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乡邻轶事(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乡邻轶事(散文)


作者:周明金 秀才,102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3发表时间:2013-12-11 21:34:23
摘要:邻居多了,趣事多了。记录下来,博众一乐!

邻人轶事系列一
   “羊外孙”
   先后搬过几次家,邻居就多于他人。与他们或长时间或短时间的相处,有关他们的逸闻趣事便植根心中,经久难忘,有时想起来,还会忍俊不禁——
   “羊外孙”
   邻宅有个叫董民的邻居,小时候,生性顽劣。在大人眼中他是“踢死蛤蟆弄死猴”、“走到哪都会鸡飞狗跳羊跑猪叫”的那种。皮肉之苦没少受,邻居白眼没少遭,但他仍改不了顽劣的天性。他是好事不干,坏事不断:今天拔了人家的园笆子,明天打烂人家的酱豆盆,后天又砸碎人家园子里的嫩南瓜……每天都有人上门告状。爹妈知道自己孩子的德性,只能打落门牙咽肚里——又是给人家赔礼道歉,又是赔人家经济损失。
   “顽皮的孩子智商高,说谎的孩子情商高”,这话不假。董民不但思维活跃,鬼点子多,反应快,应答能力也强。如果不是家庭条件限制,说不准也能成为像张帝、周立波那样家喻户晓、名噪海内外的“脱口秀”人物。
   一天,董民正和一群小伙伴玩的起兴,邻家的羊挣断了羊绳,跑进他家的菜园里偷吃眉豆秧。他妈提前放工回来,急着做饭,就喊董民回去撵羊。董民玩兴正浓,把羊撵走后,又加入玩的行列。羊哪见过这么鲜美的食物,再说牲口都“记吃不记打”。董民前脚刚撵走羊,羊后脚又来了。董民妈一遍一遍地叫,董民一次一次地撵。羊好像成心惹董民妈生气,一边吃一边还“咩咩”地叫着。董民妈恼火了,拿着烧火棍来撵着董民打,边打边骂:“‘小炮子子’(方言,骂人的话,意思是该枪打的),羊是你爷吆?你舍不得撵噢?”董民让他妈撵急了,打恼了,边跑便回头大叫:“羊,是俺姥爷!羊,是俺姥爷……”
   正巧一群男男女女放工回来,听到董民说羊是他姥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从此,董民就有了“羊外孙”的别称。
   “一个爹”
   董民自从有了“羊外孙”别称后,够得着打趣的、合得着斗嘴的,都不再叫他董民。董民自知当初少不更事说走了嘴,错在自己。走错路能回来,这说错话是无论如何也挽回不了的,于是他常变着法子还击。
   董民40岁时,爹暴病身亡。董民为没能花钱给爹治病而遗憾,丧事办得很隆重。现做得柳树棺材足有两千斤,天又刚下过雨,道路湿滑,十六个人抬棺还觉得不堪重负。董民打幡靠在棺头上,一路上哀哀凄凄、哭哭啼啼。本来棺材就重,董民又扛着不让走快,把抬棺的人们累得够呛。有个合得着斗嘴的表姐夫想借机骂骂董民:“‘羊外孙’,哭啥孬熊!你还能把他哭活喽?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跟谁叫爹,谁不答应?”表姐夫心想:今儿个你总不会贫嘴了,总算找到机会赚你便宜了!
   没想到董民边哭边说:“我咋能不哭啊?我就这一个爹啊!爹死了,我没有爹啦!咋能和你比啊!你爹多啊!死一个,还有啊——”
   抬棺的听了,个个笑得直趔趄。表姐夫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想借机赚便宜,反而挨骂了。
   “王八大舅”
   “六八”年遭水灾,“淹了湾,涝了坡,山岗岭头没收着”,“庄稼不收当年穷”。秋后,青年男女只好远走他乡讨饭去了。
   董民也不例外。他讨饭到过江苏、湖北、山东。外出讨饭不易,风餐露宿,防狗咬,还要受人眉眼高低。
   腊月里,董民讨饭来到湖北麻城,那里人也穷,每天上门讨饭的又多,日子长了,庄户人就烦了,家家插门闭户不再施舍,再叫门也不开。董民一连几天都没讨饱肚子,心生怨气,总想骂人,但直接骂人害怕挨打,不骂又觉得憋屈得慌。
   一天,他路过一干涸的池塘,见几个男人挖塘泥时挖出一只一斤多重的王八,他走上前搭讪:“哎,你们怎么把俺大舅挖出来了?快给我带回去!”几个挖塘泥的差点笑岔了气。认为董民是个地地道道的二百五,哪有管王八叫大舅的?人们问董民叫啥名?董民说:“我叫‘人不知’!”问董民住哪里?董民说:“住‘狗来问’!”……方言的差异,人们根本听不懂董民的话。闲聊了一会儿,董民真的把王八提着走了。好在当时王八不值钱,提走就提走吧,笑料已留下了!
   董民走出一段路还没忘回头打招呼:“表兄弟们,都忙吧!回头我叫俺干妈——你们大姑来走亲戚噢!”
   不知那些人理解不理解?反正董民是赚了便宜,到集上,他用王八换了一顿晚饭,还换了一晚上的住宿。
  
   笑邻人轶事系列之二
   “日他嘚”
   近邻阎东,一生中不嫖、不赌、不抽,不讲究生活质量,最大的爱好就是每顿整几杯,是个“饮”君子,出了名的酒鬼。他尤其爱喝“酒鬼”酒,他说:酒鬼酒酒色清亮透明、窖香芬芳馥郁、酱香幽雅协调、口味醇甜柔和、酒体爽净悠长、浓香带酱、酱不露头,兼具“浓型之芳香﹑酱型之细腻﹑清型之纯净﹑米型之优雅”。喝其他酒,没劲,不解馋。他是无酒不下饭,经常是“走路不成线,站着腿打颤”。一天中,只有早晨起来他是清醒的,早饭后基本上都有七分酒意了。有人告诫:早酒晚茶五更色,劝君千万来不得。早烟夜酒五更花,三件事情不惹它——养生之大忌!他不信这个邪,他的信条是:早晨抽三抽(喝三杯酒),赛过做知州;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走闺女
   大集体年代,经济匮乏,生活贫困,酒,是奢侈品。走亲访友,有顿饱饭吃,就是改善生活。阎东却不同,他走亲戚就是为了喝酒。他有数家在城市里工作的亲戚,还有几位当官的朋友,想喝酒了,就走走亲戚,串串朋友。
   有一天早晨,阎东酒瘾上来了,没去上工。酒虫折腾得他馋涎欲滴——到哪找酒喝呢?走亲戚,串朋友显然不可能了,队长这两天盯得紧;家里早就没酒了;到代销店买?没钱;去赊?已赊过十几次了,代销员正催着还账呢,阎东挠着头皮转着圈……忽然想起三年都没去过的闺女家啦!
   闺女住在三里外的单家洼,女婿到鲇鱼山修水库去了,去看看闺女、外孙,是最好的理由。阎东背着粪畚箕,手拿粪锄头,一边以拾粪做幌子,一边想着喝酒解馋。想到早晨有酒喝了,阎东精神抖擞,不一会儿到了闺女家。
   闺女见爹来,自是喜不自胜,把家里唯一的打鸣鸡杀了,又做了干饭。饭熟了,才想起家里没有酒,代销店早已关门停止营业了,丈夫不在家又不知去谁家借,就对爹说:“爹,你女婿不在家,我忙着做饭,没人去买酒,现在代销店早关门了,早晨就这样随便吃顿饭吧!”阎东失落到了极点,推说出去解手,背着粪畚箕扬长而去。到了村东头,遇见收工回来的表连襟。表连襟留住阎东,家里饭早熟了,就是没有菜,只好摊碗面皮子当菜,好在家里还有半瓶“酒鬼”酒。阎东和表连襟就着一碗面皮子,猜拳行令,喝得眉飞色舞!闺女把饭菜端上桌,一等爹不来,二等爹还不来,就出去找,找到村东头,听到爹和表姨父正猜“哥俩好”呢。闺女知道,早晨没酒,爹生气了!
   日他嘚
   “日他嘚”是阎东口头禅,每句话前或话后,总有一个“日他嘚”。
   一天中午,家里来了客人,也是个“饮”君子。两个人志同道合,谈得都是酒话。谈自己,谈别人;所见所闻,酒人酒事;谈兴正浓,老婆喊:“饭菜做好了!”阎东打住话头,到酒柜里拿酒,发现家里只有一瓶“酒鬼”酒了。这可是阎东镇柜之宝啊!不喝吧,刚才只顾谈酒,忘了去买酒;喝吧,确实舍不得,况且这酒是自己过生日那天,女婿从湘西酒厂特意买回来孝敬老丈人的。给了外人喝,真的不忍心。再说了,按照二人的酒量,得一瓶半才能够。怎么办?阎东心里打起了“小九九”。每次倒酒,他给客人倒少点,自己倒多点,有时倒太满了,就把嘴伸上去啜一小口,笑笑说:“‘日他嘚’,手没稳住,倒多了!”
   几次都这样,客人明白阎东的意图是就舍不得给外人喝,再倒酒时,便不无幽默地说:“哎,这回你也给我倒个‘日他嘚’吧”!
   别留了
   有一回,阎东去他表叔家喝喜酒,席间碰到了高手,猜枚、划拳、打杠子、行酒令……一桌八个人喝了八瓶,从中午一直喝到日头偏西,阎东也喝醉了。醉酒的阎东晃晃悠悠,和表叔打过招呼就要走,表叔再三挽留,阎东赌咒发誓说没醉。表叔送到村外大路上,发现阎东虽然曲线行驶,但还不至于摔跤,家里客人多,表叔嘱咐阎东几句就回来了。
   阎东走到一片树林,忽然要小便,便肩膀扛在树上,解开布腰带眯着眼方便起来。方便后重新系腰带时,把树一同系住了。想转身走,却怎么也走不了。他急了,以为是表叔留他,就高声说:“表叔,别留了,我没喝醉,‘日他嘚’,马上黑了!”
   后来表叔不放心,让女婿骑车去看看阎东到家没有?走到树林边就听到阎东正在自言自语,过去一看,阎东正在不停地扭动呢,才帮他解了腰带,一手推车,一手搀着送他回去。
   喝高了
   又一天晚上,家里来了一帮子客人,阎东最喜欢来客,是出了名的“客来疯”。端起酒杯,根据自己所知,谈起了“酒鬼”文化:在湘西,“鬼”代表着一种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神秘力量,“鬼”诉求着一种自由洒脱的无上境界,“鬼”兆示着一种人与山水对话、与自然融合的精神状态,“鬼”寓示着一种至善至美、质朴天然的审美情趣。湘西人借山水胸怀,做惊世美酒。酒鬼酒正如沈从文的文、宋祖英的歌、黄永玉的画一样,孜孜地吸吮了湘西的山水灵性,盈盈地承载了湘西的钟灵毓秀,才落得如此不加雕饰,自然天成……
   谈着,喝着,不知不觉阎东又喝高了,客人没走,他就醉了,牙不刷,脸不洗,脚不洗,就躺下了,呼呼噜噜,睡得猪一样。
   半夜里,老婆起床小解,迷迷糊糊的阎东正在做梦,正从酣战中败下阵来,听到“哗哗”声,以为谁又在倒酒,高声嚷嚷:“‘日他嘚’,喝高了,不能再喝了——,再倒也不喝了——,谁倒谁喝——!‘日他嘚’,谁倒谁喝……”说着说着又呼呼地睡着了。老婆想气又想!
   邻人轶事系列三
   “烧毛蛋”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善饮,有的爱抽,有的喜吃,有的好赌……好山的好山,爱水的爱水。我一邻居,他喜欢吃。天上飞的鸟,树上叫的知了,地上蹦的青蛙,水中游的螃蟹,只要他认为能吃,他就想着法子尝尝鲜。他的吃法很特别,他不煎炒煮炸蒸焖炖,他采用最原始的吃法——用黄泥巴包住放锅肚里烧,据说烧出来东西吃着特香。因此,他贪嘴的诸多轶事给人们留下茶余饭后的谈资。
   烧毛蛋
   大集体时代,鸡鸭是一家一户的小银行,油盐酱醋,都是鸡鸭下蛋换的,家家比较看重养鸡鸭。春天,鸡下蛋,夏天,鸡抱窝。母鸡21天的辛苦,孵出一窝鸡雏;主人接着辛苦喂养几个月,才能长成大鸡。母鸡抱窝,靠的是自身热量,但也有顾不住的地方,这就有了寡蛋、毛蛋(所有的器官已长成,但由于其他原因胎死蛋壳中)。邻居最爱吃毛蛋,每当母鸡抱窝到要出鸡时,他就请病假不上工,守在鸡窝旁。发现有毛蛋,就挖来黄泥巴包住放进锅肚里烧着吃。
   有一年春夏之交,他家的母鸡又抱窝了,他就盼望着能有寡蛋、毛蛋吃,而且越多越好。21天要出鸡了,他就守在鸡窝边,看着雏鸡一个个破壳而出,直到最后还有几个鸡蛋不见动静,他老道地舀来半盆温水,把没出鸡的蛋放进去测试,鸡蛋上下动的说明还有可能出鸡,一动不动的,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烧着吃了。这次一窝32个鸡蛋,出了28个雏鸡,只有四个毛蛋。邻居仍乐不可支,急忙去沟边挖黄泥巴,回来包住毛蛋烧着吃。该着倒霉,正当邻居吃得津津有味时,圈里老母猪饿得翻墙出来了,见到雏鸡就吃,一口一个,母鸡拼命保护小鸡,怎奈力不从心,等邻居预感不好,出来看时,小鸡已被“消灭”20只。邻居那个恨呀,恨不能抽了母猪的筋,扒了母猪的皮。
   为着吃几个毛蛋,痛失20只雏鸡,招来老婆几顿臭骂和孩子们的白眼,留下“人吃毛蛋猪吃鸡”的笑料。
   买小鸡
   后来土地到了户,便有了炕坊。为了省事省时,家家户户不再让母鸡抱窝,打算喂小鸡,都到炕坊去买,买多买少,一句话;买公鸡买母鸡,和师傅说一声,师傅凭借多年的经验,给你挑选的八九不离十。炕坊离我们较远,女的去买鸡不方便,买鸡的任务一般都由男的来完成。邻居去买鸡时,听其他买鸡人嚷嚷着买母鸡,他便问师傅:“你真的有把握甄别公母吗?”师傅说:“你低估我是不是?不是吹,我鉴别鸡公母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邻居说:“那好,给我挑50个公鸡。如果错了,来年我们再理论!”师傅精挑细拣,选了50个公鸡,但考虑到“卖鸡不绝后”的行规,邻居临走时,师傅奉送他一只母鸡。等鸡长到能辨公母时,女邻居发现一窝鸡只有一只母鸡,就知道是男人贪吃捣的鬼,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把鸡都喂老母猪。
   两口子大吵几次之后,男邻居自然多次大饱了口福,他觉得值了!
   臭鸡蛋
   邻居还有一大爱好:爱吃臭鸡蛋。他的口头禅是:闻着臭鸡蛋,情愿拿肉换。别家鸡蛋腌臭了,懊悔不已。他家鸡蛋腌臭了,他欣喜若狂,有时还想着法子让鸡蛋变臭。

共 69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了这文章,真的是忍俊不禁,看来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啊!”邻里邻居,欢乐多多,各路英雄,各显其能,个个武艺高强,人人身怀“绝技”!1、“羊外孙”董民:其人在大人眼中他是“踢死蛤蟆弄死猴”、“走到哪都会鸡飞狗跳羊跑猪叫”的那种。不但思维活跃,鬼点子多,反应快,应答能力也强。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和三寸不烂之舌,逃避母亲责骂,还击邻人戏谑,还得了只免费的王八换钱吃饭住店。一个聪明,顽劣的人物活灵活现。2、 “日他嘚”阎东:不嫖、不赌、不抽,不讲究生活质量,最大的爱好就是每顿整几杯,是个“饮”君子,出了名的酒鬼。爱酒之人,无酒不欢,为了喝酒,绞尽脑汁。留下很多趣事,也留下很多笑谈。去女儿家没酒喝逃跑,喝醉后把自己和树捆一起,有时为了多喝点酒也耍点小聪明。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形象如在眼前。3、“烧毛蛋”:某邻居好吃,最爱吃毛蛋。母鸡抱窝到要出鸡时,他就请病假不上工,守在鸡窝旁。为了贪吃毛蛋,新孵出来的小鸡都被老母猪吃掉,留下“人吃毛蛋猪吃鸡”的笑料。买小鸡为了吃肉专门挑公鸡,老婆气得要死。这贪吃也吃出水平来了。4、“徐大炮”:“徐大炮”略识几字,自诩是有学识、懂艺术、知天文、晓地理的“文化人”。吹牛,说大话,一身光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活脱脱一个假大空,相邻都敬而远之。《乡邻轶事》,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把相邻几个行行色色的任务描绘的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笔力老到,诙谐幽默。非常不错的文章,倾力推荐阅读!【编辑:雨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雨春        2013-12-11 21:43:11
  问候作者,写作愉快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1 楼        文友:周明金        2013-12-12 08:21:36
  谢谢!敬请批评!
2 楼        文友:雨春        2013-12-11 21:44:20
  读了这文章,真的是忍俊不禁,看来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啊!”邻里邻居,欢乐多多,各路英雄,各显其能,个个武艺高强,人人身怀“绝技”!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把相邻几个行行色色的任务描绘的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笔力老到,诙谐幽默。非常不错的文章,欣赏学习了!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2 楼        文友:周明金        2013-12-12 08:22:49
  能到到老师的鼓励,更增强了我的习作信心!
3 楼        文友:雨春        2013-12-11 21:44:52
  更多精彩点缀江山,溢美心灵!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3 楼        文友:周明金        2013-12-12 08:23:16
  我会不懈努力的!
4 楼        文友:沧桑独行侠        2013-12-13 13:37:54
  文章幽默风趣,文笔老道精炼。赏读!问周老师好!
回复4 楼        文友:周明金        2013-12-13 20:05:06
  大侠过奖了!还得向你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