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华文部落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华文】石龙头的传说(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华文】石龙头的传说(传奇小说)


作者:春风拂柳丝 秀才,100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82发表时间:2013-12-13 00:01:51
摘要:地处平度市东北山区的旧店镇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东南面的黄同水库周围的传说遍地都是,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石龙头的传说》。传说毕竟是传说,但至少说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热爱故乡的心愿。

地处平度市东北山区的旧店镇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东南面的黄同水库周围的传说遍地都是,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石龙头的传说》。
   在黄同水库的西北面有一个酷似龙头的巨石,头朝西北,尾向东南,昂首挺胸,直指西北面的水中小岛——盛山。
   据说,盛山的周围曾经是物化天宝,人杰地灵,土地肥沃,人民安居乐业。在黄同水库未建立前,杨家村、邢家村、王家村是一个自然村,叫王汉庄村。这个村是全镇当时最大的一个自然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与之遥遥相望的是庞家洼村。俗语说:龙生宝地,凤纳千祥。传说黄同水库的南岸,确实出现了一条石龙,这条石龙正在以很慢的速度向北生长,逐渐向北面的这座小山靠拢。一旦相接这里便会人才辈出,大福大贵。据说王汉庄村出朝廷,庞家洼村出娘娘,套子村(也就是现在的幸福庄村)出轿夫。老辈人都记得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康王路过这里,刚过了李家埠到了神神脚,就发现王汉庄村灵光四射,祥光满天,蓬荜生辉,如雷贯耳。他马上落轿,徒步路过。所谓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大概说的就是这里。这也就是说这个村有圣人,出能人。都说南方人识地理,北方人知天文。我们北方人能够看云识天气,而南方人却知道哪里是好地脉。一旦老人死后,把他埋在好地方,后辈人就能兴旺发达,家业兴盛。据说有一个南方人在现在的幸福庄村北面踩到了一块好地脉,他便在那里埋下了一个铜币,另一个南方人来到这里,也发现了这个地方好,连忙用针做了记号,而这个针正好插在前面那个南方人所埋的铜币的眼里,你说神不神,这可见他们准确地探测地脉的本领确实高超。
   话说有这么一个地理先生来到石龙头这里,无意间发现了这块龙脉,这人太坏,竟然妖言惑众,说什么一旦石龙和盛山接起来,这里将有灾难,并鼓动周围各村身强力壮的人带着铁锨镢头到石龙头前去挖。当时各村的人都不明真相,不知其中的来龙去脉,也就稀里糊涂地相信了他的话。人们竞相议论,决不让灾难危机全村人的生命安全,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倾巢出动,当时是人山人海,齐心协力,挖了一条阻断龙头前进的沟。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白天挖好的沟,到了夜晚便被填平了。这样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是筋疲力尽,然而沟始终没有挖成。有的人放弃了,这位南方蛮子也无计可施。看到南方人的计谋没有得逞,这条石龙说话了:“不怕枪不怕刀,就怕牛粪烧断腰。”而这话正巧让这个南方人听到了,他如获至宝,连忙高价收购牛粪。虽然当时养牛的少,但没有几天竟被他收了一大堆。趁夜深人静,他偷偷地燃起了牛粪火,大火把石龙烧得疼痛难忍,一声巨响,石龙腾空而起,一片火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火光朝着西北方向急驰而去,经过北面的酸枣山直向北海奔去。至此人们才知道这是一条祥龙,而南方人说的灾难,纯属子虚乌有,想找此人算账,他早已溜之乎也。
   无奈之下,族人只好将祖先的骨灰带好,顺着火光一路找去,后来经过打听得知,慈龙已经进入了北海海底。为了使龙脉得以延续,他们高价雇了一个水鬼,为防万一,他们要求这个人不带任何东西,只带姓杨的骨灰下去。此人姓赵,心计颇多。他说下去以后可能会饿,万般请求带一个馒头下去,族人答应了他的要求,而他却将自己父母的骨灰藏入馒头中带了下去。来到海底,只见一条巨龙张着血盆大口,正朝自己这边游来。没有多想,他顺手将馒头掷入龙嘴。而这条龙吃了这个馒头之后,竟然再也不张开嘴了。姓宋的心想,把姓杨的骨灰扔了吧,又怕对不住姓杨的,而想放入龙嘴,龙却不再张口。他灵机一动,何不把姓杨的骨灰挂在龙角上呢?这样想着就将姓杨的骨灰挂了上去。上岸后交了差,收了钱,姓杨的祖人也就心安理得的返回了故乡。不知过了多少年,姓赵的当上了朝廷(赵匡胤),建立了宋朝,而姓杨的却拼死拼活地力保大宋江山不灭。《杨家将》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美谈。而这些人就是这个传说中宋杨两家的后代。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至少说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热爱故乡的心愿。
  
  

共 16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讲得近似口语化,接近生活,便于理解。同时,也要适当注意语言的准确使用,套话有一些明显,凸显不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讲故事就是要娓娓道来,不能拖泥带水,要注意设置足够吸引人的悬念才好。问好。【编辑:李锦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风拂柳丝        2013-12-13 10:32:54
  作为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人,我很感谢学毛选、写体会的运动。是写大字报成就了我的毛笔字,以致我在平度市教师软笔书法比赛中中,获得一等奖;是学毛选养成了我写日记的习惯,以至于在青岛警备区服役的三年中,我一直坚持写日记。当然,比起比我小的一代人来说,我还是自叹不如。不过我还是很欣慰,因为我已经尽力了,只要心情愉快,即便写的不好,也是一种安慰。不过,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对于编辑的批评我还是接受的,我会尽力学习优美的记叙方法,完善自己,充实自我。谢谢编辑,顺祝家庭幸福。
妙语连珠叹古今, 笔耕不辍寻开心。 生活有趣诗意浓, 花开花落度晚春。
2 楼        文友:老同学        2013-12-13 13:54:16
  拜读了!很好的故事!其间穿插上引发悬念的故事情节就更好了,问好春风拂柳丝,祝创作愉快!精益求精!加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