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父亲的“顶上”功夫(散文 外二篇)

编辑推荐 【家园】父亲的“顶上”功夫(散文 外二篇)


作者:陈亮 秀才,135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4发表时间:2013-11-24 00:54:06


   《父亲的“顶上”功夫》
  
   童年时代,由于老家乡下条件有限,每次理发还得翻两座大山,到镇子上的理发店里去理发。为了方便理发,父亲就买了个手动推子,每次头发长了就自己理发。所以,那时候,我们父子俩理发可从没进过理发店,全是父亲一手给我理发。
   记得那时父亲理发还没有经验,加之手动推子难以掌握,往往一撮头发还没有完全剪断,父亲握推子的手就习惯性的往一边抛头发,时不时地就会将几根没有剪断的头发在我的疼痛呻吟中拔出,每次有这样的现象,我就会疼地喊叫一声。
   可每次只要我一喊疼,父亲就会将我像捉猪娃一样强行摁着,再用双脚把我卡在他怀里说:“真是楔子,见不得一点嘣事?”迫于父亲的威严,从不敢吱声反抗,只是疼得吸吸溜溜不是歪头就是咧嘴!却只能咬着牙齿,乖乖地任凭父亲“摆布”。好不容易头理好了,却满头的“坑坑洼洼”,过于难看时,父亲就又干脆给我重新理成“光葫芦”!我就又得再次承受着父亲的折磨。
   每次给我理完了之后,父亲就叫母亲也顺便给他理。父亲是农民,也从来不讲究什么发型,在他看来,只要将头上的头发理掉,人就轻松自在了。所以每次母亲给父亲理发时也和我一样,一起理成了光葫芦。每次看着我们爷俩的光头样儿,母亲每次都会揶揄地说:“你们爷俩都能当和尚了!”
   只是每年开学时,同学们都会时不时地在背后偷偷地摸把我的光头嬉笑道:“光葫芦,像电灯,开关一摁亮哄哄。”每每此刻,我都像是受到了奇耻大辱一样感到无地自容,但又拿这帮调皮的小家伙无可奈何!
   后来大些时,父亲每次给我理发,我就直接要求父亲改改发型,不能总是给人理光头,父亲就遵随我的意见,每次用一把木梳边给我梳边理,根据不同季节学着给我理出了样式各异的头型,什么毛寸、板寸、分头、背头、碎发、中分……几乎父亲每次给我理了新的发型,周围的人们都要将我叫到跟前细细的端详一番,也不再有人趁我不备在我头上乱摸,也再没有人喊我光葫芦了。
   渐渐地,父亲为我理发的名气也被传了出去。村子里的大人小孩,隔三差五地就有人来找父亲理发,见手动的推子不好使,父亲就买了把电动推子回来。开始父亲给谁理一次发,别人顶多给你抽支烟,后来前来找父亲的人越来越多,占用父亲的时间多了,他们感觉过意不去,就给父亲掏钱,可是父亲死活也不肯收。而且还很客气地说:“我又做不了别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理个发能算个啥?”当每次听到别人表扬的话语和看到父亲脸上洋溢的笑容,我都会在心里偷着乐,可是大家也许不会知道,父亲的这门手艺可都是在我头上练就出来的呢。
  
   《七月半打核桃》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在我老家乡下,每年农历七月半前夕,父亲就早早地准备好一根长长的竹竿儿,仔细地用一把镰刀将竹竿儿上的竹节刮的溜光,准备打核桃了。
   每年只要见父亲准备打核桃,我们这帮馋嘴的娃娃们可比大人还着急,总是先迫不及待地扛着竹竿去核桃树下敲几竹竿下来。用一个自制的小弯刀将青溜溜的核桃儿剖成两半,再用弯刀在核桃瓤的周围旋一圈,核桃瓤就被我们剜出来了,一瓣瓣白嫩嫩的核桃仁,只需将上面一层薄如蝉翼的“衣服”剥掉,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只是我们每次吃过核桃后,一双双小手就被核桃青皮里的汁液染得像是乌鸦爪子般黑黢黢的了。
   每年奶奶见了我们提前打核桃吃,总免不了一番唠叨,奶奶细心地对我们解释说:“七月半树老爷才给核桃上油呢,上了油的核桃吃到嘴里才又油又香;这时候核桃的青皮也开始自己脱壳。哪像你们,果子还没熟就开始糟蹋,看你们一个个把手都弄成啥样子了?”
   不过真正到了七月半这天,我们可是全家老少齐上阵,纷纷扛着竹竿,挎着竹篓。每次都是父亲上树敲打,我们几个娃娃和母亲负责在树下捡拾。只要父亲在树上用力一敲打,满地上就仿佛下冰雹一般落满一层碧绿;有的已经完全成熟的核桃,在刚一落地自己褪去了青皮,像是玉女出浴般光滑诱人。
   为了和大人们抢拾核桃,我们时常就抢先一步,捡拾过来,在一块空旷的青石板上砸来享用。不过树上的核桃可没长眼,猛不设防便会被雨点般下落的核桃砸中,给你个无言的“教训”。
   虽然一只手在揉着“挨打”的地方,另一只胳膊还不舍得放下胳膊弯里挎着的竹篓子。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也总不忘在贪婪地仰望着高高的核桃树,像极了一首歌中所唱的:“高高的树上打核桃,谁先打到谁先尝,谁先打到我替谁先装……”每次不待父亲下树,我们已经将大树周围的核桃捡拾的差不多了,我们这些娃娃们只管捡能看得到的核桃,可母亲每年捡拾核桃都是那么地认真仔细,从不会放过每一个茅草窝和石头缝!
   这时候,看到树下大小竹篓子里装满的核桃,浑身冒汗的父亲也总会露出丰收的喜悦和欣慰。打完核桃后,还总不忘在树丫上的树冠里左瞧瞧右看看,生怕有“漏网之鱼”。在完全确定树上没有核桃后才依依不舍地溜下树来,尝过几个核桃儿,就会一起加入到捡拾核桃的行列里……
   打核桃的季节啊,收获的不仅仅是希望,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趣!
  
   《烫红的铁熨斗》
  
   童年的记忆里,我从没穿过真正的新衣服,所谓新衣服,就是母亲拆掉大人们穿过的粗布褂子改成的“新衣服”。
   改装衣服除了要有一手好的裁缝技术外,还得懂熨烫。不过,那时候人们熨烫衣服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没有电熨斗,用的是很原始的金属熨斗。
   我家就有这么一台老式的铁熨斗——一个极不起眼的椭圆心形式样,背部还有一个木把儿。每次熨烫衣服前,将熨斗里的一个铁块退出来,放在灶膛里烧红,然后再用火钳小心翼翼地夹出来装进熨斗的铁壳里面,合上盖子插好铁楔,这就可以熨衣服了。为了使熨斗能多保持会儿热量,每次熨烫衣服前,母亲就事先将做好的衣服用湿毛巾浸湿,然后才将烧红的熨斗放在衣服上熨烫。只见母亲每次熨烫衣服时都是急急火火的样子,有时候我在一旁不长眼色,碍手碍脚地还会被母亲一番责备。我知道母亲是为了趁热熨衣服,生怕烧红的熨斗很快凉掉。
   即使这样,可还是熨不了几下子,衣服就不冒热气了,母亲就又将熨斗里的铁块退出来重新放在灶膛里烧红……
   不过,尽管烧熨斗的过程比较繁琐,但每次经过母亲熨烫过的衣服却是那么平整,虽然衣服的布料已经陈旧泛白,但在那个年月里,对于我们这些娃娃来说,穿在身上可得意了。母亲每为我们做好一件衣服,我都要穿在院里给其他同伴们显摆一番。
   现在,那只老式的熨斗已经不用了,偶尔在家里翻寻器物时看见它,已经通体锈迹斑斑。我曾多次差点儿将它卖废品,但每次都被母亲阻止。我知道母亲是和这熨斗有了感情,留着它是对母亲精神上的一种慰藉吧。
  
  

共 26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篇散文从童年的记忆里伸展。《父亲的“顶上”功夫》非常亲切感人的小片段,回忆着与父亲在一起理发的情景,虽然起初带着痛苦忍耐的心情,但最后还是得到了乡亲们的赞赏,父亲的爱就是这么地粗狂豪爽,多年以后依然亲切质朴!《七月半打核桃》“打核桃的季节啊,收获的不仅仅是希望,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趣!”散文形象地描述了打核桃的经历,所有的过程都是发自内心的眷恋之情,温馨的场面,好有情趣的画面,让人羡慕曾经快乐的记忆。《烫红的铁熨斗》一个生活的里不可缺少的小器物,却隐藏着浓厚的感情,这篇散文短小细腻,描述着母亲心灵手巧的技艺和在生活中辛劳的形象,亲切感人心怀。散文回忆往事,情感细微传神,普普通通的生活,普普通通的人,都是生活的花絮,在漫长的年月里记忆犹新,真切朴实,给人难以忘怀的情致,相信也会勾起每一位读者的心绪!欣赏佳作!推荐共赏!建议加精!【编辑: 伊 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伊蕊        2013-11-24 00:56:14
  拜读陈亮的散文!情感真切,耐人寻味,童年的记忆,质朴的情怀!欣赏!问好陈亮!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回复1 楼        文友:陈亮        2013-11-24 19:26:25
  谢谢伊蕊老师的辛勤编辑,有您的支持,才是我创作的动力。
2 楼        文友:伊蕊        2013-11-24 00:57:58
  好久没见陈亮了!今天又回到家园,又见文字,倍感亲切!问好家园的老朋友!新冬快乐!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3 楼        文友:伊蕊        2013-11-24 00:58:35
  感谢赐稿人生家园!祝创作愉快!伊蕊问好!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4 楼        文友:三河汉子        2013-11-24 07:25:22
  读了《父亲的顶上功夫》,感觉真挚,文字也流畅,很不错。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叙事过度更自然一点,也就是细节再挖一挖,效果会更好
回复4 楼        文友:陈亮        2013-11-24 19:25:00
  感谢您的拜读,感谢文友的建议。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