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感悟史铁生(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感悟史铁生(杂文随笔)


作者:风雨 秀才,145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74发表时间:2013-12-19 05:26:16
摘要:走近史铁生的世界,你有充分的理由悲悯他身体的病痛与残疾。但翻开他的作品每读他的文字,你便会疑惑:残疾的,究竟是史铁生,还是我们自己?!

“百度名片”介绍: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1972年因病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1972年,史铁生21岁。21岁,正值青春年少,正好花前月下、海誓山盟;21岁,正是怀揣梦想,正当意气风华,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万里觅封候。但21岁的史铁生却痛楚无助,因病瘫痪的他从延安回到北京,坐着轮椅进入一个街道工厂做工。作为一个形象思维特别丰盈的人,史铁生肯定也有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肯定也有许多属于他自己的追求。但生活里的梦想与追求,在深重的病魔面前,却异常苍白;冷酷的现实,沉重地压在史铁生的身上。
   这个坐着轮椅的年轻人,每天来回于街道工厂与家之间,丰富的客观世界就在轮椅之外,但他却无法延展自己的足迹去探寻;精彩的世俗生活就在他身边,伸手可及,但他却难以融入其中。这些丰富,这些精彩,都是别人的,与他无缘;他拥有的,只是这条固定的线路,只是年复一年枯燥无味的重复和日盛一日的痛楚。他的物质生活不可逆转地陷入贫乏,每个正常人能够享受的世俗生活,对他只是一种向往;许多同龄人不断体会着的精彩青春,他更无法触及一二。
   世俗生活的贫乏深刻地影响着史铁生的创作。他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小说,总会出现“我”。这个“我”,既是他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却也有许多史铁生的影子,很多时候,直接就是史铁生自己。他的小说,没有宏大的现实生活场景,没有曲折起伏的情节,没有“高于生活”的离奇故事。有的,是他少得可怜的21岁前的世俗经历,是他物质视野所及的狭窄空间,是他刻意回避却又无处不在的“我”。或许正是因为生活的贫乏,史铁生的小说“缺乏”很多小说的“要素”。他的小说,散逸灵性,飘渺悠远,更象是散文或随笔。因为,“真正”的小说,需要物质生活丰富的积累,需要从大量的积累里进行文学精确的提练,而这正是史铁生所缺乏的。相反,散文随笔,需要的是优美的文笔与深邃的思想,这才是史铁生的优势。
   当物质生活陷于不可逆转的贫乏,当世俗世界离他愈来愈远,史铁生在另一个“我”世界寻找到了实现生命价值的路径。坐着轮椅,躺身病床,虽然不能享受精彩的世俗生活,却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陷于红尘纷扰的人们不会思考的问题。生命,就是这么奇特:在你享受精彩的时候,许多更有意义的东西便会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在剥夺你丰富世俗生活时,必定会给你一些常人无法体验的感觉,让你进入一个更为深刻更为自由的境地。
   史铁生因祸得福,因为失去而有了更为丰富的收获。他冷眼看着滚滚红尘里的世俗,人间的风花雪月、世人的纷争烦忧、个人的生死荣辱与他无关,他远离五光十色的利碌,他拒绝千奇百怪的诱惑。他静静地思考人和生命的意义,慢慢地将这种思考推演到“终极”。除早期作品外,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都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甚至深邃的宗教意识。他的叙述平缓随和,悠闲自在,由于有特殊的生命体验而贯穿着一种温情却又宿命的感伤。既有对生命赐与和馈赠的感激,又充满了对命运安排的无奈和对荒诞宿命的抗争。
   这种思想是深刻的,深刻得差点就可以“走进天堂”。史铁生说: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可怕的是,陷于红尘利碌的当今文坛,许多人只会远远地望一望“天堂”;更可怕的是,许多人心里根本就没有“天堂”。和史铁生比起来,他们的物质世界丰盈何止千倍万倍,但他们的思想贫乏却又岂止差之毫厘。物质生活的贫乏甚至极度匮乏,成就了史铁生,成就了他常人难及的深刻,也将他与那些年收入超百万千万的“作家”区别开来。受众多,是因其贫凡的底蕴;流行愈广,愈可能如囊萤般速朽。只有蕴含深刻思想的作品和创作这样作品的作家,才有机会永恒。
   走近史铁生的世界,你有充分的理由悲悯他身体的病痛与残疾。但翻开他的作品每读他的文字,你便会疑惑:残疾的,究竟是史铁生,还是我们自己?!
  
   2010年的最后一天,朋友短信告诉我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史铁生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不太相信,觉得:他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挺过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难关,怎么就挺不过2010年的最后一天呢?朋友说:真的,就在今天下午。傍晚,儿子从学校回来,我说:史铁生逝世了。他说:是啊。我很奇怪:在交大读书的儿子,怎么也知道史铁生?问:你怎么知道?答:在车上听到的。父亲插问:是那位作家史铁生吗?我说:是的。
   离开这个世界,对史铁生也许是一种解脱。他再也用不着受从20多岁就开始折磨他的各种各样的病痛的折磨了,他再也用不着躺在病床上经受一周一次的血液透析了。在经历了无数的痛楚后,远离病痛,安详地享受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宁静,应该是他最好的归宿。但对喜欢史铁生、期待着他不断有新作问世的读者来说,他的逝世,却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我们再也看不到史铁生那些平静而深刻的表达了,再也无法领略这位将文字与自己的生命结合在一起的作家对世界、对生命、对人性的观察与洞析了。
   史铁生,是我最崇敬的当代作家。陆陆续续读了他几乎全部的作品,有的甚至读过不止一遍。最初翻开他的书,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悲悯从心底里涌出,这是肢体健全者对身体残疾者的同情。但读着读着,便觉出自己这种悲悯的浅薄来,面对宽容、深刻、博大的史铁生,自己何其肤浅,悲悯也慢慢地过渡为对自己的悲悯。或许,在史铁生面前,每个人都是肤浅的,都只能在他的文字里观照到自己的丑陋。每读史铁生,都能从世俗凡尘里解脱出来,都感觉得到自己的心智又受了一次净化与洗礼,都会不自然地思考一些与现实生活不太相关诸如生命的意义、人性的目标、灵魂的救赎等大而无当的内容。一直认为,当今中国文坛,有史铁生,有史铁生的作品,是读者的幸运,是文学的幸运。史铁生的存在,给了我们面对灵魂的时间;没有了他,真不知道还有谁能给我们提供这样宝贵的阅读自己的机会。
   史铁生走了,永远地丢下他喜欢的文字,走了;永远地抛弃喜欢他的读者们,走了。我坐在电脑前,想象着史铁生逝世瞬间的感觉。那一瞬,他会想起在延安插队时年轻得有些单纯的日子吗?他会想起坐着轮椅在街道工厂做工的艰辛吗?他会想起躺在病床上对文字如痴如醉的琢磨吗?或许,史铁生并没有回想自己的生命历程,也没有再思考灵魂存在的意义。但不管他想到些什么,想过些什么,史铁生在彻底失去思维能力的那一瞬,一定是开心的,一定绽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他真看到了天堂,真看到了一群精灵正向他飞来,迎接他;真看到了仁慈的上帝,正端坐在天堂的顶端,微笑着,向他伸出魔力无限的手。
   史铁生走了,他物质的部分已经彻底远离了这个折磨了他一辈子,也给了他无数创作灵感的世界。但他灵魂永驻的文字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令每一个读起这些文字的人,时时想起他,怀念他,崇敬他。
   走的,只是史铁生的身体。永远留下的,是他不朽的灵魂与精神。
  

共 28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史铁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一个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在文坛有着极高的声誉,在他的笔下,让人们领略到的是对生命的彻悟,以及对生活深深的思索。有人说,史铁生是当代西西弗斯神话的再现,我觉得这一点也不为过。他的作品中,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成败艰辛,以及点点滴滴生活琐事,传达出的是普通平民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独到感受。今天,我们和作者一道,重温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洗礼和升华,他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对于我们世人来说,是一笔宝贵、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艰苦的时候,它更将支持我们精神世界终生受用。史铁生走了,然而,他留给世人的,是永恒的怀念;史铁生走了,他的灵魂不灭、他的思想不朽,他的文字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心中。【编辑 沙场秋点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烟俱静        2013-12-19 07:55:41
  史铁生,2010年的晚间新闻报道说他走了,一位坐着轮椅每天往返于地坛的史铁生走了;一位用生命写作的史铁生走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眼泪汪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影响的何止当代人,我想还有后代的后代,我正是从“我与地坛”获得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的。正如作者所言,史铁生走的只是他的身体,他的精神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
我宁愿失去今天,也要坚持写作!
2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13-12-19 11:51:15
  史铁生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还在、他的文学、他的灵魂依然存在,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给世间的人们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一个时代的图腾和象征,更是文学上历史上的一个永恒的里程碑!
回复2 楼        文友:风雨        2013-12-19 12:13:05
  喜欢史铁生的纯洁、干净!
3 楼        文友:静如画        2013-12-19 13:17:58
  第一次读作者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种情真意切的不舍与怀念。
   对于自己喜欢的文学作者史铁生,用文字的方式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这样一位用灵魂书写文字的人,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缅怀。
   “走的,只是史铁生的身体。永远留下的,是他不朽的灵魂与精神。”——这句话,最深入人心。
   欣赏佳作,问候作者,冬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