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古柘神韵(散文)

精品 【山水】古柘神韵(散文)


作者:飞红霞 秀才,195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02发表时间:2013-12-20 13:32:36
摘要:一棵古柘守望博望坡一千八百多载,如今生命已默然逝去,枯槁的颜容还能傲立多久?经久的躯壳还能抗击多少腐蚀?她又能在喧嚣的博望人心中绵延多少光阴?笔者情怀,以文载歌。

【山水】古柘神韵(散文) 屹天地吐纳晨曦,伫古今瞻顾沧桑。
   岁远悠悠卧亘古,千载辚辚一眸间。
   高坡傲守盘虬龙,骤雨飙风若何奈。
   胸怀千古风云事,怆然凄凄诉何处?
   这是博望古柘的写照。一棵古柘守望博望坡一千八百多载,如今生命已默然逝去,枯槁的颜容还能傲立多久?经久的躯壳还能抗击多少腐蚀?她又能在喧嚣的博望人心中绵延多少光阴?笔者情怀,以文载歌。
   博望辖区几道岗梁南北延续十数里,间隔错落有序,形成平川地貌的隆起。古城老街西侧,坡高路陡,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这就是有名的博望高坡,也是辖区里西几道冈梁的中心地带。高坡的东侧人烟缭绕,古城古韵待换新颜;西侧耕田四方,阡陌交错,垅埂相间;坡顶一条柏油大道,交接通往四面八村。在古城通往西去的丁字路口,设有博望遗址的石碑,记载着火烧博望的历史。立于碑前,吸人眼球的不是碑文,而是正西前方百步之遥的“盘龙”古柘。
   这就是一条吸人视线的虬龙。磨盘般苍黑的粗干,擎起似龙的身躯,龙头生角,别丫盘枝望北矗立,像是翘看北方伏牛群恋。一条粗壮的身子摆向南天,身上却又生出一道剑翼,直刺苍穹。粗尾绵厚婆娑遥指南海,整条龙身尽显一股冲天的傲气,那虬枝别丫正像剌入天地的长茅,似乎只有决斗才有生命的愉悦,也似乎只有奋起与抗争才有生命的意义。真是苍龙腾展博望坡,千古北望无回眸,古城古柘传佳话,云卷云舒展乾坤。
   古柘苍老,生命已息,躯干质坚,毅然屹立。听老人们讲这棵树是在三四十年前才开始死亡的。先是向南的枝,后来向北扩延,也就在几年前,最北的龙首处才渐渐死去,至此,古柘油尽蜡干,剩下了沧桑的树干。如今炭黑似的枯皮开裂着,已经褪去了相当大的部分,露出草黄色的内质,但内质坚韧致密。这与她自身的种类有关,柘刺树亦有千年树龄,死后千年不腐的美誉,是高寿的树种。在她干枯的身躯上有数不尽的小孔,这些小孔不规则地遍布树体,小孔周围都有圆环状的木纹凸起。所以久思之后,我排除了虫蛀、蜂穴的可能,并且深信那些小孔是长枝发芽的地方,因为其一千八百年的历程,她深沉苍老,但老朽也要求新生,每每春天来临,总要有新发,也谓之枯木逢春。新生的芽枝又怎耐哀老的身体,此生彼长,所以新枝的萌发与死亡也都是短暂的。取决于树干及根部不平衡的营养供给。因此它们木质不坚,死亡后很快就腐朽,为古柘留下千疮百孔的洞穴,那洞穴内分明还留有朽化的碳迹。只有生长期长的枝节至今还留着未腐的凸基别枝。
   古柘内也已洞空,那开裂的根基可见其身躯的虚空。不知道她何时开始走向衰亡的,而这种衰亡和其它老树一样,是从内部开始的。那木质坚硬的躯壳内质已经化尽,不用拍打树干,仔细观察,在树内斑驳的的光线就会带来肯定。
   这是一株怎样的树呀!没有哪一种生物能记载她的过去,也没有哪一位史官或是墨客书下也她有关的文字,她就这样默默无闻立于天地之间,守候一方静土,横卧一片天蓝,无求无争无为于世,任花开花落四季匆匆。但博望人对于她童叟皆知,一代又一代博望人承传着她身世的口碑,在意识的最深处如盘石磬磬,那就是——她是三国古树,古到三国火烧博望的历史故事;古到一千八百年前的古代战场;古到她就是火烧博望的幸存余生。
   这又不免让我们回朔历史,遥想起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取“博广瞻望”封张骞为博望侯的情景。那时的博望应该是荣耀的,她和张骞一起载入了史籍,从此走进了历史的视野。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侯国的繁华,可是时隔三百年后,汉室衰颓,三国鼎立,博望便随着诸葛亮智慧的大火灰飞烟灭,就此阴暗在了历史的角落。直到现在也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这其间近一千八年的时代空缺无法考证,更没有记载的文献,几近空白。火烧博望不论是对《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是艳装浓沫的精彩之笔,但对于博望无遗是一场灾难。
   博望村二组今年84岁高龄的王义学老人说:“听老人们讲,古城博望屯四十五里,以现赵河(东)的落驹铺到下晌铺(西)。三国时期刘备退守新野,曹操点博望后在此囤粮,火烧博望烧的就是四十五里博望屯,而坡上的古柘便是幸存下来的唯一遗物。在保护古树的铁围栏上有一个醒目的牌子,这样记载她的历史:
   此树是三国时期博望坡古战场遗址尚留存的唯一一株柘刺树,位于博望村西侧,树高5.9米,直径0.7米,树龄1800多年。树冠呈品字形,虬枝盘旋,木质裸露。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大将夏侯惇驻守博望屯时,屯外栽满柘刺树和陈刺树,鸡犬难入。墙高15米,宽25米,墙外还挖有护城河,由于防范措施严密,刘备久攻不下。后诸葛亮围城察看,忽生一计上,便令将士搜集草籽,拌成泥丸,用弓箭射入柘刺林。当年夏天雨水充沛,林内草木旺盛。待秋后,草木皆枯。昼风既起,夜风愈大,诸葛亮连夜命令将士用火箭射入柘刺林,博望屯瞬间化为灰烬,仅留下一株柘刺树幸存了下来……
   以上这段文字虽然存疑重重,但也是对这棵古柘来历的最好最权威的诠释。古柘成为了火烧博望的“活化石”,在古镇人民的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迹,来博望而不一睹千年古柘的尊容又怎能算是来过博望呢?路经高坡望见参天的古树,又怎能不驻足瞻仰,身染灵光呢?
   这是一株怎样的树啊!寒霜初降,启明星正亮,微微晨曦还辨不清路影人形,古城也还沉浸在美梦之中,便有三三两两、亦或独行,挎着竹篮,步履蹒跚的大娘大婶向高坡来了。她们默不作声,心领神会,在古柘的周围选好地点,放下篮子,从中拿出简单的餐具(或碗或盘碟)摆正了放入准备好的食品,插上竹筷,然后退后一步,虔诚地跪下来,双手合于胸前,默默祈祷。也有多带一盏香台的,插上一撮清香;亦有带一打黄裱纸的,点然后压上一抷黄土,许下心愿后默默离开。倘若听到“劈啪”的鞭炮声,那肯定是来还愿的,说明古柘显灵了。在古城人的心目中它是一棵神树,会显灵的。传说城西有一个不知相的恶棍,深夜想锯下此树,但前锯后长,古柘没有丝毫的伤损,倒是他没过多少天就无故疯癫了。又传言,在离古柘五步之遥,蒙了双眼,不论是谁,不管怎么摸都摸不到此树。
   这都是流传在古城内脍炙人口的传说。当然最具神奇的是那个“神树神影”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陕西有一岳家,祖上是财主,积蓄颇丰,岳员外有两个儿子,岳大和岳二。岳大心肠歹毒,取了媳妇后霸占了所有的家产,把老员外和岳二赶出了家门。他在乡里肆意敛财,横行跋扈,老百姓都指着他的脊梁骨骂他不得好死。岳二背着年迈的父亲出门后,在哥哥家宅的旁边搭了个草棚子安了家。说也奇怪,自从老二带着岳员外出了家门,他们似乎从来没有为生计犯过愁,还不时地救济乡邻,被邻里称赞,不久又在老大的宅子旁盖起了新的楼房,那楼房比老大的要气派多了,来年岳二又接了如花似玉的媳妇。这让老大着实羡慕不已,使他深信的是父亲肯定背着自己另存有家财不可胜数。每每日落前后,他坐在院中细细思量,不经意中就见一棵参天大树的树影,照在了院中。并且随着落日的下沉树影拉长,每天早晨总有一片树叶飘落正当院中,这些他并不在意。为了弄明白老父亲是不是还存有家财,他厚着脸皮与老二家和好。他百般献殷勤,许下诺言要改过自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原来在老二的宅院中也能看到这棵大树的影子,不同的是,每天早晨总会有一只金蛤蟆落在正当院中。“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在我的院子里落树叶,而在老二家落金蛤蟆呢?”他心里想。开始要弄清这棵树的来历,他拿着树叶问了有经验的人,被告知是柘刺树叶,在方园十里百里打听,都没有任何结果。终于有一天,在一位南阳来的客商那里得知,博望坡有一棵千年神树,是柘刺树,能够显灵。客商给他描绘了树形,和他所见不二。终于打听到神树了,这棵神树有千年的树龄,又能在千里之外显灵,真是不可思义。他决定来博望坡祭拜神树,也有心要痛改前非了。他骑了马,备足了盘缠悄悄地出了门,不辞辛苦来到了博望高坡,见到了这棵与自己想象中完全相同的树。在这里他祈祷忏悔了三天三夜,痛苦流涕,发誓洗心革面。之后骑马恋恋不舍离去,却把自己挂在古树上的马鞭忘了。他回到陕西老家的当天就把乡邻所欠的契约全部烧毁了。傍晚他又坐在院中的石凳子上休息时,只见那神奇的树影又清晰地出现在了院中,树影里,他的马鞭还高挂在神树的树杈之上。第二天早上,当他来到院中时,就见自己的马鞭完好地躺在正当院中,只不过这只马鞭已经变成金的了。
   步入古城,看到三五成群正在路边唠嗑的老人,只要你走过去提到古柘,他们的话匣子会让他驻足凝神,乐而忘返。
   这又是一棵怎样的树啊!与古城人民代代相伴,与古城人民息息相融。“莲花墩抢莲花,抢到莲花过家家,过家家坐莲花,莲花团团似大马,骑大马闯天下,神助古柘谁都怕……”这是流行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童谣,如今在古城内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还记忆犹新。虽然那个时代一穷二白,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无忧无虑的。他们跟着大人来到田间,就被丢在了地头,在古柘下玩耍,或攀爬古柘便成了不可缺少的娱乐。在古柘虬龙形的身躯横向南的主干之上,有一个圆形的突起,这就是老人们心目中的“莲花墩”了。东风村一组的孟凡祥老人说:“我十来岁时,古柘郁郁葱葱,树冠庞大,春天爬上古柘摘柘叶喂蚕,夏天更是捉知了,抢‘莲花墩’,抢到了就舍不得下来,坐在上面,东西北三面都有枝杈相扶,舒服极了,即使困了在上面打盹也不会掉下来的。”
   一代又一代的古城人民勤劳地耕作在高坡之上,与这棵古柘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人们都爱护她,敬重她,多少年来,没有刻意破坏她,即使在那动乱的“大革命”年代之中也是这样的。古柘已经和古城交融在一起,成为博望人血与肉的融合。
   岁月流逝,已去的隐遁得无影无踪,而来的也这样匆匆,如今生机勃勃的博望坡上,树木、稼穑、草埂依旧青绿,而古柘却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成为一尊老态龙钟的枯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柘死了,纵能不腐千年,也终将一抷黄土,也难免形化影无……
   碌碌光阴,熙熙尘世,倾听浮躁的时代越来越近,古柘古韵会不会随自然而封存,永失记忆,谨以此撰。

共 40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柘神韵】跟随作者深邃、厚重的文字,一颗千年珍稀树种古柘神韵再现。她历经千年沧桑,守望了一千八百年,生命已默然逝去,倾听着喧嚣的历史;她承载着三国时古战场的厚重历史,可她却没有碑文记载,却有着良好的口碑。她有着让人改过自新的神奇美好的传说。历经千年她同样经历了风霜雨雪,历经时代的洗礼,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一草芥能千年不腐,可最终没能逃脱自然规律--化作一抷黄土。文章选材独特,围绕一棵古树,用深邃、厚重的文字,诠释了不管喧嚣、静默与否,不管显赫、无名也罢,终将湮没在历史长河。厚重而富有哲理的文章,给人启迪!推荐佳作!问好飞红霞!【山水神韵编辑:春华秋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221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3-12-20 13:36:02
  一颗古树尽管千年不腐,可最终还是湮没在历史长河!可她承载的是厚重而凝重的历史。佳作!问好红霞!问好冬安!
回复1 楼        文友:飞红霞        2013-12-20 16:23:20
  一棵千年古树,一种心往的情怀,一篇记念文字,一腔家乡的热爱。问候朋友:春华秋实四季如歌。
2 楼        文友:幽香清远        2013-12-23 21:39:23
  欣赏佳作,问好飞红霞!
3 楼        文友:内蒙古飞雁        2014-01-09 16:04:48
  飞雁拜读老师佳作,散文写的真棒----才华横溢,令人佩服,生活的点滴,都是美丽的诗篇,斟词酌句浩然大气,功底深厚。期待更多精彩。远握问好!祝老师幸福吉祥、新年快乐 !!!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