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夜读聊斋之奈何作神

编辑推荐 夜读聊斋之奈何作神


作者:水如空 童生,888.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3发表时间:2013-12-16 13:17:27
摘要:聊斋里的一个小短篇《吴令》,写一个县令革除为城隍过生日的陋俗,可是死后当了城隍后又得到百姓春秋祭祀的故事。这个故事又给了我们哪些思考呢?

《吴令》是《聊斋》中的小短篇,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篇故事虽短,小说的各元素却无一缺少,而且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更如《聊斋》中的其他篇章一样,不乏深刻的讽世意义。
   故事说的是吴地“最重城隍之神”。城隍崇拜各地都有,毕竟城隍老爷子是掌握人生死的神灵嘛!孔子虽教导我们“未知生,焉知死?”可是对于生时就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普通老百姓而言,“身后事”还是不得不考虑考虑的,所以崇拜城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只是吴地实在崇拜得过头了些。过头到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要为城隍老爷塑上一尊栩栩如生的木像,还要给木像穿上华贵的衣服。而一到城隍的生日,更要“居民敛资为会,辇游通衢;建诸旗幢,杂卤簿,森森部列,鼓吹行且作,阗阗咽咽然,一道相属也。习以为俗,岁无敢懈。”这一点,就实在太过奢糜了。
   问题在于,如果只是赶上什么“十年”、“百年”大庆,偶一为之也就罢了。可是就如某某晚会或某某艺术节一样,人家神仙的生日可是年年都要过的。虔诚的老百姓自然哪年都不敢马虎懈怠,“习以为俗,岁无敢懈”。结果,这笔费用无疑成了老百姓的沉重负担。如此年复一年,直到有一天,吴令走马上任。
   这位县令姓甚名谁,连记载这则故事的蒲松龄都“忘其姓字”,所以我们今天也就无从知晓了。只以文题称其为“吴令”也就是了。这位吴令虽然年纪不大,(大概是科举出身。),却“刚介有声”,刚一上任,正好就赶上城隍过生日,于是一打听,就弄清楚了这件事的问题所在。
   大概是这位吴令颇受过一些“唯物主义”的教育吧?抑或是因为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左右,他一听说给城隍爷过寿一事给老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顿时大怒,指着神像就开始痛骂:“城隍实主一邑。如冥顽无灵,则淫昏之鬼,无足奉事;其有灵,则物力宜惜,何得以无益之费,耗民脂膏?”这话说得很有水平:你城隍老子好歹是个国家干部,可是拿着国家的俸禄呢。如果你真是个昏庸无能贪得无厌的混球,那么凭什么要老百姓花这么多钱去讨好你呢?如果你真是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那么就该知道,老百姓们挣点钱多不容易啊,拿这么多钱去搞些什么艺术节、面子工程之类的东西,徒耗民脂民膏,你这官儿是怎么当的?不是纯粹短揍吗?
   这位吴令可不光是用嘴说说,而且说揍就揍,把神像拽倒在地,直接就打了二十板子。问题就在于,如此被老百姓信奉的这位地方官城隍老爷,平白无故地挨了一揍居然一声不响,既没有反抗,也没有报复,甚至连报警或向上级纪检监查部门反应一下都没有。就如某些被盗被抢被讹的赃官一样,如此奇耻大辱,他居然就那么忍过去了。老百姓们可都是认实惠的,一见这位城隍不灵,“于是习俗顿革。”从此吴地的老百姓再也不用花钱给城隍过生日了。
   如此似乎可以断定,经过吴令的这番折腾,这位城隍的政治生命也许就此结束,至少他应该再没有升迁的可能了。也难怪,你一个阴间的城隍连一个阳间的县令都摆不平,又怎么能叫上级领导相信你维稳的能力呢?
   然而事情还不那么简单,这位城隍岂止不能升迁,他甚至连自己的位子也要保不住了。
   由于这位吴令“少年好戏”,竖了梯子去房檐下捉鸟,结果“失足而堕”,摔折了腿,那个时代又得不到有效治疗,很快就送了命。可是他死后却仍不肯消停,居然又跑到城隍庙里“大声喧怒,似与神争,数日不止。”
   至于他与城隍老爷争的究竟是什么,由于老百姓们都是凡人,所以只闻其声,却听不清其中具体内容,但以理推测,无非两种,一是城隍老爷在找他的麻烦:你不是能耐吗?这下怎么样?犯到我手里了吧?来点公报私仇给你点好看总是少不了的。而以吴令“刚介”的性格,自然不服:想给我穿小鞋?痴心妄想!先把你自己屁股上的屎擦干净了再说吧!别以为都是老百姓怕官,当官的如果有把柄握在别人手里,一样会怕老百姓。那位被抓住大吃大喝的官员不是照样跪在老百姓面前求饶吗?另一种可能就是吴令去找城隍的麻烦:别看你是管人生死的官员,我活着时候都不怕你,死了照样不怕。你要不给我点儿好处安排安排,我还就赖上你了。
   无论哪一种,总之是他虽然“数日不止”,却终究没有吵出个结果来。最后还是我们善良可爱的老百姓出面了,他们“不忘公德,集群而祝而解之”,而解决纠纷的方法则是“别建一祠祠公”,给吴令又修了一座庙,而且这庙也叫城隍祠。于是,吴令再也不争了。吴地则从此有了两个城隍庙,而老百姓们更加感激这个“民选”的城隍,“春秋祀之,较故神尤着。”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位“刚介有声”的吴令,生前扫除为城隍过寿的流弊,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死后却又以自己不畏强暴的勇敢和魄力与城隍争位。可是大概连他也不会想到,他生前革除了每年一次为城隍过寿的陋习,死后却换来了老百姓为他一年两次“春秋祀之,较故神尤着”的结果。这时,当年那位“刚介有声”的吴令,如今这位风光八面的新城隍,却再也不见他显一次灵,来为百姓革除旧俗了。难道一旦修炼成神便都是这样的心态?这种事实在太多了,实在不得不叫人感叹:卿本佳人,奈何作神?在《席方平》里,那位贪赃枉法的城隍可是落得个“剔髓伐毛,暂罚冥死;所当脱皮换革,仍今胎生”的结果。以《席方平》中看,冥司官员已经成为一个自上而下的腐败群体,神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高危职业。这位当了城隍的吴令下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在这里,也只能祝他一路走好了。

共 21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开篇先点题,写这个故事具有很深刻的讽刺世事的意义。作者写这篇作品赏析很用心,把故事描绘得很具体。吴令在《聊斋》里面是怎样的人物,我们可以再翻开那本书看看。感谢投稿江山系统栏目。冬日静好。【编辑:吕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吕艳        2013-12-16 13:19:21
  《聊斋》,有的故事是恐怖灵异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3-12-16 16:22:04
  一篇聊斋里的短故事,作者描述的绘声绘色,吴令推翻城隍,割除陋习,造福一方;戏剧性的是他居然意外死亡,又在阴间被百姓重塑大庙,封为城隍,按说他应该沿袭生前的作风为民谋福利,却从此再没有为百姓显灵。神仙都是如此,当今千方百计求官,当官不作为也是屡见不鲜,作者语言生动,评析文章没有议论,却发人深思。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