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山】红薯(散文)

精品 【江山】红薯(散文)


作者:向上 秀才,175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2发表时间:2013-11-29 22:58:19
摘要:现在生活富裕了,大鱼大肉吃腻了,又开始怀念帮人们度过饥荒的红薯。就像城里人看到红薯是稀有的美味小吃一样,不得已专为种栽红薯来吃。也许物以稀为贵吧,吃腻了就憎恶,没得吃就开始想念。其实红薯从来就没有改变它的味道,只是人们的口味在改变,又怀念起那段饥荒年里吃红薯的艰苦岁月。


   前些天上了趟城里,在街道上逛荡,闻到空气里有浓郁的烤红薯香味。抬头望去,见在繁华的十字路口,有一个老伯,支起一个小摊,忙着烤红薯。阵阵的红薯香味,从小摊上飘舞出来。摊上烤得金黄金黄的红薯,像烤乳猪一样匍匐在小摊上。惹得城市人们的喜爱,诱惑着他们围着小摊,你买一根,他买一根,边走边捧着红薯,撕下烤得金黄的皮,吃着冒着热气、粉嫩松软、香喷喷的红薯。似乎在享受一种美食,胜过餐桌上丰盛的大鱼大肉。可能是他们不大吃,偶然的见到,就成了稀有的美味。亦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大慨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到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尊为‘胶菜’;福建的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农村到处都有的红薯,进了城就成了尊贵的特产,是城市人们口里的美味小吃。
   我对红薯没有特别的依赖,吃也可以,不吃也行。不像在父辈们的眼里,对红薯只有极度的厌恶。也许是他们在那个年代吃多了,吃腻了,导致一见到红薯就反胃,憎恶至极。就如他们自己所说,只要到了挖红薯的季节,早晚都是红薯,不是蒸红薯就是煮红薯,说话都透着一股难闻的红薯味,连拉的屎都跟猪拉的屎一样,一盘散沙的,黏不到一块。也许是吧,红薯本来就不是主食,只因灾荒年景成了替代粮食。
   红薯是下南洋的人们,从国外带回来的。红薯生命力极强,只需剪下藤蔓,插入土壤即可,耐旱,产量又高,便于种植。因此赢得人们的青睐,蔓延在全国各地,成了人们一种不可缺少的农作物种植。红薯的淀粉多,营养价值高,就是不好吃,不能取代大米成为主食。可能在其他的山区地方,红薯依然如大米一样,是每日三餐必吃的粮食。但在父辈们那个年代里,物质相当的匮乏,科技又不发达,稻谷的种植相当落后,一亩地能打下三四百斤粮食,就算是高产丰收了。可这么一点点粮食又如何能解决人们的温饱?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只得漫山遍野的开垦荒山,大量种植红薯。所以一到了挖红薯的季节,就只能天天吃红薯,甚至要吃到来年。难怪父辈们那么憎恨红薯?
   然而红薯在我的印象里,却没有什么深恶痛绝的憎恶。我只记得家里煮红薯的铁锅里,在红薯上面放一个碗,碗里蒸着白面馍馍一样香喷喷的大米饭。但我不知道那碗饭是归我吃了,还是被姐姐吃了,没印象了。没有吃红薯的哭泣,也没有吃大米饭的高兴。在我成长的过程里,不觉得有吃红薯的痛苦,也不曾有过饿肚子的经历,只有蔬菜拌饭度日,特别的盼望过节过年,那样就可以吃上几餐大鱼大肉,成了最为开心和幸福的事。因此红薯对我来说,纯粹只是零食。
   在我的记忆里,在冬雪还未化尽,早春的影子刚刚来临。父母从屋后山坡上的地窖里取出窖藏的红薯种,在小菜园里 ,把一个个窖藏一冬的红薯细心的埋在土里。春雨慢慢地淋湿,小心的呵护,细细的滋润。红薯芽拱破泥土,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张开惺忪的眼,迷迷糊糊在春寒料峭里长出嫩红的芽尖。春风悄悄地吹拂,抚摸着嫩红的芽叶;阳光敞开温暖的怀抱,哺育着瘦弱的嫩芽;小雨细心的滋润,依偎嫩白的红薯根,输送源源不断的水分;嫩红的红薯芽吮吸泥土里的养分,经阳光雨露哺育茁壮疯长。转眼满园葳蕤的红薯藤蔓蓊蓊郁郁,三角形的红薯叶密密麻麻的挤叠在一起,青葱嫩绿蓬勃生长。这时红薯就可以割藤了,只要一下雨,父母就会拿来镰刀,去菜园里割红薯藤,拿回家,用剪刀一节一节的斜着剪断,每一节上面要留两片叶子,便于栽植土里,在叶片中间长新嫩的芽来。剪好的红薯藤一小把一小把的用稻草扎好,一把一把的摞到粪箕里,挑到事先翻挖好的土里,一根根的把红薯藤插栽土里。过上几天,红薯就活过来了,从枝丫间长出嫩嫩的红薯芽来。等移栽的红薯藤蔓长到一尺多长,给红薯薅草松土,给每一蔸红薯上放上一把灶膛里的柴灰,或是就地取材烧些山灰给红薯当肥料。当红薯藤蔓郁郁葱葱的长满整块土,就需把红薯藤蔓翻过来,除掉土里的杂草,就再也不用管了,等着挖红薯。
   当十月来临,就是挖红薯的季节。一担担丰收的红薯像小山一样的堆在屋里。家家户户都会把大个的红薯择出来,把泥土洗干净,煮熟,用菜刀一小片的切开,放到太阳下面晾干,做成干薯条;也有把红薯洗净,拿铲刀铲碎,放到太阳下面晾干,制作红薯米,掺到大米里煮红薯饭吃;也有会熬糖的人家,爆上些米花,熬喷香酥脆的麻糖吃。剩下的红薯就只能喂猪,猪吃了红薯格外的长膘。
   那时母亲挑选红瓤的红薯,用锅蒸熟,给我们当零食。每当红薯蒸熟了,就会拿着一根筷子,插入刚蒸熟的红薯里,挑着红薯,用小嘴吹气,希望能把滚烫的红薯吹凉,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咬着粉粉的红薯,透着浓浓地红薯香。除了蒸红薯,还有灶膛里的烧红薯,烧红薯比蒸红薯好吃些。最好吃的烧红薯是父母挑选个大、表皮光滑的红薯,挂在屋檐下,任冬日里干燥的风吹刮,蒸干红薯的水分,红薯就像霜打蔫了一样。把蔫了的红薯取下来,放到灶膛里烧熟,剥开红薯皮,就见外面有一层黄糊糊的红薯糖,闻着就香喷喷的,吃到口里真是香甜香甜。
   如今好多年不吃红薯了,大家也不大种植红薯。山土又荒芜了,长了密密麻麻的柴草。人们又开始怀念红薯,就栽上几十蔸红薯,到了十月里挖回来给孩子们吃。不像我们那个时候,种的红薯大部分是喂牲畜,只有小部分人吃。而如今连水稻田都没人种了,何况贫瘠的山坡,谁还愿意去种植红薯?家里又不喂养猪,种那么多的红薯干嘛?
   一次偶然,我在邻居家吃了红薯拌面粉煎的油炸粑粑,挺好吃的。当时我还没品出味来,只知道松软喷香,不像面粉粑粑,也不像其他的油炸粑粑,觉得今生就没吃过这样好的粑粑。确实也没吃过这样香酥的粑粑,虽说那时的红薯多的是,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吃法。自然我就辨不出红薯的味来。当邻居告诉我这是蒸熟的红薯,捏碎了和在面粉里,煎的油炸粑粑,我还不相信,一直觉得不像。最后仔细的品咂,才吃出红薯味来。
   红薯在父辈的眼泪,是那样的憎恶。而在我的心里只是零食,冬天的书包里,每天都会放上几根烧红薯, 在学校里下课的时候,拿出来剥开红薯皮,吃上几口冷冰冰的红薯,就扔掉了。第二天母亲依然会在我的书包里塞上几根烧红薯。
   现在生活富裕了,大鱼大肉吃腻了,又开始怀念帮人们度过饥荒的红薯。就像城里人看到红薯是稀有的美味小吃一样,不得已专为种栽红薯来吃。也许物以稀为贵吧,吃腻了就憎恶,没得吃就开始想念。其实红薯从来就没有改变它的味道,只是人们的口味在改变,又怀念起那段饥荒年里吃红薯的艰苦岁月。
  

共 26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提起红薯,大家都不陌生,而且我和女儿也都极喜欢吃烤红薯的,离老远就能闻出那甜丝丝的味道,在我眼里感觉烤红薯就是美味。因为我和作者一样,没有经历过那以红薯为食的艰苦岁月,体会不到那份吃不饱的艰辛,而今,红薯作为副食,种植量减少,自然也物以稀为贵,身价大增。也是可以理解的。《红薯》,一篇情真意切的叙事散文。文章从在城里看到的一块烤红薯入手,回忆了父辈们在艰苦年代里吃红薯的经历,以及种植红薯的过程。种植红薯的过程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作者描写得非常生动细腻,我也是长了见识,学习了劳动知识。文章最后的点题非常到位:其实红薯从来就没有改变它的味道,只是人们的口味在改变。全文笔触质朴细腻,没有华丽的语言,却富有真情实感,让人产生共鸣。笔墨不凡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星空下的蝶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0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星空下的蝶舞        2013-11-29 22:59:18
  问候作者,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星空下的蝶舞        2013-11-29 23:02:56
  大家都写红薯了,社长写完红薯,又来一篇红薯,心灵要来一次红薯大餐,不过,没事的,我是喜欢吃红薯的,蒸的,煮的,靠的,来者不拒。哈哈,谢谢向上的这篇美文,让我闻到了红薯的香味儿。
3 楼        文友:星空下的蝶舞        2013-11-29 23:04:44
  感谢赐稿心灵之约,心灵因你而精彩,期待更多佳作!顺祝冬安
4 楼        文友:雨春        2013-12-02 21:20:04
  恭喜你佳作成精!心灵因你而更精彩!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