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秦腔·齐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秦腔·齐镇(散文)


作者:张谋 秀才,10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2发表时间:2013-11-11 15:59:08

【秦腔】
   秦腔,是特有的一种地域文化,和京剧,越剧,黄梅戏一样,都有着久远的历史传承,以及地方特色。秦腔,字面可以理解为秦人的声音,秦是陕西的简称,所谓三秦大地。腔就是腔调,腔道,但这仅仅只是字面上的,在这里,腔的理解可以引申为作风,习性,气节等等。秦腔在秦人的文化里,不是唱的,这与歌曲不同;也不是吟的,与繁文缛节的吟诗作对更是差之千里,秦腔是吼的,是秦人走路时身体里往外迸发的声响。是掉在地上,也会滚动的声响。
   秦腔对于秦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秦腔的唱腔是粗犷,豪放的,这也正是秦人的性格,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为人豪爽正直。秦腔吼的时候,正如旧时衙门里办案时衙役的吼声,动人心肺,代表着秦人的公正严明个性。
   秦人对于秦腔的热爱是几近疯狂的,秦腔在地方上俗称唱戏,只要一处搭戏台子,附近方圆百里立马会动作起来,在宽大的沥青路上,在乡野间的羊肠小道上,人群像长龙一样汹涌而至,有人搀老扶幼,有人拖儿带女,有提着靠背椅的,有端着小板凳的。有人踩着脚踏车,前面是儿女,后面是媳妇,一家人其乐融融,向着戏台子前进。也有村子开拖拉机的,整个车子上满满的都是人,有坐着的,有站起身的,有半蹲着的。能挤的都得挤上车,反正一个也不能少,这场面比起赶集市,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了戏台子边上,都挤着往前占,生怕看不到似的,往往离开戏还很早的时候,整个戏台子边上就己经围得水泄不通了,戏台子都是三面围起来的,只有一面向着来看戏的人群,人群成半圆状围起,并逐渐扩大,最前面一排坐着的都是很早到的,他们都是老戏迷,以老人为多,只要听到哪里有戏,顾不上其它,夹着板凳就赶将过去,他们抽着汗烟袋子,三两个围在一起,议论着今天的戏是哪个戏班的,都有几场,名字叫什么,几点开场等等。当然小孩子是管不住的,他们总是凑到最最前面,有的干脆就趴到了戏台边上,只把一颗袋凑到了戏台上,有的个子不够,还踮起脚,搭的戏台一般一米左右高,坐着的人群都是离开戏台底部的,起码两三米,这样才能保证视线不被戏台的高度遮住。
   人群中间一般坐着的都是中年人居多,从小受老人们,也就是老戏迷们,对秦腔热爱的熏陶,也成了忠实的戏迷,他们大都不急不燥,有的和媳妇在一起说着什么,有的则在照看着自己的孩子,也有的不停地看看表,看开场的时间到了没有。人群的最外一围,一般都是站着的小青年,他们对于秦腔谈不上热爱,但是出于一种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仰慕和尊敬,或者说对祖宗上留下来的东西的传承,还是围在了人群外围。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潜移默化,终究也会成为忠实的戏迷,继承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有一部分可能会遗弃,他们会走向歌舞厅,走向灯红酒绿。
   戏场人群的后面,一般会自发形成一个小集市,各种陕西风味小吃都有,面皮在哪都是少不了的,还有粽子,大锅烩面,哨子面,羊肉泡馍,卖瓜子花生的,卖糖葫芦的……反正热闹非凡,都赶上场子了。戏开场的时候,杂吵喧闹的人群会很自觉的安静下来,然后整个戏台上,还有周围都是秦腔的声音。唱到好处,人群中会有人大声叫好,会拍手称快,于是整个人群爆发出一阵阵的喝彩,如果有人没有唱出秦腔的味道,大家也不会往台上扔砖头,瓦片和烂菜叶子,只是有人会小声的嘀咕,这个没唱好,还不如我上去吼两声,其它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秦人保持了秦人应有的度量,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戏散场后,人群像潮水一样退去,有人评论着戏中的花旦唱得好,有人说那个丑角演得好,也有人因为看了一场戏而黯然伤神。生净旦丑,其实人生差不多就是一场戏,戏里戏外,一直以来,我们自己演得又是哪一出呢?
  
   【齐镇】
   齐镇是陕西关中腹地的一座边陲小镇。提到关中这个字眼,我就不得不先撇开齐镇多说几句,在南方的这些城市工作生活,经常会有人问起我是哪里人,我说是陕西的,一般这个时候,别人都会说,你们哪是不是每个人头上都绑个毛巾,住的是窑洞,我一听这话就急了,且不说新时代的窑洞是什么样子的,单听这话就知道对方对陕西的地域文化了解甚少,今天我就把这个事给说清楚,以免日后贻笑大方。陕西通常称三秦大地,这三秦通指三个地理坐标,分别为陕北,关中,陕南,上面提到的头上绑个毛巾,住窑洞代表的是陕北一带的地域文化,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三秦文化。在我的理解中,陕北以延安为中心,关中以西安为中心,陕南则以安康为中心。如果还不清楚就只有借助地图了,在我国的地图上,陕西的地图像一个跪着的秦俑,你可以这样理解,把人身分作三部分,头和双肩的位置就是陕北的地理位置,腹部当然是关中,双腿就是陕南。当然,这只是大致上的分法。闲话扯完了,言归正传,还是接着说齐镇吧,为什么要说这个齐镇呢,因为它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齐镇位于秦岭脚下,人们常说八百里秦川,可见秦岭是悠长的,久远的。齐镇这座小镇也和秦岭一样久远,并经久不衰。齐镇处在距县城大约8公里处,又身在眉县、太白、岐山三县交界处,所以说齐镇的地理位置有着一定的优越性。东与金渠相连,西与岐山安乐相畔。南与太白鹦鸽乡接壤,北与城关镇相通,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是西府一座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流通镇。
   在我的记忆里,齐镇是庄稼人必须去的地方,因为齐镇有两个地方能让庄稼人驻足,并与庄稼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是买卖牲口的市场,一个是“调粮”的市场。这个牲口场,处在齐镇的两条主街道其中一条出口的外侧,我们叫它南街,旁边就是一条主干公路,牲口场周边是用砖墙围起来的,我想这多半是因为怕有些牲口跳将起来,冲上路面或集市。这墙其实并不高,站在外面踮起脚就可以看到里面,牲口场只有一个门,开在街道和马路的交接处,顺着门进去,中间是空出来的一条一直通到底的路,两边划着线,有三米多宽,在入口处,先是一些比较小的家禽类,鸡啊,鸭啊,鹅啊,猫啊……所谓鸡鸭成群,大多都是三五个装在一个竹子编成的笼子里,一个个神情慌张,仰着头四处张望。这里面也有刚孵化出来的小鸡,一群一群的近百只装在一个箱子里,黄绒绒的一片,特别的可爱。稍微往里走一些,就是猪啊,狗啊,羊啊,体积大一些的家畜类。这个地方都有很多块头很大的石头,上面还拴着铁链,这些畜生都是要绑起来的。狗和羊这类的还容易绑一下,套住脖子就好了,猪就要费些神,要五花大绑地在身子上、腿上绑过。走到底子里就是牛啊,驴啊,骡子……体形高大一些的牲畜,这里可能并没有马,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大概是说两者体形虽然相近,但骡子和马的性情是完全不同的,一拉出来上路,就能看出到底是马还是骡子,现实中也常隐喻人和人之间才能的展现,唯才是用。牲口场的总面积不算大,大概四五亩地般大,但却关系着方圆百里的家禽牲口买卖,与民生息息相关。
   牲口场的对面,隔着马路遥遥相望的便是粮食市场。粮场里各种农作物一应俱全,大米,小麦,高粱,大豆……小时候,常跟着母亲,父亲一起去赶集,齐镇每逢双号便开集市,当然每年也有一两次大的动作。那时候,父亲拉着架子车,上面装着自家产的粮食,一般是大米多一些,因为大米相对来说销路广,集市上相对也稀少一些,容易脱手。到了粮食市场,先把粮食卸下来,摆在公家规划好的地点,父亲便守在边上,等待着卖家来,母亲带着我把架子车先拉到边上空地处,一般看架子车的任务就交给了我。母亲也去帮父亲调粮,有时人多运气好,十几分钟就能成交,也能拿到父亲满意的价格。在市场里,一番讨价还价再所难免。也有时候,一个半钟过去了还是没反应,父亲就老是叹息说,这么好的米,自个儿都舍不得吃,拿来买,却卖不上个好价钱。反正拉出来了是不愿意再拉回去了,也只好压低了价格卖。卖了好价钱,父亲总是笑哈哈的,反之,父亲就有些愁眉不展。这也难怪,庄稼人种地有多辛苦,是城里人不会明白的。与卖家经过讨价还价,说定价格后,都要把整蛇皮袋子的粮食拉到公家的称上,俗称过磅,这是比较公正的。当然公家也有收取一点费用,这相当于现在的公证处的作用。使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粮食调完以后,手头也就有钱了,母亲,父亲便会带着我进齐镇的街道去逛街,齐镇的街道是个井字型,当然刚才说的那条马路算是井字的底,我们一般都会顺着靠牲口场的街口进入,也就是南街,街口有几个面皮摊子,其中一家母亲认识,我们一般不会先急着吃,因为来之前是吃饱饭的,等逛完后出来才来捧场。其实在哪吃都一样,但人熟,再说了我们的架子车也得放在人家这,不帮衬人家也说不过去。在外面马路边上,也有帮你专门看车的,但要收费2毛。给你个牌子,上面有号,是一分为二的那种,你回来后人家要对号对开口,对上了才能给你,这也麻烦。顺着街道再进去一点,就是菜市场,干货什么的都在这里,庄稼人的菜都很新鲜,自家地里种的,白萝卜,红萝卜,青尖椒,土豆,西红柿,菠菜,大白菜……反正青红皂白,应有尽有。干货类的八角,花椒,陈皮……挑战你的味觉。再往里进去一点,就是肉市场,这里的街道两边全是挂起来的猪肉,在那些大片的肉皮上面,盖着大大的红色的检疫章。有时,母亲也会去买上几斤,改善一下生活,再者日后可以做臊子面待客。穿过肉市场,后面就是一些杂货店了,经营一些日用百货,锅碗瓢盆之类的。
   再往前就进入村落里,所以只有止步。往另一条纵向的主街走,我们叫它北街。去北街有两条路,也就是横向的两条街道,相当于之前说的井字型的两横,一条街是以吃食为主的,另一条则是衣服,服饰为主。吃食为主的这条街道靠里边,有面皮,擀的,蒸的都有,棕子,醪糟(别处称甜酒酿),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家羊肉泡馍,大锅里翻滚的羊肉汤,加上新鲜的羊肉,刚出锅的饼子,然后再加入葱花等调味料,真是色香味俱备的上品美食。你也可以选择泡麻花,粉丝等。但这种美食不是人人都享用得起的,在我的记忆里,我也就吃过那么一两次。横向另一条买衣服的那条街道,我们是很少进去的,有时母亲只是进去买块布,用来拉鞋垫,或者帮我缝补衣服用。
   北街最里面是几家大的商店,里面大多也是经营衣服之类的,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房子,整个前面都是木板做的,早期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可见一二,以木为主,而且整体上美观大方。北街还有一处并不起眼的烧饼店,对于我来说是每次都要光顾的。这个饼店做的并不是什么特色,而是早期的窝头,但这窝头的手工却很精美,而且火候适中,吃起来虽然略显粗糙,但却软硬有度。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就是喜欢吃这里的窝头。后来,这家店没有再开了,我的吃这窝头的日子也宣告结束。不过我总是会想起那些窝头的样子,圆圆的,上面带着点尖,外皮带着点火的黄色,像一团跳跃着的火焰。北街入口处,临近马路边上,是家用电器的集散地,这里大到电视,冰箱,小到灯泡,电线,一把手工钳子都有处可寻。
   我和母亲,父亲一般是顺着街道走一个圈,大致上也全逛到了,等出来时,人也走累了,日上三竿,时值中午,肚子也有些饿了,就回到南街入口处的面皮摊上,一来拿东西,二来逛累了歇下脚吃点东西,就在母亲认识的那家面皮摊位上,一家人都坐下来,开始吃面皮,一般母亲都会说她不饿,不想吃,就给我们爷俩整着吃。母亲有时会拿筷子在父亲的盘里挑几根吃一下,说是尝尝味道。然后就向摊主要碗水喝。当时的我并没有在意这些小小的动作,时隔多年,今日想起,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免心里隐隐作痛。如今五毛钱一盘的面皮己经涨到了一块钱,然而在我现在生活的南方这些城市,面皮更是漫天要价,路边的小贩3块钱一份,进了馆子一般5到6块钱一份,要是进了高级一点的餐厅最少是8块钱一份。但吃起来的味道却一点也不地道。去年回家,我和母亲,父亲特地去了一趟齐镇,通街吃了个遍。羊肉泡馍,面皮我一次能吃两三份。
   齐镇这座小镇只是整个大西北的一个缩影,像齐镇这样与庄稼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镇,我想大西北多的是。

共 47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两篇散文浸润着浓浓的乡情。吼一句秦腔,吃一口面皮,被父母牵着手从东走到西的场景,都沉静在岁月里。作者不时的翻搅出来,温暖一下漂游在外的心。秦腔是地方戏,极具地方特色,带着秦人的粗狂和豪放,还有公正和严明,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保持了原汁原味,至今依然被广大秦人喜欢并广为传唱。齐镇是陕西关中腹地的一座边陲小镇,它并不独特,仅是整个大西北的一个缩影,缩微着一方水土,一方人。井字形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垂涎欲滴的美食,还有父母相携相让的身影,都印刻在作者的记忆中,保持了最初的味道。这两篇文章带给我们一场视觉、听觉盛宴,行云流水的文笔,朴实无华的情感,都突显着作者的感恩和祝福。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3-11-11 16:00:00
  在邯郸上学的时候,就吃过很多西安凉皮,也就是您说的面皮,真是太好吃了。今天看到你的描述,真是垂涎三尺呀!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