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冬至,想起了孟子(杂文)

精品 【杨柳】冬至,想起了孟子(杂文)


作者:冀成 举人,389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6发表时间:2013-12-25 19:35:52


   今天上午,我老婆到集市上买了两斤青山羊羊肉,回到家里就开始着手忙活着剥大葱,剁肉馅,和面,包水饺。
   我一边美滋滋地用筷子夹着元宝似的饺子蘸着蒜泥,大口小口地吃,一便含糊不清地跟老婆说:“好,好。香,香。一碗饺子,一杯酒;饺子酒,越吃越有。”
   老婆看我吃喝得满头是汗,开心地笑着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别管家里有钱没钱,冬至这一天,一定要吃羊肉水饺。”
   “是吗!你说什么?原来今天是冬至呀!怪不得你一大早上就出门了,还舍得卖这么贵的羊肉给我包水饺吃呐。你真是一个有心人呀!谢谢你的羊肉水饺喽!”
   今天早上,我下了楼,在土管局的花园里散了一会儿步,回到家就泡在电脑上,确实不知道今天是冬至。
   听了老婆的那一番话,我有些做作地大咋呼小叫唤几句之后,心里寻思着,你这一席话,真挺好的,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孟子他老人家。
   上个月,我小妹妹从北京回到邹城办事情,顺便在她姐姐家里住了两天。兄弟姐妹相聚,其乐无穷啊!
   那天上午,杜宁开着小车,我们一起送小妹妹到曲阜高铁车站回北京.路途经过孟庙的时候,小妹妹看着我,一本正经地说:“哥,你以后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到孟庙这里来转转吧,到这里来吸收吸收灵气,活跃活跃思想,说不准以后你真的可能会成为一个哲人呐。”
   我听了小妹妹的这一番话,顿时笑得哈哈的,一边笑着一边说:“是吗?哎,我怎么觉得你这话说的不对劲呀!原来你不知道啊,我早就是一个草根哲人了。”
   我们家离孟庙不远,平时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到孟庙古玩市场去转悠转悠,淘淘宝。可自从听了小妹妹那一番话之后,三天两头,有意无意地就喜欢到孟庙、孟府里去转悠着玩了。
   这还不说,近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我都要坐在写字台前面,把《孟子》一书捧在手里,静心地温习一章两章,然后用脑子琢磨琢磨其中的道理。
   我这一转悠,一琢磨不要紧,尤其是每当我阅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一些掷地有声的言论时,就会越发地从心里头感觉到孟子他老人家的伟大了。
   并且,我还从心里头确切地意识到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邹城人,上了几年学,认识了几百个汉字,如果连《孟子》这本书都没有通读过的话,那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今天,我就敢武断地跟大家讲,如果谁不认真地品读、琢磨《孟子》这本书,谁的人生旅途上,那就会缺少一些美妙的生活滋味。
   二
   孟轲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
   当年,孟激为了光耀门楣,毅然离别娇妻幼子,远赴宋国游学求取仕途。可惜,他到了宋国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疾病缠身,孤零零的客死在异国他乡。
   孟轲的母亲,仉氏,是山西并州人,魏国公子仉启的大女儿。
   虽说,仉氏不是什么大豪门的千金小姐,可怎么说她也算得上是个标准的小家碧玉。
   仉氏,天资聪明,知书达理。她十来岁就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织得一手好布。出嫁之后,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出得厅堂,进得厨房,会打理日常生活的贤妻良母。
   古书《天中》里记载:“孟子生时,母梦神人乘祥云自泰山而来,止于孟宅上空,母凝视久之,忽片云坠而寤,闾巷皆见五色彩云覆其居。”
   这种记载孟轲降生时的神奇征兆,虽然不足为信,可胎教的说法却是源远流长。
   仉氏深知胎教的重要性,《韩诗外传》里就有记载她的一段话:“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轲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大学问家,这是和仉氏严格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南宋学者王应麟所撰写的那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三字经”书里,就精炼地记述了仉氏教子的故事。
   三
   孟轲出生在邹城市市北马鞍山下的凫村。
   当年,离孟轲他们家大门口不到三里路的地方有一片坟墓。那段时间,只要有发丧的人群从他们家的大门口路过,性情顽皮的小孟轲,他就好跟在人们的屁股后头乱哄着玩,模仿孝子、孝女号啕大哭取乐,还经常和小伙伴们玩抬棺材,埋死人的游戏。
   小孩子哪有不贪玩的,玩你就和小伙伴们好好地玩呗,可这个小孟轲天生的就是喜欢和人家打架,三天两头的不是把左邻右舍的小伙伴的鼻子给打破了,就是让小伙伴给打得身上红一块紫一块的,天天吓得仉氏提心吊胆的稳不下心神来干活儿。
   异常贪玩的小孟轲,只要玩疯了就忘记回家吃饭,几乎天天黄昏的时候,村子里的一些人就能看见仉氏在村子里四处转悠着呼唤小孟轲,从街上拧着小孟轲的小耳朵把他拎回家去。
   小孟轲的小屁股蛋上,那是经常地留下仉氏的几个手指头印。可小孩子都和小狗差不多,都是一些记吃不记打的小精灵。小孟轲回回挨完打,嚎叫不到三分钟,只要仉氏一眼看不住他,就又贼头贼脑地溜出家门找小伙伴们玩耍去了。
   小孟轲整天淘气淘得仉氏愁眉苦脸,咳声叹气。仉氏时常寻思着,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有什么大出息,我不如趁早离开这个鬼地方,把家搬得远远的,也许对孩子的成长还能好一些。
   仉氏起初心里这么寻思的时候,总是下不了决心离开凫村。怎么说这个村子也是她丈夫的老家,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都住在这儿,家里一旦有点什么事情,大家还是都能够相互帮衬帮衬的。
   有一天黄昏,仉氏几乎找遍了村子里的各个角落,喊哑了嗓子了就是找不着小孟轲了,急躁得她满头是汗,最后在几个小孩子的帮助下,这才在坟地里把正在偷吃人家供果的小孟轲给弄回了家。
   那天夜里,仉氏坐在床头,借着窗户的微弱月光,默默地看着呼呼酣睡的孩子,心如刀绞,泪流满面。天都快亮了,她这才终于咬了咬牙根,决心尽早搬家。
   那段日子里,仉氏不顾一些父老乡亲们的劝说和阻拦,费尽了周折,受尽了难为,这才在一个远房亲戚的帮助下,把家安顿在她丈夫三姑妈的婆家,邹城市西面的庙户营村。
   四
   庙户营村里有个大集市,附近村庄的人们都在这个村子里做些小买卖。集市上什么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每逢赶集的时候,很是热闹。
   生性顽皮、好奇又好学的小孟轲,自从来到这个村子里,每天早晨起来,只要让他一步跳出家门口,仉氏就别想再逮住他了。
   小孟轲一天到晚串游在大街小巷里玩耍,时不时地就模仿那些生意人的各种腔调的叫卖声。
   “谁买糖葫芦!一文钱二串!”
   “卖热豆腐喽!”
   “锯碗!锯锅!锯大缸!”
   天长日久的,竟然让小孟轲给练就出了一口能说会唱的好嗓子。
   每逢集市的时候,小孟轲还喜欢跑到集市上,嬉皮笑脸地学着那些小商小贩讨价还价,买卖东西玩,时常是玩得兴起不到天黑都不和仉氏打个照个面。
   那年的春季,小孟轲他们家东边的隔壁,迁来了一户人家,以杀猪为生计。
   那一天上午,小孟轲站在当院子里问仉氏:“娘,他们家为什么要杀猪呀?”
   仉氏当时正忙着进屋里去织布,就随口应付着说了句:“好给你吃肉啊。”
   小孟轲听了他母亲的话,十分高兴,他哪儿也不去了,搬来了一个小板凳,呆呆地坐在当院子里等着吃肉。
   仉氏在屋里干完活儿,走出屋门一眼看见小孟轲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托着腮帮子在发愣,一时之间挺纳闷的,便疑惑地问道:“儿子,你今天怎么没出去玩呀?”
   小孟轲一看他娘出了屋,双眼顿时就发出了亮光,一下子站起身子,兴奋地冲着仉氏就回答道:“我在等着吃肉啊!”
   仉氏一听儿子说在等着吃肉,愣了一下神,紧接着就想起刚才自己无意之间说的那句话来,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了。
   仉氏站在那儿看着儿子眼巴巴地等着吃肉的小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勉强地挤出一丝笑容说:“傻儿子,你再等一会儿,娘这就给你买肉去,给你做红烧肉吃。”
   仉氏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当时家里一分钱也没有,她还是跑到隔壁邻居家里赊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屠夫家里三天两头的在院子里杀猪,小孟轲经常跑去观看,时不时地还好模仿屠夫杀猪的动作,嘴里还不停地学着猪临死之前的哀鸣。
   小孟轲模仿猪哀鸣的声音,简直就跟猪临死之前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他模仿得仉氏心急如焚,叫苦连天。
   “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孩子他爸呀!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皮呀!这可怎么办啊!孩子他爸呀!你显显灵,帮帮我吧!”
   仉氏左思右想,想前思后,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在这种环境当中生活下去,哪怕就是自己再苦再累,再受什么难为,也得要想个办法管好孩子。
   仉氏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再搬家,带着孩子离开这种商贸闹市区,离开这家以杀猪为生的邻居,找个能够让孩子静下心思,用心读书的地方去居住。
   五
   仉氏费尽了周折,把家搬到了邹城市市区一家小书院的右边来居住。
   仉氏娘儿俩住下没几天,小孟轲就被书院里那些学子朗朗的读书声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每天早上爬起床来,柔柔眼睛,连饭都来不及吃,就缩手缩脚地跑到书院教室的窗户底下,悄悄地蹲在地上,竖着两个小耳朵,偷偷地听先生讲课。
   小孟轲每天早上偷听完先生的讲课,就赶紧跑回家,兴高采烈地来到仉氏跟前,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偷听到的那些学问,有声有调地学给仉氏听。
   仉氏每每看着小孟轲学先生讲课学的那种小模样,就笑声连连,心里就寻思着,这个孩子虽然生性顽劣,但模仿能力很强,看来把我家搬到这种学习氛围浓厚的居住环境来就搬对了。
   仉氏为了能让孩子早一天到学堂里去读书,就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总算是把学堂里的教学先生和学子们每天吃中午饭的差事给敲定了。
   仉氏虽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厨师,但她的家常饭菜做得非常可口,教书先生和那些小学子都吃得挺满意的。这一来,小孟轲不但是能上了学堂,而且连学费也有了一些着落。
   空闲的时候,勤劳的仉氏就坐在家里纺线织布,晚上还抽空给人家做点针线之类的活儿,尽管一年四季她挣不了多少钱,娘儿俩也经常地是捉襟见肘的吃不饱饭,可他们娘儿俩小日子,倒也还算是过的有滋有味有节奏。
   最令仉氏高兴的事情是,小孟轲每天学习诗书,演习周代礼仪的兴趣,眼看着是越来越浓厚,求知学问的劲头也是越来越大。
   六
   小孟轲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
   有一天,小孟轲吃完中午饭之后没去上学,跟着几个小伙伴在南沙河玩了大半天,快黄昏的时候,他这才急急忙忙地往家跑,刚刚跑进屋里,仉氏就把他叫到身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刚刚新织成的一段粗布,咔嗒,咔嗒,几下子就拦腰给剪成了几段。
   小孟轲气喘吁吁地站在那儿愣住了,惊愕不解地看着他娘,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个时候,只听他娘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儿子啊,你看看,这布是一根线一根线织起来的吧?同样的道理呀,学问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你读书读到一半就跑出去玩耍了,那不就像这匹剪断的布一样没有用了吗?”
   小孟轲被他娘的言行感动了,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印下了他娘断机杼的这一幕。从那以后,小孟轲就在也没有逃过学。
   小孟轲十五岁的时候,孔子第三代孙子子思,在曲阜设馆教授六艺,远近学子纷纷负笈前往就教,仉氏也把孟轲送到了曲阜去上学。
   小孟轲在子思门下埋头苦读了五年书,学问德业,突飞猛进,回到邹城之后,他便立马四处借钱,很快地就置办起一所像模像样的学堂,开始了他自己的讲学生涯。
   七
   孟轲二十多岁便开业授徒讲学了,他先后招收过几百名弟子,有证可考的就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屋庐子、公都子、陈臻、充虞等几十人。
   遗憾的事情是,孟轲的弟子大多数悟性都不高,几乎都理解不了他的学说,只有万章和公孙丑还算是稍微有一些成绩的弟子。
   孟轲经常好跟弟子们讲:“分人以财为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他还经常和弟子们说:“一个有职务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施舍给别人一些小恩小惠,说明这个人不懂得什么是政治。一个想要去搞政治的人,如果一个一个地去讨好别人的欢心,那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把宝贵的时间都给浪费了。
   一个人平时用善来使人服气,作用不大;可他用善去教育人,影响人,那就会逐渐地使大多数的人都信服他。一个不能让老百姓信服的人搞政治,那是做不出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舜,他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他了解人世常情,他依仁义行事,他从来就没有将仁义当作政治手段来运用,所以老百姓都称为他是圣人。”
   八
   孟轲四十岁之前没有远游过,但他接触过各个国家的一些政界人物,对天下大事已经有所了解了,这为他周游列国作了一些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共 649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是我做编辑以来受益最深的一篇,作者先从冬至,老婆的羊肉饺子说起,然后笔峰一转很自然的谈到了孟庙。由孟庙向大家娓娓道来【孟子}这本书会给人带来的思想深度与人生感悟。继而,我们沿着笔者的叙述,一点一点的了解到孟轲的身世,以及他的家境背景。孟轲的成才之道,是他的母亲 仉氏言传身教的。小时候的孟轲,异常的顽皮,不是打破邻居家孩子的鼻子,就是被村子里的娃子打的鼻青脸肿。而且孟轲的模仿力相当强,因为打仗,孟轲的母亲伤透了脑筋,即使打他也恶习难改。没办法,孟轲的母亲只好搬家,将家安在庙户营村,小孟轲什么都不听,可母亲说给他买回猪肉吃,他变得异常老实,为了让孟轲远离那些喧闹的环境,仉氏又一次搬家,搬到了邹城市区小书院边居住。孟轲从此对读书产生了极大兴趣。母亲揽了活路千方百计供孟轲读书,孟轲对周代礼仪的兴趣越来越浓,求知的尽头也越来越大。孟轲十五岁就投师孔子子思门下,学问突飞猛进。回到邹城后,孟轲开办了自己的学堂,有模有样的开始了讲学生涯。孟轲二十岁就开业授徒讲学了,他的弟子里只有万章和公孙丑有成绩。孟轲从四十四岁之后,离开母亲,告别妻儿,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孟轲和众弟子足足在外奔波了二十年,但成绩并不突出。后来,孟轲召集弟子撰写【孟子】一书。八十四岁那年的冬至,老孟轲和他的孟氏子孙在家里吃了一顿羊肉水饺,并在他的木头椅子上,微笑着离开了人世。他走的那一刻,双手捧着自己的旷世杰作【孟子】。文笔言简意赅,犀利而稳重。深受教益!辛苦了,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满山红叶】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2600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13-12-25 20:06:32
  问候作者,期待你的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13-12-25 20:07:05
  杨柳因你而精彩,圣诞快乐!
3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13-12-25 20:47:42
  老师辛苦了,写作之余请注意身体。
4 楼        文友:冀成        2013-12-25 21:09:58
  谢谢满山红叶编辑的点评。辛苦了。
留点念想
5 楼        文友:飘逸若尘        2013-12-25 21:44:20
  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的精彩,问候作者,遥祝一切安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