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中国古典园林下的琴棋书画

精品 中国古典园林下的琴棋书画


作者:秋子墨 布衣,41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4发表时间:2013-11-20 18:08:33
摘要:琴是在园林的雕梁画栋之下绕梁不绝,棋是在园林的苍松劲之旁手谈开来,书是在园林的书房雅舍之中挥笔奔放,画是在园林山石绿水之间泼墨开来。

文化者,人文教化而已,然而在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已经变得尤为宽泛,基本上包揽历史所沉积的关于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技等一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价值。
   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所沉积的人文价值有着独立的个性与形式。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大多掌握在那些“附庸风雅”的文人雅士身上,而文人们的文化素养往往统一集中的体现在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的建树上面。然而古代文人所好的栖居环境又与琴棋书画浑然一体,那就是中国古典园林。
   关于园林,有皇家园林的恢弘磅礴,有江南园林的清雅别致。但无论如何,文化这个宽宏广博的领域在园林中得以几千年的滋养。于今,关于我对于中国文化的追梦,不妨在古典园林下的琴棋书画中聊以品味。
   中国文化背景往往是以儒家作为正统思想,而其它各家(主要为道家和东汉引入的佛家)兼收并蓄。因此中国文人墨客儒雅、庄重,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又受老庄、佛释哲学的潜移默化,更是热爱自然,崇尚自由。
   自古以来,为文者喜欢典雅清幽的园林环境,不要开门见山,反倒要曲径通幽,让人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关于那些园林小道也不要平铺直叙,只有直中有曲,曲中跌宕蜿蜒,才更有自然的幽然境趣,才更有含蓄的婉容意境。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有山有水,清泉依山而绕,山石靠水而立,一种阳性与阴柔的和谐,一种高狂与典雅的碰撞。雕梁画栋中井然有序,千径万竹中凌而不乱。
   山水相谐,动静结合。这是文人们生活且精神所以依托的优美环境,一种立于世俗而超之物外的怡然情怀。有所谓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大隐和小隐的境界都是常凡人不能为得,但中隐却是文人们所乐意为之,且乐此不彼的一大雅事。“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香山居士能把中隐的境界描写得淋漓精致,其精神境界和人生境遇竟然如此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足可见其之一生可谓都是“白居易”。
   正是这样的环境中酝酿着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素养以及深厚文化底蕴的琴棋书画,在长达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之中,它们演化成了统一的整体,它们身上的每一种特质都能够在文人身上找到相应的影子。
   不仅如此,就连园林与文人在一代代的洗礼中也俨然成了一个整体。二者相辅助成,文人因为自身的情趣爱好构造了这些清幽宜人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却又触发了文人的归隐情思和对于自身道德、文化修养上的渴望。对于这万千的情操,今人无限的歆羡。如今我也仅仅只能在这琴棋书画中经历一番别样的心路历程罢了。
   对于琴,于今所指的自然不仅仅是古琴,在这里不妨把它当作古代乐器的代表。首先古琴在传统音乐上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百玩不厌中曾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对于古琴的渊源,细节自然是无法考证清楚。虽传说是伏羲造琴,但父系社会之初,文明蒙昧之始,能否得天地之灵慧,造出这渊源千年的七弦之琴恐怕只是个未知之数。但无论如何,至少它是远古先人的文明结晶,至少拥有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此发明惊了天地、泣了鬼神,千万年来,把文人凝聚在音乐上的共性表现得淋漓精致。
   古琴声音清雅低浑,弹者痴醉忘我,听者幻然入境。身为弦乐,音乐随灵动起伏的手指挑拨而出,飘渺如风,如梦如幻,其清、和、淡、雅中凝聚着文人凌风傲骨,有如断头台前凛然抚琴的嵇康,其蕴含的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又囊括了多上文人门的悲痛和思索?何所谓知音?惜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终得子期亡而瑶琴亦碎的结局。琴音实为人之性情,人心灵所以交合之姻系也。声之动情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那《广陵散》不知夺走了多上人的泪水,只是叹息:于今绝矣。
   其实关于琴与乐理,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该是一位大师,其酷爱弹琴,在任何时候操琴弦歌之声不绝。其修理《诗》、《书》、《礼》、《易》、《乐》、《春秋》,虽然《乐经》在后世流传中遗失,但孔子在音乐理论以及实际操作上不仅给后人起到典范效应,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
   也许正因为古琴的本色,古琴与文人们的关系紧紧纠葛在一起。历来,古琴弦乐象征着中国古典音乐的灵魂与精髓。倘想一种情景:在高阁广厦之下一位青衫文人手抚素琴,灵音婉转,绕梁不绝,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幽雅轻盈。音乐在房梁间回荡,旋律在珠玑间缭绕,徐徐的、慢慢的弥漫了整个院子,透进了山之心底,水之深处,由此山更青了,水更幽了。叶绿了,花开了,人醉了。旋律还在激荡,只是人已不在,穿越了千年的时空。
   对于棋,它具有悠远的文化背景,对弈之道可谓详揽兵家之道、尽容古人哲思之理。这里的棋自然是指围棋,而且在万千棋中,影响最大的也当属围棋。这是从上古神话传说时期便在人类中流行的古老游戏,经历了多少历史的冲击,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它仍然傲立于文化之林屹立不到。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手谈的艺术复又开始活了过来,如同几千岁的老者在百年的沉睡之后,渐渐苏醒,以脱胎换骨的姿势,把这一文化燃烧在棋艺之巅。
   对弈是古代文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关于棋的历史典故却并不是很多,比较知名的要算是弈秋教棋和举棋不定了,当然这其实只是关于为人学习和决定上的道理,而对于棋之文化,却也只能通过看出棋在当时文化上的一些影响。而另外一个“棋山柯烂”的典故可以反应出棋本身具有如同仙人一样的神秘与高妙,另一方面,文人们好黄老之学,追好仙人的生活可见一斑。
   传说围棋是舜所创造,但根据考古探索,实质却早于之前,围棋对与当时的天文、军事、以及农事都有久远的影响。及至明清,围棋得到蓬勃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棋手和官职——国手。时有棋中“李杜”,范西平和施襄夏,二人其情其义,至今让后人惊叹不已,其当湖士局,实乃棋局中永恒的精粹。
   对于围棋,有时却似玄深,其契合着宇宙空间的诸多本质。围棋棋盘标准正方形,由纵横各十九条线垂直、均匀相交而成,构成一幅对称、简洁而又完美的几何图形。如果你久久凝视棋盘,会产生一种浑然一体,茫然无际之感。如仰视浩瀚苍冥,如俯瞰寥廓大地。中国围棋大师吴清源考证说:围棋其实是古人发明的一种观天工具。棋盘代表星空,棋子代表星辰,而这种重重为叠的棋盘同时又让人感觉到了重重天界。
   本来是古代先民为了探寻宇宙奥秘的工具,慢慢演化成了一种益智游戏,而后成了文人们赖以依存的生活以及精神伴侣。棋的高深与玄妙,以及它在宇宙空间所暗含的契机正好映照了文人所追求高狂与自然。下棋最好在一个飞翼小亭之下,旁有青松古柏于苍天而立,飞鸟悬空,清风如丝。深思凝住,精神早已离开肉体,在棋局里怡然自乐。
   对于书,是一种文字与精神共融的艺术,一种浓墨飞洒的意境。其不仅仅是对于古典园林内部的装饰,即便是作为装饰,却也在艺术上发挥到了极致。文人的生活离不开笔墨,书法仅仅是文人的生活内容之一,但其包罗的文化底蕴却足可让今人唏嘘不已。对于这在盛唐无比辉煌的艺术,多少人不禁想梦回千年。
   对于书法的溯源,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用树枝比划的蒙昧时期,书画之初,写字就是画画,画画就是写字。文字没有出现以前往往绘画、描摹实景以交流,象形状物既是书法之源也是绘画之源。而文字与绘画的分离却是人类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象形文字便是文字最初开始形成的状态,而通过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慢慢演变出其他抽象的文字体系并加以利用。
   现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是甲骨文,其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字形的写法和结构已经完全统一。由于是契刻在龟甲和牛骨之上,所以线条清瘦深硬,转角交叠古绌,尖起尖收,对于书法研究者来说,这简直是种古朴而悠远的意境,其也是当今众多书法家所青睐的一种书法形式。自商以后流行着一种熔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便是金文,金文古朴端庄,历史气息凝重浑古,是甲骨文后文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割据严重,各个地方的文字发展也严重不能统一,直到秦统一全国,统一清秀典雅的小篆,把以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中国文字出现了一个真正由多变到成熟统一的大转变,并在此时出现了第一个书法家——李斯,同时隶书和草书在此慢慢发展演化,到西汉而隶书成熟,章草流行,东汉末年楷书、草书依然成熟,而钟繇无疑为推动楷书成型的集大成者。此后出现了中和楷书和真草的行书,而二王对其发挥到了极致,随后书法更是在文人墨客间蓬勃的发展开来。及至唐朝,“张颠素狂”把草书推到了历史的顶峰,而后盛唐书法又以楷书为标榜,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可谓唐朝书法的灵魂人物,此三者与元代的赵孟頫合成为楷书四大家。然此后书法却有所低迷,在清朝篆书的流行,使得书法复又出现了短暂的光辉,邓石如、吴昌硕等无疑为清篆大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对于当今来说,爱好者多,精者少,能成为家者更少,那么大家更是少之又少,不禁有所感慨。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书法已经俨然和文人们融为了一体,虽然字如其人并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德行,但它却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一个的文化素养。书法是一种性情的艺术,是一种中国所特有的“中国式文人”的艺术形式。书法可以静若处子,端庄遒美,可以苍劲古朴,也可以蔓延飞动,是一种灵活多变,能够囊括文人各种情感的艺术。
   而作为绘画艺术的画来说,在漫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追求意境,追求更高精神体现的高妙境界。绘画如同书法一样在人类之初就已经开始形成,书画分离后,在另一方面却得到了更高的统一,形式上的分离,精神上的统一,比如王维的诗画被人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有时候,中国古典园林便是一种诗意的写照。
   中国式绘画的透视法则和欧美的焦点透视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散点透视往往气势恢弘,绵延千里的山川呈于一纸之上,游历画卷让人流连难释。中国式山水画往往用笔时而凝重,时而清淡,用墨空间变化很大,对比强烈,意境深幽或旷远。而对于人物画来说,往往用笔细腻,尽显个人风情,诸如画圣吴道子的“衣带当风”,极致的凸显个性与魅力。工笔画往往是在典雅中追求新奇,规矩中传达个性。对于不同的画风,互相融合,细腻可以入微,奔放可以若风,动静结合,再结合书法的笔法,水墨的渲染、渗透,在精神表现上鬼斧神工的造诣便是绘画上高超的境界。
   中国古代多少文人画家拿着自己的那支画笔,勾画着自己的理想,勾画着自己深沉的理想,然而对于他们自身很多却是一身穷困潦倒,比如一生命运坎坷的唐寅,虽然一生画名显赫,却最后病死在自己的葬花之处。
   画永远不会是真实的,她看若真实却和实际有着差别,这点差别不是其他的,而是画家在上面附加的灵魂,是这点灵魂让这些沉寂在历史上的东西飞动了起来,呈现着各个让人惊叹的意境,述说着各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一支枯老的笔,一滩干涸的墨,一个苍老的魂。
   本来古典园林和琴棋书画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文人的牵引下琴棋书画在以古典园林为背景的沃土中如雨后春笋般轰然勃发。琴棋书画是在独立而互相交织的空间中发展着,最终融为一体。琴是在园林的雕梁画栋之下绕梁不绝,棋是在园林的苍松劲之旁手谈开来,书是在园林的书房雅舍之中挥笔奔放,画是在园林山石绿水之间泼墨开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让人油然升起一种恬然与淡泊,一切学识修养好似一瞬间融为一体,然后在这玉瓦飞檐间凝固:在春雨浇注下,雨击芭蕉犹如清幽弦音在耳前萦绕不绝;在夏日夜空下,满天繁星俨然犹如对弈中星罗密布的棋局;在秋风的吹动下,片片娇云和流动的落叶恍惚成为翰笔下流动的惊龙腾飞;在冬日漫天白雪中,那傲雪更香的梅魂早已陈留在了白纸黑墨的空隙之间。
   虽然琴棋书画四者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他们在历史影响力上面却有着细微的差别。虽然都具有浓厚的文艺沉淀,但琴、棋在历史上的艺术表现力却并不是很突出,虽然民间亲睐琴、棋,甚至在盛唐教坊大兴。但是总的来说,除了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大名曲外,棋所留下的影响明显就比前者小很多,尤其是懂得围棋的人成为小众群体之后,这一脉文化显得尤其的单薄。
   对于书、画二者来说,或许由于和毛笔联系得紧密,因此和文章、文人,乃至文人内心的情感、情愫联系得更紧密,因此成为了文人精神的枢纽,情感的载体。也正因为如此书、画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以及历史上生命力最强、传承最久远的古老艺术之一。
   但无论如何,琴棋书画在古典园林的统一之下,互相穿透融合,一起承载了文人的千古情结。
   当猛然惊醒,历史始终是历史,中国古典文人的这种情怀在当今些许文人眼中是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大隐于朝,但金钱名利不知在什么时候模糊了自己双眼,想回头却只是叹息生不由己;想中隐于市,但又始终看不惯世间的种种事态,不经意间便卷入一场场纠纷之中;小隐于野,首先没有这种勇气,害怕别人指责逃避现实,其次这个世界容纳不了这种小的情怀。
   关于这些梦,永无止境的做着是不容谴责的,作为一种已经融入血液的情怀,我们要做的将是性灵上的一种大隐,一种琴棋书画完全融合在精神之中的状态,一种精神超越肉体的情怀,一种真正超越自然的心境,一种肉体入世,而灵魂俨然出世的高度。

共 532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琴棋书画作为高深的艺术,是古代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也称之为文化素养。在经济繁荣、各门艺术百花齐放的时代,琴棋书画作为古典艺术,仍令人向往并追求。作者以流畅沉稳的语言,追溯琴、棋、书、画的来源与历史,以及相关的故事与文化,对它们在艺术界的影响及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作了肯定。并解析个人对琴棋书画的追求带来的益处,行文紧凑,条理清晰,读来教益于人,欣赏,推荐!【编辑:冰煌雪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121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3-11-21 19:59:49
  文字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读来受益,欣赏,祝福愉快,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秋子墨        2013-11-22 13:38:00
  谢谢冰煌雪舞的编者按,以及推荐欣赏,共勉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