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惊奇的华山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惊奇的华山之旅(散文)


作者:白水红叶 秀才,165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40发表时间:2013-11-20 16:25:39
摘要:终于在遥远的天际红黄颜色簇拥着一个像鸡蛋黄似的东西浮了出来。满山峰的人都躁动了起来。那东西圆圆的,看上去黄亮黄亮的,感觉嫩嫩的,小的出人意料,只有手指那么大小,可是就是它发出的光将整个寰宇照亮。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到镜头里看到得整个天际都是红彤彤的了!

不管现在坐在家中多么安全,也不管华山上的台阶曾经让人感觉到多么的坚实和那里的风景多么的吸引人的眼球,但是我一想起那时登临的场景,就觉得害怕和惊奇,那真是一次惊险的旅游。
   4月21日下午4点。我与英子到华山脚下,在一个同事家落脚。
   下午5点。我们游览了华山玉泉院,知道了这里有通往华山的一道门。
   晚上8点。我们回到同事家。同事还没回来,同事的父母交代了一些上华山的知识,商量好晚上12点整,出发登华山。带我们上二楼休息。
   晚上11点。我们都在床上躺着,英子睡得很香,我被同事的声音惊醒了。她的声音并不大,只是我睡得太浅了。她向她的父母打听我们的情况,问对我们招呼的可好。看起来,她很重视我们两口。我想下楼去打招呼,但理智上确实想再睡睡,华山在我的心中有一种可怕的高度,醒来后,我们就要去征服它,我必须休息好,才有精神,才有可能在它的最高峰上留下我的脚印。我强行睡觉,硬闭住眼睛,但始终没有入眠,只是在闭目养神!这样也好!我不断想着这座期待已久的山峰,我真的来了,我很激动,也很兴奋!
   晚上11:30分。同事喊我们起床。我和英子很快来到楼下,同事的父母已给我们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我吃了两个有名的潼关老汤肉夹馍,英子吃了一个,我们各喝了一碗稀饭。我们背上晚上准备好的背包,拿上手套、手电,提了7瓶矿泉水就出发了。
   我们急急忙忙地赶往玉泉院,想从那儿登山。从潼关旅社到那儿路不很长,但都是上坡,加上背包的东西沉重,我走得都已经有些喘息了,额头上已渗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我们在玉泉广场下面的大路上看到了一辆接一辆庞大的公交车,这些车走得都很快,每辆车不到5分钟就能坐满。我们还当这些车是接下山的游客的,心里就想,这华山真火,这么多人登山。
   没有人和我们说话,我们就一直奔玉泉园门口而去,到了门口,大门紧闭,我们往东走了走,一片寂静;又往西走,碰见很多人一涌而下,心中窃喜,以为找到了新的入口。正要往进走,出来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的门封了,所有游客都要从东门登山,要在前面的路上坐免费公交直达东门入口。这时我才知道刚才那一车一车的人原来都是要登山的,而我们都是从那过来的。我们挤上公交车,前边已走过了好多趟,后面还排着老长一排队。
   晚上12点。我们到了华山东门入口处。天黑、心急,也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地方。感觉就像是一个很大的车站,摆满了一摸一样的公交车,南边还有很高档的售票大楼。下车时,乘务员告诉我们,先到售票厅购票在换这里的小公交车上山。听了我感觉怪怪的,我们是打目的一直走上走下的,怎么又要坐车。我们有门票,就准备直接上车。可是被乘务员赶了下来,乘务员告诉我们,还要买车票,20元。我们其实是不愿坐车的,但是他告诉我们不买车票是进不去的。无奈,我们买了两张票。坐到车上,才知道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也是第一登山,尤其对这种强制拉人过来,让买票坐车登山的行为很是不满,甚至车底下有人都开始吵起来了,但吵也是白吵,没有人维持这种正义,很多人看起来对这样被宰似乎都已经适应了。看看这地方这么大的排场,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这要解决多少失业者呢,我们的20元养活了这么大的一个群体!
   我们坐上车,出发了。
   凌晨12:15分。我们坐的车,经过了一处检票点,行驶了不到十五分钟就到了上山坐缆车的地方,我们被放了下了,准备由此登山。其实这里就是山脚,就是上山的另一个入口。看来我们真是被骗了,15分钟20元,真有些气愤。
   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一组石雕,天黑看得不太清,我用照相机照了一下,因为有闪光灯,隐约能看出写着“智取华山解放军勇士”字样。原来他们想让我们走智取华山路上山,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古有华山一条道的说法,这应该是另一条道,八路军战士走出来的,应该有挑战。
   我们开始登山,目的东峰看日出,先上北峰。
   一直在登台阶,台阶很稳,但是走的觉得都有些晃。不是登台阶,是在爬台阶,抓着锁链爬,没锁链了,手脚并用爬。
   英子一直在我前边,走得比我轻巧,快多了。我只想喝水,30分钟后,外套湿透了。看旁边,不断有人闪后去,也不断有人超过去。后面的队伍很长,前面的队伍也很长。我们永远不会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成为最后一个。
   一群大学生蹦蹦跳跳地往上冲。年轻就是资本啊,年轻就是好!
   一个大男人喊女朋友快点,女人回应道,不要拿生命开玩笑!的确,这登山的路,那一步都不敢疏忽,一步踩不稳摔倒了,有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不仅自己的命,连后边的人都有可能碰掉悬崖,这里每一个悬崖都深不可测,都峭不可攀。所以要慢慢走,一步一个脚印,踩实了,在抬脚迈另一步!这也如同做学问,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我与英子,终于在一个台阶上停了下来,坐到旁边休息了一会,看看那台阶就好像是石匠费了多大的力气、冒了多大的险在一块巨大石头上刻得一样。这石头高几十米,而旁边均是陡峭的崖壁,真的很难想象解放军战士怎么在这里走出了一条路,这些人大概都是神人啊!
   凌晨2:00整。走了近2个小时的我们,从冷到热,从热到冷。稍一休息,寒风阵阵,加上早已湿透的衣服,真有些冷得受不了。看远处天空,好像近了许多,也简单了许多,星星很清楚地挂在头上,有大学生还不停地叫着它的名字。月亮不圆,右上方像是被风吹掉了一小块。干净得没有一丝污渍地挂在天上,看着我们,也笑着我们,看我们的疲惫和挣扎。看看自己的衣服,摸摸自己的身上,冰凉凉的,一股汗水终于连渗再挥发,全完了。自己感叹,要是这样减肥,每个月上两次华山,绝对有效果。旁边一位老者,是被我们早超过的一位老者经过,说,那不叫减肥,那叫自虐!真是自虐的过程,也是征服自己的过程啊!
   凌晨2:15分。我们来到天梯口。一直走得很慢的我,突然精神焕发,排着队要去爬那天梯。那真是天梯,九十度直直地立着,竟然是在石头上。但很明显已经封了,不让走,据说这里有很多死亡的记录。
   凌晨3:00整。我们登上了北峰,先是看到了纪念亭和一群拍照的人。我们也挤了过去,亭上写着一副对联:千秋功勋三军猛勇震天地,万代楷模将士奇智惊鬼神。往后一看,一个石门,上书北峰顶。我们兴奋极了!真到顶了!
   未及休息,我们继续向东攀登,东峰按记录比这里只高400多米,但我们还不能松懈,必须在太阳出来前赶到东峰顶。
   路似乎能平些,没走几步,陡峭的台阶又来了。上东峰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接一个,一个挨一个,走得很慢。也感觉安全多了。
   继续走,碰到了一个庙,都龙庙。这庙虽不雄伟,不壮大,但却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古人征服自然的见证!
   再走,就到金锁关了。这是可以通向东、南、西、中四个峰的一个关口。这里有成万把锁子锁在锁链上,有祈平安的,有愿连心的,有送祝福的……都结以红绳,好不喜庆壮观!
   凌晨5:00整。我们到达云梯口。这是攀登东峰的最后一道关隘。云梯,就是飘在空中的梯子。这梯子虽没飘起来,但感觉就在空中,只不过台阶是石头刻出来的。很危险、很刺激,也很抢手。队排了很长,我们前边很长,长的找不到路,不知云梯在那儿,跟着一群学生攀树而过。后边队也很长,任凭你再累,也不能停歇,也不能有丝毫松懈,不然成千上百的人会排在你的前边。
   天明显亮了起来。后边有些人已离开了,我们都有几次走的冲动,但还在坚持,为了看太阳,也为了不给这次登山留下遗憾。
   凌晨5:20分。我们开始攀云梯。往上看全是屁股,全是脚,还有踩到我手上的脚,这只能忍着!往下看,黑压压的全是头发,争先恐后的向前挤。
   我们攀上东峰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我们在峰的最西边缘。除了能看见“万象森罗”的杨公塔外,全是人头,全是挥动着的照相机。我们就尽量往里挤,往高处挤,在外边看不见景,也很危险,尤其冷风向身上拼命的钻,身上冻得瑟瑟发抖。看看周围的人,早已租下黄大衣。位置差不多了,就开始拍照,手比眼高,照相机就是我们的眼睛!先拍了一张杨公塔,竟然美得出奇。这杨公塔原是杨虎城将军所建,方塔,往上越小,有直插云霄的感觉,尤其万象森罗四个字,再配以蓝蓝的天幕,明净的月亮,晃动的人头和手臂,越显得纯净和美丽了。再拍了一个学生为观日出,向上房顶,在上松树,最后上到松树的顶上看日出,精神可嘉,他是我们这一群人中站的最高的人。最后就拍日出了,一连拍二三十张。看日出,起先看到得只是灰色的天幕和拥挤的人头。再看,天幕上有了淡淡的红色,背景也变得更蓝了;再接着,红色原来越多,虽然淡,但却在慢慢地吞噬着蓝色的天幕,最终整个天幕看上去都是淡红色的了,越往高空越淡。太阳还没有出来,但这色彩已经足以让人激动了:我们没有迟,我们会看着太阳升起,太阳马上就要升起,这些都是它传递给我们的的思想。五分钟过后,一道深红横卧在山脉的上方,照得人心花怒放,再看天际,突然都暗了起来,又复现了原来的蓝色。太阳或许已经出来了,在遥远的东海上正在被人们瞻仰,或许站在杨公塔上的人和那在松顶上的孩子已经能看见了。我把照相机举得尽可能高。终于在遥远的天际红黄颜色簇拥着一个像鸡蛋黄似的东西浮了出来。满山峰的人都躁动了起来。那东西圆圆的,看上去黄亮黄亮的,感觉嫩嫩的,小的出人意料,只有手指那么大小,可是就是它发出的光将整个寰宇照亮。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到镜头里看到得整个天际都是红彤彤的了!这时候,人也陆陆续续地下东峰了,我这个时候觉得还没看够,就上了杨公塔。再看太阳,又有区别了,画面上有三组主题,最高处的是灰色、蓝色、红色共同映成的天幕,中间是圆圆的太阳,它好像被一股强大的红色气流拖着一样,轻盈的浮在上面,下边是黑色的群山,庄重而肃穆。这幅图景美极妙极,那么色彩分明,又那么和谐如一。
   我从杨公塔跳了下来,看到英都快蜷成一团了!在这孤零零的峰上,风像是一个肆无忌惮的侵略者一样,美美的煎熬着我们的身体。我们受不了,就躲到一个避风的地方赶紧穿上了原本就拿着的保暖内衣。
   早上8:32分。我们开始从东峰上往下走,眼前一个“鹞子翻身”的牌子马上让人眼睛一亮。这景致在就听说过,这也是上华山很多人必须挑战的一条路。这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要下去,必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这也为是我想体验的一条道,尤其过了这鹞子翻身就能去看看下棋亭,这下棋亭就在一个小小的山峰上,山峰四面都是峭壁,看起来非常险峻,在这样的地方下棋,只能是传说中的二仙。英坚决不让我去,加上队排得很长,又要交保险,又要租锁绳,我就没有体验上,变成了此次登山的一个遗憾。
   我们继续下东峰,路边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的松柏和让人惊诧不已的山石,偶尔闪过一两书桃花倒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山下的桃花早已全部凋残,而这里的除了少数花开得很怒放外,大多还都含苞欲放。这也正如一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想那山寺应该在高山上吧!
   早上8:50分。我们坐在三峰交界的地方,吃登山的第一顿饭。一人两块饼子,一根火腿,一包榨菜丝。吃的蛮有滋味,感觉有些冷。
   早上9:10分。我们开始攀南峰。
   登上了南天门。这地方像极了《西游记》上演的南天门。
   进了南天门,里边应该是一个庙宇,像是道家的地方,一楼供展览,二楼卖饭。里边通向后边和东边各有一个小门,东边门顶上挂一牌子“紫气东来”,西边门顶上挂一牌子“直通天庭”,我们从直通天庭这门进去,里边原来是另一片广阔的天地。先看到一块巨石,样子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上边刻着“福地洞天”四个字,落脚是“道光八年”。再往东西看去有一口钟,铜铸的,不很大,但很显眼,我走过去摸了一模,那上边已被游人摸得黑明锃亮。上面刻着李白的诗。
   我们从刻着“紫气东来”的东门出来,离了南天门。
   我们接着望南峰顶攀去。我们一直在找长空栈道,可是却始终没见。可我们意外的遇到了避诏岩,起初我把这里当成了长空栈道,我们就好像在一块巨石裂开的缝隙里前进。缝隙不是直上直下的,是斜着的,往上走很陡,人弯着腰,紧紧地抓住锁链往前行。快走到尽头了,就看见岩壁上有凿成的一个洞,洞外石壁上刻“避诏岩”三字,据说是陈抟手书的。陈抟,字图南,熟谙诸家学,精通天文地理,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宋太祖、宋太宗多次降诏召他入京辅政,都被婉言谢绝。为逃避烦扰,陈抟才躲进这三面悬空、无路可达、仅容一人的崖龛中静修不出。宋太宗思贤若渴,多次派当地太守、县令带着名贵重药、茶等物说服陈抟,并赠诗曰:“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征诏,总把三峰赐予君。”陈抟感念宋天子的恩德,在这里写奏折谢绝。

共 76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随笔完全是一篇游记的随笔,作者将自己登华山的亲感亲历泼墨挥撒,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想抒发得淋漓尽致。从一开始兴致悖悖,强制自己休息好增加体力,到到了华山口却被不良商家强制要求乘车收费等等,令人伤感。然而华山的美可能让作者冲淡一切人情世故中的低俗。一路的美景让作者大饮眼福。作者描写了多个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不愧华山是一个孕育文化的地方。如:宋太宗多次降诏召陈抟入京辅政,都被婉言谢绝。为逃避烦扰,陈抟才躲进这三面悬空、无路可达、仅容一人的崖龛中静修不出;还有因孝子峰而有了《宝莲灯》的传说故事,更有了故事里的传奇人物沉香和三圣母;有了莲花洞而有了传说中在此修行的太乙真人。还有历史上的人物寇准在华山上留下的豪迈诗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更有诗圣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有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在这山上曾与山中著名隐士萧使相遇的爱情故事。跟随着作者的步伐,让我也登了一次华山,让人感受到的,登华山不只是看美景,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中华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与华山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在结尾,作者道出了登华山感受到人生的真谛:“这地方摔一跤,就和阎王见面了,不能和生命开玩笑,平心才能下得这山,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都要心平气和,这好像是告诫人们……”作者说得不错:“华山这是一个孕育文化的地方!”非常不错的随笔,写出了登山,更写出了做人,能够从登山的感受中悟出人世间的道理。好文章,推荐阅读,推荐加精!【编辑:了缘无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3-11-20 16:32:00
  这篇文章写景写得也非常到位,感情细腻,能够引今论古,让人大开眼界。非常美的一篇游记随笔,喜欢这篇文章,由于水平有限,编辑按写得很不到位,向作者致歉。问候作者,创作辛苦啦。祝福吉祥。欢迎赐稿笔尖为暖社团。
处处与人为善,时时修身养性,伸手相助需助之人,不逞强,莫逞一时口舌之快。
回复1 楼        文友:白水红叶        2013-11-20 16:34:18
  谢谢编辑的精彩点评和推荐。遥祝安好,万事顺心!
2 楼        文友:辽宁娴雅        2013-11-20 17:05:32
  拜读美文,大开眼界!作者把登华山的亲身感受及心理活动,亲眼所见及所闻,引古论今,描述的非常详细。文笔凝练,思维逻辑很强,不失为一篇佳作,欣赏学习了,问候白水红叶写作辛苦,遥握!
回复2 楼        文友:白水红叶        2013-11-20 21:46:57
  谢谢欣赏,莫大荣幸,佳作谢谬赞,万事吉祥!
3 楼        文友:肖潇        2013-11-21 09:49:51
  行路如读书,读书如行路,作者一游记全在其中……问好作者,拜读!
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世界,并用文字作衬。
回复3 楼        文友:白水红叶        2013-11-21 15:14:26
  谢谢!祝好!
回复3 楼        文友:白水红叶        2013-11-21 15:14:31
  谢谢!祝好!
4 楼        文友:施云南        2015-07-27 08:10:30
  我喜欢看游记,因为能够通过文字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地方,看到那些我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不能够真实地行万里路,通过阅读文字来行路,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很喜欢您的这篇文章,祝您创作愉快,写更多好作品。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回复4 楼        文友:白水红叶        2015-08-07 08:46:49
  谢谢,也愿你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