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那些年,我们一起参与过的文学社团

编辑推荐 那些年,我们一起参与过的文学社团


作者:李伟 秀才,109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43发表时间:2013-12-10 18:08:15

“老文青”都知道,80年代文学热潮风起云涌之时,几位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打出某某文学社团旗号,也是一件时髦而流行的事情。
   当时《诗歌报》(现《诗歌月刊》)和《深圳青年报》,联合开展了一次影响巨大的文学活动:“中国现代诗群联展”。因为所发作品,更多的是文学社团成员之作,加之当时文学期刊,大都开辟有社团专栏,更是让文学社团的组建和发展,呈现汹涌澎湃、浩浩荡荡之势。
   这样的辉煌和炫目背景下,想让我等文学喽罗,屏神静气、冷眼旁观,笑看一跃而起的众多文学社团,在广袤的天地熠熠生辉、流光溢彩,即使各领风骚三五日,但也比按兵不动,无所作为要好。
   我再次声明,从当初到现在,我对文学都是抱着玩票的心态,当成一种娱乐,纯属没事找事混时间罢了。因此组不组建社团,我毫不关心,全副精力都放到了泡妞追女人上。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熟识而平时也走得较近的几位文友,对此却很热衷和积极。他们像当初的革命者一样,走街串巷,不辞辛劳,为的就是说服像我这样有觉悟和思想的劳苦大众,加入社团行列。
   加不加入我都无所谓,反正又不会脱离家庭,背井离乡,真的去抛头颅洒热血。我的消极心态,他们居然视若不睹,却对我的加入持兴奋态度。他们把所在地区的大石坝和江陵厂的文青放在一起,逐一进行了点评,认为文学社团也不能滥竽充数,成员都应该是精华。照此标准,这一地一厂的众多文青,也只有两三个符合条件。怎么办?必须向外发展,聚合其他力量,才能让文学社团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社团作品才有可能被文学刊物选登。
   我们这拨人中,有吴卫平、莫晓红和我。吴卫平是航天职大的老师,有诗在《重庆日报》发表。莫晓红是江陵厂技术员,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他说在位于双碑的重庆特殊钢厂,有一个极有文学创作实力的团队,其中有一位叫周雷的大学同学,因此对他们有所了解。莫晓红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与他们组合成一个社团。吴卫平说“要得”。而我肯定更是没有意见。
   两地文青在周雷家中见面,据称他是特殊钢厂的团委书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大家上午9点就到了周雷家,很快熟悉并热闹起来,就文坛现状和一些知名人物,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方成员除周雷外,至今隐约记得还有周建、胥红、佘刚等人。联合组建社团,双方均无异意,便开始为社团取名称:《初潮》。这就是大家几番争执甚至日妈打娘后,定下来的社团名称。午饭,就在周雷家吃的,很丰盛,还整了酒。接着开始制订社团纲领,并决定双月出一期《初潮》打印刊物。
   关键问题来了。既然是社团,就应有组织结构,如社长及其他负责人等。这也是我首次领教争权夺利的现实人生。社长谁都想当!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原以为一个民间组织,没钱没地位,尚未创建,当社长也好其他负责人也罢,球意思没得,要当谁当去。结果别人却不这么想,当成好大一个官似的,拼命去争。
   当时社团设置的职务除社长外,下设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组,每组都要选一个组长。无疑社长是最有吸引力的职务。为此,刚还一团和气,称兄道弟的文友,马上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脸红筋涨,气势汹汹。在彼此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有人建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选择社长。
   莫晓红首先提出反对意见,原因很简单,我们仅三人,对方有五六人,投票结果可想而知。僵峙不下的情况下,时间己是晚上,当时交通极不方便,再晚就坐不到回家的公交了。匆忙之中,便选举年长的吴卫平为社长,这也为《初潮》最终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其他各个创作组的负责人,也逐一选定。
   之后,我给小说组长莫晓红投了一稿,得到了他亲笔手书的录用通知。等待《初潮》出版的过程很漫长,其间听闻周建退出了社团,吴卫平赶去做工作,促使他回心转意。又闻胥红一直都不投稿,不知什么意思。再闻稿件己凑齐,吴卫平正在联系打印的地方。再后来,传出《初潮》解散的消息,而一期社刊也没出版。
   最近几年,有段时间,我跟莫晓红、周雷走得较近,喝酒时还把这段经历当成趣事,拿出来调侃。大家便很兴奋,也很开心,喝起酒来也更爽。而我今天把它写出来,以此怀念那个火热的受人尊敬的文学时代,更为曾经有过的年轻岁月,有过这样一段故事而感慨。

共 16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年轻气盛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鉴于对文字的热爱凑到一起想大干一番,因为种种原因而流产,很可惜的一件事,如今追忆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文字质朴顺畅,让读者看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文学追求的高涨之情。问好,期待更多佳作!【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3-12-10 18:39:22
  友友的一篇短文,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文学的热情。欣赏,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李伟        2013-12-10 23:40:53
  那个年代,还有更疯狂的文学趣事.呵呵,抽空再写。
3 楼        文友:我是陈小灵        2013-12-10 23:42:38
  作者的经历真是丰富,参加文学社团的过程也挺有趣。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