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间★杂谈』自由意识不是洪水猛兽

精品 『指间★杂谈』自由意识不是洪水猛兽


作者:小赵菜刀 秀才,11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87发表时间:2009-03-24 11:13:39

最近一直在读书,读一些我们过去不曾见到也未曾想到的一些文字,颇有李慎之先生在某文的序中写的那样:做了一场大梦。恍然觉得过去二十年仿佛是活在梦中,真实却又透着虚幻,有不可捉摸的感觉。我不知道这些前辈们写下那些沉重的文字究竟意欲何为,只是真切的感觉到被上了枷锁,禁锢着,再也无法冲破樊笼。
  
   我很喜欢自由这个词。自由带有某种原始的气味,是任何一个拥有思维或是连思维都不曾有的生物所向往的净地。在某些时刻,我们会选择抛弃腐朽的枯枝烂叶散发出的恶臭饿奔往我们也许很快就能享有也许永远也触摸不到的东西,这种东西,毫无疑问,就是自由。
  
   我现在愈发的厌恶民主这个词。我已经无法想见究竟还有哪个国家和中国一样如此高频率的出现“民主”这个词汇,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升斗小民谈资,从官员任免到班级选举,充溢于你我之间的都是民主。民主集中制,民主选举,民主投票,民主……其实我们应该欣慰,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懂得民主究竟是什么含义,但我们至少懂得需要从口头上讲些民主以争得大义的支持。这说明我们至少进步了,这是很好的。可这些真的就是民主么?毛泽东曾经讲:“什么都是它,就什么都不是它了。”这句话就讲得很好,我们连人云亦云都不会,只是些什么都不懂的底层民众,我们所理解的民主,是宣传机构教给我们的,是空泛的大话,是一个泛化至极的概念。这些,根本不是民主,只是一坨狗屎而已,大可不必理会,我们有自己的理想可以去追求。
  
   所以我现在讲自由,不讲民主。至少在中国现在的这块土地上,讲民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早在开春之时,我就甚是痛心,誉为网络圣斗士聚集地的牛博被某些下作的部门借着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强制关闭了。继而是一些见不得人的肮脏手段,冉云飞先生在德赛公园的阵地被关闭数次,钱烈宪被某些不明人士刺杀,数家博客网站被强制关闭,社会一片和谐,其喜洋洋者多矣。然而这恰印证天涯某位不知名网友一针见血的讽刺:“关闭冉云飞的博客未见得全是坏事,这至少说明了究竟是谁在害怕谁。”这话讲得够劲,骂得不动声色,高明。而在此之后,某些部门依旧不肯停下步伐,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继续前进,奈何却忘了一件事情:此年代早非彼年代,此人民亦非彼人民。不管在那些被刻意书写历史的年代,还是在这歌舞升平的盛世,我们仍缺乏一样东西,那就是出版自由与言论自由,共和国至今亦缺乏一法:《出版法》。有人言,现今的书报审查机构权力堪比宪法,宪法未规定不得出版之书报,审查机构就敢禁止,一手抓宣传一手抓禁书,公然不顾宪法条例,这等魄力,何其雄壮哉!无怪乎言其权大于宪法,其胆堪比特务机关。由此亦可见,宪法亦不过是一张羊皮而已。
  
   然而不管是怎样的禁止,我们总会看见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他们会选择各种各样的办法突破封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久已沉睡的我们一声震雷,我们该感谢他们。是他们冒着这样或那样的危险选择了唤醒我们,这也使得我们意识到,总还是会有一些地方是别人无法看到的,就在那些看起来黑魆魆的阴暗潮湿的地方,却有着光明的呼唤照耀。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依然坚定不移的向前寻找,这并非出于什么非公正的目的,而是原始的内因驱动,我不想一直糊涂下去,既然已经看到了,何不去了解更多呢?冉云飞在天涯开博,短短两年一呼百应日浏览过万,转移至牛博,又成领袖,再至德赛,风云重起。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冉云飞的个人魅力还是其他,我只是觉得悲哀。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如此的不堪,当有别样的声音传来之时,我们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跟他走,是我们愚昧得太久,还是这光明太耀眼?我心中好恨!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然而不管是你,还是我,还是街头行走的路人,都在逐渐明白一些我们从前并没有去想过的道理。这并不需要谁去灌输,也不需要空洞的说教,它源自桌案上的柴米油盐,源自长长的工资单,源自手中不菲的礼品,源自商店高居不下的物价。亨廷顿说,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会随着国家官僚体制的僵化和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加剧而衰落。在民主国家,统治者的合法性通常依赖于他们满足一些关键选民对他们政绩的期望。这两段话或许看似与我简单的叙述毫不关联,但仔细思来,便大体可以知晓一些东西了。经济增长的数字早已无法令我为之热血沸腾了,我们也不再处于那个《中国人可以说不》的年代。我更关心的,是与你我生活相关联的东西。前些年流传着一句句话: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不能跑不过CIP。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字,才是最真实的数字,那些统计机构的数字,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先前讲和谐。有人这样解构和谐二字。“和”者,人人有口,“谐”者,人人皆能言。归根到底,人人皆能言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奈何某些机构某些人总是害怕着不同的声音,于是从根本上禁止民间刊物诞生,从源头上扼杀不谐之音,殊不知如此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有着毫无阻碍的网络,四通八达的讯息通过小小的17英寸的界面汇集到我们的眼前,这是黑暗的不幸,时代的大幸。然而我依旧怀念那些我未曾经历过的岁月,在国民党占领区发行的《新华日报》,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大公报》,在那个我们以为的黑暗的年代不啻于是天籁之音,而今的备受称赞的官办《南周》、《三联》,又怎能与那个时代民办杂志报刊的风骨相提并论?
   在经历了八十年代末的风波后,人们也曾一度噤若寒蝉,在这个官办报纸,官办刊物,官办电视,官办广播的年代,我们也一度无从获取他们想要给予我们的讯息之外的东西,然而新兴事物的出现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蓬勃发展的网络给予了我们第二次生命,也使我们多了获取信息的渠道,这些本应该是很美好的。可是一贯于采用扼杀与禁止手段的部门却低估了网络所拥有的巨大魅力,也低估了民众在被日益开启的心智,他们试图用旧有的手段来对这个新兴的事物进行控制,以图达到与电视报纸所拥有的同等的功效。毫无疑问,我们的布衣百姓们也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姿态,网络的自由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他们的整治、关闭永远也无法再达到他们的目的,这块最后的圣地不容亵渎。
  
   我耗费了二十年的青春,被无知与愚昧所蒙蔽,忽有一日开了心智,便似觉着光明即将来临。这不免可笑,但睡久了的人突然醒来,发现自己被关在了黑屋子里,多少会发些疯的。这大概便是愤青的由来吧。然而我心中却往往给愤青下了是美好的定义,我眼中的愤青,在世人眼里乃是不要命的疯子,只有真正不顾惜生命为某种信念而奋斗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愤青。他们懂得该如何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如何去用掉这幅臭皮囊。而那些整日叫嚷的所谓愤青,不过是粪青尔。于困难之交被一些人挑起的民族主义情绪诱动,以对外的抵触抗议转移对内的不满,这向来是当政者惯用的手段。青年的热血,亦不过是种工具,是可以利用,也可以抛弃的。
  
   同鲁迅一般,我向来不惮于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但我似乎忘了,中国人天生就是政治家,古往今来的政治阴谋,从无出其右者。奈何终究是低估了他们的雷厉风行与险恶用心。阵地在一步一步的减少,自由之声在被逐渐的扼杀。在报纸上这是一个和谐的年代,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年代,况且我们所处的地方也早已比旧去的时代要光亮的多。我以为宽松的环境是不会诞生出恶果的,在这样和谐的年代,至多会有些不够和谐的声音出现罢了,这动摇不了他们经邦治国的信心与决心,我以为在他们眼里这些声音应该是进献的治国良策,这片土地应当是雄辩的朝堂。然而,我想不到的是他们竟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如此的恐惧,在这样一个和平和谐的年代,他们还会害怕什么?他们把那些游走于网络间宣扬自由理念的斗士当作洪水猛兽,难道是生怕在一个黎明醒来之时不见了自己的头颅么。可是他们想不到么,洪水猛兽真的要来临之际,岂是人力所能阻挡?

共 31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的顿悟或许在某一件小事上,也或许是一本书人,再或者一个人身上,而本文从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提到的冉云飞开博,言论被禁,一个称是民主自由的国家,在事实的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当然也不能惯指一方,自由其实是相对的。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自由是可以冲破一切束缚的。(推荐理由:尖锐的文字,深刻揭露并讽刺了某些制度。)【编辑:纤纤丝雨】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324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纤纤丝雨        2009-03-24 11:17:19
  小刀,你啥喜欢写些政治相关的文章啊,以前也看过一篇,但这篇写得比较有深度,进步了,但是我审这类文,写按比较费劲啊。呵呵。
人生大起大落,不如平平淡淡!
2 楼        文友:蓝雨轩156        2009-03-24 15:08:36
  一直以来很喜欢小胖的诗歌,不过这类型的文字也是有的,比以前好很多哈。
想念,无法言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