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屋顶上那棵无花树(散文)

精品 【山水】屋顶上那棵无花树(散文)


作者:吴兴华 秀才,157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25发表时间:2013-12-02 10:39:44

我老家坐落于大兴寨山腰下崖壁的一角。远望去,从树荫遮蔽的缝隙里突兀出来,闪出一条狭长且窄的屋脊,黑黝黝的,卧铺凹陷的瓦糟间零星些枝叶污渍;只有那翘首的藓苔一溜溜、一丛丛地杂草葱绿着。我记得,最让奶奶骄傲的就是院后山上的那棵树。它显得歪歪斜斜、蜷蜷缩缩、琼枝袅袅绕绕,生长的很葳蕤茂盛;它足足有一人抱搂着那么粗,弯弯曲曲的从山坡上、陡然垂钓于我们家的房屋上空。
   树不知从什么时候就有了,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树身上的皮肉长得很臃肿,一块块的嶙峋浅褐般锃亮。树叶子也繁密紧凑,一蓬蓬往下旋转着叶轮,一年年的生长着;而且,春夏秋冬绿油油的,阳光在它身上铺展着银光燿烁,却给院子里遮满了荫凉,仄仄阴阴,有点囹圄的感觉。
   屋檐下是片洼洼沆沆的小院,上面砌着凸凸凹凹的石块,紫蓝的、青石的、泛绿的、浅红色的,石色从它们身上渗洇出来,像颗颗若无若现的星星,交头接耳,挤挤挨挨地簇拥着。它们搭着肩膀,睁着油浆惺忪的眼神,宛如那些叽叽喳喳鸟儿缤纷斑斓的翎羽;不泛也有那树叶,沙漏下一些零零散散的影子,撒满了院子。石脸上脚印磨蹭出一片片油亮的光泽,光滑的似附近河畔上、捶衣浣纱的水石。屋子很低矮,墙壁上是黄土掺杂桔草糅合的糟粕面,墙脸上斑驳着掉渣的皴皮,一叶叶地泛起来,透出它年久古老的苍桑。
   奶奶那时体弱多病,早已上了年纪,走路总扭扭佝偻着。她戴着顶圆形的黒色帽子,帽子前沿镶嵌着一片银色饰物,上面印着凌乱有致的图案。奶奶一身的粗皮棉衫,伴着玲珑的小脚,犹如载满了那岁月蹉跎的光阴。
   只是,那棵树越来越粗;院里的垫脚石越来越油亮;居住的老屋越来越有它古老的风韵;可奶奶脸上的皱纹、却越来越褶皱,早已沉淀出她垂暮之年的轮廓。后来,奶奶的眼朦胧着看不清了树;也看不清那屋檐下湍流于她手里的水帘;她仅能感触出泉水浸润着她的手、沁凉爽约。院子里很清静:天天能听到泉水敲击石岩的澜波声,“啪啪嗒嗒”地叩击着;像是从很远处、隐隐约约飘来悠扬的弦乐,日夜不停地演奏着。
   那时我还小,每当听到那泉水“滴嗒”的声响,看着屋子上空、那棵偌大生机盎然的树,我就禁不住常常讨问奶奶:
   “奶奶——那是棵什么树呀?长得那么磕碜怪样,偏偏又抻脖子似的垂巅于咱家屋顶上,冬天也不落叶,一年的绿色,大雪天还闪着绿绒绒的身子。”
   “它似棵槐树,树皮的质地与花纹像槐树,只是比槐树妩媚窈窕多了。”奶奶喃喃地应述道。
   “槐树春天怎么没有孕育出槐花呢?它什么时候能结出一窜窜槐花呀?那时,我和几个小朋友最爱吃槐花,那滋味多让人馋嘴;如今,年复一年地仅看着它淅淅沥沥地漏水,“滴滴嗒嗒”地没完没了,却没见它绽过一朵槐花的影子。”我失望叹息地、仰脖蹙着额头,驳问着奶奶。
   “终究,有那么一天你会领悟,家里能日日灌饮这天上的泉水,听到泉水天籁的声音,就是上天赐予咱家的灵性。”
   “你没瞧见:我天天掬着泉水贡奉观音菩萨吗?就是期望观音发发慈悲,祈盼着槐树早些开花。你可要天天多喝些泉水,让它滋养润泽你的脾性,在心里信奉天地的灵气;它就会在你心里结出又白又娇的槐花,你的眼睛、也会悄然地明眸深邃起来。”
   我是那么地想吃槐树上的花儿,更想舔舐泉水孕育出的灵气;那口感一定且香且甜,有种无语言表的味道。那些光阴,我每每满脑子幻想起、嘴里咀嚼槐花甜蜜的滋味,我的口水都“哩哩啦啦”下来。奶奶每每瞧我痴心妄想的样子,也疼爱怜惜起我来;她怔愣着眼皮子,无可奈何地跟我述释开来:
   “——槐花吃了仅能充饥肚子,在胃肠里‘咕噜’一个圈什么也没有了,那滋味远远没有、泉水在你心里滋养丰腴,它是你心里的花蕾:时间积累的越久,它会一步步地爬上你的额头,让你的脑门雪亮;以后,你会变成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说完这话,奶奶就噤了口,再也没有吭哧什么。
   每天早晨,奶奶听到鸟鸣的聒噪,就摸着衣服套上身起了床;只听扇门“咯吱”一声,奶奶手儿揉着眼皮,趄趄趔趔地就迎了日光。最让她惦记不忘的就是:蹒跚着身子,走到屋檐下,仰着脸,眯着眼泡儿,伸出干瘪的双手,合拢一块撑开个勺子模样,接那从瓦檐的糟凹里淋下的泉水。奶奶掬满一捧手水,悄悄地、捂在脸上,胡乱摸洗了一阵,睁着星朗朗的眼,从嘴里喘出一股清爽的气息。
   然后,奶奶就倾身弯下腰去:用手端起那个粗糙斑斑的石碗,在泉水蓄满的石缸里舀上水,挺起身来;捧着碗走到院里、那个贡奉的观音菩萨面前,将那碗水放在神坛前的土凳上。然后,奶奶就趴在地上磕上几个头,闭上眼静默一瞬,转身坐在院子里;嘴里开始唠叨着她经常不忘的那句话:“我们家的风水真好!是上天赐予给我们家的灵泉。”
   开始,我是很相信奶奶说的那些话:我想我饮下的泉水里一定含有槐树的花苞 ,花苞里有股会攀爬的灵气。那会,我整日梦想着槐花在我的肚子里绽放,更想让它爬上我的额头,做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每每早晨起来:我总会跟奶奶一起掬上泉水洗脸,捧着泉水灌嘴里几口;然后翕动着舌唇,咂一咂嘴皮子:弄得泉水常常淋浴我的头发,润湿我的衣服。可是,我还是那么地天真快乐;因为,我喝的泉水是我的梦,梦成了现实,我不再是个笨拙庸呆的孩子。每次喝完泉水,我似乎清醒了脑筋,总是重复叙说着奶奶常说的那句话:“我们家的风水真好,是上天赐予给我们家的灵泉。”
   那时,因为年纪弱小幼稚,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风水,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水才叫泉水,我只知道:那水是从槐树上渗滤过树条藤叶、漫漫绵绵地衔接着屋檐滴到院子里的水,只感觉那水冰凉爽朗。我只知道:奶奶每天舀着泉水去贡奉观音菩萨,可我却不知道什么是观音菩萨;我只笼统地勾勒着,她是个非凡慈祥的人,想着她一定佛法通灵。
   我常常在心里揣测疑问自已:观音菩萨她长得漂亮吗?她能让我看见那槐树上开满灿烂的槐花吗?我只知道:跟着奶奶给观音菩萨贡上泉水,学着奶奶趴在地上,给观光菩萨磕头。我哪里知道:膜拜神灵应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只知道要庄重肃穆,怔着脸,俯弯身子,双膝跪下去,折腰将头埋在地上。
   顿时,我总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静谧的什么幻想也没有了,好像我呈现的是多么地信仰虔诚。奶奶看着我跪在地上不起,她转身连忙挽扯着我,颤音动情地说:“这孩子真是菩萨的信徒,以后命运一定幸福,打小就心善纯洁。”
   然后,我就跟奶奶坐在院子里。我依偎着奶奶的腰窝,仰着脸,瞪着圆溜溜地眼,禁不住往屋顶上瞟上槐树几眼,两手摸着磙圆的肚子,摸索起来,揉了一遍又一遍。我只感觉肚子里很凉很凉,嘴里却没有一点槐花的味道;回头再瞅几眼屋顶的槐树,我忽然灵机一动似的,心里竟“咯噔”地惧怕起来。我想那槐树,如果真在我肚子里开了花,肚子不就涨崩了吗?我恍惚着就想到了怕死,心里顷刻间就“怦怦”地跳个不停,像被魔鬼附了身似的,竟忧心肿忡迷惘起来。
   那些天,我日日夜夜地纠心恐惧,两手从没有离开过肚皮,胡啦来胡啦去,屏住呼吸,耸耳听听肚子里的动静,两眼瞪着发呆,越想越害怕,后来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童年总有童年的乐趣。我听腻了,奶奶整日絮叨的那些话,好像那些故事已不再新鲜,吸引不了我的嗜好与愉悦。不过,我还是依恋了,那泉水的“嘀嗒”的声响,它似乎有种磁性的魅力让我棂听着百听不厌。世界上有很多千篇一律的东西,可它在你愿意听的时候,它依然能焕发出永恒的朝气。
   后来,泉水的“嘀嗒”声成了我书本上阅览流畅的文字,一帘水一行字地那么相似。我听着一滴滴水珠砸在石板上的声响,想着那水溅碎沫的浪花,总会在我脑海里拼成一个个鲜活囫囵的字。每天,我总爱坐在屋檐下:捧上一本书,听着泉水的旋律,我读书的节奏总能朗朗上口,心照不宣。我读一个字,就犹如听到一滴水“啪嗒”地敲在石板上,清脆悦耳。随着,我朗声连贯起来,那屋檐下“滴啦”的泉水,也像瀑布似的千泻而下,滋润在我的心里。
   我总觉得:我那喝下的泉水是一股莫名的灵气,像是灌输于我内心的语言,让我潜在地蕴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我想:那一定不是槐花,也不是嘴里的佳肴,它是一种招唤的声音,让我能摸索着走很远的路。但我却不知道:自已的路在何方,也不知道,泉水的灵性能伴我多久;是童年的一截时光,还是人世崎岖延绵漫长的岁月,还是局限于这片窄小的院子:我似乎怅惘地想了很多很多,却没有找到答案。
   傍晚上灯的夜里:奶奶总是,将灯捻着明晃晃的,卧在床头掰着手指头,嘴里嘟嘟囔囔着。她似乎,在掐捏着岁月倒流的脚步,一会儿说些梦的呓语;一会儿呢喃些菩萨的祷词。我听着窗外泉水“嘀嗒”的声响,望着灯芯上燃亮的油光;诵着手里捧着的唐诗,背了一遍又一遍,像是奶奶不停地唠叨一般。
   夜深静了,我放下那些日夜阅读琳琅满目的书籍,眨着疲惫的眼睛,呼吸着泉水沁来的清新空气,我忽然感觉出自己拔高了;却感到奶奶枯老了,她的鬓发早已染满了头颅。我迷迷糊糊地想着:自已有一天也会老去,老了的我会像奶奶,那般虔诚信仰着度日吗?我会不会,也给童年的小孩讲那些槐花的故事?每天领着他们,喝那清晨爽口的泉水;在菩萨面前磕几个响头。想到这,我又惭愧懊恼起来。老了的我,还有那么天真无邪吗?我还能记想,奶奶曾经给我讲的那一串串动听的故事吗?
   随后,我想到人的命运是多么坎坷,但命运里,也有很多条欢乐的路:路上铺满了槐花林扑鼻的芳香,还有泉水的滋养。想到这,我又在屋子里徘徊起来:顺手给奶奶掩了被褥,默默地打量了她一番,眼框里不觉地噙满了泪花。随后,我就若有所思地,叹上几口气,信手捧起一本书,细细地琢磨起来。
   每天清晨,我听到奶奶,在院里自言自语地唠叨,我就辗转反侧地难以入睡,心里一股脑儿地浮躁愧疚。我知道:奶奶的心里是多么孤独与悲凉;而又是多么的大度与执著。我清晰地知晓:奶奶在为我祈祷,她在为我的槐花梦而膜拜观音菩萨;可我的胸中,以后能绽放槐花的芳香吗?我怕我没有勇气,我怕笨拙的我会让奶奶失落无望。想到这些,我总会将头拢着被褥蒙个蜂窝状,那泉水的声响猛地隐身遁去了,我犹如在躲避排遣心里揪心的烦恼。
   可我脑子里:还是呈现出,泉水从屋檐垂潺下的影子,一帘帘地、晶莹而又富有光泽,沁人心脾;如同一颗颗天上的星辰,划着一条条明亮的轨迹,闪着雪花般亮堂堂的眼;汇成一股股细流湍入我的嘴里。顿时,我的心,像是槐花绽放般芳菲飘渺,轻身如云间、直入云霄;我朦胧里窥见了:观音菩萨粉妆玉砌、晶莹剔透披身的绫罗绸缎。那天上成群的蝴蝶,拍着翅膀蹁跹炫耀,五彩缤纷地尽情歌舞;这时,懵懂惘然的我,觉得嘴里的泉水是那般甘冽酣畅。
   我恍惚间,浮想联翩起来。我想那每一滴泉水,或许就是每只蝴蝶的前身;每只蝴蝶,又是每片鲜艳如玉的槐花。我怕泉水被阳光,贪婪无味的吞噬,又把被那些无意的脚步,漫不轻心地沾去,我想让它婉转地汇入河流,就像我心里,曾幻想的瀑布一样汹涌。
   我想:小河里有水就有鱼虾,还有莲藕的碧叶,无数自由翻飞的蜻蜓;它们喝了泉水后,一定会蓬勃叶茂,蜻蜓也会挑逗毗邻的水蛙、蝈蝈儿、蟋蟀,弹起那傍晚微妙动听的乐章。因此,我那天早晨起来:就趴在屋檐下的石缸沿上;看着泉水从上空坠流下来,一滴滴的泉水将石缸盈得满满的,闪着圈纹晃悠着晶莹的绿波。我瓷着眼:盯着泉水,从石缸里漫沦出来,在脚下的石块上阡陌纵横、慢慢地“咕咕”滋润开来。我瞅着雨帘飞箭似的穿梭下垂,竟不觉地怔愣了起来;泉水浸渍围绕了我的脚窝,湿透了鞋底,凉透了脚丫;我才心有所憾动,跺上几下脚,挪动了身子。
   后来,我将石缸周围,用石子沙泥砌了座堡垒,又将院子里挖了条很窄的石缝水道;泉流从石缸里满盈出来,顺着缸壁的纹理积集成一条涓细的小渓,缓缓地流入了石缝,又从石缝里通过院子的墙角,直直地掉入院下的小河。
   在我的记忆里:度过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丰收瞻望希冀的岁月,没有人会理睬赞赏我的无知与傲慢。只有奶奶,常常夸耀我功德载满,有颗善良仁慈的心;肚子里灌满了泉水的熏陶与洗礼。奶奶还讲:观音菩萨在天上的月宫,看见了我努力所做的一切,还要为我丰切加禄。听到奶奶这话,我一夜都没有睡得着觉。
   那是个月魂皎洁,星灿银光的夜晚,院子里静悄悄,月光晒满了院子;还有那棵泉水的源渊——槐树。我躺在床上,眼睛瞪得雪亮,眨眨来挤挤去,怎么也闭不上。我心胸里充盈了泉水,蝴蝶、观音菩萨,还有梦中祈祷槐花的香气;听着泉水“滴嗒”的声响,览赏窗台上月魂的影子;我仿佛满脑子,都是憧憬着希望与虔诚的神话。泉水的声响是持久的,如同时钟的“嗒嗒”声,揉碎了岁月的云彩。

共 60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屋顶上那棵无花树】长相奇特、四季油绿的老树,年代久远、尽显苍桑的老屋,砌满各色石头的老院子,羸弱虔诚的老奶奶,“滴嗒”作响的泉水,小孙子仰起小脸好奇地向奶奶问这问那......作者用心描摹了一幅既古老、神秘、宁静又充满生机和灵性的画卷。文章围绕“无花树”铺展开来,运用对比、想像、虚实结合等手法,描写了奶奶的孤独,对后代的祈祷,折射出岁月的沧桑;同时,作者受奶奶的影响,怀着一种期冀的心态,喝下老树溢出的“灵性”泉水,浮想联翩,对未来充满梦想,期望有朝一日喷薄出惊涛骇浪般的勇气。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像历史轱辘的车轮一样滚流着生生不息”,此句实为点睛之笔。笔调深沉厚重,饱含真情,描写细腻,一篇散文佳作,问候兴华!【山水神韵编辑:执手今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03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3-12-02 10:44:26
  深沉厚重的笔调,细腻的情境描写,再融入作者的真情,写出了童年的情趣,写出了对奶奶和老屋、老树的思念,更升华出对生命的思考。问候兴华!
2 楼        文友:吴兴华        2013-12-02 11:29:11
  辛苦执手今生老师了,你的编按写得非常精彩,让我学习了!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3 楼        文友:君之竹        2013-12-02 18:44:24
  读了吴兴华的散文《屋顶上那棵无花树》,着实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棵老槐树以及它溢出的泉水都在作者笔下活了起来,充满灵性,令人深思、联想、梦幻。感谢兴华为读者再次提供佳作,问好兴华!
4 楼        文友:吴兴华        2013-12-02 19:03:24
  感谢君老师关注拙作,您的点评鼓励着我前行!问好君老师,遥祝您编创愉快!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