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绿荫地(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绿荫地(散文)


作者:白驹 白丁,2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6发表时间:2013-12-24 13:39:49

五月的脚刚一迈出,我便着慌着忙地从小小的五一假期中走出,从家里赶归学校,而与此同时,相伴着地还有夏季的悄然而至,和我一并降临在这座沧桑的古城。我来的适时,他却来得稍早。夏日过早地赶来,一直是这里的特色。除此之外,这里的夏天似乎还少了些层次,从开始到结束,吝啬的不给你任何改变,让人多少有些无奈。但尽管这样,我们仍能找到一丝值得宽慰的地方,那便是这里的夏天总是有一种安静的氛围,让你可以轻松地听到每一种声音的微妙震动。
   也是在这样安静的季节里,焦躁的心开始容易沉淀,沉淀到整个人也开始陷入安静,然后心绪飞扬,从当下启程,落在未来与过去。于是这个夏天,每当坐在古老的铁塔湖边,便深深地醉入了过去的回忆。
   小时候家的门前,有着一块较为宽阔的地方,上面长满了梧桐和香椿,听说都是附近几位老人年轻时种上的,后来这些树都已长成了形状,肥大的树叶相互交织叠加让下面的空地总是一片阴凉。于是,炎热的夏季里,这儿便成了村里男女老少常来纳凉的地方。说是奇怪,这帮树也像是通人性似的,个个把自己的根都探出地面,形成天然的椅子板凳,给前来纳凉的人带来不小的方便。
   印象中,除了那些干完农活喜欢在这里小憩的婶婶伯伯以外,对这片绿荫地情有独钟到每天都会来的是村子里的几位老人。从父母的口中得知,这几位老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着一份独特的辉煌,现在尽管都已是暮年,却也仍有着不变的风格。比如,王家奶奶总会在这里唱她喜欢的黄梅戏,徐家奶奶则喜欢跟人谈起自家的儿女琐事,而刘家奶奶总是在一旁做着沉默的观众。而当他们凑在一起,各种抑扬顿挫的声调相互交错叠加之后,又总会有着爽朗的笑声传出,诱惑着村子里的年轻后辈不断加入。那时候村子里一般大的孩子很多很多,像小动物一样蛰伏在村子的每个角落,等到绿荫地一有动静发出时,便风一般呼啸着从四面八方向这个中心聚集。不为别的,仅是因为在这里纳凉的老人们每逢遇见孩子,便会一改平时“小气”的面目,高兴时总让自己的儿子或是儿媳领着这群孩子去附近的小卖部,每人拿上一根冰棍。在那段日子里,绿荫地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生活也总是简单明了。
   九十年代中期,“要想富,先修路”的呼声响彻在中国乡村的每一片土地,家乡自不甘落后,硬是用锄头、铲子等农具开出了一条公路。当时我爬上屋后的山顶,一条灰白色狭长的丝带尽显眼中,穿梭在原本葱葱郁郁的山间,竟是那么的显眼。而这条路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东西,可我却一直在内心深处对这条路有一点点讨厌。这条路像个巨大的轮子一样从远去滚来,遇山拆山,遇水过水,以不可阻断之势从每家门前滚过,轻轻松松地便将那块绿荫地摧毁掉一半。也就是在此之后,来这里纳凉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相比较这里,年轻人则开始更加喜欢坐在家里吹着电扇;而原本常来这里小憩的婶婶叔叔们,则对来往的汽车碾起的灰尘感到无法忍受;曾经经常过来讨冰棍的孩子也不再来,因为现在商店里各样滋味的雪糕已让他们应接不暇,哪还记得当初的味道,毕竟他们只是孩子,有着金鱼般短暂的记忆。于是,保持着来绿荫地的习惯的便只剩下了那几位老人。树枝们已然更加粗壮,老人们却日渐精瘦。
   时代的年轮总是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滚来,携着一团物欲横流、脚步沉重然后一片尘土飞扬,再然后我们的双眼都开始模糊,开始看不见过去,当然也看不见未来。村子在通完公路以后,变化可称上是日新月异,该有的不该有的东西都在这里出现,该少的不该少的也都在这里消失。已记不清楚是哪一天,绿荫地的后面就多了一个木材厂。当一辆又一辆运输木材的卡车无法直接开到木材厂门口时,绿荫地的那几棵树便开始显得多余。木材厂的老板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这几棵树决不会成为他发财致富路上的绊脚石。不久后,老板便请来工人,很轻松地伐掉了几棵碍事的椿树,而这整个过程也并未受到太多的阻力,正如老板自己说的那样:“说多了都是钱的事”。
   在乡村几年的文明化以后,原本的绿荫地只剩下了最后的两棵树,而常来这纳凉的那几位老人,也有几位已经驾鹤西去。但剩下的几位老人仍时常光顾这仅剩的两棵树,只是现在再来时得自带小凳子了,而且所谓的绿荫地也没有了多少绿荫。老人们围着树干坐下,挥舞着各自的芭蕉扇,嘴里谈论的则变成了那些逝去的老人们的一些生前事,以及那些早已出山的年轻人。
   前年回家时,绿荫地旁的公路上停着一辆崭新的丰田越野车,这是邻居徐家和我一般大的孙子多年在外打工攒下的成果,那年开回家大有一种衣锦还乡之意。果然村里的人都围着这个大家伙纷纷在口中传着:“真有出息,真争光”这类的话,这也让徐家孙子浑身是劲,整天将爱车擦得锃亮锃亮。可这劲貌似还没有使完,终于有一天,徐家孙子打量着绿荫地仅剩的两棵树,然后便打定了注意。因为如果没有这两棵树,他的汽车将可以直接冲上小坡直接停到自己的家门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像我早就说过的那样,我们这一代孩子,有着金鱼般短暂的记忆。如今,都早已忘却了当初的滋味。
   前一阵子,听母亲说起,村里又一位老人去世,而这位老人便是曾经爱去绿荫地的最后一位老人。我想我们总是看不见自己的成长,直至身边熟悉的人和风景一样样离我们远去,才猛然发现,我们迈出的脚步早已踩碎了光阴,我们都早已成熟。

共 21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记忆里的绿荫地永远地逝去了,如那些相继逝去的喜欢在绿荫下纳凉的老人一样,不会再回来了。亲切温婉的回忆,自然流畅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却如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环境的改变,资源的破坏,又何止这一片绿荫地呢?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来实写,把内心的感悟的“大”虚化,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去品味,好文字,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12-24 13:42:07
  感谢白驹文友带来的《绿荫地》!最欣赏这句话“我们迈出的脚步早已踩碎了光阴,我们都早已成熟。”意蕴深长!
   另:文章中,有个别字已经修改,如需要修改留稿,请加我QQ:614422092
三微花
2 楼        文友:白驹思璐        2013-12-24 19:40:21
  我是白驹 文章发的匆忙 感谢三微花的修改
3 楼        文友:潮仙        2013-12-25 08:57:15
  我想我们总是看不见自己的成长,直至身边熟悉的人和风景一样样离我们远去,才猛然发现,我们迈出的脚步早已踩碎了光阴,我们都早已成熟。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白驹        2014-01-04 23:09:26
  谢谢你 笔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