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曈临如故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曈临】双刃斧(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曈临】双刃斧(杂文随笔)


作者:广力童子 布衣,13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32发表时间:2013-11-25 16:43:55
摘要:这是一篇反应同性恋的学术杂文,通篇严肃,不失为一片行为艺术的科普文章。

双刃斧
   拉拉的象征物,是一种叫做“双刃斧”(Labrys)的终极杀器。这种斧头双侧开刃,杀气十足,是拉拉团体力量与团结的象征。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农业、婚姻、丰饶的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传说她手持一把双刃斧作为权杖。古希腊人的确不歧视同性恋。实际上,在古希腊人的脑海里,压根儿不知道什么叫同性恋,什么叫异性恋,古希腊语里甚至没有这些词汇。古希腊人只懂得在性行为中区分主动与被动角色,而不在乎性行为是发生在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相比今天的同性之爱,古希腊人更喜欢“老少恋”,因为他们相信精Y是知识的来源,通过同性性行为,年长的智者可以把智慧传给年轻的下一代。历史学家们注意到,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并不认为同性恋“阴柔”或“娘娘腔”,相反,同性性行为是男子气概的最好证明,例如凯尔特人与古希腊人的文化。在美洲印第安人的传统中,被同性吸引并发生性关系是所有青年人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成功,他们会得到全部落的祝福,并收到丰厚的礼物,以资鼓励。至今在美国的印第安苏库米希与印第安柯奇尔族地区,同性婚姻仍是合法的。欧洲的社会学家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引发中国社会对同性恋接受程度升高的原因之一。大多数中国人不像欧美人、中亚人和西亚人那样虔诚地笃信某种宗教,而中国少得可怜的的恐同论调,全部是西方的“舶来品”,因此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可能会成为世界上对同性恋者最友好的地区。LGBT(或者GLBT,LGBTQ,统称为同志)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采用来代表Gay(男同性恋),Lesbian(女同性恋),Bisexuals(双性恋),Transgender(跨性别)的术语。至于Q则有两种解释,分别指Queer(酷儿) Questioning(对自己性倾向有疑问)人群。此外,美国黑人同志团体由于反对白人至上,往往不喜欢使用这个词,而更喜欢“同性之爱”的英文缩写SGL (Same Gender Loving)。
   在动物中黑猩猩可谓是最热衷于同性性活动的动物。狮子的同性性行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除此之外,通过野外观察,有超过1500种动物被发现存在自然的同性性行为。
   在中国古代的龙阳之好,断袖之癖讲的就是国君的同性癖好,君王对这些美男子 的宠爱甚至超过宫中所有的妃嫔。像弁而钗这样的小说不少,中国古代还有《宜春香质、《龙阳逸史》、《子不语》、《聊斋》、《品花宝鉴》、《红楼梦》等里都有。更古老的很多。西方柏拉图对话录里就有了。《诗经》里有,《楚辞》里也有。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到商代,就有“比顽童”、“美男破产(老)、美女破居”之类的说法。至于流传在春秋战国、汉代时期的“龙阳”、“余桃”、“断袖”等历史典故更是脍炙人口。史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后代人于是就以“龙阳”、“余桃”、“断袖”等来暗指同性恋现象。也许娈童是一种病态的生理和心里现象,这和文化趋同并不相干,相传十全老人乾隆帝和宠臣和珅就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野史相传和珅像极了乾隆孩提时的一个宫女,那是乾隆还是个阿哥,因与此宫女嬉戏是被其误伤额头,宫女便被皇后(乾隆的母亲)赐死。乾隆求情未果,据说这个宫女临死前躺在乾隆的怀里幽怨的说:“来世不做女子,阿哥若恋旧情,妾身容貌不变,到时勿相负"我们的多情帝王早已哽咽不已,时光迅速,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此时的弘历阿哥已经成为中年的乾隆大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乾隆发现一个小黄门竟然和那个宫女长得一模一样,而这个小黄门就是和珅,一问他的年龄正好相吻合,于是乎,同情,爱恋,歉疚都占据了风流天子的心房,这才有和珅权倾朝野的一生,以至于在乾隆有生之年,嘉靖皇帝竟然不敢动和珅分毫。还有在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还说,乾隆年间有名的才士、状元与陕西巡抚毕秋帆在政治、军事、文学和考证方面,屡建功勋,他也是个同性恋者。毕秋帆本好龙阳,他任陕西巡抚时,幕中宾客也大半是同性恋者。一个政府部门中大半官员是同性恋者,实在说明此风之盛了。毕秋帆的同性恋在清代十分出名,以致清代描写男同性恋的著名小说《品花宝鉴》就以他为基础塑造出那个小说的主人公田春航了。《罗延室笔记》描述他贵为总督,也和妻妾毫无关系,把妻妾冷落一旁,而在他左右朝夕侍奉的则是他落魄时所结交的伶官李桂官。蒲松龄的聊斋中也不吝笔墨描写男风与女同的篇章,比如《黄九郎》,素有同性恋倾向的何生初遇“意致清越,丰采过于姝丽”的少年黄九郎,即表现得“神出于舍,翘足目送,影灭方归”;而后他在对九郎的等待中“凝思如渴,往来眺注,足无停趾”;向九郎求欢被拒绝后“复伺之,蹀躞凝盼,目穿北斗”,“邑邑若有所失,忘啜废枕,日渐委悴,惟日使斋童逻侦焉”,“生实告以情,泪涔涔随声零落”,,文中对何生这些细微心理的刻画和行为描写,极为传神地表现出一个男子在见到自己的意中人时的神魂颠倒模样和患得患失心理,与一般人在恋爱中的表现并无二致"及至九郎终于被他的痴情感动,何生得偿所愿与其欢好,却因此而殒命"何生甚至在死后借尸还魂与九郎重逢时的表现是悲喜交集,“仍欲相狎”,丝毫不以因九郎送命为憾,其对九郎的痴恋可谓深矣"此外涉及男性同性恋的文章还有《男妾》、《男生子》、《念秧》等。
   不过笔者是佛教徒,很反对同性恋,但并不影响我的研究。佛教认为除了夫妻间的行淫是正淫,所有嫖娼,偷情都是邪淫,像同性恋,乱伦更是大罪,是要堕无间地狱的、
   关于同性活动的问题是,男同都采用口交乃至肛交,而人的直肠最易受病毒和细菌的侵扰,且没有阴道的自洁功能,所以吸毒者和男同是性病的高发人群。一开始艾滋病的英文就是男同性恋的简称,在中世纪由于基督教严格反对同性恋,所以一经发现就要受火刑,宗教裁判所认为同性恋的血液是肮脏的,只有火才能洁净他们的灵魂。而在中国古代士大夫有着一种病态的文化情结,把一切赋予文化,但由于文人的虚伪。尽管在私下底贪婪的攫取同性爱的快乐 ,但表面却道貌岸然绝不提及,其实在古代的春宫图里就有大量的同性描写,中国人是聪明的,就在欧州女孩情欲如火而隔靴搔痒时,唐朝的宫女已用角先生尽情享受鱼水之欢了。所谓角先生就是一个棒槌样的两头假阳具,两个女子可以同时进行性交。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成人用品哦。
   我感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已近开始公开讨论这个问题,其实社会的干预与与引导才是真正的洁净剂,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而不是一味的棒杀,视为洪水猛兽了,不是吗?(完)

共 27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列举了历史事实和传说、文学作品以及动物间本能行为,证明同性恋的出现有着人的动物本能和社会历史的原因。联系现实,我们能够正视而不是回避同性恋问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虽然同性恋至今并不为所有人理解和认同。但是它既然存在,我们就应该正视,要相信人类文明总是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的。作为人类进步过程中的现象之一的同性恋终究会有自己的最有定论的结局。 本文作者旁征博引,资料引用丰富,从行文过程中可以见出作者博学多才。同时又能直面同性恋问题,尽管本人很反对,但是还坚持研究,这是一种值得人们学习的对科学和人文负责的精神。敬佩。 文章投稿的时候,有少数地方的语句,有些杂乱,编辑在语序和排版上做了细微调整,不知妥否? 期盼作者的下一篇佳作!【曈临编辑:陶建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广力童子        2013-11-25 17:02:51
  谢谢斧正!
2 楼        文友:陶建军        2013-11-25 19:01:56
  哦,对文学的爱好,是我们共同的,对杂文的爱好,我们是共同的。不客气。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