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中秋 月圆人圆梦也圆(散文)

编辑推荐 【雅韵】中秋 月圆人圆梦也圆(散文)


作者:刘筱慧 童生,82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6发表时间:2013-11-11 18:14:52

“满月飞天镜,金菊怒发桂花香……”, 又是一年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是月圆人圆的日子”之说。我想,古人之所以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是因为中秋之夜的皓月当空,月色皎洁,因此,才把八月十五称为“团圆节”吧!而于我,今年的中秋节,真的是一个特别而有意义的日子。因为老公本月16号去北京出差,北京那繁华背后的那些文化积淀,一直是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就这样“北京梦”也成了我一生梦寐以求的向往和渴望。而恰蓬本周星期四是中秋节,于是我休假3天和老公一起去了北京,加上上大学的儿子也从学校赶到了北京,就这样我们三口之家在北京的灵动飘逸,婉约柔美,月色清浅的月光中,度过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温馨而特别的“团圆节”,也圆了我魂牵梦绕的“北京梦”。
   天安门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市中心,故宫的南侧,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
   据解说员介绍,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天顺元年(1457年),牌天安门与华表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说,明清时期,天安门到大清门(明朝成大明门、中华民国称中华门)之间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几万平米的T字型宫廷广场,其东、西两次还各设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国家主要统治机构六部及各院都设在这里。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审要犯(“秋审”)、殿试公布“三甲”(“金殿传胪”)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总之,据说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是以前帝国统治机构的中枢。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而于我,自从在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读到“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那时候起,天安门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又知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还清晰的记得电影《开国大典》中的那个画面: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那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记得天安门城楼图案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就这样,天安门是我最向往的地方。
   走进天安门 ,我看到了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的天安门。它,城楼通高37.4米,建于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天安门夜景上,红墙、黄瓦、五个拱形券门,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解说员说,这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36扇朱红菱花门扉;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殿内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好一个庄严雄伟,金碧辉煌的大殿。我看到了,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解说员说,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我看到了,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飞清末天安门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的金水桥……那金水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好一条绮丽的曲线美。我看见了,在王朝帝国时代,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的“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的“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的“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的“公生桥”。还有,桥南东西两侧,各有云绕龙盘,气势极富的汉白玉石华表矗立……
   通过游览天安门,我了解了,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是以前帝国统治机构的中枢。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金碧辉煌,壮丽宏大的天安门,今天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而庄严的象征。天安门记录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牺牲,争取独立自由的勇气和坚强,写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和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她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人民英雄纪念碑
   据说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广场中与天安门、正阳门形成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因此,一直渴望有一天能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去感受它那厚重的历史。然,遗憾的是,那天人民英雄纪念碑被一条绳子的围栏拦着,因此没有得到近距离的感受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庄严宏伟的雄姿。不过,那天,当一直向往和憧憬的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等历史课本上或电影、电视上的那些代表着真情实感的历史画面的那景那物和灵活性的矗立出现在我眼前,特别是当我站在饱经500余年风雨沧桑的天安门前和人民大会堂前时,感觉灵魂一下子饱满湿润起来,心情还是激动洋溢的,一种为自己强大的国家而骄傲的自豪感在心里冉冉升起。
  
   故宫
   北京故宫,据说就是以前的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它是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解说员介绍,故宫的建筑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也叫“前朝”)与“内廷”(也叫“后寝”)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庭
   解说员还说,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跟随解说员的引导,我参观了: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门之北,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的雄伟壮观的故宫的正门——午门,也叫五凤楼。据说午门的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经过午门进入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筑成的金水桥,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太和门广场。
   然后,重点参观了“外朝”,也是末代皇帝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太和殿。据说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00多平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总之,据说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是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顺便也参观了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中和殿和清代的国宴厅及自乾隆皇帝以后,也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的
   地方——保和殿。
   最后参观了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中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据说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主要居住在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
   。在交泰殿,我看到了交泰殿四角是攒尖顶的,据说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通过故宫的游览,我了解了故宫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等文化遗产,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通过雄奇瑰丽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文物收藏,凸现了中国昔日皇城的风貌,通过那些文物的雕工娴熟,工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也彰显出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
   据说,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
   就这样,都说颐和园今天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园林的风貌,而且还成为了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于是怀着一种向往和崇敬的心境,跟随解说员游览了颐和园。
   仁寿殿:当我走进颐和园的正门,也叫东宫门时,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富丽堂皇的雄伟建筑——仁寿殿。据说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也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我看到了仁寿殿的南侧对称排列着的南北九卿房,说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来到了仁寿门,迎面看到了叫作峰虚五老,寓意长寿五块太湖石,还有汉白玉须弥座上一只俗称四不象,是龙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贵的铜制怪兽,人称麒麟。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说是在朝里活动中,用来点香,渲染气氛之用的。关于这两对龙凤造型,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充分显示了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政治地位。

共 1105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北京是祖国的心脏,这里人文荟萃,名胜古迹比比皆是。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是祖国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亿万人民顶礼膜拜的地方。在天安门广场中高高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记载着新中国厚重的历史。故宫,明清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是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享有“壮观神州第一”美誉的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园林的风貌,而且还成为了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央民族大学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位于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脉东麓的香山公园,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此,八达岭长城就成为游人竞相考验自己意志的一道杠杆。流利的文字,详实的描写,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感谢赐稿雅韵文学!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期望拜读更多精彩!【编辑:幽兰萦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幽兰萦梦        2013-11-11 18:15:54
  流利的文字,详实的描写,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拜赏妹妹佳作!问好!遥祝妹妹写作愉快!
人品若山崇俊杰 情怀如水共清幽
回复1 楼        文友:刘筱慧        2013-11-11 21:13:38
  谢谢姐姐辛苦编辑,祝福姐姐冬日安康,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乐痴        2013-11-11 22:09:12
  再随妹妹美文游览首都北京,感受首都灿烂辉煌的文化,感受妹妹一家的幸福,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欣赏佳作,祝福妹妹!
记住美好,忘掉烦忧,开心快乐每一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