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心音】素描第二组(小说)

精品 【心音】素描第二组(小说)


作者:白夜99 进士,645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43发表时间:2013-11-28 10:33:33

【心音】素描第二组(小说) 【一】 嫁妆
   下雨,路很泥泞,啥也做不成。家人围在炉火前,屋里香气浓郁,在烤土豆。老三叹口气,啥也做不成了,本是刘四家给女儿静静下聘礼的日子。
   刘四是发小,如今要结成亲家。老三很高兴,全家很高兴,静静也很高兴,但下雨。
   他心里都是骄傲,静静是附近最美的女孩儿……
   老三舍不得女儿打工,舍不得女儿远嫁,他发誓给女儿最好的。老三没得事,便在心里暗暗盘算给女儿的陪嫁。所有的山货、药材、存粮卖了有三万块钱的样子,大钱!老三高兴了,可他节外生枝地想到,刘四村是平川,种地怕要拖拉机……
   老三痛苦得发现,缺五千块钱。他要给女婿买好点的拖拉机,爱屋及乌。想到此他顿时团团转起来,满世界地踅摸。先跑去看看存粮、山货、药材,又钻到地窖里查点蔬菜。一五一十地计算,如他估计的那样,差五千块钱。上上下下的翻了底朝天的老三,终于绝望。可他愈发地想给女儿买拖拉机了,这念头慢吞吞地煎熬着心脏。
   雨下着,稀稀落落绵绵不绝。
   土豆熟了,静静给坐立不安的父亲取了最大的。她小心地吹掉黑糊,剥起皮来。老三莫名地温暖。要买东方红拖拉机,不是寒酸的手扶,有驾驶舱的那种。他想起过去看的电影,那康拜因联合收割机气势磅礴地收割场面。他接着想像,静静也驾驶着同样庞大的机械在田里干活的样子。尽管老三知道自己不可能给女孩儿买同样的,像电影里那样的……
   老三想:这样静静手脚就不会因农活粗糙,像那些邋遢的村妇……
   雨两三天后才停,刘四来了聘礼,不久静静嫁了出去。
   老三安顿完空空荡荡的家,就抛妻弃子的走了,打工去了。要还欠下的债,老三还想给将要出生的外孙买一套黄金的长命锁,尽管这将是一年后的事情……
   【二】 电脑
   老二高兴得不行,爹给买了电脑。老二天天在家网游,而且认真地打扫自己的房子,不许旁人抽烟。说明书上说灰尘和香烟,会使电脑运转不正常。
   老二如娶了媳妇一样,那儿都不去了,也不打牌了。他爹暗暗地高兴,老二不用操心了。
   这城中村早不种地,该卖的都卖光了。各家肥得流油,村集体也有大笔的现金,啥也不干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每月都千把块钱收入,发工资般。拿着老碗圪蹴在角落里吃面的人衬五十万,天天打牌的衬百万,老二过去天天打牌。
   所以爹着急,他家只衬五十万……
   不能说老二家或村民完全坐吃山空,他们都扒掉了原来的平房。盖了高高的楼房,租出去,一句话吃瓦片渣滓儿。
   老二毕竟没娶媳妇,他爹也照旧着急,老二便豪迈地指着电脑说道:“我有百十个女网友!”他爹固然不明白,但花了五千块钱的电脑那样豪华无比地趸在那儿,不由得不让人信服。
   就无语沉默地走开……
   老二玩腻了游戏,厌烦了网聊。新结识的女网友居然是股票公司的经纪,老二便和她约定在家见见。股票能赚大钱且快,他没钱,想从爹那儿弄点钱搞搞玩玩。
   网友袅袅婷婷得来了,年画般漂亮,漆黑的套裙。腿像活的葱管笔直细嫩,老二没摸过,但他是这么想,睡觉前还想了很久。
   爹很中意,又听说能赚大钱,比存银行利息高多了且是复利像放印子钱。就毫不犹豫的资助老二。
   网友就再没来过,老二也赔地赤条条。他拐弯抹角给爹说了缘由,爹简洁明快得抽了他嘴巴。并呵斥:“滚!”
   他就去开鱼挡,穿着身亮晶晶的水靠,大家都没这样的专业装备。因为老二卖了电脑,剩下了不少钱。
   但老二这次赚钱了,真金白银!
   【三】杏花嫂子
   杏花嫂子是有名的麻利人,爱咋呼。大家早习惯了,任由杏花嫂子风风火火大呼小叫充耳不闻。
   村里乱了,大领导要来,比县长还大,比市长还大,又传说并非是省长,中央来人,戏文所谓的钦差大人。大家都热烈地谈论这事,且敬而远之。据说领导要来村做客还要吃饭。所以谁家接待呢?这当然是祖坟冒青烟的事,但恐怕到时怯场或出其它乱子……
   杏花嫂子自然地承担下来,她家的面做得最筋道,臊子最香,柿子醋最纯。
   大领导来了。杏花嫂子早把家收拾一尘不染,还把老二老三偷偷地送回娘家,只留下大丫头在家。村支书反复嘱咐过。
   妥妥帖帖,杏花嫂子揉好了面团,在盆子醒着。
   领导亲切地问:“你们有什么困难呀?”杏花嫂子早失去了胆量,省长、市长、县长全来了,还有几个高高大大戴着墨镜的年轻人,大约是戏文上所谓的展护卫。就结结巴巴说:“风调雨顺,过得好着!”领导高兴了,笑而不语,点起根烟,他甚至给了杏花嫂子男人根烟,
   便提出去看看杏花嫂子的养殖,杏花嫂子回道:“只养了几只鸡,都是放养的没法看。”领导追问道:“不养猪?”杏花嫂子说:“价钱老变,养了赔钱!”领导变色,问道:“不是有补助吗?”杏花嫂子已渐渐的习惯了这场面,脱口而出:“拿不到,老拖欠……”
   县长顿时脸色煞白,领导淡淡笑了笑……
   吃完饭,寒暄了几句,领导走了。
   晚上传来消息,县长被撸了官帽子。不久杏花嫂子也因超生被罚了钱,不过大家拿上了补助款。
   杏花嫂子再也不咋咋呼呼了,或者说足足两个月才恢复活泼……
   【四】老大
   山里出了状元,满世界都传这事,老大是状元爹。他完全睡不着,都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孩子是状元郎。戏文上是:万岁爷钦点状元,披红挂彩游街夸官,往往娶阁老千金……
   孩子就要回来了。
   老大睡不着了,翻来覆去快活不已。忘了他没钱给孩子交学费,是的,老大忘了学费这事。
   书记亲自把孩子送回来,镇长自然也作陪。没出过状元,本县历史上只有过探花、解元,但没出过状元。村委会出面,摆流水席请书记,村民喝酒庆祝。老大和孩子是主席,书记主宾,镇长、村支书只好末座打横。流水席虽是临时拼凑,但毫不马虎,村民自觉贡献了家里的鸡鸭还有山货。
   书记甚至带来厨子。老大坐那儿,脸面盆大,飘飘欲仙。书记不免唏嘘羡慕,诉说女儿顽劣。老大喝了酒,饶舌地问书记千金的岁数,竟和儿子同岁。心中不觉咯噔,悠悠然想起了戏文——状元郎娶千金的故事……
   老大还是没有记起学费的事,至今都没记起。
   席终人散,书记代表县上捐款五千块钱助学。面红耳赤摇摇晃晃的书记拍着老大的肩膀说:“县里捐五千,我再添一千。”镇长便赶紧拿出荷包,倾囊相助捐了五百。
   六千五百块钱,板斧刀锯般生生劈开老大的脑袋。他终于想起学费,同时忘了戏文,就是状元郎娶千金那段。家当只五百块,父子暑假的嚼过。将来孩子上学,至少要七千再加上杂费要九千块钱。
   老大团团转,去卖山货,能有一两千块钱收入。钱够了,但老大还想给孩子五百块零花,状元郎嘛。这五百块钱老大死活也想不出哪儿能挤出来。像老套的伦理剧主角,老大想起了卖血能换钱。
   第三天老大早早的出门,背着满满的山货,他准备徒步去县城卖掉。路上还碰上了乡亲,他豪迈依旧地吼叫:“去城里卖山货,给孩子上学的钱!”
   可怜的老大不知道,现在都是义务献血……
   唉!
   【五】 大哥
   大哥是聪明人,学习曾很好,憨。父亲没钱供大哥上学,就算了。大哥有些抱怨,却无可奈何,他憨……
   没好工作就没好工资好老婆,当村会计的大哥没好老婆,或曰:没老婆。他所以成为会计也不是聪明会算账,有文化的年轻人全去城里打工了。
   修高速路了,村里人顿时喜气洋洋,要发洋财了。便突击建房,好多讨要补偿款。村委会对此无可奈何,或者说村委会成员自己也突击建房。大哥莫名其妙地忧愁起来,无可奈何一筹莫展。
   连父母也突击建房,大哥更忧愁悲愤,更一筹莫展。
   大哥,如此异类,在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工地中穿行并唉声叹气。好在大哥并没有完全地憨透,他不出言阻止,仅唉声叹气。
   大哥终于和父母争吵,又没提得上台面的理由。恼得面色赤红青筋暴起,便蹲在没人的角落抽烟并唉声叹气。
   以致爆发,他对父母说:“占国家便宜!”父亲暴怒,到底是亲亲的父子,同样憨。便指着大哥的鼻子东拉西扯地痛骂:“没有出息的东西,别人都进城打工,独你在家鬼混。一年给家里拿多少钱来?告诉你,老二去年给家里拿来万把块钱!”这话五雷轰顶般,他顿时垂头丧气,继续躲在没人的角落肚子抽烟,且面色赤红青筋暴起。
   不久来人和村里协商关于征地的事情,无非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城里人的狡猾终不敌乡下人的狡猾,工程方为这雨后的春笋般崛起得房子埋了单。但说穿了国家的钱,谁会去追究计较呢?
   可村委会成员的大哥,却被老练技巧地排斥在谈判外,他就照旧抽烟并面红耳赤青筋暴起。
   村民发了洋财,村集体也进账大笔现金。村民都不种地了,完全没地了,成天打麻将。
   大哥也终于娶了媳妇,婚后大哥辞掉村委会的职务,带老婆进城打工了。
   【六】 风波
   天色黄昏,落下的日头如同土鸡蛋黄。
   赵大媳妇做了老碗扯面,家人呼噜呼噜的吃着。小儿子利民边吃,边玩他刚从城里打工回来哥哥利国的手机。利国并不高兴,父亲开口问他要钱了。
   利国月月钱都不够花,年底也是勉强回来,都三年没回家了。
   利国便呵斥利民道:“不要整了,几千块钱呢?”利民也不理他,照旧玩着那山寨手机,就像哥哥进城打工前,兄弟俩还在上学时。谁知道利国抛下饭碗,恶狠狠得夺过手机,冷酷地吼叫:“滚!”
   赵大似乎没听见,还圪蹴在那儿呼呼噜噜的吃面,赵大媳妇忧心忡忡的看着利国和利民。
   利民便抬头看了哥哥一眼,吃惊地发现利国的眼睛非同一般血红疯狂,像前几天他捉住的老鼠。无论是放开还是捉弄,老鼠都是一样——歇斯底里不顾一切。利民没想得这么细,但他记得老鼠眼神。老鼠毫无力量伤害利民,可利民照旧害怕从心里发凉。利国现在就是这样。
   利国也知道自己不对,但他毫不在乎继续怒吼,敲了利民一下。利民乖巧的一声不吭埋头吃饭。利国便不打利民了,但照旧生气,又找不到发泄的对象。想要出去,可村里没饭铺,晚上饿了睡不了。
   利国无可奈何,便继续骂利民。他眼睛气得失焦看不见利民,但他不管,还是继续的大声愤愤不平地骂着……
   直到利民吃完饭,利国还在骂,对着脏兮兮的贴着玉皇大帝年画的墙壁骂……
   很久,利国才睡。这个厨师的学徒,餐馆里配菜的,终于平息下来嘴里嘟嘟囔囔地睡觉去了
   晚上赵大媳妇担心地问赵大道:“利国别是生病了吧。”赵大此时迷迷糊糊答非所问地说道:“随他去,胳膊拧不过大腿……”
   第二天利国走了,春节也不过便回城去了……
   【七】唱戏
   王老汉从田头回来,怒吼一声,唱了起来:“事急了才知把佛念,口内含冰,满腹寒……”
   老汉看看四周无人,便做了抚须抖肩往后退的动作。谁知莫名咳嗽起来,不能唱了。老汉赶紧掏了烟,点起一根,抽了起来,严肃正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老汉继续抽烟,路上还遇到王大婶,扯了几句才回去。老汉很高兴,王大婶孙子满月邀他吃酒,还雇了戏班子唱戏。
   就在明天……
   早上,老汉变换上了礼服——一件干净的西装,稍稍的有些小,现在是秋天老汉穿了件毛衣。
   和村人美美得喝了几盅,又吃了两老碗臊子面,老汉便挤到人群中坐在那儿痴痴地等待。
   但是戏却迟迟的不开演,老汉燥了,小声愤怒地嘟囔道:“狗X的,咋还不开始!”大戏就这样开演了,老汉飞起一脚,将一只毫无眼色的母鸡踢到边上。然后专注地看起戏来。
   不过是个普通的乡下戏班,是些粗鲁的汉子婆娘农闲出来赚些钱,跑龙套的也是些孩子。
   凛冽的秋风里那主角杨继业,便唱道:“事急了才知把念观音,口内含冰,满腹寒……”于是闭目打拍且微笑的老汉顿时变了颜色,腾地站了起来,伸出手指吼道:“狗x的唱错了!”那汉子自然毫不示弱,回骂道:“狗x的那里错了?”人们还都没有反应过来,两人已经引经据典的对骂了五六七八十句。
   王大婶从正在哄笑的人群里挤了进来,把面色通红青筋暴露的王老汉劝走,王老汉一边走一边兀自说道:“这能改吗?狗X的这能改吗?!”
   戏继续。
   而在不远的大家看不见的角落,王老汉蹲在那里,照旧闭着眼睛笑眯眯地打着拍子听着直入青云的唱词。
   事急了才知把佛念,口内含冰,满腹寒……
   【八】老汉
   干瘦的老汉想不通,蹲在地上抽着吸着尺把长的旱烟。干了三五十年却被个女娃娃顶了包,老汉用粗糙铁钩似的手在地上刻画着,这村长是一刀一枪在朝鲜博来的。不就是个大学生吗?有甚了不起!

共 641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娴熟独特的写作手法,将九则栩栩如生的故事画面立体呈现在读者眼前。每一则故事都张弛有度,巧抓人物特点,剪辑生活中的短影,落笔有力,收笔有度。每个故事都是乡村生活的一道道风景,朴实本真,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曲意奉承,就是这些小人物撑起农村一片天,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却在烟火气息十足生活中,撷取引人深思的瞬间,字里行间闪动着时光长河的波光粼粼,把世俗生活织缀成了锦绣文章,可见作者文学功底的深厚和对生活的洞悉能力的独到锐利。高尔基曾经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也就说明文学应该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而此文就是一个这样鲜活的例子。欣赏!力荐赏读!【编辑:露珠】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13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露珠        2013-11-28 10:42:54
  文章贴近生活,有韵味,耐读。问好作者,愿佳作不断!再现新篇!
回复1 楼        文友:白夜99        2013-11-28 10:50:25
  感谢露珠
2 楼        文友:灰姑娘雪玫瑰        2013-12-15 00:41:34
  问好挚友,遥祝冬祺! 愿创作快乐,预祝元旦快乐!
我的梦想成为中国当代优秀女作家
回复2 楼        文友:白夜99        2013-12-15 18:08:32
  感谢
3 楼        文友:冰梅        2013-12-29 10:31:33
  恭喜精品。耐人寻味的文字,读来受益匪浅。感谢朋友对心音的支持。期待更多佳作!
   作者们辛苦了,元旦快乐!祝新的一年好运!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回复3 楼        文友:白夜99        2014-01-01 20:28:08
  感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