层次清晰,介绍清楚具体。【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禾        2013-11-10 15:56:57
  我的理解是,只要是蘑菇菌类,都富有极大的营养价值.
铁禾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