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一些长在北方院子里的树(散文)

精品 【流年】一些长在北方院子里的树(散文)


作者:张谋 秀才,10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57发表时间:2013-12-27 21:08:59

前些日子打电话回家,跟母亲拉着家常,问及家里最近在忙些什么,母亲告知我,在伐树,说院子里的那棵核桃树老了,今年才结了几个青色的果实,树枝都干枯了,老是往下掉东西,很麻烦,所以就伐了。我听后,微微一怔,记起前年我回家时,正值八月中旬,刚好要下核桃,好久不在家里待了,我便自告奋勇爬上树,找来长长的竹杆准备打核桃,当时满满一树的果实,整整忙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打光,这样也下了两筐子核桃,临走时还带了大半袋子,分给在外的同事和朋友。
   而如今,短短两个年头,树都老死了,让人不得不感叹,原来树和人一样都会老。想像着一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在风雨中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而后又倒下,是何其的悲壮。说到树,我不得不回想起老院子里的那些树,有桑树,柿子树,杏树,梨树,樱桃树,枣树,拐枣树……当然少不了前面提到的核桃树。不过让人遗憾的是,这些树现在全都没了。老院子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以树不是挡着道被伐了,就是挪了地方后死了。有句话不是说:人挪活,树挪死。那意思是明摆着的。
  
   【桑树】
   老院子里最高大的就是桑树,小时候常常去抱,但一个人通常是抱不住的,要两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桑树吸引我注意的原因一是因为它是院子里最高大的树,另外就是它的叶子——桑叶,和果实桑盘。我相信很多小朋友小时候都养过蚕,一种白白胖胖,肉突突的爬虫,不会让人产生厌恶感,而是觉得可爱的家伙。蚕从一个比芝麻还小的蛋里孵化,它一生最主要的食物就是桑叶,蚕吞食桑叶的声音很细,像针尖,但却绵绵不绝,以致于很多人都喜欢引喻。
   只要是养蚕的人,到了那个时节,就会到处去找桑叶,以满足蚕的需要。我也养过蚕,那时候一般养在铅笔盒里,把桑树上的桑叶摘下来,注意摘那种嫩的叶片,有些芽黄的那种,不要那种深绿色的老桑叶,太硬。不利于蚕吞食,消化。把桑叶摘下来后,先用清水漂洗一下,然后晾干,要是湿着吃,蚕会拉稀的,和人一样会坏肚子。蚕从出生到最后吐丝结茧,这期间要源源不断地吞食桑叶,所以,有棵桑树提供桑叶,对养蚕的人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不管是专业的还是怡情的。
   桑树的果实在我们那里叫桑盘,刚长出来时是青色的,有绿豆那么大,再后来就是暗红色的,这个时候己经可以食用,不过味道是酸的,待到变成黑色时,那才叫完全成熟,有拇指般大小,吃起来是甜的。桑盘结果长在树上是一颗一颗分离开的,不像葡萄那样,可以一抓采摘。所以要吃桑盘,爬上树摘是吃力不讨好的,用竹杆打也不可取,会把脆弱的果实搞烂。
   吃桑盘最好的时间就是雨天,等桑盘都熟透了,一个个晃着脑袋,在风雨中摇晃着掉下来,因为地面是温润的,有雨水和地泥,所以桑盘掉下来不会摔烂,一阵风雨过后,桑树下黑压压一片,这个时候,只需要拿个盘子,猫起腰捡就好了,捡满了一盘子,用清水淘洗一下,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了。一颗一颗吃很有绅士风度,如果嫌这样吃不过瘾,大可以抄起半把倒进嘴里咀嚼,但需要注意的是,桑盘会把你的嘴巴染成乌黑色。
  
   【柿子树】
   柿子树在北方比比皆是,在我的印象里,柿子树不会长得很高大,但也绝不是很小一棵,属于中等性树形,它的主干一般都是有些弯曲的,不是很笔直。枝干比较脆,承重力极差。我家老院子里有棵柿子树,主干是两支,像从根部一起长出来,说不清楚谁主谁次。柿子树的树冠一般都呈扇形,长到一定高度就会向周边分开,平铺开来,叶片厚实,巴掌大小,有光泽。柿子树的果实开始时都是青色的,后来从柿子尖端开始慢慢变成黄红色,到最后成熟时变成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梢。
   在我的记忆里,果实有三种,树大同小异,但果实形状不一。我家有两种,一种树稍显高大,结出的果实有苹果大小,这种柿子成熟时会变得晶莹透亮,表面光滑无比,好像一碰就会破皮。吃起来软软的,很甜很爽口,但这种柿子不能等到完全熟透了再卸果,其实所有的柿子都是这样的,一定要在完全软之前摘卸下来,要是完全软了,就卸不下来了,前面说了,柿子树枝干很脆,承重力极差,上树摘卸显然是不可能的,一般摘卸柿子都是用夹杆夹的,(后面会说到夹杆)等完全软了,夹杆一碰树的枝干柿子就会掉下来,成为一滩肉泥。
   另外,还有一种吃柿子的鸟,我们叫它老鸦,它会飞上树顶,把熟透的柿子全部啄烂。所以,摘卸柿子的最佳时机就是柿子将近熟透之季。这种苹果大小的柿子只是我记忆中的一种,还有一种柿子是平板型的,如果说像什么的话,就像蟠桃的形状,我们叫它塌塌柿,因为平板的形状就像正常的柿子塌陷下去了一般。另外,还有一种柿子比较常见,就是通常所说的火罐柿,鸡蛋大小,在这三种柿子里面,也只有火罐柿可以带枝干卸,其余两种个头大,一般不带枝卸,要带枝也是带一根小枝。火罐柿卸下来是一抓的,整枝上面有好多个柿子,看结果的繁疏,几个,一二十个不等。卸时也要看好果实多少夹枝。要卸火罐柿,还有我们后面要说到的拐枣,都要用到一种工具,叫夹杆。
   其实就是一根干的长竹杆,长度一般二丈左右,先把一头用砍刀削成U型,就是以竹子的中间为界,在两边斜着削,而后用刀从U型的正中间劈开,注意劈开一尺有余就好,再找来铁丝把劈开的口子扎紧,同时找一根指头粗细的木棍从U型劈开的口子放进去夹紧。这样夹杆就做好了。夹柿子时,看好结柿子的枝条,用U型把枝条套住,然后往前一用力,就把结柿子的枝条夹在了刚刚放木棍的夹缝里,然后旋转夹杆,枝条扭断,收回夹杆,把夹在U型口里的柿子枝连同上面的柿子拿下来。这样避免了柿子受损,破伤。站在树下就可以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柿子可以挂起来,等到熟透了就可以吃。吃火罐柿很有意思,抽掉柿把,对着指头粗细的圆口吮吸,里面的果桨就会进入嘴里,柿子的表皮就像是放了气的皮球蔫了下去,然后用嘴吹气,柿子皮又鼓了起来,要是和没吃的柿子放在一起,不拿在手里是绝对看不出来的。有时可以用这种方式捉弄一下人。另外可以制成柿饼,也可以和面,做成柿子馍。总之吃起来一个味,是甜的。
  
   【杏树】
   说到杏子,牙首先就会感到酸,杏子就算是黄了,吃起来也还是带着一丝酸味,人们对杏子的感受就如同望梅止渴。我家老院子的杏树没有多少年头,但品种不错,结出的果实够份量,有鸡蛋大小,杏子刚长出来时,有花生米那么大,慢慢地有青枣那么大,上面毛茸茸的一层,再长大一些,果实成型了,就长不大了,而是表皮颜色慢慢发生变化,青青的,青黄的,到最后完全变成黄色,肉仁还透着淡红色。
   杏子有香杏和臭杏之分,其实很简单,吃完杏子后,砸开杏核,吃在嘴里如果是香的就是香杏,如果是苦的就是臭杏,杏仁可以入药,是中药材的一种。杏子不可以吃得太多,特别是没熟透的。在我们家乡流传一句谚语:桃饱杏伤,粟子树下埋死人。杏子吃多了会引起头痛发烧等一系列疾病。前面提到了梅子,有必要说一下,梅子和杏子区别不明显,一般梅子成熟得晚一些,有六月杏子九月梅的说法。另外,梅子的果肉要比杏子厚实。
  
   【梨树】
   一树梨花压海棠,我一直固执地以为说的就是梨树开花时的盛况,梨树开花的时节,整棵树上都是白雪般的花,基本上看不到枝,这情形如同冬日大雪后的树木,被白茫茫的一片笼罩着。梨花花朵不大,手表的表壳大小,有六片花瓣,很均匀地排在黄色的一小点花蕊四周。
   梨花从花骨朵成形到完全绽放的时间很短促,几乎在你不经意间,梨花就己经开满整个枝头了。所以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梨树的树形相对于柿子树较小,枝干同柿子树一样比较脆,承重力极差。梨树的果实梨,形状一般都是上小下大,有点像个小葫芦的样子,在我们家乡这种形状的梨叫秤锤梨,可能和古时用的秤锤很相似吧,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名字。我家院子里的梨是圆形的,上面有芝麻大小的麻点,所以叫麻梨。果实很硬,咬得来费劲,没成熟前吃在嘴里是涩的,难以下咽。熟透了表皮就不再是青的,而是带点黄红色,有点像红铜的色泽。相对而言,秤锤梨的果实较脆,麻梨的果实较实。
  
   【樱桃树】
   在院子里众多的树木中,樱桃树格外显得不同,有意义。我犹记得这棵樱桃树是爷爷,奶奶在世时亲手栽种的。其它的树木都己有年月,时间比较久远,说不上来是谁栽种的了,想必定是先人们种的。所谓:前人栽树,后人歇凉。樱桃树刚栽种时比拇指粗不了多少,不过长得到是很欢快,三五年就有手臂粗细。我常常跟着奶奶给樱桃树浇水,要不就和奶奶把院子里的鸡粪扫起堆到树下,算是给树施肥。樱桃树并不高大,在院子里所有的树里,它算是最小的一棵,显得佝偻。但这些并不影响它的生长,樱桃树刚结果那一年,我是最兴奋的一个,想像着有红红的樱桃吃,就馋得掉口水。
   樱桃树的果实刚开始时是绿豆大小的青颗粒,到最后长到弹珠那么大小变黄,变黄红,变红就熟透了。吃在嘴里甜甜的,很是爽滑。就算是不吃,看着也是一种享受。满树红红的一枝叉小球,是那么的诱人。这棵樱桃树是枯死的,奶奶去世后,没人打理,后来就枯萎了。
  
   【枣树】
   枣树的长相比较寒碜,扭曲的枝干,没有一节是直直的,枣树的长势是一个围团,尽管努力向上伸长。枣树的枝上带着小刺,不长但坚锐。对于枣树的记忆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枣树开花的时节,那时候,满满一树黄色的小花,密不透风,远远望去,像顶着一层黄色的绒毛。那细小的花粒迎风飘落的时候,纷纷洒洒,像下着一场罕见的黄色花雨。米粒大小的花落在地上,一层叠一层,像是给地面披上了黄色的地毯。枣树的果实初长出来时,小小一丁点,像颗青色的米粒,浑圆又修长。
   假以时日,就变得面目全非,一下子有花生颗粒大小,再过些时间,就长到成形,橄榄大小,形态上两头是圆滑的,不像橄榄两头细小些。然后青的发白的表皮在阳光照射下慢慢变红,先是红一点,然后一点一边地覆盖,直到完全变红,深红,暗红,颜色越来越深,这时摘吃咬在嘴里是脆的,和苹果差不多,但果仁稍显绵软一些。到最后鼓鼓的表皮会凹下去折折叠叠的,这时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枣了。
  
   【拐枣树】
   叫拐枣其实和枣没什么关联,我以为。这个拐字到是用的恰到好处,拐枣树和柿子树形态等相仿,但果实却是生的奇特,没有见过的人,我恐怕是无法说清楚的,要找到一个相近的事物似乎都找不到,这样说吧,果实笔芯粗细,一寸两寸长就打个弯,一般一个单位的果实打两三个弯吧,这样一枝下来上面有十个左右的单位,另外,这弯都是往里面打的,也就是说转成半圈,围在一起,不会不断向外伸长着弯,还有它的籽是长在这些弯最外面的地方,小小一个圆球,绿豆般大,灰褐色,一丝小茎连结着。拐枣的果实表皮也是这种色,接近树皮,但表面光滑。没成熟前吃在嘴里是麻麻的,成熟后就是甜的,表皮下的果仁是黄白色的,吃拐枣时一般拿一小枝,先逐个把籽掐掉,然后扭掉分支上的个个单位,送入口里,不过嚼食后,咽不下去就吐出来,这有点像吃甘蔗。
  
   【核桃树】
   核桃树是离我记忆最近的树,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最后一棵不复存在的树,小时候常常爬上核桃树去玩,有一次不小心就从树上掉了下来,人倒是没摔着,倒是怕得要命,哇哇哇地大哭起来。脸被树皮蹭破了些,幸好是贴着树身滑落的,身体无大碍。核桃树有一种麻,特别是当它长出新嫩叶片时,那种麻味在树下是相当的浓烈。核桃树的果实,最外一层包着的外皮是青色的,里面还有一层硬硬的壳,壳里面才是核桃仁。外皮和壳的关系类似荷包蛋的蛋清和蛋黄的关系。
   不同的是,蛋清可以吃,外皮却不能吃,是又苦又涩的。外皮的厚度和荷包蛋的蛋清,也就是表层白色部分的厚度相当。核桃没成熟前,外皮是粘着壳的,成熟以后就会自动分离开来,摔开来就会自动脱离,壳就干干净净的,颜色有点像藕的颜色,不过整个表面都是些微小的坑坑洼洼,不是平滑的。核桃比鸡蛋要小,较鸡蛋圆些,通常一两个,三个长在一起的多些,也有四个不等的长在一起,但较少见。小时候想吃核桃,等不及核桃成熟,就打了下来,这时的核桃外皮和壳还是粘在一起的,要想把核桃仁掏出来是很是麻烦的,一般都是拿到比较粗糙的石头上去磨,直到把最外层的青色外皮全部磨光,这时就只隔着壳了,用锤子砸破壳,就可以吃到核桃仁了,这时的仁上包着一层薄薄的黄色的皮,很苦,吃时,要很细心把这层皮扯下来,核桃仁是很白很脆的。
   成熟后这层皮粘着仁,也不会苦了,可以一起吃。磨核桃是小时候很好玩的一件事,因为磨核桃时,外皮有液汁磨出,而这液汁很难清洗,不管是搞在手上还是衣服上,都是很难洗掉的。磨完后,一般沾上的手指都上了一层墨绿色,如果吃多了,嘴也会变成乌的。不过这都是自食其果。等到成熟了,就不会这样了,外皮和壳完全分离,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从外皮拿出核桃来,然后砸开就可以吃了。核桃脱掉外皮后,壳的中间有一道隆起的线条,刚好围了一圈,一般砸核桃时,最容易从这个线条上开裂,这就好像是两个半壳扣在一起似的。
   核桃砸开来,里面有四个像桔子瓣模样的仁,中间部分连在一起,它们之间隔着一层薄如纸般的区壳。核桃砸开来后,里面的核桃仁也不是一砸开就可以取出来的,有的卡在里面,要用嘴咬开壳才能吃到。因为太卡,核桃仁不容易取出来,每年核桃即将成熟的时节,爷爷都会用砍刀在核桃树上砍几道口子,据爷爷说,这样一来,长出的核桃就不会太卡了。
  
   其实老院子里的树远远不止这些,在我越来越模糊的记忆里,还有槐树,长槐米,可入药,药材铺子一般都有买。还有桐树,开一种紫红的像喇叭样的花儿,抽掉尾托,就可以吹响,还有杨树,高大挺拔,是做木板建房子的好原料,还有……老院子够大也够老,曾经容纳了那么多的树木,容纳了那么多生命的过客,而如今,树一棵一棵地砍了,伐了,老了,没了,留下的都是些遥远的记忆。那些曾经开过的花,结过的果,都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远去了。
   此时,面对着面目全非的老院子,想像着那一棵棵曾经站立在院落里的树,只留下了一片苍凉和无尽的感慨。

共 55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打开装着童年珍宝的记忆匣子,作者一一历数着老院子里的那些树:桑树,柿子树、杏树、梨树……核桃树,它们穿越岁月的风尘,鲜活于作者真情洋溢的文字中。它们的花,它们的果实,还有品尝这些果实的美妙滋味以及和这些树有关的故事,那么真实,那么亲切,读着,仿佛看见这些树在枝叶婆娑,随着季节的更替,或开满香气馥郁的花,或挂满累累硕大的果,这,无不在召唤着游子念乡思亲的思绪飞越千山万水,回到那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古老的院子里去。作者开篇由核桃树的老死自然入笔,结尾历数院子里曾经繁茂而今老了甚至没了的树,然后由树及人,抒发着无尽的感慨。文章语言质朴,观察细致,文笔细腻,情感浓郁,将一份淡淡的愁绪寄寓于这形形色色的长于北方院子里而今日渐消失的树,让人在记忆的美好里沉溺到不能自拔。精彩佳作,引发着笔者深深的共鸣。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28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3-12-27 21:11:50
  作者用文字为给童年以美好印记的那些树描绘出了动人的图画,色彩缤纷,绚丽醉人。问好您,写作快乐!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12-28 18:58:0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