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杨柳】竹杖(小小说)

编辑推荐 【杨柳】竹杖(小小说)


作者:青格 童生,55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71发表时间:2013-11-25 23:08:20

大海,有……有煮粥吗?分点米汤给我……年近八十的李老太拄着竹杖,倚靠在门边,低着头小声地问道。正吃饭的大海看到颤巍巍的李老太,不忍拒绝,有的!今天与张大刀切了两斤五花肉干蒸腌菜,一并给你盛点吧。
   李老太听到“肉”字,喉咙明显地蠕动了下,却连连摆手,不要的,不要的,盛碗粥就可以了……后面的声音弱不可闻。大海知道老人的心思,李嫂,您别不好意思,这左邻右舍的,又不比得别人。你先回屋,我后脚给您送过去。李老太应了声,边走边絮叨,尽是感激的话。大海放下筷子,从橱子摸出个盆子,几勺饭,几勺肉,压得实实的,端到李老太黑洞洞的屋子里。
   坐回桌前,海嫂瞪了大海一眼,你倒是好心的,三番五次给她吃,她又不是没生儿子!大海讪讪地回答,一点点米食而已,又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瞧你心疼的。海嫂放下碗筷,如果是三次五次的,我也不计较的,这三天两头讨要吃,别人不要过日子了?大海叹了口气,摸出根烟点上,不再说话。
   要说李老太也确实可怜,年轻时丈夫就死了,撒手撇下李老太和两个儿子。李老太辛苦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后,小儿子以生活拮据为由不让老人进门,之后干脆一家人外出打工,一年四季不见个影。大儿子嗜赌成性,泼辣尖酸的大儿媳连婶盛怒之下将他赶出了门。李老太就这样跟着连婶有一顿没一顿。身子骨硬朗时,李老太还能洗衣下田,可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亏了手中的竹杖,否则一阵风都能吹倒。
   只有吃的力气了,连婶就不高兴了,三天两头就是找茬骂李老太。起先,李老太还会辩驳几句,可是辩驳后,下一顿饭就吃不上了,于是她不敢再触怒连婶了,任由她谩骂。自从连婶在山脚下盖了栋新房后,李老太就彻底被冷落了。饿得发慌的李老太只能靠左邻右舍接济。
   晚上吃过饭后,大海揣了包烟,踱步来到长火家。长火是本村的村长,是个难得的好村长。村长看到好兄弟来了,硬是拉大海喝了点酒,喝了小会儿,大海递给长火一根烟,清了清嗓子,我说长火啊,我隔壁的李嫂你知道吧?如今她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住,你看是不给她拿个低保?
   她不是和他大媳妇吃吗?他大媳妇房子都盖了,这样的条件申请低保,大伙会有话说的。长火点上香烟,吸了一口,看着大海说道。
   大海急了,她那个遭天诛的大媳妇现在不管她的,现在李嫂是左一餐,右一餐,靠邻舍接济呢!可时间长了,邻舍哪会再接济她,大家都要过自己的日子。你打个报告给上面很难吗?
   长火点了点头,嗯,这倒是可以的。她大儿媳的样式你是知道的,这样的泼剌你是拿她作不得的。呵呵,倒是你挺上心的,我看哪,你的心软这辈子是改不了的。得!老战友发话,好歹这个面子是要给的,明天我会给上面递给报告书。
   几天后,李老太的低保申请下来了,街坊邻居松了口气。李老太拿着三百元的低保感慨万千,时时念叨着,作孽生的,自己的儿子还不如这竹杖,好歹这竹杖还撑了我十多年,前世是遭了坏,这辈子才命不好生出两个白眼狼。
   两个月后,出乎意料的,李老太又撑着竹杖出现在大家面前,像往常一般站在邻舍门前,低着头以要粥汤的借口讨要吃食。这下邻舍就不高兴了,之前还不能怪的,现在你李老太领了低保,还来这般要食。李老太支支吾吾,只说钱没拿到。
   幸好,傍晚大伙纳凉时,与连婶走的近的满姑说了实情。原来连婶听说李老太领到了低保,便把李老太接到新屋子,又开始供李老太吃。没多久,连婶就以儿子水根还在念高中为由,让李老太把每个月的低保转给水根做伙食费,李老太仍和她一起吃。李老太想想也好,就告诉村长以后每个月由连婶去领低保。
   可让人气愤的是,一起吃了一个多月,连婶又开始生厌李老太了,于是又把李老太送回老屋,每个月给她十斤米,其他不管了。十斤米哪是够吃啊!而且又不比得六十年代,没有菜肉哪里咽得下,低保又被连婶掐在手中了,李老太只好又厚着脸皮向邻舍讨要……
   大伙听后义愤填膺,着实气得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数落连婶,“这连婶真是毒心肝,这样饿老人的事情都做得!”“捂着那三百块又发不得财,吃了老人的财会有过失的”“倒是苦了李嫂,一把年纪了却遭到这样的冷遇”……当然,这些话当着连婶的面,是没人敢说的,连婶的厉害大家是见过的。
   村长长火坐在树下“吧嗒吧嗒”抽烟不说话,大海耐不住了,要想办法帮帮李嫂,不然她哪天闭目了,都没人知道。随即,大海又叹了口气,这李嫂要是有笔积蓄藏着就好了,就不用受连婶的气了。海嫂白了大海一眼,瞧你傻的!李嫂纵是有百八十万的,早晚也要让她儿子儿媳骗去,何况她还没有呢!
   她可以有的!这时村长长火终于开了腔。大伙被村长说得一愣,都惊愕地看着村长,等待他的下文。长火笑了笑,只要大家相信李嫂有积蓄她就有。
   ……
   几天后,村里就有消息传开说李老太时运来了,得了好一笔钱!原来,她手中那不起眼的竹杖被古董商相中,说是古董,已付了一笔定金把竹杖定下来了,剩余的钱过段时间来取竹杖时一并付清。起先,大家肯定不信的,跑去看李老太,果然她的竹杖不见了,换了根木柺杖。
   没多久,李老太竟拿了一千块钱给大海,让他帮忙买了个煤气灶和煤气罐,从此李老太告别烧柴了。又没多久,李老太又托村长长火购了一台两千多的电视机……这下村里终于热闹开来了,李老太卖了古董,过上好日子了!
   早听到消息的连婶正琢磨着真假,经村里一干人左说右说,终于相信了。竟是鞋没穿就冲到李老太的屋子,跪倒在李老太面前痛哭流涕,说自己以前良心被狗吃了,前几天去庙里烧香经庙祝点拨终于知道自己冷落了婆婆……落了两滴泪,不由分说就背着李老太回到新房子了,又是给她洗澡,又是给她按摩,好不孝顺!
   没过几天,小儿子也回来了,带着媳妇大老远就高声呼唤,硬是要把李老太接回家住,还信誓旦旦保证以后就在家服侍老人,不再出远门了。连婶自是不肯了,对李老太更加好了,嘘寒问暖的,生怕李老太有一丝的不适。小儿子却也不甘示弱,买了大包小包补品给李老太,直把李老太伺候得快年轻好几十岁了。叔嫂俩的孝顺,外人看了直感动,满口赞李老太有福。
   这天,李老太拗不过小儿子的盛情,只好到小儿子家住几天,小儿子又是捏脚又是扇风,李老太舒服得早早地睡下了。待李老太一睡着,小儿子“噗”一声把蒲扇扔了,全然不顾满身疲惫,撒腿披着月光摸到李老太的老屋子,鼓捣了几分钟,拧开锁。正要推门而入,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他着实吓了一跳,猛地一回头,竟是连婶……
   借着月光,叔嫂俩翻箱倒柜,愣是不见李老太的竹杖。翻了许久,小儿子没了劲,嫂子!妈到底把竹杖藏哪里了?连婶也没了兴致,我怎么知道藏哪里了!那老不死的真是的,一根破棍子,藏得死死的干嘛。白忙活了一晚上,两人悻悻而散。
   接下来叔嫂俩就经常向李老太旁敲侧击,套问竹杖藏在了哪里,可李老太就是不肯说。叔嫂俩有时恼起火来真想把她送回老屋,可一想,即使得不到竹杖,老人一旦过世,卖古董的这笔钱肯定是会留给养老送终的。现在要是放弃了,不是正好便宜了对方,吃亏的是自己,各怀鬼心思的叔嫂相互猜忌,咬咬牙,继续伺候着李老太。
   人要是有个年纪,小打小闹的伤病都是致命的。那天,李老太嫌连婶的屋子闷得慌,想出去走走。一脚抬起,愣是没跨过门槛就踩了下去,瞬间的功夫,就摔了下去!巧的是一头磕在了檐坎尖上。老人家的额头皮哪经得住磕,登时血哗啦啦的流。等连婶回来时,李老太躺在地上嗯嗯的呻吟。
   连婶心里一咯噔,知道李老太挨不住了。听说老人家死在了新房子里是不吉利的,抱起李老太就是一阵小跑,奔老屋而去。将老人放在床板上后,连婶飞速的思考,老不死的挨不住了,古董商还没来取竹杖,对!竹杖!必须问出竹杖的下落!连婶又一阵小跑冲回新房子,胡乱冲了一碗药汤,回到老屋给李老太灌下,也不管有没有用。
   喝下药汤后,李老太浑浊的眼努力睁了睁,嘴里喃喃的,听不清说什么。连婶看到李老太还有点清醒,急不可耐的就问,妈,妈,你把竹拐杖藏哪里了?你别走了还要毁后代人的日子啊。李老太抬手想指连婶,刚抬起就没了力气,只能微翘起食指指着她,嘴里含含糊糊,随后又闭上双眼,连婶急得直转,却无计可施,只好去找叔子商量。
   第二天全村就知道李老太摔倒了,命吊不了多久了。于是村里大家都背后议论说连婶的房子盖在半山腰,离死人太近,李老太发闷是被鬼缠身索命来了。可连婶叔嫂俩是不关心这个的,他们昼夜伏在床前,祈祷李老太快点醒来!那虔诚看得邻舍直流泪。
   也许是真受到虔诚呼唤,大半夜的,李老太就醒了过来。低头犯困的连婶看到李老太醒来,顿时睡意全无,两眼放光,妈,你醒了!这一声叫,把睡在凳子上的叔子也叫醒了。叔嫂俩又挨在床前,对李老太嘘寒问暖,问了几句便扯到了正题,妈!你这一闭目是什么也带不走的,你自己苦了一辈子,何苦让后辈人也跟着受苦呢?你就告诉我们竹拐杖在哪里吧。
   李老太知道自己多半命是去了,这样也好,走了一了百了。于是伸了伸颤巍巍的手,让小儿子去谷仓里,从一桶地瓜粉里摸了半天,终于把竹拐杖抽了出来!叔嫂俩正高兴当儿,李老太让俩人坐回床前,断断续续地告诉他们,其实竹杖根本就不是啥古董,是李老太十几年前在竹林里看得顺手就捡来的,没想到就用了十多年!村长长火为了让李老太安享晚年,于是就编了个谣言说李老太的竹拐杖是古董,好让儿女尽孝!至于煤气灶和电视机都是村里出的钱……
   叔嫂俩听李老太讲的实情,眼睛越睁越大,呼吸变得粗重起来!连婶率先跳了起来,老不死的!枉我们这么伺候你,又是好吃又是好喝,却不料你在骗我们?你这一死倒是一了百了,可我们伺候你这段时间的花费不是打了水漂?你也下得狠心来蒙我们……连婶叉着腰破口大骂,叔子在旁附和,骂声在漆黑的夜格外刺耳!
   接下来几天再也见不到连婶叔嫂俩的身影,孤零零的老屋变得空荡荡,电视机、煤气灶……能用的都被叔嫂俩搬空了,走时还不忘说是为了补回本,这是他们应拿的。李老太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手握着那根光滑的竹杖,淌着浑浊的泪回想这辈子的辛酸,老公被电死的模样……拉扯两个孩子时忙里忙外……一幕幕都像是昨日一般,清晰可见!想着想着,李老太累了,困了,闭上了眼睛,进入了一个永恒的梦乡。
   出殡仪式是由村里操办的,非常简陋,送葬队伍也是稀稀拉拉的,那哀乐却是吹到人了的骨子里,异常寒冷。当送葬队伍经过李老太小儿子屋前时,他像送旁人一般,推开门扔了一挂小鞭炮,冷眼瞥了下便关了门,完全不理会举着花圈的大海投来的愤怒!连婶一家更甚!听说今日逢镇上集市,一家人去赶集了!
   这天阴风怒号,把哀乐吹到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深秋的天本就微凉,不一会儿就落起了小雨,山里腾起一阵阵迷雾,新添的坟前孤零零地立着一根竹杖,在雾的笼罩下分外凄凉!

共 42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老太年轻时丈夫就死了,辛苦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后,小儿子一家拒不赡养老人,后来索性外出打工;李老太只好住在大儿子一家,因大儿子嗜赌如命,被大媳妇--尖酸刻薄的连婶给赶出了家;李老太年事渐高,再也做不了家务活,跟着连婶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受虐待;只好靠一根竹杖支撑着,靠左邻右舍接济生活;好心的邻居大海求人帮她办了低保,这三百块的低保费还被连婶给骗去了;大海他们只好假称李老太手中的竹杖是古董,被古董商看中,已付了定金;并且靠这“定金”买了煤气灶、电视等物品。连婶与李老太的小儿子于是态度来个180度大转变,争相接李老太去家里住,好吃好喝伺候着;一天,李老太不幸摔了一跤,眼看不久于人世,在连婶与小儿子的再三追问下才说出了实情,于是煤气灶、电视都被他们搬走了;李老太的葬礼上,两个儿子都没有露面,只有大海他们扛着花圈,为李老太送行……小说叙事风格自然简明,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自然,刻画人性中的美与丑、描摹世间的爱与恨、无奈与辛酸,都颇显功力。在对李老太的两个儿子不孝行径的鞭挞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大海他们的善良与真情。推荐赏读!【编辑:天天天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天天蓝        2013-11-25 23:12:57
  李老太的遭遇,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儿女却不懂得回报,甚至嫌弃老人。这是欲望使然,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不得而知。也许要留给读者们去思考、去评判了。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2 楼        文友:天天天蓝        2013-11-25 23:14:36
  刻画人物形象、心理都逼真而传神,李老太的无奈与过于善良,连婶与李老太小儿子的势利刻薄,都呼之欲出,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3 楼        文友:天天天蓝        2013-11-25 23:15:57
  性格决定命运。不能在依赖中心存幻想,一定要有自己的生存资本--李老太的故事,似乎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拜读青格佳作,期待佳作不断,精彩不断!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4 楼        文友:江心月        2013-11-26 13:03:41
  把一个老人的凄惨晚景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佩服!问候作者!
5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13-11-26 18:19:38
  问候青格,辛苦你了。
6 楼        文友:铁禾        2013-12-25 16:17:34
  笔力甚好的一个作品,在冬日里不经意读到,心里有些暖,有些愉悦。好的作品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甚过一支烟、一杯茶。为作品献分支持一下!祝文友创作更进!
铁禾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