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华文部落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华文】家(小说)

精品 【华文】家(小说)


作者:九九红珏 探花,12690.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94发表时间:2013-11-11 17:21:17
摘要:人生的痛苦和快乐,这要因人而异,然而对于她来说是前半辈子享尽了幸福,下半辈子却是尝尽了痛苦,写给正处于快乐和痛苦中的活着的人们。

(一)生死全是命作怪,苟且偷生不忍观
   邻居大妈死了。是应该死了,因为她活的太累,累的别人都害怕她活着,因为她活着是一种痛苦。
   她是在大儿子家死去的。浑身瘫痪受尽痛苦折磨而死去的。因为她离家出走过多年,在外边历尽艰辛后归来,家里已经没有了她生存的地方,老头不让她进家门,仨儿子不敢让她进家门,因为儿媳说嫌丢人。女儿出外打工,娘家兄弟媳妇厌恶她,这世界上没有亲人收留她,于是她只好开始到处乞讨为生,可是乞讨又能到哪呢?这女人是娘家泼出去的水,哪里有她的立足之地呢?只有在她曾经生活的周围,从此后家附近便看到一个目光呆滞的老妇人,拿着一个编织袋在别人开始吃饭的时候开始在这一片晃悠,以前的街坊可怜她给她端碗饭拿个馍,还怕这一家的家人看见惹闲话,时间久了她就经常在这几家里讨饭。讨的时间久了,人就有了依赖性,好像她们家天天给她准备了一样。
   人们最怕的就是看着人的惰性,原来是可怜她的遭遇最后到厌恶,因为她不老,才50多岁,凭借自己的力气是可以自己做饭的,邻居都说给她点面给点粮食让她自己去做,可是她却懒于亲自动手,因为这样来的容易。这样下去经常给她饭吃的街坊便开始躲避她,在吃饭时不再敞开着门,而是大门紧闭。听妈妈说她去过我家几次,说想在我们家居住,因为是紧邻,实在无法答应她的要求,在她的叹息声中缓缓离去。
   她经常讨不到饭,饿的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看着好像有浑身的病,有点像奄奄一息,她太胖,浑身浮肿着。她婆家一个亲戚实在看不下去,打破一切重重阻碍,把他全家召集在一起商量着赡养她的事宜。在善意的相劝和话语的疏导后,老头还是始终不答应让进家门,三个儿子答应了,毕竟是生养自己几十年的亲生母亲,还给自己娶妻成家抚养孩子,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有羊儿的跪哺之恩。然而媳妇们不愿意了,因为毕竟不是她们亲生母亲,为了夫家的面子,养一定要养,不是在家里,而是送到敬老院里她们出钱让别人养。几个媳妇都长的如花似玉,打扮的花枝招展,养尊处优里谁愿染指一个浑身肮脏的老太婆,何况还是一个在外面乞讨丢尽了他们脸面的乞丐婆,答应送到敬老院已经是在烧高香了。说和人听此一说也只好不再坚持,目的已经达到,见好就收吧!只要他们管,怎样管是他们的问题,外人无权也没法干涉。
   在敬老院几个月里家人是不睬不看,钱倒是付的很及时。然而已经是风烛残年的她经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后,在敬老院里病情加重,身体瘫痪了,吃喝拉撒全得有人护理。在敬老院收住的全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像她这样的状态敬老院下了逐客令,无奈之下弟兄几个把他母亲接回了家,开始一家一个月轮流居住,这一轮就是几个月,很快便听到了她去世的消息,我想对谁也是一个解脱。
  
   (二)害人之心不可有,报应来时后悔迟
   在老家的街上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啊!他怎么变成了这个模样?面孔有点呆滞,走路一只手用力地往里勾着,走路踉踉跄跄,似乎很不稳当。几个月没见如此健壮的人咋成这样了呢?我很尴尬地看着他想和他说话,可是他看着我好像很陌生,似乎不认识。大姐说走吧,他现在憨了,啥都不知道了。得了脑梗塞,幸亏医治的及时捡了条命,现在看着怪可怜的。跟着老三家,老三媳妇还怪好,管着他。他经常上南漆路找他的老母亲,他老母亲都快80了,成天偷偷地给他买锅盔馍让他吃,都是背着他弟弟弟媳给他,可怜那么大年纪了,还要管他,造孽啊!
   哎!这怎么说呢?你们相信报应吗?咋会来的如此之快!短短几年,原来盛气凌人的模样一点都看不出了,只剩下现在的他傻傻地活着,艰难地度过着余生。邻人都没人同情他,因为他对他结发之妻的残忍之举,现在到了今天的处境应该是咎由自取了。人啊不能做缺德之事,要不都说:“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没到啊!人人的心中毕竟还有一秆良知的秤。不管怎样那也是和自己共患难几十年的糟糠之妻,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心存不忍的。其实他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是一个很有做为的人,只是如今四面楚歌,再无东山再起之力了。
   他怨恨老母亲当初把他过继给了旁人,说没有赡养的义务,从来没有管过,他的过继妹妹和他来往,到家里几次都是哭着回去的。如今他却在无人搭理的情况下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寻求关爱和饱暖,虽然她曾经那样对待她,可是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管儿子长得多大,永远在母亲眼里都是孩子。他的过继妹妹找他全家周旋她老婆的赡养问题,这最令他讨厌和不待见的两个亲人,在他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站了出来,适时照顾着他们,人永远是以善胜恶,做点能帮助别人的事情永远比迫害和去诽谤一个人更让人敬重。
  
   (三)童年乐趣尤梦幻,水车泥巴水中玩
   他家在我家隔壁,我们两家的房子都盖在高高的土坡上,在周围的建筑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最高最孤立的,三间青瓦房,我们两家用一道矮矮的低墙隔开着,平日里是鸡犬之声相闻,可是却是不怎么来往。因为我们俩家贫富有点悬殊,我们家是不怎么和富人来往的。我们是穷人有穷人的骨气。大人有大人的观点,可是小孩子可论不上门第,只要年龄相仿还是能玩在一起的。
   他们家的老大是个男孩,和我年纪相差一岁,在还没有上学的年代里,我们经常凑在一起玩,老大很和蔼善良,很好相处。是童年最要好的伙伴。我们还经常跑到他家爬上他家的梯子,上到后边的猪场的平房上看猪,并且还会拿着小小的砖头瓦块去扔猪,看着那被打中的猪疼的唧唧乱叫,便会兴奋的手舞足蹈,当猪凄惨地叫声惊动了猪场的管理员老周时,我们一看到老周从打开的木门处往外张望,马上就像打败的国民党兵一样,急急地落荒而逃。
   我们还会一起跑到猪场的大大水车旁,几个孩子一起搅动着水车的轮子,水便哗哗地顺着水车的轮子从大渠里被引上来。渠边种满了倭瓜花,黄黄的,好看极了,那好像是童年看过的最美丽的花。
   我们还会在中午的时候一起下河洗澡,那时的我好像一个傻小子,男孩喜欢的事情我都喜爱去做。只穿个小裤头,在水里把衣服湿透,再爬到渠边站在水泥坝上开始拍着屁股,拍着裤头上的水。头顶是热辣辣的太阳,头发是湿的,几个人站在岸边一起很有规律地拍着屁股,并相互看着笑着,仿佛这就是下水的乐趣。或者穿着湿衣服,去旁边挖点干土,然后再用土和成不硬不软的泥,在水泥地上用力的板着,等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开始在中间挖个坑,把底弄的很薄很薄,然后开始站起身炫耀。我们这里有首民歌这样唱:挖捂挖捂响大大 ,挖捂挖捂响大大 。
   “都来,都来听听我的挖捂(方言,就是空泥巴)响不响?”于是几个小伙伴开始目不转睛看着炫耀者的杰作。“啪”犹如一声炸雷,很惹人眼球并震耳欲聋。胜利了。又一个成型了,都屏声静气地听着,举的很高,本都想再高声地欢叫一番,谁知却落在地上软不拉挤,无声无息了。
   “脓包啊!和泥太稀了吧!”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放着,闹着,辛苦着,汗水被烈日蒸发了,玩性却是很浓。
  
   (四) 幸福过往历历在,小康生活人人仰
   他爸爸三十多岁,是个很好的劳力,更是我们西街十四生产队的队长,领导着200多号人的田地生产任务。这人长的器宇轩昂,五大三粗,说话很有魄力。据说在年轻的时候干活很有力气,蒸熟的热馍一下子能吃八个。我们两家是居住在这里的新户,其余的生产队员都在老大街住,每次开始上工的时候都是他叫一下妈妈就提前走了。他很严肃,从来不多说一句多余的话。
   那时父亲在县城上班,妈妈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还常年生病,家里大哥参军,是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我们家门口还钉着“军属光荣”的牌子,上面写着红色的字,底色是红红的漆发着鲜艳的光泽。其余几个都是上着学的学生,妈妈一个人能挣的工分很低,成天都是别人取笑和欺负的对象,被标上了“老弱病残”标志,在那些年富力强的组人们面前,一直抬不起头。队里的分粮都是和工分挂钩。能分上一点点粮食和蔬菜,主要依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去买些粮票,维持着一家大小8口人的生活。可以说有点捉襟见肘之感。
   妈妈总是以她单薄的身躯把家里的菜篮子弄的丰盛一点, 冬天去地里捡大篮子大篮子的白菜叶和萝卜叶,然后支起一口大锅然后把这些叶子用热水烧好煮好,再把他们放进一口大缸里。冬日里这些被腌制的黄菜就是我们全家的下锅菜。妈妈还把芥菜疙瘩和萝卜洗净也腌制起来,在吃饭的时候捞出来,切成细丝调成菜,一家人吃饭时多少夹那么一点点,就着稠稠的玉米粥,喝的那叫做一个香。
   妈妈把黄菜从缸里捞出来,把水分用手巾拧尽,然后挖点脂油用大火爆炒着,黄菜里夹杂着葱花的气味,酸酸的香香的。炒菜一般都是炒很多,我则用力挖一大勺,堆在稠稠的饭的上面,慢慢地蹲在门外一口一口吃着饭。那时每家的门前都会有一个大粪堆,吃饭的时候都是蹲在上面吃的,门口好热闹,吃饭的时候都是端着大大的碗,在门口聚集,看看彼此的饭菜,吃着说着,谁家也吃不起大鱼大肉,都是很简单的粗茶淡饭,只要能顾着温饱就可以了。现在回味那时的生活很有乐趣的。
   妈妈还在房前午后种满了豆角和倭瓜,妈妈的勤劳换来了一家人不至于太挨饿,在童年的记忆中没有特别欠吃的事情发生。只是细米白面的日子不是很多,多是粗粮更多一点。因为地处丘陵地区,能耕种的地很少,农作物只有玉米和小麦,还有蔬菜。红薯和花生在童年的时候能被称得上是稀罕物了。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外贸弄回来大麻袋大麻袋的核桃和花生,给剥皮后赚取加工费,父亲一直告诉我们这不能吃,很贵的,要不斤称不够的话要赔钱的。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那大堆大堆的花生,心中的哈喇子流了好长好长,却不敢去摸一个偷偷地吃。那时很怕父亲,父亲很严肃很威严,我们都怕。还很听话。
   邻居家就不同了,由于他父亲的特殊地位,家里孩子只有2个,四口人两个劳动力,我们家8口仅有一个劳动力,挣的工分也少。他家的生活条件还算是很不错的。那个凭工分吃饭的年代,就那样的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只有干眼气的份了。
   他家的大男孩人很绵善,我们俩在一起玩,看见他在家里拿出了白白的大大的馍,有点垂涎欲滴,就眼巴巴地看着,很想吃,那时的白馍很稀缺,我们家的馍都是花的,几种面掺杂在一起,吃着有点拉喉咙,可是也比饿着肚子的好。这白馍的待遇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蒸出那么可数的几个供客人吃。每每看着他吃时,他总是用瓦片在大石头上切那么一点点让我吃,得到那一点点的小恩赐,便会欣喜若狂,小孩子就喜欢吃别人的东西,好像吃山珍海味一样。他用瓦片切馍的情景一直在我脑海里。他不是那种炫耀的孩子,不会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而欺负贫穷的孩子,在我印象中他好笑,很善良。经常吃他切下的馍馍。
   我们吃水要跑十几家以外的地方去挑水,那碌碌搅着好沉好沉,矮矮的身材担着大大的水桶这便是我童年生活的写照。几年后他家挖了一眼水井,这样挑水就近了许多。
   文化大革命以后,集体大生产解体,我的哥哥姐姐都已经长大,家庭的困难相对来说小了许多,和他家的差距渐渐的缩短了许多。可是那时的生活条件所限,还是很贫穷。记得我们早上去学时,妈妈会很早很早起床去看外边的天空,来猜想我们上学的时间,有时去学很早很早,寂静的街道黑黑的不见一个人,一个人走着有点毛骨悚然的味道,生怕这时出现一个人,那会被吓的半死。走着往后边看着,真怕传说中的“鬼”会在后紧紧跟随,到学校门口的理发店看看表才5点刚过,就这样在黑暗中等啊等,等待着学校大门敞开。有时会去学晚,总怕被老师批评,总是害怕。有时听家家户户的小黑喇叭,有时那喇叭会偏偏的不响。没有时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如今想来在没水没电的时候感觉这日子实在没法度过,可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点点的东西都会让人感觉兴奋。那时人们物资生活缺乏,然而精神生活却是很好的,毕竟有很好的心态,没有如今这么多厌世感。反而会傻乐。
   那时很想听收音机,很喜欢听刘兰芳播讲的评书,他家有收音机,中午放学的时候飞快地跑回家然后端着饭去他家听评书,那时听刘兰芳和单田芳的声音是很幸福的事情。
  
   (五)惬意生活蒸蒸上,率先致富匆匆忙
   生产队解体后,田地承包到户,他走下了生产队长的岗位,首先响应党的号召,在家里办起了小型工厂,生产塑料盆和桶,那种黑红和全黑的那种厚厚的很结实的盆和桶,因为耐摔耐敲打,很受农村大众的欢迎,生意很兴隆,天天家里人员攒动,热闹非凡。家里雇佣了好几个工人,天天机器声轰隆着,小日子过的越发甜蜜了。

共 1028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一)开头映入眼帘的是人情淡漠,但再看却是人情温暖,比如在人们接济大妈的这一段。最终结果是血浓于水,得到了家人们的照应。(二)文章虽短却含有深意,有一种让人警醒的东西,只有细读揣摸,便明白做人的道理。(三)以往总是听说在旧社会有着贫富悬殊,在新社会很少听到这样的词语了,而在这篇文章开头也又感觉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东西,然而文章中间至结尾却是童趣盎然的场面,小的时候,那个小孩子不爱一起玩耍呢,在天真无邪里,那里会有那些贫富和门第之分呢。(四、五)邻居家的生活苦中有乐,幸福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作者用作家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洞悉,获悉了周围环境的琐碎,把他们写下来,作为生活的调剂。(六、七)婚姻里最害怕的是家庭暴力了,但主要原因是什么?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人生百态里,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幸福与否,其实幸福这个词很简单,一双鞋,合不合穿,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幸福生活都会眷顾每个人,就看你如何把握住。红珏有了电脑后佳作迭出。祝贺!感谢赐稿华文!祝写作愉快!【编辑:围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113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峰语        2013-11-11 22:04:37
  纪实性的文章,从那激情燃绕的岁月中而来。文中许多的场景都会勾起70后的回忆,乡俗,味醇,细品,仿佛回到那热烈而浓情的岁月。很不错的一篇文章,推荐精品!
 
2 楼        文友:青青湖边草        2013-11-17 09:04:11
  欣赏佳作。
青青湖边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