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香】乡村的春节(外一篇)(散文)

精品 【墨香】乡村的春节(外一篇)(散文)


作者:尔雅的秋风 布衣,39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6发表时间:2013-12-25 19:04:21
摘要:记得有一句话:“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用来描述春节急切回家的人们的心理真是再贴切不过。回想自己身后或深或浅的足迹,总能找到几个深刻得不能忘怀,清晰得如在眼底,楔子一样嵌入生命骨髓的脚印,它似一串珠子中间的连缀点,系着过去和未来,改变着人生的方向。这么想着,不禁思接故乡,觉得必须安排时间回家过年,享受亲情、感念年味,感恩年轮,铭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一)乡村的春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城里的年味愈来愈淡,还是人们对过年的意识渐次减少,但每到腊月时节,我似乎又听到那鞭炮声由远及近,由疏渐密地响起,将年一下子拉得很近了。于是,年味在嗅觉上跳荡,一年的奔劳似乎找到了歇脚之处。想着想着,乡村的春节飘然而来,我有了渴望过年的想头。
   赶年集、购年货、贴春联、包水饺、吃年夜饭、喝红枣茶、看央视晚会、放鞭炮、磕头拜年,这一个个故事串起了我记忆中故乡春节主题,这背后传承着历史、流淌着亲情、凝聚着挚爱。
   从小到大,大多数的春节我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小时候,我对于年夜饭的记忆是温馨的,燃放鞭炮后的空气里有淡淡的硝烟味,村子里弥漫着家家户户鱼肉的香气,还有邻里亲朋间相互招呼的人情味。在那个物质上相对贫乏的年代,年夜饭吃的是一份至爱的亲情,是一个留恋的回忆。
   过年贴春联自然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要用玉米面或白面注水加温搅拌调成浆糊。每个大门的两侧都要贴春联,自然少不了横梁上的横批。各家的春联一般在二十九或三十贴,小时候多是请村里的文化人书写,如今,我小时候写春联的那几位老人都已经作古,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会这把刷子的大家了,即使有也是留不住的,所以基本上都到集市上去求字了。近几年,我家的春联多是哥哥写,哥哥有着扎实的书法功底,硬笔软笔均属上乘,这是我所敬佩的。各家各户贴的对联成为我小时候学习的平台,留意内容和字迹,其中有三幅对联至今记忆犹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人和家和万事兴、财旺业旺千家乐”,“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多是“万事如意”。春联的内容从风景、家训、美好愿望到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等五花八门都有。小时候,贴门神比较多,现在很少见了。每个大门口对面的墙上、树上都贴着红红的“出门见喜”四个大字,煞是好看。有的人家把门神换成财神爷,或贴招财进宝童子像、年年有余童子像;老人家门口被子女贴上寿星像等,表明了人们在贴门神和春联时,突破了局限,把自己多样化具体化的愿望通过这些更直白地表达了出来,很富有时代特色。而有心的孩子也能从春联和门神画中学到很多知识——这也算是春联的教育功用吧。
   年夜饭历来都是被父母极为重视的,它是我们家一年一度不可缺少的家庭宴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想到,老人健康长寿、孩子快乐成长、生活平安顺畅,听新年钟声、举杯话新年、吃饺过大年,此时,应该是最幸福的。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年夜饭关心的是吃水饺,最重要的是可以从水饺中咬出“金钱”硬币。包水饺之前,母亲都会洗几个干净的硬币,包在饺子馅里,谁“吐”出银钱多,就预示着谁是新年里最幸运的人。我和哥哥姐姐便争先恐后的吃起来,谁咬到硬币便会得意的叫出来,放在眼前的桌面上,让大家真实地感受到过大年的福气和运气。
   燃放鞭炮从年前的二十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但是高潮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的上午,这个时间段,鞭炮声可以说是不绝于耳,伴随着忽远忽近的鞭炮声,年味愈发浓烈。大多数情况下,点鞭炮是我的活,我是很难用竹竿挑起长长的一串鞭炮的,有时想挑就把竹竿放在肩膀上扛着,弓着腰,很是吃力,同时,闭着眼睛,生怕鞭炮的碎末崩到自己。慢慢长大了一些,学着聪明了一点,便将竹竿靠在大树上,省出了手用来捂耳朵。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还没有亮,父亲便早早起床,带我们进行祭祖。在院子里摆一个桌子,摆上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祈求保佑平安健康。
   按照老家的俗规,过年是不动扫帚的,忌扫地,也忌动针钱,怕把新年的幸福和财运扫走了,母亲常提醒我们要做到。初一忌讳很多,早上不能把鸡、鸭、鹅等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搅乱了年。其它如牛、马、狗、猫等家饲动物,都得到优待,有的吃饺子,有的啃肉骨头。
   初一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对长辈拜年是要磕头的,一个是感谢,两个是尊重,三个是祝福;尔后就是走出家门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男子与已婚妇女是要分开拜年的。现在农村老家拜年磕头还流行着,但是有些地方一般只保留了新年问好。经商的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这是小孩子最期盼的事,过年收获压岁钱,可以成为新年里的小“金库”,自由支配,甚是开心。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球赛等形式多样。一般,这样隆重的庆祝活动,只有在县城或乡镇上才有,在村子里是很少见到的。
   现在的农村生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时,吃些什么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关键的是全家老少都能热热闹闹地相聚在一起。现在的年夜饭,实际上就是家庭团聚的一种仪式,也是家庭幸福美满的一种象征,但惟一能让人感触的就是在这种仪式的背后有种暖暖的亲情,是无法割舍掉的。
   记得有一句话:“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用来描述春节急切回家的人们的心理真是再贴切不过。回想自己身后或深或浅的足迹,总能找到几个深刻得不能忘怀,清晰得如在眼底,楔子一样嵌入生命骨髓的脚印,它似一串珠子中间的连缀点,系着过去和未来,改变着人生的方向。这么想着,不禁思念故乡,觉得必须安排时间回家过年,享受亲情、感念年味,感恩年轮,铭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祝愿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拥有更多的团团圆圆。
   (二)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前不久,遇到曾经工作过单位的同事,我们聊起了工作的艰辛,他告诉我,你在我们单位仍有一定的影响力。我笑而不答。我想,他说的影响力,应该指的是我多年来一直用文字和图片来表达对公路事业的热爱,对岗位的敬畏,对青春的记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响力,有的影响家人,有的影响朋友,有的影响同事,有的影响身边,有的影响社会,只是幅射的范畴不同罢了。重要的是发挥着影响力,传递着正能量,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几年前的一天早上,途经一个十字路口时,恰逢红灯。于是,大家都自觉地停下来等。这时,有一名中年男子似乎有点急,他左右看了一下没有车辆过,突然,一溜烟冲了过去。这一突然的变故,立即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站在前面的几个人显然是受到刚才那名中年男子的影响,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冲了过去……
   我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老先生在沙滩散步时看到一个年轻人重复不停地捡起一只一只的海星往海里扔。老先生不禁好奇地问那个人为什么要那样做。那个人回答:“太阳快出来了。我如果不把这些海星丢回海里,他们就会被晒死。”老先生听完后再问:“可是这海滩有数不尽的海星,你不可能把全部都扔回海里呀!就算今天扔完,明天还是会有,那你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年轻人继续捡起另外一只海星,把他扔到海里,然后对老先生说:“你看,我这样不是改变了那只海星的命运吗?”
   如果你读过路遥创作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或许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形象会浮现在面前。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通过展示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我是十四前年在外地求学时读的这本书,至今记忆犹新,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书写了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我想路遥刻画的孙氏兄弟作为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的人生奋斗的轨迹,一定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他们的生活经历已经并将继续为越来越多的人点燃希望,树立方向。
   一个人的影响力,无论凡人还是伟人,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呢,我不知道也无法判别,但我知道,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灵魂能够强大到去感知感动这个社会,那么这个人就是伟大的。一个人之于社会,就如大海里的一滴水,或者说是一个水分子,当一个水分子受到外在的某种力量作用的时候,它便会带动其他水分子的运动。一个、两个、三个……直至掀起惊天骇浪。
   我的女儿今年四岁了,在幼儿园上中班。孩子在家收拾卫生时会把衣服叠放的整整齐齐。有时候,时间紧,我便试探着和她商量,能不能稍微马虎一点?她果断地摇头:不行,老师要求的,必须做到。可想而知,这是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对孩子来说,他身边的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老师,一个良好的习惯足以成为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方式。
   小时候家乡的夜晚是没有路灯的,那时候,特别期盼见到月亮、星星和灯光。我现在仍常常在夜色中散步,喜欢透过一株挨一株的树梢,追寻夜色里的点点灯火,那灯光给我温暖。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我们并不能拥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光芒,但是却可以做一灯盏,这灯很平凡,却有自己的风采,给人以力量。
  

共 37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乡村的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它在国人的心里,已不仅仅是一顿年夜饭、两顿水饺那么简单的概念,它是一条亲情的纽带,连接着天涯海角的亲人;它是父母殷殷的爱,是浓的化不开的暖,它给了所有流浪在外的游子一个无法抗拒的理由,让我们暂时放下沉沉的负累,静下心来,在那几天特别的日子里,“享受亲情、感念年味,感恩年轮,铭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作者用清新、素雅之笔,深情地回忆了旧时家乡春节的各种风俗和习惯,细腻、真实、饱满,那浓浓的年味,香气四溢,透过文字,飘荡在眼前……《每个人都有影响力》: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作者举证了几个例子,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很积极很理性的一篇文字,但作者运用素净的文笔、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丝毫没有说教的感觉,却入情入理。很有启迪意义。欣赏了,推荐阅读。【责任编辑:云逍遥】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28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逍遥        2013-12-25 19:28:00
  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文字,欣赏。问好,祝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尔雅的秋风        2013-12-26 10:10:29
  浓浓的乡土气息,那是人生成长的气息,那是呼吸的气息。向云逍遥问好。
2 楼        文友:潮仙        2013-12-26 09:25:05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我们并不能拥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光芒,但是却可以做一灯盏,这灯很平凡,却有自己的风采,给人以力量。欣赏。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尔雅的秋风        2013-12-26 10:09:22
  文字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所热爱的生活,感谢潮仙指正。
3 楼        文友:墨香天涯        2013-12-28 00:20:40
  笔法纯熟饱满,语言质朴真挚,细腻流畅的文句,娓娓道来,极具亲和力。推荐共赏!谢谢赐稿墨香,祝创作愉快!顶了!
4 楼        文友:墨香天涯        2013-12-28 12:34:38
  祝贺秋风再摘一精,墨香有你更精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