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大学问题以及朱敏的精神视野(随笔)

精品 【流年】大学问题以及朱敏的精神视野(随笔)


作者:吴昕孺 举人,459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0发表时间:2013-11-22 15:34:25

对于我而言,三年前创办《大学时代》杂志是一桩很大的难事。困难中也有很多快乐,最大的快乐是和大学生们打成一片,得以近距离接触和认识这一常常被社会误解和误读的青年群体。办《大学时代》让我改变对两种人的看法,一是商人,一是大学生。我以前自居文人,对商人常有轻薄之言,现在我觉得当代中国文学格调过于酸腐,政治框架过于陈旧,而商人中有一大批见识卓著、胸怀理想的人,他们或许将成为民族的真正精英。有意思的是,这一大批商人中相当部分都从文人转化而来。这个课题值得我另花时间深入研究。
   当代社会看待在校大学生总有一种奇怪的眼神。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国家渴望人才,把大学生看得重,毕业分配都给一一安排工作。那时候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考上大学就等于改变了命运。我就是在那样一个年代被改变了命运的。但无庸置疑,那是一个落后的时代,那是一个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隔如两重天的时代,那是一个知识比黄金贵重得多的时代。只在那个年代,才有千军万兵挤独木桥的壮观场面,挤过的寥若晨星(我85年参加高考,十取二);被挤落下水、苦苦挣扎的,早早陷入宿命的泥坑。
   人的解放应该是人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而不会被社会生活中的细微末节轻易绊倒,比如两个好朋友高考相差一分,一个上了大学,后来当上厅长;另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最后成为文盲。这不是主观努力的差异,而是人为的分别。所以,大学在西方是一个人“知识化”的开始,而在我国却成为一个人“社会化”的肇端。知识化是主动的,你所选择的课程可以基本反映自己的内心诉求,从而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奠定热爱的基石。社会化是被动的,学生从高考填志愿起,就要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内心的喜好。一旦踏进高校校门,实际上就面临着社会的考察,一双双人情练达的眼睛望着你,验证你的职业精度,检索你的心理硬度,测量你的现实深度。一言以蔽之,就是考察你的社会化程度。
   中国的教育很奇怪。基础教育以“调皮、不服管”为名筛掉了大量有阳刚之气的孩子,高等教育又举着“选贤任能”的旗子冷落众多单纯、执著的学生。中国的高校简直不是走向社会的跳板,而已然就是社会本身,至少是社会的一部分。就业,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心中永远的痛。由于这个痛,本应沉醉于求知的课堂却演化为生硬矫饰的职业演练场;由于这个痛,本来书生意气的学生会选举却成为变相的官场逐鹿;由于这个痛,本来是上升到求道更高境界的考研也带上浓烈的功利色彩。
   狭隘,是教育最大的失败。但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在这个狭隘的通道里,挤挤捱捱,磕磕绊绊。我在创办《大学时代》杂志的数年间,亲见得同学们的种种“拚搏”与“奋斗”,我于是也能理解他们的“沉沦”和“激愤”。
   首先,我不认为当代大学生是“垮掉的一代”,虽然他们中不乏自杀、杀人、怀孕、卖身、舞弊等等不良或者不法行为,但毫无疑问,这不是大学生的本质所在。这些现象,社会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家和社会指望下一代创造美好未来,那么,国家和社会给了下一代一个怎样的“现在”呢?国家和社会是如何关心下一代的生存环境与成长环境的呢?两千多年前《诗经》云:“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那么,我们可以转化过来,投之以杂草,报之以歉收。我们年年有数百万高中生考上大学,数十万大学生考上研究生,但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教育,年年都是歉收。因为杂草太多呵,社会上的杂草都跑到校园里来了,老师可以抄袭别人的论文,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考试作弊?老师忙着去教高收费的课,不惜缺席本职,学生为什么不可以逃课去干别的事情?我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博导,他公开、骄傲地宣称,他的博士生非处长以上干部不取。我们的“权威”“专家”“教授”发出的通常就是这样的声音!
   请不要怪学生。请不要让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认定,这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社会,这是一个缺少良知和温暖的社会。否则,一拨一拨学子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马上又会变成刻薄和冷漠的一群,那我们孜孜以待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其次,我不觉得大学生“眼高手低”有什么不对。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的使命就是读书。读书让他们眼高,这再正常不过呵。如果读了十几年书,眼界都不高一点,说明他的书读得不行。进了大学,都是成绩优秀的人才,不眼高才怪。手低更不用说,他们没进过工厂,没到过车间,没开过公司,没跟领导提过包,没和顾客吵过架,没被三角债纠缠过,他怎么可能那么从容练达?就熟才能驾轻,这样人人都懂的道理,我们怎能偏偏苛求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我一再强调,大学生是未来,不是现在,不是当下。指望大学生一分到单位,一走向社会,就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如此急功近利只会是暴殄天物,让大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积累起来的学养灵性,在机械管理的指挥棒下和加班加点的咋呼声中,一点点消失。他们当初的飞扬神采渐渐被吞噬,而变得头发蓬松、神情萎靡、目光凌乱、了无生气。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这样悄悄地消失了。
   他们当中的“聪明人”学会了迎合社会的机巧,突然发觉另一种引人“向上”的法门,那里不需要精神的滋养,不需要文化的陶冶,相反,只要你能够放下已经学会的优雅和斯文,你也许就能获得一张名利双收的“优惠券”。我们看到太多的学子,本来拥有成为学界泰斗的潜质,却削尖脑袋走上他途;过了若干年,用一种奇怪眼神打量新鲜出炉大学生的,正是这些已被养得肠肥脑满的“大人”。
   于是,我深切关注着大学校园,关注那些还没有走向社会就已被社会不太包容的学子们。我在充分理解的同时,希望他们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视社会如猛虎,不要把激情轻易耗损在求职路上。令人欣慰的是,在大学校园里,不乏这样的精英,他们并没有因为失去“天之骄子”的美称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他们更没有因为国家不分配工作就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大学四年的毕业后,他们自信的目光从书本移向更广阔的社会,他们坚实的脚履在校园与社会的通道中发出厚重的回声。朱敏便是这些精英中较为突出的一个。
   《大学时代》办到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我们决定起用一批优秀的学生记者,来一起策划、制作杂志选题。在西安就读的朱敏因此与《大学时代》结缘,成为杂志学生记者与编辑的中坚力量。
   我觉得朱敏是一个天生的写手,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他有一个好脑子,搞写作脑子一定要好使,不能呆板,也不能漂浮;不能顽固,也不能放任。敏于发现,然后紧紧咬住一个点,做深入的挖掘,所以,光聪明远远不够,有没有韧性最能体现一个写作者思考的力量。
   朱敏首先能抓住点子,人大修改《婚姻法》后,他马上写出了《高校婚育松梆下的权利回归》,“禁止学生结婚无疑是个最坏的选择,因为在社会管理的每一个领域中,任何以剥夺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代价建立起来的秩序,都缺乏基本的合法性”。朱敏的观点非常鲜明,在这个基础上他采访了许多在“禁令”下造成的悲剧,那些悲剧从整个社会层面看来,不过是茫茫大海上的一抹微波,但对个体而言,却往往成为铸成一生痛苦悲伤的狂澜。
   木子美一炮走红,朱敏不像其他媒体人一样,对《遗情书》大感兴趣,他冷峻地透视网络红人背后的生存处境,《博客化生存》应运而生。朱敏没有武断地批判木子美现象,因为他感到在这个现象后面一定有它的缘由,这个缘由是什么呢?是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开放,是信息开放引起的传播便捷。好比过去的马车现在换成了磁悬浮甚至飞船,速度愈快,愈能造成整个社会体系的不断挤压、波动和聚散,在这种挤压、波动与聚散中,鱼和龙同时涌现,泥与沙同时翻滚,校园、社会看上去不那么干净了,但更重要的是,当代校园和社会锻炼了承受力,扩大了包容性,校园必将成为社会思潮席卷的重要阵地,而社会更应成为人类心灵动荡的栖息场,不要动不动就举起大刀,而应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第二,朱敏有一手好文字。专题策划一般比较长,要让读者看得下去,甚至大呼过瘾,除了专题要选好,立意要高远,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叫文本。朱敏的文字不是那种时下流行的文学语言,曲里拐弯,酸不溜秋,形容词一串串的,他的文字简洁、直截,充满弹性和张力。试举几例:
   “博客是“2分钟上手的发报台”,是一种超级简单的个人网页工具。无论在技术形式还是在商业模式上,它都平淡无奇。然而这正是它的平民气质所在。”我以前一直不懂得博客是个什么玩意,我就是看了朱敏这段话以后豁然开朗的。
   “一直以来,中国大学生的精神内容没有得到呈示、关注,精神发挥没有平台、阵地。在这十几年市场风气渐浓而大学生精神世界无人关注的境遇下,中国大学生的整体精神品性向下滑坡、侏儒式矮化。而校园报刊的迷失,正是这样一种人文裂变的缩影,或者可以说,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校园报刊亦功不可没。”我喜欢这样的表述,一个赘词都没有,一点转弯的余地也不留,体现出作者的超强自信。
   第三,朱敏有一副好品性。2004年暑假,朱敏提出要到杂志社来实习。他是江西人,在西安读书,利用暑期跑到长沙来实习,得克服很多困难。来到杂志社的第三天,他主动要找我谈谈,他把三天来看到的一些感觉不好的东西悉数倾倒给我。旁观者清,我认为他当时所说大部分极有见地,我喜欢他这种直爽的性格,我想他应该不仅是杂志的作者,更应该成为杂志社的朋友,我的朋友。于是,我们的联系多了起来,因了《大学时代》这根纽带,通过电邮、电话一直保持着沟通与交流。
   好品性保证了朱敏作品中一股难得的正气。尤其做专题策划,本来就是一本杂志的灵魂,他需要策划者的肺腑始终充盈着良知和力量。所以,在面对学术腐败时,朱敏能够挥毫痛斥;在讨论博客化生存时,他又是那么冷静理智;谈到神童现象,他现身说法,呈示出一片婆心……这些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东西,无法伪造,更不能假冒,最能检验一个人内心的分量。
   我固执地认为,一个人在某条道上能走多远,主要取决于他的品性,而不是能力。人品与性格往往是事业的决定因素。就像龟兔赛跑一样,这个故事不只是讲给小朋友听的,兔子的奔跑能力绝对胜过乌龟,但好多兔子跑到终点的时候,发觉乌龟早已举起了胜利的奖章;更糟糕的是,好多兔子根本就跑不到终点。朱敏既有兔子的能力,又有乌龟的韧劲,加上他对记者编辑事业非凡的热爱,我相信他一定能够走得很远、很远,直至成为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

共 42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家因办刊《大学时代》,有机会跟大学生打成一片,才真正走进了大学生这一常常被社会误解和误读的青年群体,从而得以重现和还原当代大学生的真实面貌,挖掘出当代大学生现存困境等诸多问题的根由是社会化和狭隘的教育观,并一针见血地将批判矛头直指中国社会与高等教育。作者痛心地呐喊着,大学生是未来,不是现在,不是当下。正是在中国教育年年歉收的现状下,大学生朱敏的出现才是更令人欣喜和激动。作者一反痛陈的姿态,以欣喜的笔调高度赞誉了朱敏身上焕发出的精英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一个有着好品性的天生写手,文本抓住点子,文字简洁、直截,充满弹性和张力,作品中流溢着一腔正气……与此同时,作家也对朱敏寄语了很高的厚望。这样一位既有兔子的能力,又有乌龟的韧劲,加上对记者编辑事业非凡的热爱的莘莘学子,他的未来不可限量,也必将成为中国文化事业道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们自信的目光从书本移向更广阔的社会,他们坚实的脚履在校园与社会的通道中发出厚重的回声。读到此处,任何有点忧患意识的读者也会切切地期望,我们的高等教育能根除痼疾,确立正确的育人导向,将会涌现更多更优秀这样的学子,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丛林,成为溢彩纷呈的一枝独秀。先抑后扬的写法,深邃的识见和带血的呐喊,每位中国教育的明天在哪里?一个沉重话题,直抵人心,引人深思!激赏作家结构文章的妙思和犀利的笔致,荐阅共赏。【编辑:芦汀宿雁】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123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3-11-22 15:38:59
  大学在西方是一个人“知识化”的开始,而在我国却成为一个人“社会化”的肇端。知识化是主动的,你所选择的课程可以基本反映自己的内心诉求,从而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奠定热爱的基石。社会化是被动的,学生从高考填志愿起,就要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内心的喜好。中国的高校简直不是走向社会的跳板,而已然就是社会本身,至少是社会的一部分。
   作者的剖析深入骨髓,令人敬仰。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3-11-22 15:48:49
  在这十几年市场风气渐浓而大学生精神世界无人关注的境遇下,中国大学生的整体精神品性向下滑坡、侏儒式矮化。
   深有同感,无能为力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11-23 12:21:1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