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路

编辑推荐


作者:月如水 布衣,11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0发表时间:2013-11-22 21:40:30
摘要:存在 共鸣 关系 形式与意义


   存在
   路在心的地方,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路变得越来越宽。
   没能向内寻找自己的人也无法向外找到自己,只有找到真正的“我”,以“我”映照出万物之相,确立它们的个性特点,眼前的事物才会变得真实,要不便会模糊它们的印象,当作一种替代品,替代个人的需要而存在,而忽略了事物个体本身的意义。
   对万物的尊重是以各自的独立为基础的,没能独立出“我”便不能对它们的独立有正确的认识,便做不到对它们真正的尊重。
   那些拥有很多事物的人所拥有的只是事物的形,而不是它们意义,明了意义必须明白对立统一之所在,立场的对立,人有主宰万物的能力,但如果只行使主宰的权力所拥有的便只是它们死板的形体,而它们的意义需要从个性中发拙,尊重并帮助它们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达到彼此的统一,尊重它们如同尊重我们自己,任何事物都不是因我们的需求而存在的,在社会形式上它们拥有与我们相同的地位,在自然体位上大家是并列的,当人类拥有了制胜它们的能力,便把自己置于它们之上,对它们的命运进行调控,以控制的方式拥有一切终将失去一切,因为每件事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自我生命的循环与完善,人为的作用制胜不了它们内在的动力,只有方向一致才会推动我们的进程,反之它们将抵消我们的动力,所以人类学会悲天是必要的,天大于人,自然大于人为。
   化学品生产、核生产是以违背自然法则进行的人类活动,终将受到制裁,处理这些物品成了当今最大的问题。
   而人体本身便是一个自然,吃饭与性爱是人类最基础最自然的两大需要,这些自然而然的事,如果过多地把它们藏匿或者过大地把它们夸耀都将受到惩罚,封建社会是隐匿的悲哀,当今社会是放纵的荒芜,都没能让人类的意义得到最好的发挥,人性是动物性的基础上加以理性,保持理性是人性的表现,请谦虚地对待我们的行为,谦虚地对待性。
   当我们对外物的需求越少,能够体会到的外物的意义便越大,它们是以共存的方式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当以独立的眼光看待它们,它们便拥有独立的品格与意义,物与物之间永远是平等的,世界之重不在于一个人的重,而在于万物之重,只有认识到这种重自然才会给你让出一条路来,要不到处都是荊刺。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会导致个人根基越来越狭隘,寻找便只是一个永远填充的过程。
   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欲望给人类以激情,是行事的基础,另一方面,欲望的腐败感又在挫败着我们行动的信心,是善在维持着它们之间的平衡,因为善是人性的根,罪恶终会不断的被善发现,而尊重是最大的善。
   为欲望找出处必须对欲望有正确的认识,欲望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是生命律动的一部份,最基本的律动便是最基本的生活的需要,是吃饱和穿暖,它们是不会存在罪恶感的,超出这个范围,欲望与罪恶便并存,欲望有多少罪恶感便有多少,欲望有多重罪恶感便有多重,罪恶感始终在抵毁着欲望的产生。
   可以说我们一生是一个与欲望作斗争的过程,它用去了我们许多力量,谁能最快最成功的找到善便拥有先决的力量,最大的成功者必然是智者,而智者必然是最大的善者。
  
   共鸣
   共鸣是我们最信赖的力量,寻找共鸣是每个人一生的向往,但共鸣的心最难得,一般的共鸣随时都有可能到达,只是喜悦与忧伤的分享与分担,它们只是形式上的共鸣,并没有到达意义,意义是高于心情的物相之所现,高处的共鸣是用理想与信仰达到的共鸣,是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两声鼓鸣,象原音与回音一样自然而真切,不需要日常形式的交往与交流,是我们自己的底思想,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触及到。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孤独,孤独感有多少寻找便有多少,如果寻找到真正的共鸣,孤独感便会被隔离开来,而被一种亲切感替代,亲近万物如同亲近一个人,万物的目光便是那个人的目光,万物的心跳便是那个人的心跳,这种共鸣最终成为一种自我的共鸣。
  
   关系
   我们与所有人的关系都应该以朋友关系为基础然后才达到其它类别关系,因为朋友关系是一种以尊重为基础的最平等的关系,它很少触及到利益,一旦有利益上的分歧这种关系便不复存在,因为尊重已被打破。其它所有关系,包括爱人关系、父子关系、上下级关系在立场上都存在主次之分,在利益上都存在给与需,各种关系如果不是以朋友关系为基础是无法达到真正的平等的,因为尊重是到达彼此的关键,所以朋友关系是一切关系稳定的基础。我们在社会中的主要角色不是领导或下属,不是父亲或母亲,不是儿子或女儿,而是朋友,我们和所有的的关系都先应该是朋友,尊重一切以达到一切,只有达到这种开阔才能发现关系中的各种乐趣所在,它绝没有那么严肃,而是一种享乐关系,只有享乐你才会真心的去维系它。
   一个人的博大不在于他拥有多少或者能够付出多少,而在于他平等的态度上,对待万物都用同一种心情,一种和乐共享的心情。
   音乐和文字是我们的另一类朋友,它们以沉默的方式靠近,却能够达到灵动的效果,文字与音乐能够触动我们的灵魂,产生一种透彻的内心的感应,它们能够让我们发现一个更隐秘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个诗与艺术的世界,那是从人与人的交往中无法发现的,与人交往中能够发现的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最重要的发现是“独自”(一个人)的发现,而这种独自需要一种契机,音乐与文字便是这种契机。
   诗与艺术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忽略了诗与艺术,活着便只是活着,只有形式而无意义,而诗与艺术只有最美的心才能发现,如果希望利用音乐或文字达到某种目的,你便无法真正进入它们,利益是一道屏障,永远阻碍着灵感的再生。
  
   形式与意义
   最低的生活是最高的恩赐,生活应该是一种慢的形式,简单的意义。慢是让生活少一些目的,少一些目的便少一些方向,不去多方向寻找,而单纯的去感受它的自然流淌,生活有它自然的规律,人为修改只会加重生活负担,工作是为了简单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达到高处的享受,低处的享受比高处更真实,高处的享受都是一些糜烂的形式,都没能净化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保持最初的纯真;高级建设都只是一些虚设,与生活的根本很远,也成就不了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而自然界的一花一草却能让人无比感恩生活,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所在。真正的生命存在于自然,而不是人为能够创造的,人为创造出来的只是一些僵化的死板的东西,无论多美,只能是表面,而少了生命作为的底蕴。
   生命是一个往返的过程,从一种纯真走向另一种纯真,从直接的纯真走得间接的纯真,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如果活不出简单,那么生命便完全是一种耗损,而不是得到,我们每一天都有所得也有所失,失去生命的肌理,得到生活的体验,体能逐渐消耗,体验却已变得丰满,死亡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意义,意义将永远存在于不死的灵魂中。
   平凡让人麻木,痛苦却能够成就新生,痛苦是为快乐准备的盛宴,痛苦过后是必然的轻松,轻松便是无尚的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好大夫,都有治愈伤痛的能力,可以说痛苦有多少快乐便有多少,单纯的快乐是浅显的满足,它没有用泪水带出的幸福感和借疼痛而生的笑声,大的满足必然是痛苦带来的,是灵魂深度的发掘带出来的光。
   痛苦与快乐共同成就了我们的平常心,当明白得到和失去的相对性,便把得到和失去弃之意识之外,意识中便没有得到和失去,而当成是事件的本来存在,有始有终才是事件。
   独立是形式,平凡是体态,这个世界每件事物都是独立的,其中的渗透也带着独立的形式,只有这样,基因才会几千年相对不变。平凡在于个体意义上的限制,每个人、每件事物在自然中的作用都是渺小的,只有勇于承认这种渺小才会发现个体的独特性,独特性是非常显明的,当独特性以平凡的形式存在,便有高于平凡的意义。
   自我膨胀的人必然会失去自我,无法为他人考虑的人也无法明白自己所在,以众为根基的自然需要一种组合,只有组合起来才会变得强大,一棵树很快就会消失,整片森林会永远存在下去。
   最后的自己也是最初的自己,一个人的底思想往往贯通着整个人生,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寻找真实的过程,而不是寻找高尚的过程,真实是内在的本质,高尚是外在的需要,保持最初的纯真是必要的,成熟只是过程,纯真才是收获,成熟不应该是果实,是最后的旅程,而应该是种子,是另一个开始,不应该是腐败,而应该是新生,与最初的那一粒种子基本上一样,因为生命基本上都是以循环的方式进行的,进化或退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虽然个体变异随时随地都存在,但整个种族在长时间内都存在着相对的稳定性。
   个人之变只是习性之变,并不是整个人类的底思想发生了变化,人类所拥有的良知与罪恶感千万年都不曾变,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是腐败的,但不应该说这个社会的人类是腐败的,腐败与贞操的一直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是制度与风气造就了不同的滋生环境而已。
   爱是寻找共鸣的原始的方式,当以荷尔蒙分泌的方式获得爱时,身心便达到一种极致的享受,也受到一种极端的摧残,没有比爱更深的体验,没有比性更妙的事,性是所有欲望的基础,没有性的要求便没有爱的发现,最热烈的爱总是在身心成熟的时候才产生的,爱的伟大在于它能够反过来隐藏性,但性在爱中是永远存在的。
   婚姻是社会的需要,最终却达到个人人生意义的衍生,生命的延续是一种体验自我的方式,我们都能够从孩子身上发现另一个自己,得到从别处得不到的满足感和依赖感,可以说我们对孩子的依赖比孩子对我们的依赖更重,因为人的动物性决定繁衍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是与性在一起的。
  
   结语
   路虽然有许多,但方向应该只有一个,走着走着,路便合并到一起,那是一条纯真之路,弃之欲望,只活生活的根本,那是一种永远的幸福路。
  

共 38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道至简,而这简单之中却蕴含着不简单。作者一篇充满哲思的《路》,既笔力娴熟沉稳,更有着丰盈深永的内涵,在读品之间令人受益匪浅。欣赏,问好。【编辑:静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