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女儿学轮滑(随笔)

精品 【笔尖】女儿学轮滑(随笔)


作者:白水红叶 秀才,165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6发表时间:2013-11-12 17:30:09

这是女儿真正意义上的校外兴趣活动,从这里开始,我才开始了解女儿。
  
   (一)买鞋
   一个家长最大的失职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长,就如我!虽然一到暑假到处都是兴趣班,可是我始终找不到女儿的兴趣。
   “你到底要学什么?你总不能这样老呆在家里和一群小朋友玩吧。”我问女儿。
   “我爱跑步,你让我学习跑步吧!”听到女儿的回答,我感到莫名其妙,想怒又想笑。我也爱跑步,但是我不认为跑步需要培训。或者说,即使这也需要培训的话,我也不知道到哪里去给她报名。
   那段时间,我与英子几乎每天都要劝女儿,想给她报一个适合她性格的培训班,我带着她去看人家跳街舞,看绘画班的课堂,看跆拳道、爵士舞表演,她偶尔会心动一件事情,踌躇满志的就要学习,但是一觉起来主意就会改变。
   “女儿还小,正是玩的时候,只要快乐就行,学不学什么无所谓。”我这样给自己安慰,不再刻意安排女儿的假期。
   “爸爸,给我买双轮滑鞋吧。”女儿开始郑重其事的给我要一双轮滑鞋,和她要所有玩具一样,她给英子已经要了很多次,英子无动于衷,并且劝她打消这样的念头。英子既害怕孩子玩轮滑也是一时的热情,还害怕这会影响孩子骨骼的发育。
   女儿向英子请求未果,就来找我。我觉得英子说得在理,也拒绝了女儿的请求。
   “爸爸,你给我买吧,我求求你了。”女儿几乎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会给我重复这句话,而我始终无动于衷。
   “我给我爷爷打电话呀,让我爷爷给我买。”女儿拿出我的手机,这是她最后的砝码了。
   女儿把爷爷的手机号码写在她的作业摘抄本,满满的写了一张纸。“爷爷!你啥时下来呀,你给我买轮滑鞋吧!”女儿一张口就奔主题,一点都不客气。我讨厌她这样,但是听父亲的声音还是异常高兴的。
   “你们不给我买,我爷爷给我买呀。”女儿自豪的给我说。
   女儿又开始每天一起床就给爷爷打电话,催促爷爷到县里来给她买轮滑鞋。为了阻止父亲给女儿买轮滑鞋,我给父亲打去电话陈述利弊。但是父亲还是没有抵住女儿接二连三的电话催促。
   我知道父亲带女儿去买轮滑鞋了,就赶紧打通电话制止,任凭我怎么说,父亲只重复一句话:“你不让我买,女儿要哩么?”
   一向吝啬的父亲还是被女儿拿住了。父亲之前并不知道轮滑鞋是什么样子的,更不知道哪里有销售。女儿让父亲带着她到超市去买,因为这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她曾不止一次跟着我们去超市,给我们嚷嚷要着要那。
   这次父亲并没有听女儿的话,他想给女儿到专卖店去买,想买一双相对好一些的鞋,他给他好几个同事打去电话,大家都推荐到中瑞四楼去买。
   父亲和女儿上了中瑞四楼,这里是米高的总代理。“多钱一双?”父亲和女儿都高兴异常,父亲为给女儿做些什么心里非常高兴,女儿为即将拥有自己念叨了好长时间的轮滑鞋而心满意足。
   “一共有三款,买每款鞋子都免费进行培训。分别是560,490,390元。”女儿对数字并不敏感,但是这一组却让父亲咂舌,因为按照往常的思维,女儿要的东西最多不超过200元。父亲心里琢磨:400元,我身上只有400元,买最便宜的,我身上的钱都花光了。正在父亲忧郁的时候,女儿说了:“爷爷,给我买一双蓝色的。”
   女儿拿的正是最便宜的一款。父亲一看,心里虽有不舍,但又不好意思拒绝,买了。
   下午,我还在上班,电话开始不停地响起。父亲说:“我给雅歌买下轮滑鞋了,400元呢,我现在就回去呀!”
   父亲说完这话就匆匆挂了电话,我准备留父亲吃饭的,但是他就这样火急火燎,好像有更急的事情。
  
   (二)参加培训
   “爸爸,你还不回来啊!”女儿一卖到轮滑鞋就开始不停的催我回家,让我带她到新广场学习轮滑。
   我一直都很忙,很少到新广场去,只是女儿生日前后去过两三次,知道在新广场的led显示屏下有一群孩子在学轮滑,但是我并不知道这是不是正儿八经的培训班,我从旁边走来走去,有一种既热闹又陌生的感觉。而现在,我就要带着女儿到这里去学习轮滑了。
   培训从当天开始到8月20日结束,有40天的时间,每天下午7:00开始训练,9:00结束。这个时间段对我来说绝对是黄金时间,一般情况,我都会躲在家里写文章。
   而现在,为了女儿我要改变我坚持了将近两年的习惯。我没得商量,这是我的责任。我回到院中,女儿和英子都在等着我回来。我们一家三口顺着雷公路风一样的向新广场驶去。酷暑中,耳边吹过阵阵凉风真是一种享受。“真爽啊!”女儿喊了一声。
   “你知道爽是什么意思?”说实话,我也没有想过怎么去解释,女儿说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心里是不爽的。“这还不简单,就是凉快的意思。”
   女儿的解释使我一下释然了。我还准备说什么,英子突然喊了一声:“好好骑你的车!”
   车子到了新广场,很多孩子已经在场地里训练,很多孩子看起来并不比女儿大。“练习这是不是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不好?”我什么都没有想,见到培训老师一开口就说。
   “没有什么不好的,再说你家孩子这么大了,不会有影响的。”
   “我家孩子看起来大,但是年龄小,才6岁。”
   “可以练了,4岁就行,再说练这是有好处的,西工大附中现在都开这课呢。上大学还是可以加分的……”
   看起来老师还有很多理由要说,这么小的孩子一下子都联系到上名校,上大学了。难道真让应试教育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我突然就不想让孩子学了,立马脸色就变了。老师姓巩,很亲切的一个人。她缠着我们,满脸堆笑,不停的说着。我虽未心动,但是女儿的培训那能由我的心情左右。“我家女儿可是一天都没学过,她能学会吗?”
   “这你不用担心,新学的孩子都是一对一的教学,很快的。”
   我让女儿坐在石阶上。她坐下,我们半跪着给她开始装备,护膝、护腕、护手,戴头盔,穿袜子和轮滑鞋,一件一件慢慢地给她装备到了身上。我们两个人费了将近10分钟的时间,等到装备到位我已经是满头大汗。我感觉到女儿像是要远征一样,而我们就像是临行密密缝的父母。更觉得,她就像是一个宇航员想要执行任务,我们是工作人员。或者一闪念想到了拳击比赛中途休息,服务人员紧张而又麻利的服务。
   我与英子一直守在训练场的旁边,不敢远离,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一直到她能很熟悉控制速度和平衡。
   第一天,女儿的进步让我们惊喜,三两分钟她就站了起来,不用人扶就开始自由的滑动。她的滑行速度不是很高,动作幅度有些大,每一次都把脚抬得很高,腿打得不是很开,发挥不了她腿长的优势,每一次都像是拼命跺脚一样,倒是让一群比她个子矮的小朋友占了先机。我离老远就喊她让她注意动作,笨拙的给她做着示范,让她轻跺脚,腿尽量往开打,但是她毕竟才第一天学习,怎么也做不来。
   第二天女儿就摆脱了一人对一人的培训进入了大部队学习。先学的是滑葫芦,膝盖往下压,由臀部带动双膝,带动脚先开后合,再开在合,围着摆好的桩前进。女儿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但是做起来不流畅,每一次打开都把脚带起来挪动,很不美观。我在外边给她指她的问题她改不过来,我也做不了示范动作。这个时候一个漂亮的女教练走了过来,拉了她的手,让她跟着学习。女儿在后边滑,她在前边做着漂亮的倒葫芦,优雅美丽,楚楚动人,女儿的动作也明显的流畅了一些,可是刚滑着,这教练,就被什么绊倒了,狠狠的摔了一跤。女儿赶紧跑过去,结果自己也摔了。女儿开始自己滑动,她每一次滑过来都要从这教练的身后经过,还要轻轻的摸摸她的手。
   在以后的20多天里,女儿陆续学会了双脚“S”,单脚“S”,拐弯、刹车。这些动作几乎重复了几千遍,我对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了理论上的了如指掌。而她每学一样我都一阵担心又一阵惊喜。担心的是,新的动作导致更多的摔碰,因为这玩意不摔不碰是学不会的;惊喜的是,我能感觉到女儿的进步,成长和喜悦。
   当然有的时候也有气愤,女儿和我们想的并不一样,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经常是一身男孩气,但是通过学习我们才知道,她不爱争强好胜,不张扬,一副老实软弱,默默无为的样子,排队比赛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就因为这,英子隔三差五就会气愤得不理她。
   我也不好评价英子和女儿的错与对,没有无缘无故的性格,这都是和我们有关系的,而现在纠正才是关键,那能一下子解决问题。我给英子分析女儿性格的好与坏,和她商量更好的教育方法。
   其实,要说,还得感谢这次培训,让我们找到了谈论女儿的新话题和帮她进步的新路子。
  
   (三)准备比赛
   那几日,巩老师每天下午拿着一个表格在训练队伍旁边穿梭。因为好奇,我上前一问,原来是统计到西安参加轮滑比赛的孩子。比赛在大唐芙蓉园举行,每人报名费10元。我一听,就赶紧问,女儿是否可以参加。因为在我看来,女儿毕竟学的迟,与其他小朋友相比滑得也很一般。
   我很快在老师的报名表上填了女儿的名字,并交了报名费。我没想到老师穿梭了几天了,我们竟然是第一个报名比赛的。
   我动员我们对门的孩子也去参加比赛,他们家孩子滑的比女儿好得多,而且他们家有车,去的话还可以捎上我们。“我不想让孩子参加,我们才去过大唐芙蓉园,再说你进去总得买门票吧,10元钱肯定是不够的,划不来。”
   其实,我也不傻,我也有自己心里的小算盘。人的一生关键是要有经历,在经历中才能更好的成长,到西安去,让女儿接受这么盛大的比赛洗礼,还能借此游玩一下大唐芙蓉园,岂不一举多得。
   “我觉得,是应该去的,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再说我们孩子现在的水平都达不到比赛的水准,离比赛还有10来天,老师肯定会对参加比赛的孩子加强训练的。”他看了我一眼,满脸的不乐意,好像谁要抢他的钱,白坐他的车一样,还是不同意。
   果真下午的时候,老师通知所有参赛选手每天早上7:00到9:00在新广场加强训练。这样一说,报名的人就多了起来,第二天早上我去送女儿训练的时候,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其中还有我对门的孩子:“你们打算去了。”孩子的母亲摇摇头:“还没定下来,学学再看吧!”
   我对轮滑比赛一无所知,上边的比赛规则也一直半解。按照老师的说法,这是全省轮滑高手的盛会。我们的孩子要想学好,只能把滑行速度提上了,花样滑行、紧急剎停、过桩我们都占不到便宜。
   从那天开始,每天早上,我们六点多起床,我早早给女儿收拾好,带她到新广场训练。
   我先带她跑两圈,然后一脸虔诚的给她装备好。她跟着大队伍围着一圈桩开始奔跑,我就到附近的一家包子店给她买回来一个肉包子,一份豆浆。她中途休息的时候,吃了早点,继续跟着大队伍奔跑。而我,无所事事就跟着她在场外奔跑。他们一边跑,老师一边在后边喊着纠正他们的姿势,女儿还是放不开,身子压不低,腿打不开,拐弯战战兢兢。老师尽管说着,很多孩子都是自滑自的,影响并不大。老师急了,就滑到孩子跟前不断的做着示范动作。老师滑的比说的好。他的表述有些抽象,很多孩子并不理解。我做不了动作,但是动作要领却一清二楚。
   等到快8:00的时候,我就把孩子托付给对门孩子的母亲上班去了。
   我身在曹营心在汉,虽坐在办公室,心却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进步是看得见的,她的动作在几千次的重复中,在老师和我的嘶喊中,变得规范而熟悉,我已经靠跑步跟不上她的速度。
   十几天的加强训练虽然不停重复,但是对女儿和我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重复是学习之母。这也算是女儿掌握的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方法。而我,因为女儿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女儿变得大方了,胆大了,可以一个人不用我们照看自己跟着同学训练。可以专注的学习,不用东瞅西望的找我们在哪儿。也可以一个人在诺大的广场上左右穿梭。
  
   (四)参加比赛
   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女儿的加强训练就结束了。老师通知休息一天,第三天自行到西安参加比赛。
   这对于女儿来说,是她出生到现在参加的最隆重的一次比赛。由于对门的孩子最终没有参加,我们一家三口就坐着班车去了西安。女儿加在我和英子中间,车子一边行驶,我们一边聊天,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就到了西安。更让我惊奇的是,这一路上,我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入睡着。
   我们早上到的西安,下午6:00才集合。我们就带着女儿去进货,让她见识一下西安的大市场,想让琳琅满目的商品给女儿一些震撼和惊喜。
   女儿和我们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文具、艺术品、服装、玩具之间,高兴异常,兴奋异常,她就像是一只小燕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显孩子的本色,忘记了羞涩,没有了胆怯,也忽略了自己的存在。而这种存在竟然是女儿有了羞涩感以后最美的存在。

共 66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许多家长开始在学业以外给孩子们补报各种兴趣班。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兴趣,都是盲目地、强势的要求孩子学习这样,学习那样。作者这里,选择的也是一个课外学习的事情,可是这却是女儿在许多头一天晚上还念叨,第二天便忘记的兴趣里面,唯一一个特别执着的。我和英子都没同意,还是爷爷赶来买的鞋子。这里吐出隔代疼的同时,也吐出自己并不认为女儿会很执着与轮滑。下面笔锋一转,谁知道女儿并不像我看见的那样很男孩子性格。女儿的轮滑也当回事一样认认真真的学习起来,甚至是参加比赛。比赛后女儿却并不因为获奖而改变轮滑的态度,继续的学习着。通篇看完,我们可以看见作者的用心:课外的学习,其实并不是非要让孩子掌握什么了不起的知识——只要选择对了,你的孩子有了正确的积极的改变,那么结果就是可喜的。而那些盲目地给孩子们补报兴趣班的家长,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呢?文章写法抑扬顿挫,其间却又适时的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的情绪波动,推荐阅读,学习。【编辑:青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113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