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峥嵘岁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峥嵘】心在何处(散文)

编辑推荐 【峥嵘】心在何处(散文)


作者:孝乡邑人 布衣,45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1发表时间:2013-11-13 09:34:42

人们时常说,做事要用心,学习要专心,对人要关心,为人要有良心,对别人要赋予爱心等等。诸如此类带“心”的语句可以罗列许多,这些话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
   不知道有谁仔细想过,这诸般的“心”,究竟在我们身体的哪里?
   您或许会不假思索的说,这“心”必是大脑。大脑指挥一切,大脑产生想法,由此决定行为。“心”必定是专指大脑,只不过是我们习惯用这样的说法罢了。
   我想未必真的是这样。大脑是思考的器官,人体的神经中枢,即使大脑掌控我们的一切行为,但是大脑也可以产生诸多情绪,不一定全部是那么多正能量的东西。难道谁没有过烦恼,谁不曾有过郁闷,谁会整日无忧,谁能一直快乐?它怎么能是“心”呢?
   因此,用心、专心、爱心、良心、责任心、敬业心等等的“心”屈从于大脑似乎有些牵强。
   那么,“心”究竟在哪里呢?一次我在北京地铁上的见闻为我破解了这个难题。
   那是今年春天我在北京的一路地铁上,赶往石景山去做一堂讲座。拥挤的车厢,轰鸣的噪音,让我感觉到此时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有一方立足,已是一件幸事。
   猛然间,一旁的坐席上有位年轻妈妈怀里的婴儿许是被这嘈杂的环境所惊,急切地啼哭起来。婴儿的这声啼哭,将我的视线转向这对母子。
   车厢里的人们似乎并没有被这婴儿的啼哭所影响,继续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各自凑堆聊着各自的话题,各自看着各自手中的手机。一切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喧杂的噪音使婴儿的哭声并不显得刺耳。
   唯有那位母亲,看到怀中的孩子哭声不止,迅疾低下头,俯下脸贴到孩子的脸上,嘴里喃喃自语,柔声哄着孩子。并用手轻轻拍打着孩子的身体,以期孩子能就此止声。
   但婴儿似乎并不买账,依旧哭个不停。哭声越来越急,声音越来越大。孩子不休止的啼哭,已开始引起周边人的注意,用不同神情的目光投向这对母子。母亲专注地哄着孩子,面容也略显焦急。
   就在此时,这位母亲看到孩子不止声息的啼哭,迅疾解开衣怀,露出乳房,将乳头塞进孩子的嘴里。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
   我活生生看到了这一幕,有点不好意思地扭过头去。毕竟这位母亲尚且年轻,我再死盯着看,显然有些荒唐。
   此刻,我心里不禁佩服这位母亲。拳拳母爱,能让她在众人面前开怀哺乳,没有顾忌身体隐私部位外露的难堪,也不曾想过身边会有多少目光去看她。她就这样坚定地做了。
   于是我想,此刻这位母亲所想的是,没有什么能让她迅速满足孩子的需求更重要,包括她的颜面。
   人前哺乳,并不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但这毕竟是在拥挤的地铁里面,人挨着人,人靠着人,母亲无处回避,也无暇遮拦。母子俩的周围至少有十几双眼睛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这一幕。
   而这位母亲的举动,并没有使周边的人吃惊。而是大家都随着婴儿哭声的停止而恢复常态。母亲怀中的婴儿也因为吸吮到了母亲的乳汁而趋于安然。
   就是这样的一幅场景,让我所感之时又有所悟,原来“心”并不在大脑,大脑仅仅是产生各种想法的地方。其实,那位母亲的爱心就是她那给孩子分泌出甘甜乳汁的乳房,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才能止住孩子的啼哭。
   如若此时的她面对孩子的啼哭,因不舍脸面而有所顾忌,因有所顾忌而不去哺乳,因不去哺乳而继续放任孩子的啼哭,即使她有万般的心疼,即使她有再多的想法,那么她的这颗母爱之心将会打掉很多折扣。因为,她的心疼和着急并不能解决问题,孩子啼哭不止,她就责任不休。此刻,需要的是她付诸实际的行动和果断解决问题的措施。庆幸这位母亲果断地做了。
   假设这位母亲因各种原因不去哺乳啼哭不止的孩子,你能说她脑子里根本不想去疼爱她的亲子吗?您能断言她根本就不想满足孩子的需求吗?但此时,想已经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说,人的大脑就是个很奇怪的器官,有时它可以产生其他的想法让你有充足的理由不去作为。就如我们可以继续假设,这位母亲如要顾忌脸面就会放弃哺乳一样。那么多人面前,解开衣衫,毕竟多少有些尴尬。
   所以,这位母亲教育了我,让我懂得“心”不是大脑,原来是你身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甚或是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
   就如这位年轻的母亲,骨肉相连的亲情早已将她那份对孩子的挚爱刻化到了她身体里的每个部位,包括每个细胞,最终集中于她的乳房,分泌出甘甜的乳汁。这个时候,只要孩子有所求,她根本不需要大脑的过滤,随时都会将身体给予孩子。?
   这位母亲的爱心就是她的孩子在啼哭时的乳房。那么由此延展到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时的专心并不是伏案读书的时间多少,而是你将知识化为己有的多少;工作时的责任心不是工作过程的长短,而是办成事情的好坏;对别人的关心并不是挂在嘴头的问好,而是付诸行动的帮助;如此等等,真正的“心”便是在于行动,真正的“心”便是在于实干,真正的“心”便是在于忘我。
   每个人孩提时代的天真是真心的单纯,单说孩子的哭与笑,他认为不好就哭,他认为好就笑,从不遮掩他的好恶。因为孩子的心灵没有被任何的污染。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来自外界太多的磨砺和冲击,一次次挫折和不如意,洗刷和摧毁着我们心灵的本色。于是,我们开始学会了伪装。把原本地那份真心用虚伪和谎言,用谄媚和趋奉裹得严严实实,在他人面前的各种表演越来越多,绽放真我的机会却越来越少,时间久了,我们的心也就偏离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私下产生了诸多痛苦。生活中我们不也曾有过豪情万丈、信心满满的誓言,而最终因大脑产生了过多的想法,让我们产生了太多的懈怠,找足了理由去放弃努力了吗。
   我还是想说那个年轻的母亲,她面对孩子的啼哭,没有犹豫,没有顾盼,不是她没有担心,她也会懂得羞涩,她更知晓此时自己身处何方,但是她此刻的“心”没在大脑,是在她本能的母性里,于是她果断地解开了衣衫。而周围的人也绝不会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产生任何的变故,我猜想大家自会在看到这一幕后,倍感欣慰和温馨,孩子有了乳汁的滋润,母爱有了关爱的给予。
   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那些令我们所累所惑、所困所烦的一切,是不是该努力地去看淡它,犹如一片浮云。却去尽可能地回归本性,召回真我,用一颗真“心”活在这个世上。那样我们的生活会因摒弃了诸多虚伪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个世界也会平添了无数真实而充满阳光。

共 25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只有用“心”去感悟生命的真谛,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为淡定、乐观、阳光、幸福!文字流畅,语言凝练,深入浅出,特色明快,内涵深邃,哲理悠长,耐人寻味。荐读分享。【峥嵘社团编辑:介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