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何以幸免

编辑推荐 何以幸免


作者:马丁伊戈 童生,5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4发表时间:2013-11-13 21:45:32

你知道雾霾危害健康。却不知,它每日的影响尚不及你体内每日分泌及代谢紊乱危害的十分之一,这种紊乱正是由每一包垃圾食品,每一顿过量摄入,每一瞬性冲动,每一段焦虑或压抑,每一晚熬夜等主观活动共同决定的。而你,每天都在参与经历着如此种种促进衰老的活动。
   你知道自己被某种奇妙的社会氛围吸引着,卷入了以双十一购物狂潮为代表的时尚社交中,置身这样的生活,你感到更快乐。却不知,你长期的幸福感不会随着外向社会活动的增加而提高,幸福指数是由你的生理水平决定的。正如你长期的自制力在未来将不会比过去更高。
   你知道自己必须读书,工作,成家,立业,育儿,养老,为此,你长年负重前行,抛弃理想、道德甚至个人幸福。却不知,那一切都不是必须的。由于你极其害怕人生陷入漫长的情感孤独,才被一种称作“传统”的强大意识形态控制着疲于奔命。一旦勇敢地摆脱它,你会在自由的人生追求中获致轻松的幸福。“生殖与繁衍的本能”是否被你坚信?不必怀疑,丢掉它,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传统”编造出来的谎言之一,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我们打个赌如何,或许这个赌永远无法被判定。假如有一天某位科学家最终证明-人类智能永远无法认识宇宙“第一推动”的根本规律。那么,我敢说,一大批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将彻底放弃热爱的研究事业,去过最简单的生活。正如爱因斯坦晚年与青年人交流时所说:“我不认为我一生的发现有什么了不起,假如你是我,或许你可以走得更远……一切不过是那难以捉摸的真理在玩游戏而已……可以重新选择的话,我宁愿当一个机械工人……难道你们想通过我进一步瞥见真理本来的面目吗?看看我吧,你们能指望这样一个糟老头子拥有更多智慧吗……为什么上帝允许我去认识他,却不肯帮助我认清它的全部呢?这正是问题所在,因为规律从来都没有目的……”
   “无不受规律控制,而规律从来没有目的。”这条残酷的法则,或许只有当你亲眼目睹最爱的人离开人世时,才会真正开始理解。
   因此,你绝不该相信今日无尽的牺牲与付出定能换取未来稳妥的幸福。再次强调,人生长期的幸福感由生理水平决定,它决定了你人生的幸福基线,而任何建立在社会行为上的痛苦或愉悦都仿佛在那条基线短暂的上下震荡而已。
   明白了这些,你该如何幸免,如何从令人窒息的传统及当前现状中幸免?你知道现状,假如它不适合你。
   你如何抵御无处不在的霾?
   如何忍受无谓?
   如何承受史无前例的经济压力?
   如何面对匮乏与空虚?
   如何使自己幸福?
   如何使孩子们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聆听我这样一个庸人的故事吧,假如你喜欢,也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平凡生物趋利弊害的选择。
   2008年大二时我已经对社会、家庭和自己形成了深刻而宏观的认识,并且决定了某些事情,于是从中山大学哲学系退学了,那时我感觉自己一定能够赶上什么。及至2010年,父亲的身体终于代偿功能磬尽,在我眼前衰竭、倒下、死去,那短暂的几分钟,我经历了人生最歇斯底里的绝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规律向我显示出狰狞,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呢,即使将来母亲死去也不会更令我悲伤欲绝,父亲为我付出了更多的ATP,他承载着我一生主要的价值情感,直到那时我才兀然明白,自己一直想要赶上的,正是帮助父亲尽早住进他亲手建起的新房子里,然而我什么也未能赶上。
   原来规律一直都没有目的,它从未怜悯过我牛马一生的父亲,58岁,他也曾风华正茂,我的父亲,他也曾年轻过啊!
   父亲走后,除了母亲,一切对我来说都已无谓。于是,使母亲和自己幸福舒适,成为最有意义的事,我要追寻着内心的呼唤去生活。
   受够了大西北干旱与寒冷,还有那污浊的空气。2011年冬季,我对母亲说:“妈,我们要离开这个鬼地方(生我养我的家乡),去一个四季如春,空气清新的好地方。”于是,我旋即丢下一切家当,亲人和熟悉的工作,带着母亲和少量衣物来到了传说中四季如春的昆明。
   正如你和所有其他人担心的那样,我们如何在昆明这样一个陌生的旅游城市里生活下去?物价高,工资低,没有任何朋友,对我这样一个只有宏观认识论的“哲人”,的确充满了挑战。2012年初,在昆明,安顿好母亲,我开始在一家酒店里做勤杂,工资只有1500,房租为500每月,剩下的钱基本作为生活开销,包括偶尔添置家居物品。每月我会和妈妈进行一次短途旅行,滇池和西山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当然,我再也没有钱进行奢侈的社交活动,也不必买新衣服了。而且从未预留医疗开销,庆幸的是母亲在昆明生活的一年里只感冒过两次,风湿痛也很少发作,偶尔腿疼时,她忍一忍就过去了,至于我,父亲走后,我就立誓再也不看一次医生或吃一片药,果真这样坚持至今,三年多。
   2013年初,春节之前半个月,我带着母亲在云南南部作了一次长途旅行,我们在文山爬文笔塔,在蒙自南湖畔吹着惬意的晚风看日落松矿山,像摇曳的棕榈叶那样沐浴在黄昏舒适的氛围中,充分感受着蒙自这座新兴城市美好的人居环境,那时我在湖畔大声唱响阿黛尔的someonelikeyou,引来好奇的人驻足微笑。后来,我们又坐车到普洱市,领略原始森林,咋吧景谷甘蔗,去临沧观看澜沧江墨绿的江水蜿蜒在群山之间,最后从云县返回昆明。
   那次旅行又成为一个折点,回去后,我问母亲觉得蒙自怎样,她说蒙自县既干净又清净,环境很好,她很喜欢。我接着问她想不想长期在蒙自生活,母亲不作声了,她不希望我不停地折腾,因为她心里有一件大事未了。
   然而,我毅然离开了日益脏乱的昆明,带母亲南下蒙自,再次重新开始新生活。在蒙自这一年中,我几易工作,和母亲一起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然而幸福感却像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始终充予着我们平淡的生活。母亲曾萌生返家的念头,但为了我的快乐,她选择留下给我做饭。
   儿子当然理解母亲内心的焦急,她活着的唯一愿望就是帮我找到一位好姑娘,从而把我交给那姑娘去照顾,这样她就死而无憾了。听听,好像她的儿子是个还未长大的孩子,需要一个姑娘来照顾呢。
   然而,我早已决定将不结婚,在这一点上我理解母亲的忧心,却无法做出任何妥协,传统早已完全禁锢了她的人生,但我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自己没有充分的经济动力与能力照顾好所爱的女子,而母亲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我决定不再孕育后代,不再复制自己劣势的基因。今日社会环境下,我无法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并接受优质的教育,难以满足他最基本的社会情感需求,比如爱与被爱,平等,成功等。你只要看一看社会为孩子们创造了什么,就能够理解我所说。比如,每年有无数电影上映,可这都是拍给成人的,对于初高中学生群体,一个最需要通过创设情景来体会丰富社会情感、认识事理的年龄段,你竟无法为他们找到一篇合适的话剧剧本,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会意识到这是多么荒唐的现象。许多热爱实践的孩子却最难融入传统学校教育,他们在学校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被老师同学称为“差生”,经常被责骂侮辱,缺少自己喜欢的活动,常常连一个容纳自己的场合都找不到,他们会更快学会暴力与压迫,吸烟,逃学以及网络沉溺甚至犯罪,其中一部分正来自他们的老师。
   因此,我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孩子,不要做爱。
   当然,我也渴望爱情,俗话说一对爱人就是一个社会。两个人就可以使彼此都感受到丰富的情感,享受人伦之乐,可我知道这不适合自己。然而,我更懂得“怜取眼前人”的真谛,在云南生活的两年里,我遇到过好几位自己喜欢的女子,我会不失时机地去爱她,毫无目的,仅仅有爱需要表达。当她过生日时我认真为她唱首英文情歌,当她不开心时我邀请她来我家吃烩面或包饺子,一起散步聊天逛街,当她生病时,我送她去诊所输液,给她讲故事。我买来糖果分给大家,只为她能得到一份,我教她学唱英文歌曲,给她读国外短篇……离别将至,我会默默离开,只留一条短信,收到的回复不是依恋或悲伤,而是满满的祝福和谢意。每每如此,我便欣慰地感受到,爱一个人是我的自由,我的爱并未陷入自私,一切都不平凡。
   我希望社会更好,希望它充满多样性,于是主动追求自由与幸福,理解、包容、尊重、仁爱、自制、关注、负责,遵守必要的道德理智。我想,这是使世界更好的唯一方法,先要求自己。
   而支撑我和母亲经济来源的工作是否得到发展?不,从未有过发展或者说我从未选择发展,在蒙自每月工资不足1500,仍然做最基础的工作,过最简单的生活,从不参与酒局或吸烟,可我依然快乐地认真生活在这个空气更好,冬季更暖的西南边陲城市。
   这就是我,或者部分的我(因为我还有很多坏毛病)从传统、雾霾、无谓、匮乏与空虚中幸免的一小段故事。我现租住在云南红河蒙自东村北路。Iamnotarule,butatrue.

共 35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展现出的作者对诸多问题的思考,虽然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却仍然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作者带着母亲选择居住环境,虽然收入微薄却感觉到幸福,这是作者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考,是对生态环境的思考;作者从雾霾想到了人的健康问题,从而想到了影响和伤害人健康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作者准备不结婚,不生育孩子,作者讲述的原因里,也表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社会问题无法妥善解决的失望;作者带着母亲,在微薄的收入里俭朴地生活,可是作者感觉到很幸福,什么是幸福,这是作者用自身的体验提出的又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章中的其他观点,也是很有思维启迪性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11-13 23:15:39
  文章多个角度表现出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虽然有些观点我不一定赞同。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